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吃到雞(絕地求生:大逃殺)需要啥裝備:PC主機,顯示器,機械鍵盤,游戲鼠標,游戲耳機,電競椅。我基本上是湊齊了!
PC主機
雖然有手機版的吃雞,但還是愛玩PC版的,PC是一套R7 2700+X470+GTX1070Ti,除了應付游戲也有很好的多線程能力。詳見此貼:http://www.gdjshb.com/yuanchuang/1706757.html
機械鍵盤
機械鍵盤有兩把,一把是芝奇KM570 RGB茶軸;一把是HYPERX Alloy Elite Cherry紅軸,都是櫻桃的軸體,其實自己還是比較喜歡茶軸,圓潤的段落感,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短鍵程的紅軸更適合游戲。
芝奇KM570 RGB是RGB的;HYPERX Alloy Elite Cherry只有紅光。
鼠標
鼠標是羅技G502 ,有點雙擊了,正在考慮618買一個還是自行換微動修修,糾結(jié)ing ,這套裝配中唯一不完美的地方。
耳機
耳機是SteelSeries賽睿Arctis Pro,外觀低調(diào)不過也是帶光的。發(fā)聲單元為釹磁鐵,音頻達到40000Hz,121dB的靈敏度,95dB信噪比,虛擬7.1音效。
電競椅
HAPPYGAME賽途樂電競椅STL7601,很有性價比的一款電競椅。
顯示器
顯示器是微星的Optix MPG27CQ,最近微星的野心也是蠻大的,產(chǎn)品也是越來越多。我入手的這款的原因是其外觀設計和豐富的功能性,當然面板也是不錯的。
開箱
▼包裝底色為黑色,正反面的顯示器渲染圖還是蠻花哨的,另外包裝上液能看到顯示器的幾個硬件規(guī)格指標:27英寸曲面屏、2560x1440分辨率(WQHD)、144Hz刷新率、1ms響應、100%NTSC、AMD FreeSync同步技術等等。
▼顯示器屏幕和支架式分離的,需要安裝下,此外的附件包括:電源適配器、DP 1.2線、HDMI 2.0 線、說明書、質(zhì)??āSB 3.0線纜、音頻線。另外適配器輸出功率為90W。
▼顯示器的支架分為兩部分,底座式一個三菱形(后部支撐腳鏤空,為走線留的),鑄造金屬材質(zhì),很沉,和支撐架連接通過底部的免工具螺絲。3個角底部都有防滑墊,三角形是最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支架應該會非常的穩(wěn),缺點是占用桌面空間會比較大(60cm以上寬度)。
▼支撐架外部是ABS塑料材質(zhì),進行拉絲效果的處理,內(nèi)部同樣是鑄造金屬材質(zhì)。
▼再來看顯示器主體,首先是背面,基本被劃分成三塊,中間的區(qū)域是有RGB光效的,不通電狀態(tài)下是鏡面效果的。上部使用了仿金屬拉絲紋理工藝,還鑲嵌了個微星龍盾LOGO;中間是和支架的連接部分,也有VESA壁掛孔來安裝第三方支架安裝,規(guī)格為100mmX100mm。上面和中間部分的縫隙隱藏了散熱孔。
▼左側(cè)(正對顯示器就是右側(cè)了)有一個搖桿式OSD菜單按鈕,所有操作都要用這一個按鈕,當然也可以使用專用的驅(qū)動來完成設置。
▼最后一部分算是接口區(qū)域了,底部包括電源輸入、2個HDMI 2.0、1個DP 1.2,一個USB3.0(Type B)接口,用于連接PC,控制軟件也需要連接這條線才能生效。
▼同時這一部分側(cè)面也是有接口的:兩個USB3.0接口(HUB)和一對音頻接口,提供模擬音頻輸出。
▼MPG27CQ是一塊曲面屏,其曲率為1800R,就是直徑為1.8米大小的圓弧。
▼支撐架和顯示器通過卡扣安裝,安裝和拆卸都非常簡單。
▼測量下側(cè)面的厚度是12~13mm。
▼顯示器正面,屏幕采用27英寸VA面板,防眩光霧面屏,邊框算窄的,息屏后幾乎與屏幕融為一體。另外電源按鍵在顯示器右下角。
控制與功能
▼按后面搖桿就能召喚出OSD菜單,當然機械按鍵總是有使用壽命的,而且微星Optix MPG27CQ的功能設置也比較多,使用的頻率也會更高。好在還有專用的軟件可以來控制設置,就是Gaming OSD:該軟件包含了機械版OSD菜單的所有內(nèi)容,所以就重點介紹下這款軟件。首先要使Gaming OSD軟件必須得用到USB線把顯示器和PC連接好才行,不過自帶連接線稍短,會影響到主機和顯示器的安放距離。在Gaming OSD 軟件中通過點擊鼠標就能設置顯示器,方便快捷,減少誤操作。
▼在Gaming OSD中可以設置亮度,對比度,清晰度等等,也可以選擇是否開啟144Hz模式,另外顯示器還支持防止畫面撕裂的AMD FreeSync技術,不過必須是AMD顯卡才能支持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自定義快捷鍵(鍵盤控制),這樣在游戲中也可以直接調(diào)節(jié)顯示器了。
▼Gaming OSD直接預設了幾種場景,比如FPS 模式,比賽模式,設計師模式等等。FPS模式提亮了畫面和暗部的亮度,更容易發(fā)現(xiàn)躲在暗處的敵人;RTS提升了清晰度,設計師模式則主要提升了對比度,讀者模式,畫面會變黃,適合閱讀,夜間保護眼睛??偟脕碚f還是覺得亮度有點高,建議可以調(diào)低些。
▼MPG27CQ還有畫中畫和內(nèi)容并排顯示的功能,使用此功能需要兩種輸出,要把自帶的DP和HDMI線都和電腦連接。
▼畫中畫,小畫面的大小可以調(diào)節(jié),聲道也可以切換,可以實現(xiàn)邊玩游戲邊看視頻,但是試下玩吃雞就算了,除非你的一心二用能力超強
▼屏幕下方的燈條,默認是彩虹流光燈效,燈的顏色流動方向都是可調(diào)的。
▼顯示器背面也有燈效,靠墻放置也就看不到了,即使不是靠墻放置,也是別人看到你看不到 ,所以這種設計更多是為了展示吧。此處的燈效也是可以調(diào)節(jié)的。
▼Gaming OSD中并沒有燈效的調(diào)節(jié)功能,燈效調(diào)節(jié)必須要用到SteelSeries的SteelSeries Engine軟件(顯示器部分應該是聯(lián)合開發(fā)的)。底部的RGB可以分成五大部分進行控制,除了自定義RGB的顏色,還有多種模式選擇,比如常亮,colorshift,呼吸模式等等。當然看夠也可以關閉。
▼上面說的五大部分其實每一個部分又是八個LED點構(gòu)成,顏色以及模式都可獨立設置。背面RGB效果設置也是類似,只有兩個大部分,每個分部的LED點也是可以分別設置的,這里就不展示出來了。
▼RGB燈效通常來講就只是好看了,但是SteelSeries Engine 賦予RGB燈效一些功能性,打開Engine 應用,可以看到多種RGB燈效的互動,包括音樂,游戲等等。其中游戲支持的只有《CS:GO》,《Dota 2》,《我的世界》這三款游戲,現(xiàn)在來說還是少了點。
▼比如打開以CS:GO,可以將底部RGB LED燈條設置為對應的功能,比如可以將生命值、子彈數(shù)等功能設定到RGB指示燈上,由于每一部分由八個LED點構(gòu)成,所以設置功能的區(qū)域是可以調(diào)節(jié)的,即設置RGB指示功能可以大于5種。
▼屏幕背面的RGB燈同樣支持游戲指示功能,不過真要是想用的話,得自備一塊鏡子吧。。。。。。
▼顯示器支持垂直上下調(diào)節(jié),以在0-120mm的范圍內(nèi)高低升降。
▼左右旋水平旋轉(zhuǎn)范圍是-40° ~ 40°,可以看到旋轉(zhuǎn)后的可視效果(官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是左右 178°)。
▼前后傾角調(diào)節(jié),范圍是-5° ~ 20°
蜘蛛的東西我是不太會用,借一個,簡單測下,其實我也看不太懂 。
▼色域方面,使用紅蜘蛛5實測出來是100% sRGB,85% AdobeRGB,82%的NTSC,結(jié)果是建立在CIE 1931色域標準上面的。而微星宣傳的NTSC 100%,sRGB 115%是建立在CIE 1976色域標準上,所以結(jié)果差距比較大了。
▼其它的測試我是看不懂了,比如這些光度,灰階之類的。
吃雞優(yōu)化絕招
▼這里先說下,GTX1070Ti如果吃雞全開最高特效,在2k特效下平均的幀數(shù)只有73左右Hz,144Hz的屏幕也就沒發(fā)揮出效果。
▼現(xiàn)在一般的優(yōu)化是后期處理,陰影,特效開到最低,果然幀數(shù)可以在120Hz左右了。
后期處理:影響畫面中所有元素的光影效果。非常低與超高之間可以差20幀以上,而且超高選項會讓樹木及草叢中心位置的陰影更深,給藏身草叢中的人以極大的便利。為了能夠看清草叢中的敵人,同時提高畫面流暢度,非常低即可。
陰影:影響陰影的細節(jié)及質(zhì)量。即使把陰影這項調(diào)至非常低,陰影也不會消失,而且不仔細看都很難看出區(qū)別,所以也是非常低即可。
特效:影響特效表現(xiàn)的質(zhì)量,比如槍口火光、手雷爆炸、燃燒彈、煙霧彈。這一項對戰(zhàn)斗的時候的幀數(shù)的影響非常大,非常低與超高之間可以差20幀左右了,但其實效果也沒有多大影響,所以也是調(diào)節(jié)非常低就可以了。
女王首次玩吃雞
▼女王開始她的第一次吃雞。
▼開始撿東西了,為了讓女王能夠快速入門,所以打開了Gaming OSD的屏幕輔助功能,就是在屏幕輔助里面可以設置一個額外準星,有不同的款式可以選,開啟后讓準星顯示的更為清晰外。
▼但是女王的方向感啊,依舊不靠譜,跑進了轟炸區(qū)。
▼女王命不錯,居然撿到了車,開車的女王好high,樂極生悲,在開車過程中被殺了 ,不過運氣不錯,居然活到了十幾名,然而沒殺死一個。
女王二次玩吃雞
由于第一次玩就活到了十幾名,女王自信爆棚,還要玩一次,這次是沙漠的圖。
▼女王聽取我建議,前期采用“茍活”的戰(zhàn)術,最終圈出現(xiàn),沖出屋子,進入“伏地魔”形態(tài),看見前面草地也有人在“伏地魔”(其實是我看到的),果斷將其KO。不過槍聲也暴露自己,被另外的玩家踢出局了,但是第4名也算是不錯了,并且殺到一個人,女王開心了好久 。
144Hz和60Hz的區(qū)別
最后來說下144Hz和60Hz的區(qū)別。大家都知道電影電視30幀也是看的非常流暢,但是PC游戲中卻要60幀以上才算流暢,這是為啥呢?
▼因為電影電視的一幀畫面本身就是帶有動態(tài)模糊(在一幀畫面上顯示部分拖影會讓人產(chǎn)生這一幀畫面是動態(tài)連續(xù)的錯覺),所以30幀你也會覺得是流暢的。而游戲中計算機本身輸出的是一幅幅清晰的靜止畫面,所以游戲中畫面刷新率越高,看到的畫面就會越流暢(動態(tài)模糊的效果并不好)。
在游戲中可以看到在一些場景中,特別是快速移動視角時,60Hz的畫面拖影影響范圍和時間相比144Hz都要大的多,所以144Hz玩游戲中感受到絲滑感是60Hz體會不到的 。
總結(jié)
PC主機的性能我已經(jīng)在之前的帖子詳細寫過,椅子以后也要詳細寫,這里就不再多說了。外設方面,比如鼠鍵確實是玩爽一款FPS游戲的前提;而出色的耳機能提供很清晰的定位效果,還原更真實的效果優(yōu)秀,對玩家的幫助還是很大的。顯示器方面,如果是主要是為了游戲,144Hz相比60Hz的畫面連續(xù)性確實要好很多。微星雖然在顯示器領域算是新人,不過這款MPG27CQ 顯示器還是有很多亮眼的地方:簡約又科幻味的外觀,PC軟件直接控制OSD菜單,熱鍵設置, 游戲狀態(tài)指示燈等功能等等,但是現(xiàn)在的不足是GameSense(SteelSeries Engine) 支持的游戲還是偏少,應用場景不多,吃雞現(xiàn)在就不支持。另外如果沒有接觸過曲面屏的同學也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適應。當然價格因素也是大家要考慮的。
最后,玩游戲雖然快樂,但是有人陪伴玩游戲會更快樂,希望女王永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