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活之美,常在于一花一草,一枝一葉,對于一個理工男來說,再沒有比搗騰這些新奇好玩的東西更令人心生愉悅了,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勞累,總能被這些“尤物”一掃而光,家里總是擺滿了形色各異女票看不懂的智能硬件,作為數據傳輸中樞的路由器,在智慧生活的當下,充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此前家里吃著低保的路由寶一直為女票吐槽,每逢“農藥”網就不穩(wěn)定,遂琢磨著換個好點的路由,考慮到固件的可玩性,最后目光落在了華碩新出不久的一款造形時尚素有“藍洞”之名的Blue Cave這款千兆路由,外觀顏值高確實討人歡心 , 上手后的實際效果也頗為滿意。
開箱:
不得不說,全新設計的這款路由在華碩眾多的路由中,顯得有些特立獨行,連外包裝也是重新設計過的,藍白相間的包裝和路由器的造型暗暗相合,盒子正中有一個圓形的櫥窗,正對“藍洞”之門,此前看到網友曬單,評論區(qū)一片歡聲笑語,有說像滾筒洗衣機的,也有說像藍牙音箱的,甚至還有說像無葉風扇的,說實在,如果包裝盒上不寫路由器,第一眼看上去還真的賊像滾筒洗衣機。
盒子側面詳實的注明了Blue Cave的規(guī)格參數,支持的系統(tǒng)和功能簡述等信息,甚至還貼心的放上了APP下載碼。
盒子的背面及另一側以圖文的形式闡述了路由的特色功能和賣點。
不得不說,在華碩的眾多路由里,Blue Cave算得上是一款小清新,簡約文藝范的路由,連內包裝都略帶幾分俏皮,這小孔看過去特像一笑臉。
純白的內膽盒,兩個相扣的盒子裹著的是路由器,另一個盒子里則是相應的附件。
Blue Cave全家福
19V 1.75A的電源,外形就是華碩筆記本電源的縮小版,值得一提的小細節(jié)是電源線上除了魔術理線帶外還有一個縛線卡槽,方便走線。
褪去外盒的Blue Cave,簡約別致,采用了內置4天線的設計方案,方形的外觀,圓潤的棱角,配以藍白基調的罩殼,確實“宜家宜俱”,放在家里的哪個角落看上去都不會突兀和別扭。
整個路由除了中間的藍色環(huán)形燈罩和正面象征身份的ASUS的LOGO外,再無其它冗余設計。
Blue Cave其實并不算大,不會占用過多空間,此前用過某訊的K3路由,相較之下已然小巫見大巫,Blue Cave的長寬高和一部iPhone 6S Plus的尺寸相當。
背部布滿了密密麻麻大小各異的散熱孔,類似智能音箱發(fā)音孔。
路由器I/O區(qū)的接口從左至右依次為:電源開關、電源插孔、Reset復位鍵、USB 3.0插孔、千兆LAN*4、千兆WAN*1、WPS按鈕,Blue Cave配備的接口日常家用足夠,配上交換機或AP,辦公室使用也能駕馭。
路由器的底部和背部一樣密布著散熱孔,底部膠貼有產品的相應標識碼等信息。
底部四角有4個橡膠支撐腳墊,和外殼并非一體,起到了一定的防滑和通風作用。
Blue Cave的手感瓷實,整重809.4g,不足2斤。
實際使用:
接通電源后路由器的電源指示燈亮起,打開任意網頁即可進入設置向導,配置完成后藍燈熄滅。
既為“藍洞”,如果只是作以藍色裝綴,那就太遺憾了,當然少不了燈光的加持,在配置完成后,“藍洞”會亮起,幽藍的信仰光,相信ROG的玩家已經按捺不住了,對于喜歡玩燈的玩家來講,還是挺不錯的。
背部燈光展示
當然,有人喜歡光,自然就有人不喜歡光,另外像在夜晚睡眠時,燈光也會干擾休息,介于這一點,通過APP或WEB控制臺可以關閉光效,另外燈光共有三檔亮度可調,分別對應弱、中、強。
忍不住再放兩張,看到這里,不知燈廠作何感想,會不會也跑來做路由,手動滑稽。至于日后華碩是否會推出RGB版,或者多種顏色的光環(huán)罩殼尚不得知,反正我是期望能出個RGB版,最好能和自家的ROG燈效接軌,同步控制。
固件:
光也說完了,再來說說固件,拋卻單純的信仰,我相信有一大批買華碩路由的玩家是沖著它的固件和穩(wěn)定性去的,不然隔壁那些上車的車友,天天刷得不亦樂乎為了啥,華碩本身的固件可玩性就不錯,加上有ML的存在,一大批喜歡折騰的玩家樂此不疲,Blue Cave初始化的過程很簡單,沒有繁復的操作,跟著提示下一步就行了。
還是熟悉的界面,通過網絡地圖可以直觀的看到路由器的固件版本、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相應的配置等信息。
對于華碩的固件,相信老鳥們都再熟悉不過了,就不班門弄斧了,以下只展示一些特色功能。
華碩的AiProtection 安全技術,對于上網來講,多了一重保護,就多一道安全門,配合電腦的殺毒軟件,能最大限度的提供網絡傳輸安全,另外家長電腦控制功能很周密,家有熊孩子必備。
USB的相關應用結合Aicloud個人云,對于吾等用不起NAS的屌絲來講,也算是一點寬慰,還可以折騰折騰,此外點名一下脫機下載和網絡打印機共享兩個應用,確實很實用,打印機共享對于soho一族來說,很方便,而脫機下載在某雷,某云被人詬病后,成了μTorrent,Aria2等工具外的另一選擇,實際測試中根據不同的資源素質,速度還行。
這個功能不得不重點提及,畢竟它是華碩首款支持Alexa音箱智能語音操控的路由器,只可惜Amazon出品的這款“歪國朋友”雖然功能強大,但在國內還沒站住腳,語言溝通還是障礙,更別說對于我這樣英語三級都沒過的學渣了,建議華碩可以考慮打通國內的幾家智能音箱,就體驗而言手頭上叮咚用著還不錯,如果能對接Blue Cave就完美了。
另外單獨說下無線網絡專業(yè)設置部分,最下方的區(qū)域可選: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功率可調還是很良心的。
APP端展示:
大部分人的日常是手機使用的頻率比電腦高,包括設置路由更多的時候也是手機直接完成設置,Blue Cave 手機端初次聯(lián)網設置指引很簡單,手機端功能也相當豐富,UI布局也比較直觀。
通過APP可以實時監(jiān)控路由器運行狀態(tài),管控接入的設備,一鍵WIFI分享,FTP、局域網文件共享等功能都可手機端操作完成。
作為擴展,在插件部分,APP端提供了諸如云攝像頭、云存儲、云播放,甚至是網絡收音機這樣的功能,需求不高,可以作為一個小型NAS來用了。
性能測試:
簡單的標識下測試點,房子113平,路由器放在客廳五角星所示位置,分別在陽臺和主人房兩個點測試,由于測試時選用的筆記本比較老舊,只支持2.4G,所以B點只測試了2.4G的數值,而主人房臺式機華碩的M9F主板自帶無線網卡,支持2.4G和5G所以兩個都測了。
在主人房A點測得2.4G信號強度為46%,下行速度:50.91Mbps,上行速度:11.73Mbps。
主人房A點5G信號強度為41%,下行速度:64.20Mbps,上行速度:12.03Mbps。
陽臺B點測得2.4G信號強度為51%,下行速度:38.63Mbps,上行速度:10.18Mbps。
在信號穩(wěn)定性的測試中,觀察5分鐘的測試數值,普遍在40dB以上,屬于信號質量非常好了。
總結:從測試數據來看,Blue Cave的信號覆蓋表現令人相當滿意,整屋覆蓋沒有問題,正??措娨?,網頁瀏覽,游戲都無卡頓現象。
USB硬盤共享讀寫測試:
測試時路由器掛載盤為東芝的Alumy 1T移動硬盤,支持3.0接口,以一部2.4G的視頻文件下載和上傳為測試方式,測試電腦為5G WIFI連接,也就是前文中主人房A點的電腦。
上傳速度約為:12.5MB/秒。
下載速度約為19.8MB/秒。
總結:在實際測試時無論是有線連接,還是無線連接,實際上傳和下載的速度出入不大,總體來說表現一般,在測試時有嘗試關閉無線網絡設置中的降低USB 3.0干擾開關,實際也并未提升讀寫速度。
綜述:
Blue Cave作為一款華碩路由系中定位中端的時尚居家型路由,外觀確實美艷,對于追求品質生活的一族來講,在滿足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時,也不失是空間布置中的一抹亮眼幽藍,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絲小確幸,在如今千篇一律配置堆疊的路由市場,也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突破方向,路由不僅可以功能強大,也可以精美雅致,加之是一款和Alexa,IFTTT相結合的處女作,再次向智能家居邁進了一步。
優(yōu)點:
1、外形時尚美觀,宜家宜俱。
2、固件一如既往的強大,可玩性高。
3、性能表現優(yōu)異,應對日常使用完全Hold住。
缺點:
1、SAMBA讀寫性能一般,尚待優(yōu)化。
2、發(fā)售不久,固件暫不支持ML刷入,期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