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D閃存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最近閃存的價格不斷下跌,算是個入手SSD和內存產品的好時期。在SSD方面,高容量產品價格也是不斷下滑,算是個新的熱點,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朋友入手大容量的SSD來裝機或者升級。
這幾天我就入手了一款大容量的SSD,型號為WD_BLACK SN750 NVMe SSD 1TB,采用NVMe協(xié)議,支持PCIe 4通道,容量為1TB,生產廠商為西部數(shù)據(jù)。
近期這類高檔產品價格回歸到合理的價格,游戲發(fā)燒友和專業(yè)用戶可以關注這類產品。下面就奉上這款產品的基礎評測和個人體驗。
SSD開箱介紹
WD(西數(shù))旗下產品共有三個系列SSD,和HDD產品一樣分別用顏色劃分,綠盤Green,藍盤Blue,黑盤Black。SN750是的第三代黑盤SSD產品,主打高性能,容量有250GB/500GB/1TB/2TB,1TB的連續(xù)讀寫速度可以達到3470MB/S,3000MB/S;隨機讀寫可以達到515K iops、560K iops,是4種容量中性能最高的。
▼WD BLACK SN750 1TB NVMe SSD的外包裝為全黑,包裝正面有SSD產品渲染圖和3470MB/S讀取速度的標識。
▼包裝側面。
▼保證背面有一部分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里面的SSD產品,還標注5年的質保時間。
▼打開包裝,除了SSD,只有一本說明書,并無其它什么特殊的附件。
▼這款SSD是一款2280規(guī)格的NVMe SSD,即22mm寬度,80mm長度。顏色從標簽貼紙到PCB都是純黑色,貼紙表面有具體型號,容量,序列號,功耗(3.3V&2.8A)和產地(made in China)等信息。
▼所有電器原件都在SSD的正面,背面無任何東東,光禿禿的。
▼在2015年,西數(shù)以190億美元收購閃存廠商閃迪,經過這幾年的經營,完成了SSD產品的布局。去除貼紙(用吹風機大法還是很容易撕下的),可以看到SSD單面有兩顆閃存、一塊主控、一顆緩存,很多元件還是標有閃迪的LOGO。
▼主控芯片:SanDisk 20-82-007011,是自主主控。(有種說法 SanDisk 20-82-007011基于Marvell 88SS1093開發(fā)定制,因為黑盤一代就使用Marvell88SS1093主控)
▼閃存顆粒:SanDisk 05560 512GB,一共兩顆,是中國封裝的64層3D (TLC)NAND。
▼緩存芯片:SK Hynix H5AN8G6NAFR UHC 1GB DDR4-2400,即1GB的海力士DDR4顆粒。
測試軟硬件平臺
▼測試平臺采用一個開放式的主機,方便更換硬件。
▼具體的硬件配置:
CPU :intel i7-9700k (OC:5.0GHz)
主板 :華擎(ASRock)Z390 Taichi(太極) Ultimate
內存 :宇瞻(Apacer)黑豹玩家 DDR4 RGB 燈條 金色 3200 32G (8G*4)
SSD:WD(西部數(shù)據(jù)) BLACK SN750 NVMe SSD 1TB
顯卡 :XFX (訊景) RX 590 8G黑狼版
電源 :安鈦克(Antec)HCG 650金牌全模組電源。
機箱 :聯(lián)力PC-T60
散熱 :利民(Thermalright)風影TA140cpu 散熱器
▼WD(西部數(shù)據(jù)) BLACK SN750 NVMe SSD 1TB上機,安裝的第一個M.2接口(最接近CPU的接口)。
▼這里在介紹下西數(shù)的管理軟件:WD BLACK SSD Dashboard ,該軟件可以看到SSD的狀態(tài),性能表現(xiàn),以及一些工具(固件更新,擦除硬盤,診斷等等)。據(jù)說這個是專門為SN750設計的,其它系列型號的界面并不是這樣。
▼界面里最重要的功能是一個“游戲模式”的開關(需要重啟),開啟后可以獲得更高的性能,廠商宣傳這個功能是停用固態(tài)硬盤上的低功耗功能,加快游戲的載入時間。所以下面的測試中會有“游戲模式 關”和“游戲模式 開”兩組數(shù)據(jù)。
測試系統(tǒng)為WIN 10 64位 (1809);intel i7-9700k 超頻到5.0GHz,同時電源計劃選擇高性能(CPU主頻不降),這種模式下成績偏理想化,大家注意下。
基礎性能測試
CrystalDiskMark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連續(xù)讀寫速度倒是超過宣傳的3470MB/S,3000MB/S(第一行數(shù)據(jù))。但是在6.1版本Seq測試中,默認的隊列深度指為32,這算是一個十分理想狀態(tài)下的成績。后面還會用5.2版本進行測試,所以這里就不做調整了,直接用默認設置跑分,大家留意一下。
▼另外可以看到WD_BLACK SN750開啟游戲模式后主要是提高了4K隨機寫入性能。
隊列深度指(Q/QD)是每次發(fā)送的讀/寫指令數(shù),提高設備的io depth, 一次喂給設備更多的IO請求,讓設備有機會來安排合并以及內部并行處理,提高總體效率。同時還可以使用多個線程(T)并發(fā)執(zhí)行,把io depth塞滿。隊列和線程都是一種固態(tài)硬盤在多線程并發(fā)環(huán)境下的性能表現(xiàn)。比如Q8T8的含義是用8個線程同時測試,每個線程執(zhí)行8個隊列深度,可以理解成合計QD深度就是64。高隊列測試更多在數(shù)據(jù)庫/網站服務器這類請求數(shù)高的應用上才能發(fā)揮出其性能,很多人認為日常我們系統(tǒng)應用最多也就用到QD3,QD4,甚至是QD1的水平。
AS SSD Benchmark
在測試中,讀取訪問時間沒有測出,可能是開啟WD BLACK SSD Dashboard (算是一種硬件監(jiān)控軟件)的原因。
▼結果與CrystalDiskMark相似,開啟游戲模式后提升了4K性能,因為AS SSD有分數(shù),這里和關閉游戲模式做個對比,開啟游戲模式后,分數(shù)提高了5.2%。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在setting里,100%可壓縮(用0填空)到100%不可壓縮一共分6檔,選擇46%(applications)。
▼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中,WD_BLACK SN750開啟游戲模式后性能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分數(shù)提高了1.1%也很不明顯。
TxBENCH
▼在TxBENCH測試中,WD_BLACK SN750開啟游戲模式后性能也是略有小升,不太明顯。連續(xù)讀寫速度倒是超過了官方宣傳的標稱值(注意又是QD32);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測試是極限情況下的磁盤持續(xù)讀寫性能,采用的測試模型具有很高的可壓縮性。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任何程序的啟動和執(zhí)行過程是連續(xù)讀寫的。壓縮算法的代表就是SandForce主控了,在SandForce主控SSD盛行時,這個軟件使用蠻多的,但是現(xiàn)在基本上沒有這類SSD產品了,所以這個ATTO也越來越少使用了。
設置主要有:
直接I/O(Direct I/O): 如果沒有開啟直接I/O,不管是讀取還是寫入測試,都是在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緩存里跑(數(shù)據(jù)緩存的作用很大部分就是用來提高小文件傳輸?shù)乃俣龋?,而不是真實的磁盤性能數(shù)據(jù),所以選擇開啟。
兩者都不(Neither): 選擇這個就意味著跑在QD 1下,可以說最接近我們日常操作的情景。
▼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中,WD_BLACK SN750開啟游戲模式后變化也不太明顯;另外看過一些測試在高QD下,SN750連續(xù)讀寫速是可以達到宣傳的3470MB/S,3000MB/S,但是QD 1是達不到的。
PCMark8
PCMark系列是來測試PC的綜合表現(xiàn),也是可以用來單獨測SSD的。Storge主要測試的是存儲效能和穩(wěn)定性的,選擇好Storge選項,再選擇要測試的硬盤就可以了。PCMARK8的測試數(shù)據(jù)量達到了50GB左右,能夠考驗主控的“搬運”能力和NAND顆粒的真實寫入速度,更能反映出在普通家用、游戲和小型SOHO使用環(huán)境下的SSD綜合性能。但是進行PCMARK8測試耗時大,往往需要一個多小時,所以很多人并不會花這么長時間去做測試。
▼在測試中,WD_BLACK SN750開啟游戲模式后總分基本沒變,不過在帶寬上的有一定的提高,具體幅度為2.46%。
進階測試
性能衰減測試
TCL SSD為了提高TLC SSD的使用體驗,把一部分TLC模擬為SLC來使用,這就是SLC Cache技術。而虛擬1GB的SLC就需要3GB的TLC。如果是全盤模擬的話,需要三倍的容量,成本太高。廠家只能把其中一部分TLC模擬為SLC,而把這部分速度較快的空間作為全盤的緩存。把測試軟件的數(shù)據(jù)量增大到超過SLC Cache緩存空間的大小,就要依賴主控對緩存數(shù)據(jù)及時進行清除,以騰出更多的緩存空間,如果是數(shù)據(jù)不斷寫入,超出主控處理能力的話,就只能寫入到普通的TLC空間里,速度也就回復到TLC的真實水平了,跑分成績自然就會大大下降了,就會暴露其TLC芯片的真身。
先來通過CrystalDiskMark(5.2.1版本)設置測試數(shù)據(jù)塊,來看一下其性能是否會因為數(shù)據(jù)塊增大而衰減。
▼當數(shù)據(jù)塊增大后, SSD的讀取性能都會有一定的下降,WD_BLACK SN750的持續(xù)寫入在數(shù)據(jù)塊設定為16G后,從2780MB/s降到2460MB/s,其后數(shù)據(jù)塊設定為32G后,性能也沒有再降,所以SLC Cache在8G到16G之間。
HD Tune是一個非常老的速度測試軟件,適合機械硬盤,并不適合ssd的測試,但是通過文件基準可以再精準確定下SLC Cache的大小。
▼測試中,當寫入到第13~14GB的時候,寫入速度滑落至1500MB/s左右(上面的CrystalDiskMark測試值為2460MB/s)。由此大致判斷SLC Cache大約在13~14GB左右。
在SSD容量占用量較高情況下的測試
以上的測試都是在空盤的條件下,可以理解為SSD的理論性能,如果SSD盤內有大量的數(shù)據(jù),性能如何呢?這種條件下的SSD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更接近真實使用下的狀態(tài)。
▼把一些的游戲程序(小文件多,更能體現(xiàn)實際情況),放到WD_BLACK SN750中,占用容量到達了95%以上,再次進行CDM測試,可以看到成績方面基本和空盤的狀態(tài)基本一樣,說明容量占用量較高情況并不會掉速。
實際體驗
游戲載入時間測試
▼下面測一下實際的游戲載入方面的表現(xiàn),使用顯卡為RX 590。
在《孤島驚魂5》中,將游戲畫面設置為2K分辨率+全高特效,測試其進入游戲界面的加載用時,和進入游戲的加載用時。
進入游戲界面的加載用時
▼WD_BLACK SN750在關閉游戲模式的情況下,游戲界面載入用時58.69秒;在打開游戲模式的情況下,游戲界面載入用時57.24秒,時間縮短2.2%秒,不算很明顯。這里還加入1TB機械硬盤的對比,加載的用時為1分半,和SSD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進入游戲的加載用時
▼WD_BLACK SN750在關閉游戲模式的情況下,進入游戲存檔用時15.59秒;在打開游戲模式的情況下,進入游戲存檔用時13.49秒,時間縮短了13.5%,還是挺明顯;而械硬盤的加載的用時為50.88秒,和SSD相比真的慢多了。
雖然按百分比來看載入時間縮短的比例蠻大的,其實也就是2秒左右的時間。當然開啟游戲模式后會提高4K載入,所以在游戲進程當中也會起到一些作用,響應會更快。該功能算是增加了一些可玩性,起碼比單純的提高跑分成績要有誠意的多。
溫度測試
▼WD_BLACK SN750其實是有帶散熱片版本的,而且是和EK合作的定制版,看起來也蠻漂亮的,不過帶散熱的版本還木有開賣,現(xiàn)在只能測試沒有散熱片情況下的溫度表現(xiàn)。
測試溫度的方法為使用CDM等測試軟件讓SSD運行在高負荷下,使用CrystalDiskInfo對SDD進行溫度監(jiān)控。
▼未開啟游戲模式下WD_BLACK SN750的最高溫度在64℃左右,開啟游戲模式后最高待機溫度在67℃左右,溫差約為3℃。當然測試環(huán)境基本可以理解為裸機了,如果在機箱里測試,溫度應該要比我的成績高幾度吧。
這個溫度表現(xiàn)對于裸奔的NVMe SSD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還是很期待有散熱片下WD_BLACK SN750的溫度表現(xiàn)。
總結
WD_BLACK SN750標稱連續(xù)讀寫速度可以達到3470MB/S,3000MB/S;是高隊列(QD)的測試成績,當然現(xiàn)在基本所有SSD都是這樣來跑分的,作為一種宣傳手段也無可厚非。但是做為消費者心里要有個數(shù),最好通過我這篇文章能夠基本看明白跑分軟件各項成績的意義,也就不怕忽悠了。當然分數(shù)啥的都是浮云,真實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關于游戲載入時間的問題,是取決于連續(xù)讀寫性能還是隨機(4K)讀寫性能呢?可能大部分人都認為是隨機(4K)讀寫性能作用會更大一些。這點上似乎也能從SN750開啟游戲模式后進入游戲存檔時間縮短得到證明。但我覺得由于現(xiàn)在的游戲越來越大,地圖也越來越大,可能對連續(xù)讀寫性能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所以游戲玩家也需要SSD有高速的連續(xù)讀寫速度,當然通過測試WD_BLACK SN750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也算非常出色的。
在游戲載入方面,即使不談WD_BLACK SN750的“游戲模式”,SSD對于普通HDD的優(yōu)勢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現(xiàn)在游戲占用的空間也是越來越大,128/256GB的SSD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游戲發(fā)燒友還真是需要一款大容量的SSD來解決主機的瓶頸。
從市場定位來看,根據(jù)WD_BLACK SN750的性能,目標競爭對手很可能是某星的頂級產品,而且比對手要便宜很多(SN750 1TB的價格在1500左右,相當于1.5元/GB),還是很有競爭力的。近期有需要入手大容量SSD的網友們,可以參考下本文,希望給到大家一些實用的參考!
參考購買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