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入手的DT240PRO,剛開始不怎么聽得下去,無非就是一些拜雅慣有的直白風。期初我有點質疑DT240PRO的定位,便攜監(jiān)聽,雖然廣告圖上各種場合秀,但我覺得移動監(jiān)聽的場景似乎太過有限,您想想啊,比如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監(jiān)聽出個鳥兒來?再高級的耳機也聽不出什么細節(jié)了吧。
這一個月來我把它插在香榭麗舍上使用,沒有刻意去煲,平時也就聽聽蝦米音樂,看看小電影以及玩玩英雄聯(lián)盟,貌似已經(jīng)有了不少變化,所以來與大家做個分享。首先來說說“便攜監(jiān)聽”這個詞吧,拜雅耳機的“監(jiān)聽風”素來都做得出類拔萃,很多人提到拜雅一定就會滿腦子直白和性冷淡的味道,講真,這種接近真實的還原還是有不少燒友喜愛的,可一旦用在“便攜”上,我覺得適用人群和適用場合就出了問題。一般來講便攜耳機的設計初衷普遍是偏向年輕人群的,聲音取向會年輕化,或者說偏流行的味道,可DT240PRO偏偏做成了監(jiān)聽味,這跟年輕人追求鮮活刺激的需求大相徑庭。
這段日子,我一邊聽著DT240PRO,一邊在揣摩拜雅的心思,然后在一些官圖上找到了些許痕跡。大家可以自行百度DT240PRO的官圖:有的用于攝像監(jiān)聽場合,有的用于便攜式的錄音監(jiān)聽場合,有的用于辦公室音頻處理場合,沒有一張是體現(xiàn)娛樂應用場景的??!Emmm.....再結合它的聲音特色,也就不難想象它的用途了:去復雜化的場景設計+正確的聲音表達,完全指向專業(yè)監(jiān)聽領域,然而通過這種去復雜化的設計,直接把專業(yè)的使用場景直接從室內(nèi)延伸到了戶外。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把監(jiān)聽場合延伸至戶外,怎么解決環(huán)境噪音的問題呢?首先數(shù)字降噪是不可能的.....總所周知數(shù)字降噪會對音質起反作用,所以憑著拜雅的尿性,他必須為了保證聲音“血統(tǒng)”的純正而放棄數(shù)字降噪。我前些日子帶著DT240PRO到大街上做過一些簡單的隔音試驗,其實DT240PRO的海綿套在戶外還是能夠保證最基本的隔音效果的,這種被動降噪效果甚至比我手里的DT1990PRO還要好上許多。只要不是在演唱會、施工現(xiàn)場或者車流涌動的馬路上,像一般的辦公室、咖啡廳或者校園里都是能夠讓人滿意的。
再來說說這耳機的聲音。一個月前我剛入手時,聲音通透度是比較低的,加上太過直白的聲音確實不是那么好聽。不過這一個月的變化讓我感到意外,之前的那種悶悶的感覺幾乎打了個對折,清澈度有了明顯提升!
試聽曲目:(以下曲目來自“蝦米音樂”無損資源)1、《管理時間的人》-陳慧恬 2、《聽風的歌》-吳俐璇 3、《告白地球》-周杰倫 4、《童話鎮(zhèn)》-陳一發(fā)兒 5、《天造地設》-胖胖胖。
DT240PRO的聲音總體上還是拜雅一貫的直白風格,動態(tài)起伏感較為明顯,聲音的層次要比許多入門級耳機要好上許多,它在低頻上明顯做了一定強化,比如《童話鎮(zhèn)》和《天造地設》兩首音樂里,低頻的下潛有一定的深度,不過瞬態(tài)還是保留了直白風,沒有做刻意的提升,從這一點還是能感受到拜雅并不是那么故步自封,至少這樣的調音還是能抓住不少年輕用戶的喜歡。中頻段部分無論男聲還是女聲都顯得直白,沒有產(chǎn)生明顯的味精感,人聲能夠保留許多細節(jié),結像的呈現(xiàn)比較適當,口型張開健康,貼耳但不會噴你一臉,刺激度一般,感覺就像沒做過后期的RAW照片,顯得比較真實耐聽。高頻段在剛開聲的時候會覺得有一點點暗,但是現(xiàn)在似乎是因為清澈度明顯提升的關系,高頻反而顯得比較明亮了,但亮度和細節(jié)依舊不及DT1990PRO,算是中規(guī)中矩吧。
關于驅動性,DT240PRO畢竟定位于便攜,我還試過在ibasso DX200、ACTIVO CT10以及鐵菊花2上使用,出來的聲音比較健康,但最好聽的是DX200和香榭麗舍,估計3000元以上的設備應該是能夠驅動得最好了。
總結一下:
拜雅的耳機向來都不會讓人產(chǎn)生一耳朵的好感,大多數(shù)都要經(jīng)過長期聆聽才能得知其中奧妙,慢熱型的節(jié)奏似乎成了拜雅的一個“標簽”。DT240PRO從市場細分上來說,似乎跟其他品牌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千元價位耳機比較能讓人消受得起,偏重于POP風格也更加可以得到年輕人這個大群體的喜歡,但DT240PRO似乎并不是一個準備走量的機型,它直接以“便攜”作為切入點,在基本保持拜雅聲音風格的基礎上找到了“便攜監(jiān)聽”這個細分化市場,再加上近年來拜雅的產(chǎn)品基本致力于專業(yè)性訴求的領域,不難看出拜雅堅持維護品牌形象和“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調調。
SO,如果你想入手DT240PRO,同時也不知道它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建議找個地兒試聽一下才是最靠譜的決定。最后提一個建議吧,如果把耳機設計成折疊式的,是不是離便攜更進一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