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本文3200余字,40余圖。共分為5節(jié),閱讀需要10分鐘~可以選擇感興趣的章節(jié)標題進行閱讀
目錄——顧名思義
雜談——本文前言,筆者隨心所言,隨機干貨,不感興趣者可隨意跳過
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免費~AMD顯卡平臺Windows系統(tǒng)的補幀工具推薦
SVP——三大操作系統(tǒng)的補幀工具推薦(Windows和Mac需要收費)
總結——順利看到最后的朋友們,隨手點個贊啥的
★ ☆雜談-幀數(shù)
我們常說的幀數(shù)/幀率(frame rate),就是指一秒鐘的時間單位內(nèi)有多少張由靜止畫面組成的動態(tài)影像。每秒多少幀的單位可以是XXP,也可以是XXFPS。其中FPS常見于游戲術語(這里不解釋P和I的區(qū)別,不然就扯遠了,筆者可以水到天荒地老,宇宙破滅)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眾所周知,常見電影的幀數(shù)是24P(23.976);我國傳統(tǒng)電視(PAL制)的幀數(shù)則為25P;國外廣播電視(NTSC制)的幀數(shù)為30P,大部分電腦顯示器和手機顯示器等屏幕刷新率為60P(60以上就不說了,諸如75、100、120、144類)
我們?nèi)搜墼?0幀數(shù)的場景下能感受到勉強能看,在60幀數(shù)就能感受到絲般順滑。所以網(wǎng)絡上所說的真4K便是指4K60P而不是4K30P。
這里有同學會問,那電影24P怎么就看著這么舒服呢?那是因為電影中的鏡頭都運用了動態(tài)模糊這一技術,實際上他們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一張圖,通過連續(xù)播放,讓你在大腦中生成一個大致的映像。這就是傳說中的的腦補!
而筆者今天要講的就是在如何不通過腦補的方式實現(xiàn)60幀完美影像!
雜談-補幀
補幀這項技術有著很多別名,也叫插幀,幀差值等。這技術廣泛用于高端電視中(例如索尼的Motionflow、飛利浦的TrimensionDNM)
圖來源于SVP wiki
其技術原理是通過軟件計算,把兩幀之間的差異檢測出來,合成一張本身視頻并不存在的圖像幀,實現(xiàn)播放幀數(shù)增加的效果
★ ☆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
Windows作為全球第一大操作系統(tǒng),有著無數(shù)用戶,基于這恐怖的用戶數(shù)據(jù),引來了各路軟件大神的青睞,各種黑科技插件層出不窮!首先要講的便是AMD顯卡平臺的福利。“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以下簡稱BlueskyFRC)
BlueskyFRC是一款免費的播放器插件,其通過AMD顯卡平臺的Fluid Motion技術,把計算結果以視頻濾鏡的方式加載到播放器上,從而實現(xiàn)補幀的效果。支持24P和30P轉換至60P的效果官網(wǎng)點此
要如何應用這個插件呢?首先我們需要一張GCN架構AMD的顯卡,這里筆者準備了一張迪蘭的公版Vega56(Vega VII也好想要)▽▼
至于怎么知道自己的A卡是否是GCN架構(HD7XXX開始已經(jīng)是了),我們可以用Aida64這么一個工具來進行查詢,筆者這里就不放鏈接了,需要的聚友可以自行谷歌或必應搜索
▲△在左側選擇顯示設備,然后點擊圖形處理器,翻到下方就能看到架構信息了,這里筆主的是GCN第5代
筆者這次的測試環(huán)境如下▽▼
接著我們需要去AMD顯卡驅(qū)動那里進行以下設置
點擊上方視頻表情,選擇自定義,關閉AMD Steady Video,啟用AMD Fluid Motion▽▼
這里我們顯卡設置就完成了。接著打開我們之前下載好的BlueskyFRC,安裝,然后如下圖所示進行設置▽▼
接著我們使用一款支持BlueskyFRC的播放器,這里筆主推薦MPC-HC。而那款大名鼎鼎的PotPlayer因為違反開源協(xié)議,被FFmpeg釘上了恥辱柱,所以我們堅決抵制這種軟件廠商▽▼
點擊播放器上方菜單欄的查看按鈕,選擇最下方的選項▽▼
在彈出的窗口中,我們點擊左方的擴展濾鏡,然后在右邊選擇添加濾鏡,選擇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點擊確定按鈕▽▼
然后點擊右方首選,確定并重啟播放器▽▼
接下來我們播放一條24P的電影做測試▽▼
這是巨石強森2018的大作《狂暴巨獸》,筆者用來測試的版本是最通用的H264編碼1080P分辨率的版本▽▼
首先不打開補幀進行播放,打開實時播放監(jiān)控,跳轉到30分鐘直升機飛過森林處,截圖信息欄
▲△信息欄顯示23.97幀,這是沒錯的。接著打開補幀,再次播放,一樣是截圖
▲△信息欄顯示59.96幀,這說明補幀成功了。謝謝,再見!
大家一定會有疑問,難道這樣就結束了嗎?兩張圖能說明什么?筆者當然有準備,兩段視頻播放的同時,筆主也用設備進行了屏幕外錄。我們來看一張制作完成的GIF▽▼
▲△可見“原片”的遠處山體和云層的邊緣處有很明顯的拖影,而補幀后的視頻就舒服了很多~
什么,看不清?那我們再來看一張GIF▽▼
▲△這是再放大2倍,放慢2倍的演示,這下能看清楚區(qū)別了吧?
什么?還看不到拖影?
▲△筆者就無限重復產(chǎn)生拖影的其中2幀,這下能看清楚了吧?
以上便是AMD顯卡平臺的Fluid Motion技術,通過BlueskyFRC這款插件,運用到MPC-HC播放器中的效果。是不是很贊?那么問題來了!沒有A卡怎么辦?Mac黨怎么辦?沒關系,我們還有基于第三方的超強插件!
★ ☆SVP
SVP是一款在主流操作平臺上(Windows、Mac、Linux)都能夠使用的軟件,通過它可以在你的播放器上實現(xiàn)60幀數(shù)以上的視覺效果
筆者用于演示的是Mac版本(與Windows一樣,是試用30天,Linux版則免費)▽▼
筆者使用的是Mac平臺的良心播放器IINA,這是一款基于MPV的免費開源播放器▽▼
IINA協(xié)同SVP工作有特殊技巧,見操作如下▽▼
▲△在上方菜單欄找到IINA,點擊二級菜單Preferences
▲△彈出的窗口處,點擊左側倒數(shù)第二個選項“Advanced”,然后如圖所示添加這么一行信息
Name=“input-ipc-server”
Value=“/tmp/mpvsocket
▲△接著打開訪達,點擊左側應用程序欄,找到IINA,右鍵選擇顯示包內(nèi)容(由于筆主是英文版系統(tǒng),只能用印象中的中文名來描述這段操作,如果說錯了,不要噴筆者)
▲△刪掉Contents>Frameworks目錄下的這三個文件,關鍵詞為mpv,然后關閉IINA
這就完了嗎?沒有的~1.0.0 Beta 4版以上的IINA播放器必須使用 0.29版本以上的 mpv才行,我們務必手動更新下mpv~
首先打開終端~▽▼
輸入以下字符(由于不能發(fā)裸鏈,同學們們可以去谷歌一下mac安裝brew,就能獲得這個代碼了)▽▼
安裝成功后,我們安裝一下MPV~輸入引號內(nèi)字符“brew install mpv“▽▼
靜待安裝完成即可~
▲△SVP可以選擇使用核顯、獨顯進行加速計算(至于外置顯卡、雙卡交火應該也是支持的,不過筆者由于窮的關系沒法實測),筆者此處采用AMD的Pro460進行加速。
▲△使用IINA打開《狂暴巨獸》,播放器左下角顯示SVP成功啟用
筆者一般用于播放電影的補幀選項如上,當然,性能和質(zhì)量模塊可以隨意拖動調(diào)整▽▼
我們接著看性能監(jiān)視器部分▽▼
一共有三個圖形監(jiān)視模塊!
高幀率指數(shù)值得是以補幀后的標準幀率為1計算,播放幀率可能因為外界條件高一些或低一些(播放片源、硬件性能變化等原因)
CPU監(jiān)視模塊分為兩組
1、總體使用率是指占用了CPU運算資源的百分比▽▼
2、邏輯處理器是指占用處理器處理線程的資源百分比(筆主使用的是2016款的macbook,處理器是4核8線程,因此我們能看到8個框框)▽▼
我們回到播放器部分
▲△左下角顯示的是SVP的補幀后的播放幀數(shù),一般為60,但是由于筆主的顯示器是100hz的,所以SVP智能檢測后就往100hz的幀數(shù)去進行插補▽▼
補幀的相關截圖演示就不發(fā)了,因為效果都那樣。我們接著看看SVP的一項神奇功能▽▼
這項功能可以檢測片源,檢測到上下有黑邊后進行裁剪
▲△由這樣(片源畫幅比為16:9,但實際畫面內(nèi)容為21:9,上下填充了黑邊)變成這樣(把畫面的實際內(nèi)容裁剪出來了,畫幅比變成21:9)▽▼
可能有同學不明白,裁剪有什么用,照常播放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由一款21:9或者32:9的顯示器,你就明白了
這畫中畫模式是不是很惡心。。。
★ ☆總結
補幀這項技術目前還是AMD顯卡平臺的福利,其他平臺的想要補幀難免需要第三方的付費插件支持。市面上也沉沉浮浮出現(xiàn)過不少補幀插件,但不久都停止更新了,現(xiàn)已失效。
筆者自己日常看片用的就是上述兩款插件,如果聚友們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可以在評論區(qū)回復下~本文差不多就到這里了,筆者要繼續(xù)看魔禁III了~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