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固態(tài)硬盤的價格真的殺瘋了,2TB的容量只要499元,估計有很多之前因為預算有限沒有上固態(tài),或者選了小容量固態(tài)的同學,都會趁著現在的行情升級一塊硬盤。我也借此機會入手了一條aigo P3500固態(tài)硬盤,打算給之前的老機子升級一下,畢竟10代i5搭配1060,日常辦公還能再堅持幾年。
這次的包裝藍白配色,煥然一新的感覺,正面標注有硬盤的型號P3500和容量2TB的字樣。
包裝中除了硬盤之外,附送有一顆固定螺絲和一份三包憑證。
硬盤屬于標準的M.2 2280規(guī)格,兼容主流的主板,臺式機裝機、筆記本擴容或者給PS5游戲機擴容都沒有問題。主控芯片和存儲芯片分布在硬盤一側,單側排布厚度控制比較好,可以適配一些內部空間比較局促的輕薄筆記本。
芯片一側貼著一張不干膠貼紙,標注有產品型號、序列號和容量信息,沒有搭配散熱馬甲。從旁邊可以觀察到模塊和一些金屬焊點,做工很細致。
這塊硬盤支持PCIe 3.0x4通道,之所以沒有上更快的4.0,是因為我用的主板本身不支持,所以沒有必要花更高的價格上最近比較火的P7000Z。PCIe 3.0接口相較于傳統硬盤的SATA接口傳輸速度也快不少,老電腦升級足夠用了。
這里順便交代一下它的硬件情況,聯蕓主控芯片,長存泰山3D TLC存儲顆粒,3D NAND堆疊。PCIe 3.0x4通道,支持NVME1.4高速協議。官方給出的順序讀取速度是3500MB/s。
因為之前裝了小容量固態(tài)當做系統盤,懶得重裝系統,這次把aigo P3500當做副盤,安裝常用軟件以及平常存放一些正在做的項目文件等等。附上測試的平臺配置。
開機查看硬盤屬性,2TB的版本實際可用容量是1.86TB,占比93%。
先用CrystalDiskMark工具測試,6.0版本中,順序讀取速度是3569MB/s,順序寫入速度是3052MB/s;8.0版本中,順序讀取速度是3566MB/s,順序寫入速度是3056MB/s,遠超官方標稱的讀寫速度。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專門測試SSD性能的軟件。實測順序讀取速度是2897MB/s,順序寫入速度是2280MB/s,和上面測試的數據差別不大。讀取速度和官方標稱有差距,但寫入速度超過標稱,但考慮到測試平臺不同,些許出入屬于正常范疇。
在日常使用中,也會經常讀寫一些小文件,利用ATTO工具進行小文件讀寫測試,文件大小設定在512B-64MB之間。從256KB開始,讀取速度穩(wěn)定在3.26GB/s左右,寫入速度穩(wěn)定在2.62GB/s左右。
通過HD Tune Pro進行文件基準測試,連續(xù)讀寫200G的文件,順序讀取速度保持在2.77GB/s,順序寫入速度保持在2.57GB/s。折線圖整體保持平穩(wěn),平均沒有出現掉速的現象。
最后利用AIDA64測試全盤寫入,平均速度保持在2704.9MB/s,耗時37分鐘左右。折線圖總體平穩(wěn),沒有明顯起伏,也直接說明這塊硬盤的性能足夠強。
平常主要用這臺電腦完成一些設計和剪輯的工作,Adobe家族的軟件啟動的時候會加載大量的插件,在機械硬盤上啟動的時候速度就比較慢。升級aigo P3500固態(tài)以后,啟動Ps、Ai和Pr的速度明顯快了很多。在剪輯的時候我也會把拍攝好的視頻素材放在固態(tài)硬盤上,這樣從Pr中調用這些視頻讀取速度也會更快。
給客戶設計的源文保存在固態(tài)硬盤上,用Ps打開的時候也比較快,修改完以后直接按下Ctrl+S鍵快速保存,不會出現之前機械硬盤那樣因為寫入速度跟不上導致無法保存或者軟件卡崩潰的問題。
升級之后用了大概一周左右,不得不承認PCIe M.2固態(tài)硬盤在讀寫性能方面的優(yōu)勢,讓我這臺舊機子煥發(fā)第二春。就產品自身來看,用料做工扎實,單側芯片排布更薄,兼容性更好;采用聯蕓主控芯片,長存泰山3D TLC存儲顆粒,PCIe 3.0x4通道,實測讀寫速度分別可達3500MB/s和3000MB/s。
結合實際體驗來看,在軟件和游戲啟動速度、大型文件加載速度以及寫入保存速度方面提升很明顯,換句話說僅就是提升生產效率,流暢的操作也讓工作的心情好了許多。
另外,aigo還提供了長達五年的質保,2TB的版本質保寫入量1200TBW,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對于想要升級電腦但又預算有限的同學來說,這款aigo P3500固態(tài)硬盤值得入手。如果對主板支持PCIe 4.0,并且對讀寫速度有更高要求的話,也可以選擇P5000或P700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