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搶先入手了RTX 2080之后,那套測試臺的使命仿佛也圓滿完成了,是時候?qū)TX顯卡“轉(zhuǎn)正”成為主力卡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解決測試臺落灰的問題:給整個平臺配一個機箱。
在一頓精挑細選后,選擇了一個全塔大塊頭:TT LEVEL 20 GT。正式喜提了一個“新家”。
【開箱】
主角登場,光箱子的塊頭就巨大只,算上包裝將近20公斤,大概是我用過的最沉的一款機箱了。
機箱主角登場,580 x 294 x 592 mm的超大尺寸,四面?zhèn)韧覆AР馁|(zhì),顏值頗高。得益于超大的尺寸,機箱內(nèi)部的兼容性也是極佳的,即便是200mm高度的散熱也能兼容,顯卡極限長度也能支持到410mm,基本上市面上各種主流消費級顯卡和散熱器,都能輕松裝進機箱。
隨機配件方面,最有意思的應該就是那個speaker插針了,其功能用于TT獨家的智能語音功能。兩副20cm風扇轉(zhuǎn)換器也很實用,其實我更喜歡那個TT鑰匙鏈。
我還偷偷私藏了一個很重要的配件:鑰匙。
機箱兩側(cè)的玻璃側(cè)板都是需要通過鑰匙解鎖才能打開,開啟機箱側(cè)板的時候總給我一種感覺:我這是買了一個保險柜呀。
一些細節(jié)部分,前置接口方面,分布在機箱的兩側(cè),一側(cè)是開機、重啟、硬盤燈和3.5mm耳麥接口,另一側(cè)則是兩個USB 3.0 TYPE-A,兩個USB 2.0 TYPE-A和一個USB 3.0 TYPE-C,此處友情提示,選用此機箱,盡量選用帶雙USB 3.0接口的主板,不然3.0的TYPE-C和TYPE-A只能有所取舍啦。
前面板與上面板的進出風區(qū)域,要是能標配個防塵網(wǎng),就更好了。
機箱頂蓋后部的區(qū)域并不是搬運提手,而是拆卸時候的拉拽區(qū)。
底部同樣也預留了一個前面板的拉拽拆卸口。除此之外,底盤還配備了一個可拆卸的長條防塵網(wǎng),從底盤的空間分配可以看到,如果選用短小一些的電源,底部還能防止兩個12cm風扇或者一個240冷排。
機箱的兩個側(cè)透面板都是可以拆卸的,鋼化玻璃整體強度還是很不錯的,兩個面板都是通過磁吸附方式固定的,我非常喜歡它“關(guān)門”時候發(fā)出的砰的一聲。
再來看看內(nèi)部空間方面,最大可兼容EATX主板,內(nèi)部空間可以用“巨大”來形容了。
正面配備了4個3.5英寸硬盤艙,均可根據(jù)不同的裝機需求靈活裝卸,保留前面4個硬盤艙的時候,顯卡可以支持到310mm,拆卸后顯卡最大可兼容410mm。這樣的兼容性即便是一些超長非公顯卡也能輕松塞進來。
這里是豎置顯卡支撐板和一個2.5英寸硬盤槽位。
為了迎合豎置安裝顯卡的方式,后部的PCIE擋板也做成了顆調(diào)換方向的形式。
這款LEVEL 20 GT機箱還專門為分體水玩家提供了水泵水箱固定器,還能根據(jù)安裝需求選擇不同的安裝位置。
電源倉可拆卸,并做了一個側(cè)透窗,畢竟TT旗下是有RGB電源的,要為其自家的RGB產(chǎn)品做更多的露出。
機箱前部最大可支持雙20cm風扇或者3個14cm風扇,最大兼容420mm冷排,拆掉正面的硬盤倉,側(cè)邊還能再支持一個360冷排,光這個區(qū)域就能放置足夠大規(guī)模的水冷了。
頂部可支持雙20cm風扇或者3個12cm風扇,最大兼容360mm冷排。
頂部配有可拆卸的托盤,裝機的時候全部拆卸下來,解決了頂部各種阻擋的問題,用過都說好。
機箱背部還有大量的存儲空間,3個3.5英寸硬盤位或者6個2.5英寸硬盤位。走線空間也非常充足,塊頭大就是這么任性。
開箱環(huán)節(jié)的最后,標配了一把TT 14cm單色光風扇。
【裝機環(huán)節(jié)】
之前初嘗RTX 2080的時候,為了方便裝機直接將平臺放測試臺上用了,這回終于給這套配置找了個合適的新家。
對于顯卡豎置還是橫置嘛,我還是更喜歡讓顯卡插槽和主板的PCIE插槽直連,可能是迷信或者強迫癥吧,或許哪天我又突然轉(zhuǎn)變觀點了。
【燈~等燈等燈~】
要想生活過得去,總得有點RGB。
【總結(jié)】
超大的尺寸,超強的兼容性與擴展性,對水冷玩家尤其是分體水用戶群極度友好,可前置420冷排,頂置360冷排,側(cè)邊再放個水道板,要不是我預算有限,上這么一大套分體水,恐怕是再也不用為散熱操心了。
要不是機箱價格略貴,我覺得它特別適合用在公司的辦公電腦上:IT控制著側(cè)板的鎖和鑰匙,再懂電腦的員工也不好揩油啦!全文完,感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