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我陸陸續(xù)續(xù)開始更換主機和桌面外設,終于在今年3月基本完成了這次簡約清新桌面的搭建。這次的桌面改造主要側重于簡潔,精致和優(yōu)化使用便利性,并選擇了目前比較流行的白色系為主題。
這是目前搭建好的狀態(tài),因為還沒理線,所以請無視主機后面的線材。
桌面由一臺27寸2K顯示器,主機,外設,音箱,桌面充電站等設備組成,基調就是白色簡潔為主。鍵鼠,耳機,甚至音箱我都盡量選擇支持2.4G或者藍牙的無線設備來減少桌面線束的干擾,盡量做到讓桌面干凈整潔。一些日常使用頻率不高的數碼設備,也被我掃進了抽屜或者柜子。顯示器是微星G274QRFW,硬件方面配置了備受好評的友達FAST IPS面板,具備2K分辨率和最高170Hz刷新率,1ms響應速度,10bit高色顯,G-SYNC防撕裂技術,各方面參數都相當亮眼,并且還加入了萊茵認證的硬件防藍光技術,游戲和居家辦公都輕松搞定。
電腦主機配置的是137K+32G,目前因為主要拿來辦公,所以暫時使用空氣顯卡工作,后期考慮是否添置獨立顯卡。電腦機箱采用的是微星的刀鋒100R,中塔型號,尺寸比較適中,頂部IO模塊,兼顧桌面和地板擺放。機箱的空間和結構都比較合理,正面菱形的前面板加上自帶的3枚ARGB風扇,顏值也相當不錯。
機箱側面是窄邊框的全景玻璃面板,可以完美展示主機的配置,自己選的裝備,看著也舒服。并且機箱內部還預留了充足的風扇安裝位置,可以方便后期DIY。像我這臺主機內部,目前還能增加4-5把ARGB風扇來優(yōu)化機箱的光效和散熱效果,等我空下來可以慢慢改造它。
刀鋒100R機箱采用下置電源倉的設計,對應電源位置設計了展示窗口,電源倉的頂部還有嵌入式的ARGB燈條勾勒,立體感和細節(jié)都有了。側面板還是合頁磁吸設計,可以像打開柜門一樣輕松打開關閉,放點手辦也很輕松。
因為微星G274QRFW沒有內置揚聲器,所以我還專門搭配了一臺智能音箱。這款音箱是華為SOUND,音質表現(xiàn)相當令人滿意,支持3.5mm和藍牙連接主機,而且還能語音直接控制,使用起來也非常的便利。不過這臺音箱雖然有帝瓦雷加持,但是核心對稱減震技術被閹割了,在播放低音澎湃的音樂或游戲音效時,桌面會強烈震動,想要體驗低音澎湃,桌面無震感的還是需要加錢上SOUNDX,不過這款SOUND還有個優(yōu)勢是可以2臺組建2.0立體聲來進一步提升聽感,給未來折騰留下了一定的空間。
鍵盤鼠標耳機三大常用外設,我都是選擇的無線款。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而且沒有了線束的困擾。鍵盤是黑爵的AK816,采用Gasket墊片結構,配置poron夾心棉+軸下墊+底棉設計,敲擊時無空腔、共振等雜音,鍵帽也非常的特殊,手感不錯。鼠標是冰豹的AIR PRO,稱得上專業(yè)水平。耳機是倍思的H1,入門款降噪無線耳機,音質在這個價位內算是不錯的,關鍵還內置麥克風,深夜打游戲,刷劇,我都是帶上它替代音箱來使用。
因為桌面無線設備比較多,所以桌面充電站和USB HUB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用來充電,一個用來連接設備。USB HUB是4口,因為耳機用的藍牙,僅僅是鼠標,鍵盤,手柄,目前還夠用。充電器選擇的是倍思的65W氮化鎵快充充電器。
有了這個7口充電站后,我就替換掉了原來的5口,這款倍思桌面充電站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機身左右兩側各增加了1個5眼AC插頭,可以讓我給更多的設備同時供電。不過體積上,可以看到這款7口充電站比原來的5口充電站要更長更大一些。更大的體積下,如果電源線可以布置實在側后,讓我水平使用他的話就更加完美了。
充電站的正前方提供了2個TYPE-C和2個USB快充接口,機身內置BDIP數字電源控制技術,防雷抗電涌,支持智能斷電。多臺設備同時充電時,支持充電功率自動分配,在機身頂部還增加了獨立的電源開關鍵,使用起來也是非常的省心。
65W氮化鎵技術,2個TYPE-C最高可以輸出65W,USB一個是傳統(tǒng)5W,一個標紅的是60W。4口同時輸出,會轉換45W+(1+1)15W+5W,再加上3個AC插頭,接口足夠多,可以滿足日常使用。
另外補充下,之前這臺主機是被我擺放在桌下使用的,因為開關面板位于機箱的頂部,所以操控起來一樣的方便,不過放在地上,主機會被掃地機每天撞擊,所以后來決定又搬上桌子使用。
最后放一張,主機放在地上時的桌搭狀態(tài),大家覺得那種方式更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