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給任天堂NS搞了個便攜屏這樣去親戚家、出差住酒店就有娛樂項目可以玩耍了。雖然只是個1080P分辨率的便攜屏,但是顯示效果還是沒問題的,唯一不是很滿意就是在macOS系統(tǒng)下使用分辨率的確是太低了。正好公司有申請到上次出差的補貼還有剩余的錢,就決定加點預算再搞塊4K UHD的便攜屏玩一玩來彌補一下遺憾。
入手的還是GDSHARK(六維鯊)的便攜屏,這次是分辨率有了全面的提升,屏幕顯示達到了4K分辨率。
包裝盒里拿出來就是一份快速操作指南、一份保修卡、一塊屏幕擦拭布、一根USB電源線、一根全功能的Type-C數(shù)據(jù)線、一根Mini-HDMI to HDMI視頻線。
快速操作指南的背面有外接設備的使用操作說明,看圖示也很簡單。
這次GDSHARK(六維鯊)推出的這款UHD便攜屏相對之前FHD便攜屏有明顯升級,最明顯就是屏幕的面板從霧面屏升級成了鏡面屏,分辨率也從FHD(1920×1080)提升到了UHD(3840×2160),除此之外依舊是延續(xù)了上一款FHD便攜屏的外觀ID設計風格。
帶有紋路的皮套,也是便攜屏的支架。
通過皮套上的磁吸部分貼合便攜屏屏幕的背板的位置。
一側(cè)有3.5mm耳機孔,一個設置旋鈕,一個電源開關(guān)鍵。
另一側(cè)是有一個Micro-B充電口,兩個USB-C(全功能Type-C)接口,一個Mini-HDMI接口。不過我這臺便攜屏在Micro-B充電口略微有點小瑕疵,希望GDSHARK(六維鯊)品牌能后續(xù)加強一下品控。
既然是4K UHD便攜屏,那就必須拿出手里的零刻SEi12 Pro迷你主機了,要知道零刻Intel處理器平臺的迷你主機前置是帶有雷電4接口的,相當于是高級版的全功能Type-C接口。只需要一根雷電4線就能外接迷你主機和便攜屏的確是很方便。
實測用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建議在Windows 11系統(tǒng)里啟用200%縮放,這樣可以獲得更清晰的顯示效果。
縮放我是設置為:200%,這樣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的屏幕顯示才不會出現(xiàn)顯示比例不對和字體發(fā)虛的情況,避免縮放比例不正確導致屏幕顯示異常那樣會非常影響使用的。
可以看到刷新率在Windows 11系統(tǒng)下顯示為:59.98Hz,并不會影響使用體驗。
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在macOS系統(tǒng)下可以給MacBook Pro M1充當擴展屏來使用。
當然也可以設置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為主屏幕,這樣4K分辨率下顯示使用體驗會有很大的提升。
這個是4K分辨率下的截圖(上傳會有壓縮),實際肉眼觀看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比MacBook Pro M1自帶的Retina屏幕還要更清晰。
將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設置為主顯示器后建議使用默認,當然也可以手動選擇更大字體或者是更多空間,取決于個人使用習慣。
在macOS系統(tǒng)下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的刷新率可以調(diào)節(jié),最高依舊是60赫茲。
不過在macOS系統(tǒng)下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被識別成了61英寸的顯示器。
查看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的確是4K分辨率(3840×2160)輸出,UI用了縮放分辨率(1920×1080)。
查看屏幕配置參數(shù)都是正常的,除了被錯誤識別為61英寸顯示器。
這也是我入手的第第二塊便攜屏了,4K UHD分辨率輸出已經(jīng)是目前便攜屏的天花板啦。4K分辨率更推薦搭配macOS系統(tǒng)使用,實際顯示效果高分辨的體驗會更佳。當然在Windows 11系統(tǒng)下的200%縮放顯示效果也不錯,唯一就是程序的DPI適配沒有像蘋果macOS系統(tǒng)那樣做的更好。一分錢一分貨,這個價位的GDSHARK(六維鯊)4K UHD便攜屏我覺得是誠意滿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