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電商大促即將來臨了,又是入手數(shù)碼配件產(chǎn)品的好時機,為此,我寫下了這篇頭戴式藍牙耳機橫評文章,通過實際體驗幾個品牌的爆款耳機,來幫助大家進行選購,幾款耳機售價都是在300元左右,配置出眾,高性價比、銷量高,評價也不錯的大牌產(chǎn)品。首先來看看幾款耳機的配置對比圖:
最早入手QCY品牌的耳機,還是T8,不到百元的價格,帶來了不錯的體驗,至今家人仍在使用,質(zhì)量不錯。而H4是近期QCY品牌的新品,提供了白色、黑色可供選擇,我入手的是白色配色。包裝內(nèi)除了耳機外,提供了Type-C充電線、3.5MM音頻線、說明書等配件,通過3.5MM音頻線可以轉為有線播放。
耳機整體配色稍微有點偏冷黃,外觀設計得非常簡約,僅在頭梁部位有LOGO標簽。整體做工質(zhì)感也是不錯的,特別是頭梁邊緣邊角,也都做了過渡處理,手摸上去沒有割手感。
標記左右耳的LR標志,放在了耳罩內(nèi)側,耳罩及頭梁內(nèi)側均采用了高級仿蛋白皮,摸上去細膩柔軟,里面填充的是慢回彈海綿,保證了佩戴的舒適性。
再來看看按鍵及接口設置,QCY H4貫徹了簡約的風格,按鍵僅有三顆,分別是ANC按鍵、音量+/-/暫停鍵、開關機鍵,各個按鍵之間也提供了一些便捷操作,下面我再細講。接口方面提供了3.5MM口,可以轉為有線模式使用,Type-C接口可供充電,一次充電可以實現(xiàn)70小時的續(xù)航。
除了通過按鍵對耳機進行操控外,QCY H4右側耳罩還提供了觸控板功能,將手掌放上去長按,即可開啟通透模式,三擊可以開啟語音助手,雙擊則開啟游戲模式,這個功能還是相當之實用的,與人交談時無需暫停,輕輕一放即可。
使用分貝儀進行測試,當播放音樂時,緊貼著耳機測得聲音約為80分貝左右,而當手貼上去,聲音立刻下降到了48分貝,佩戴時聲音仿佛成了極小聲的bgm,日常與人交談沒有任何問題。
漫步者W820NB在配色方面提供了湖光藍、雅典灰、云煙白等配色,我手上的是較為低調(diào)的雅典灰色。在包裝內(nèi),漫步者W820NB除了耳機外,提供了Type-C充電線,以及說明書一份,由于不支持3.5mm接口轉為有線模式,所以沒有轉接線提供。
外觀方面,說實話和QCY H4有點相似,整體風格更為簡約,同樣在頭梁位置有品牌小標志,不過邊角過渡會粗糙一些,稍微有點割手感。
而耳機區(qū)分左右的L/R字母則設置在了頭梁內(nèi)側,耳罩、頭梁內(nèi)側采用的材質(zhì),官方并沒有說明,但是摸上去與QCY H4的仿蛋白皮差不多。
右側耳機罩設置了音量+、音量-、開機鍵、藍牙鍵。音量+鍵,長按可以切換下一曲。長按音量-鍵切換上一曲。開機鍵,長按3秒即可開關機,單擊暫停/播放、接聽/掛斷,雙擊喚出語音助手,雙擊拒接電話。藍牙圖標按鍵,單擊切換模式,長按3秒配對藍牙,雙擊開啟游戲模式。
ikf King Pro算是近期比較火爆的一款產(chǎn)品,主打的就是高性價比。ikf King Pro提供了云巖白、復古白、雅典黑三款配色,我手上的是云巖白配色。iKF King Pro配件算是幾款耳機中最豐富的,除了耳機外,附贈了無線插麥、音頻轉接線、3.5mm音頻線、收納袋
iKF King Pro的云巖白配色強光下會偏白色,暗光情況下略帶香檳黃色,耳罩上采用了香檳珠光色塊設計,還是挺有意思的。
耳機左側耳罩上,設置了音量+、音量-、開關機/暫停三顆按鍵,此外提供了麥克風接口以及AUX音頻接口
左側耳罩邊緣還有一顆ANC按鍵,不過說實話,過于密集的按鍵和接口,有點影響了顏值。右耳罩設置了Type-C充電接口。
倍思H1配色方面擁有白色、黑色兩款配色可供選擇。我手頭上的是黑色款。倍思H1與其他三款耳機在外觀上有較大的區(qū)別,采用的是方形的耳罩。包裝內(nèi)除了耳機外,提供了Type-C充電線和說明文檔。
耳機通體為磨砂PVC材質(zhì),與漫步者W820NB類似。倍思H1除了耳罩與其他三款有較大不同外,在頭梁部分也有特殊的設計,連接耳罩的部分采用的是金屬材質(zhì),支持無極伸縮。
左側耳罩之上設置了一顆ANC開關按鈕。右側耳罩則提供了音量+、音量-、開關機/暫停播放鍵,底部為Type-C充電接口。頭梁部分做了圓角過渡效果,整機手感還不錯。
耳罩海綿較厚,同樣采用了仿蛋白皮革,慢回彈海綿也包裹了整個頭梁內(nèi)側。在耳罩內(nèi)側有L、R區(qū)分左右的字樣。
右側耳罩底部,提供了Type-C充電接口,以及3.5mm音頻接口。內(nèi)置了400mAh電池,最高可以支持70小時長續(xù)航。搭載了閃充功能,充電10分鐘,即可播放10小時。
外觀方面總體而言,四顆耳機都是不錯的,其中QCY H4個人感覺做工、顏值都是最為優(yōu)秀的,邊角過渡都做了處理,不割手,外觀材質(zhì)相當細膩,觸碰手感很好,頗有高端耳機的感覺。
四款耳機中,QCY H4和iKF King Pro 支持折疊收納,而倍思H1和漫步者W820NB則不支持,稍顯不便。
頭戴式耳機的佩戴體驗,我個人覺得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設計不合理會出現(xiàn)壓耳朵,擠頭頂?shù)惹闆r,四款耳機造型各有差異,究竟哪款舒適度更高呢?
通過每個耳機真人佩戴15分鐘的時間,得出的結論如下:
1、QCY H4的耳罩較大,包裹性很好,能夠很好地隔絕外部聲音,同時對于耳朵沒有擠壓感,頭梁會碰到頭部,但是不會有壓力,佩戴體驗優(yōu)秀。
2、倍思H1耳罩適中,整機較輕,填充海綿會較厚一些,耳朵無不適感覺,頭梁部較深,對于頭部同樣沒有施加到壓力。
3、漫步者W820NB佩戴時,耳朵舒適,包裹性好,但是頭部會有明顯的壓迫感。
4、iKF King Pro 給我的感覺是耳罩較短,佩戴時耳朵有輕微壓迫感,但不是很明顯,頭梁部位與漫步者類似,會有明顯壓迫感。
四款耳機也均提供了App支持,通過App能夠實現(xiàn)更多更便捷的操控。
QCY H4進入QCY App時會有默認的猛虎下山彈窗動畫,非常有意思,也可以在App里面對動畫進行自定義,連接耳機進入后,可以看到設備界面共有三個欄目,分別是狀態(tài)、聲音和設置,狀態(tài)頁面顯示了電池剩余電量。
在聲音欄目,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設置項,音效方面提供了默認、流行、重低音、搖滾、柔和、古典等可供選擇。此外還開放了音效市場,未來會提供更多的選擇性。下方為降噪模式開關,當選擇降噪時,還會彈出三個選項室內(nèi)、通勤、嘈雜三種降噪環(huán)境來調(diào)節(jié)降噪深度,更好地處理聲音。
在設置欄目,可以對耳機上的按鍵進行編輯嘈雜,包括單擊、雙擊、三擊、長按,分別觸發(fā)什么樣的操作,均可自定義。底部還有尋找耳機、定時開關、游戲模式等設置,尋找耳機功能是比較實用的,像我到處丟東西,經(jīng)常找不到耳機,只要在App端點擊播放聲音,耳機便會發(fā)出滴滴聲,方便追蹤。
漫步者W820NB官方提供了Edifier Connect軟件,連接耳機后,會在耳機界面顯示兩個頁面欄目,第一個頁面為耳機的剩余電量,降噪模式或者環(huán)境聲模式的切換。而第二個頁面則是游戲模式的開關。
從右上角的icon可以進入設置界面,在該界面可以查看用戶手冊,修改耳機的提示音量,以及一鍵對耳機進行關機等操作。
此外App里面有音樂界面,提供了許多純音樂可供播放。
iKF King Pro提供了IKF App,進入設備主界面,可以看到挺多功能設置,包含耳機的剩余電量顯示,ANC開關,耳機操控設置,私人鬧鐘,耳機返聽等。
耳機操控界面,提供了尋找耳機,開啟游戲模式,音量調(diào)節(jié)等功能,而耳機返聽算是ikf獨有的,可以通過麥克風進行返聽操作。
而音效界面,則提供了均衡器,以及一些預設音效的選擇。
此外,在App里同樣提供了白噪音界面,在該界面可以定時播放、調(diào)鬧鐘操作。彈框也提供了不少的選擇,支持自定義操作。
倍思H1通過倍思App進行耳機綁定,設備主界面,可以看到耳機剩余電池容量。模式設置、EQ模式、手勢設置、開啟低延遲模式等功能。
在聲音模式頁面,有三種模式,分別是正常模式、通透模式和降噪模式。手勢設置界面,可以對多功能按鍵進行單獨的配置。
進入EQ模式,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十二種音效設置,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自定義操作。
在中間的定位界面,可以看到耳機上次斷連的時間以及具體的位置,精確到了門牌號,提供了耳機尋找的功能。
在App體驗上,四款耳機各有特色,漫步者W820NB和iKF King Pro均提供了純音樂和白噪音功能,還是挺深得我喜歡的,但漫步者App的功能會相對精簡一些,iKF King Pro功能最為全面。倍思H1和QCY H4則在音效設置方面下了較多的功夫,提供了相當多的自定義選項,QCY H4功能會相對豐富一些。
在游戲體驗方面,我以熱門的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進行了測試,說實話,對于人耳的感知而言,在延遲方面,確實很難感受到其存在,幾款耳機表現(xiàn)都不錯。但是iKF King Pro獨有的麥克風物理外掛的存在,確確實實在開黑時,會是一大優(yōu)勢,通話更為清晰一些。
在音樂方面,iKF King Pro和倍思H1就顯得比較尷尬了,沒有了小金標加持。究竟四款耳機的表現(xiàn)會是如何呢?通過播放低頻、中頻、高頻音樂進行了輪流的測試,僅憑我的個人感受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QCY H4 擁有Hi-Res AUDIO認證,內(nèi)置40mm超大釹鐵強磁動圈,支持43dB混饋ANC主動降噪,實測佩戴后擁有降噪效果極好,在嘗試播放各類型的音樂后,其表現(xiàn)都是不錯的,三頻較為均衡,各種類型的音樂都能很好地駕馭,不過問題也存在,一些高頻高音部分,會有些許混,但是情況出現(xiàn)的比較少,較為極端的情況下才會感知到,總體表現(xiàn)出色。
iKF King Pro擁有40mm動圈大單元喇叭,ANC混合主動降噪能夠達到45dB,實測過程發(fā)現(xiàn),在缺少小金標加持的情況下,音質(zhì)確實會偏白開水一些,且在高音部分會有些許刺耳,聽感不是很舒適。
漫步者W820NB擁有Hi-Res認證,采用了40mm鍍鈦復合振膜,降噪深度38db,實測低頻下沉到位,重低音表現(xiàn)不錯,播放流行音樂體驗不錯,但是在人聲部分,聲音會比較糊,有點嚴重偏科的感覺。
倍思H1采用了40MM發(fā)聲單元,降噪深度40db,整體聽感與iKF King Pro接近,稍顯平淡一些。實測在中低頻部分會較為出色,人聲較為突出,多樂器合奏時聲音雖然沒有刺耳感,但是空間感會有所欠缺。
通過播放音樂,發(fā)現(xiàn)四款耳機的降噪都是比較到位的,佩戴后即可沉浸式享受音樂了。其中 QCY H4 耳機聽感出色,給人的感覺是全面、均衡,但高頻部分有些許吃力,但是總體而言,在這個價位還是相當優(yōu)秀了。漫步者W820NB算是比較嚴重偏科,流行音樂,重低音出色,但是其余場景較為一般。iKF King Pro 整體白開水,部分場景音色較混。倍思H1聲音會略顯平淡,不功不過,在人聲部分會稍微好一些。
綜合上文,將每個模塊的得分進行統(tǒng)計,匯總表格如下:
可以看到四款耳機分數(shù)都是較為接近的,在300元價位,都是超高性價比的耳機。漫步者單金標版本,會比雙金標版本的體驗差一些,如果追求更好的體驗建議加錢上雙金標版本。iKF King Pro雖然價格較低,性價比很高,附贈配件也較多,但是在實際體驗上,還是略顯一般。倍思H1缺少了金標加持,整體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沒有明顯的缺點,但是也缺少了讓人驚喜的亮點。
QCY H4外觀方面擁有細膩的做工,寬大舒適的耳罩帶來舒適的佩戴體驗,在音樂體驗方面,內(nèi)置了40mm超大釹鐵強磁動圈,加上QCY長久的技術積累以及小金標的加持,保持了優(yōu)秀的水平,無論是流行音樂、監(jiān)聽人聲、交響樂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此外在細節(jié)方面,提供了獨特的觸碰免摘通透模式;雙設備同時連接等設計,讓耳機使用更為便捷,綜合而言在四款耳機中表現(xiàn)最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