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2年恰逢是NAD的50周年,大概是能夠跨越半個世紀還生機勃勃的HiFi功放品牌著實屈指可數(shù)了,NAD趁著50周年推出了一款售價1.5W的C3050LE,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這是限量版,限量1972臺!
這數(shù)字怎么這么像年份?
沒錯,NAD誕生于1972年!
而且為了讓這款C3050LE的限量版更有珍藏價值,設計師直接用它“復刻”了NAD的經典作品C3030。如有復古情節(jié),或者家有復古家裝風格的燒友請一定留下腳步,或許單純就憑它古香古色的外觀就可打動你。
▲在不同顏色的金屬外殼充斥著當下的功放市場的時候,第一眼看到NAD的C3050LE真的會有異樣的情愫。這種感覺不僅是箱體配色帶來的視覺一樣,包括前臉的雙VU表盤超有懷舊感。
▲這是我在NAD官方扒到的對比圖,“復刻”程度比較高吧?機身變薄了,指示燈變豐富了,徽標沒變,手寫的英文沒變。盡管在50年里NAD幾次易主,但研發(fā)團隊應該沒變。
▲C3050 LE前臉展示,別看按鈕多,其實很簡單,不管是官方購買頁文案還是說明書上都有詳細的說明,這里就不贅述了。
▲不知道是不是復刻的原因,C3050LE的前臉按鈕旋鈕啥的整得很普通,沒有任何花里胡哨的東西。但有一說一的是它的音量大旋鈕有著很舒適的阻尼,沒有刻度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此旋鈕調節(jié)音量很細膩,所以想調大就多轉一轉。
▲注意,盡管C3050LE的外觀有著強烈的復古視覺,但是它的噸位較輕,我在看機身的時候也覺得是貼皮而非實木,不過我已經看到了有老鐵拆機了,確實是實木材質。
▲頂部開天窗的設計是經典款C3030原有的設計,應該是考慮到散熱的原因。天窗的材質是金屬的,透過金屬網可以看到里面PCB是有擋板分區(qū)的。
▲機身底部展示,除了機身兩側各有兩枚螺絲,更多的螺絲集中在機身底部。
▲機身背后的接口展示,多,是真的多,我得懶得復述了,基本上你想得到的接口它都有了,較少見的低音炮的、黑膠的應有盡有。注意,在左上角的銘牌那還有每一臺機器的獨立編號哦!
最令人注意的是它的雙路輸出設計,顯然無形之中增加了其收藏指數(shù),其中4Ω/8Ω的動態(tài)功率分別是250w和180w。除此之外,C3050 LE還保留了NAD高端型號中備受好評的Hybrid Digital UcD混合數(shù)字模組,因此讓它可以在低噪聲的狀態(tài)下提供100W連續(xù)輸出功率。
介紹完了產品,該說說C3050LE的內核了,除了PCM5242的DAC芯片,這里不得不提DiracLive,也就是所謂的數(shù)字空間校正系統(tǒng)技術,在這個領域可是NAD的長項,然而卻也是NAD被忽視的一項必殺技,有興趣自己扒吧,只要你使用音響的環(huán)境并非專門設計的,這功能會讓你感受到科技的快感。
除此之外,C3050LE還預裝了MDC2 BluOS-D模塊,這也讓它與時俱進輕松玩轉流媒體,同時兼顧到更多鐘情無線無損音樂的年輕人。因為諸如Spotify和Tidal這種境外流媒體還沒在國內普及開來,這里咱也就不提了,只說它還兼容AirPlay2,同時具備MQA解碼和渲染功能。
▲開機后儀表盤會有顏色變化,這種發(fā)黃的背光讓人頓時感受到復古的年代感,顯示功率和信號強度的表針則強調著它的高端。
在分享個人主觀聽感之前,還是把C3050LE的相關技術參數(shù)列一下吧:
設備類型 :流媒體功放
放大類型 :混合數(shù)字 UCD
功率 :每聲道 100W(持續(xù)功率為 4 和 8 歐姆),20Hz-20kHz,兩聲道驅動
支持格式 :MP3、AAC、WMA、WMA-L、OGG、ALAC、OPUS
FLAC、MQA、WAV、AIFF、PCM 最高 24 位/192 kHz
前級輸出 :立體聲RCA 低音炮
12V 觸發(fā)器
2 x RCA 模擬同軸 光纖
HDMI eARC 以太網 USB IR 兩組揚聲器接線柱
無線連接 :Wi-Fi 5(802.11ac,2.4/5GHz)
藍牙 :5.0,支持雙向 aptX HD
系統(tǒng) :BluOS系統(tǒng)
尺寸 :450 x 110 x 355 毫米
重量 :10公斤
其他功能 :Dirac Live 房間校正系統(tǒng) 支持Apple AirPlay 2和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等等。
個人主觀聽感部分
這里搭配的是德國意力ELAC的傳奇小鋼炮BS312,后者是一款搭載JET噴射式高音單元和LLD中低音單元的迷你2分頻音箱。盡管箱體迷你,可不用擔心被C3050LE推過,看到BS312的AS-XR黑晶振膜就知道這小身板之所以稱之為小鋼炮那是耐推的,而且它還可以在大功率之下保持慣有的低失真。
和大尺寸箱子不同,它首先讓人感受到的并非其通透或者強勁,而是它的從容,有那么點聽耳機的精致感或者素質感。
因為這對箱子的特殊,個人在試聽其低頻時試聽過大量的、不同風格的歌曲。無論是《鼓詩》這樣的民族器樂,還是西方打擊樂,又或許是流行樂,它的低頻分布很科學,與人聲的層次感把握分明,氛圍雖淡,但器樂解析清晰、自然。
細節(jié)上,下潛不算深,彈性偏Q彈,卻掩蓋不住它雄渾有力的量感,而且動態(tài)和瞬態(tài)都很自然,輕重緩急很從容,在《鼓詩》里那大鼓的泛音既細膩又不喧賓奪主,加上較高的器樂分離度和足夠細膩的解析,它的低頻也是十分通透的。
包括在聲場方面其實真不弱,能冠以小鋼炮就該刮目相看,缺點是聲場輪廓感略弱。
▲人聲方面,D類放大的C3050LE讓這對箱子有明顯的男聲,但依然可以領略意力的中正,猶如它的低頻,沒有一耳朵的寬松,但舒展還是自然的。整體上給人的感覺是四平八穩(wěn)的,位置適中,厚度適中,亮度適中,情感不算濃郁,但也不算平淡,加上良好的層次感,人聲結像扎實而豐滿。
聽張學友沒有太深情的顆粒感,細膩之處的口齒、唇息的變化清晰可見,音色干凈之余略顯剔透,關鍵還有一定的樂感。
原本以為女聲不會好聽到哪里去,畢竟是德系之聲的代表意力。實際上在這套搭配里,女聲比男聲擁有更鮮明的質感,而且更為舒展、柔和,甚至有些偏溫潤。
▲高頻方面,擁有JET噴射式高音技術的意力是很難讓人失望的,只要推得好,那絕對讓人驚艷。盡管這對小鋼炮尺寸緊促近乎迷你,但它的高音依舊具有通透的穿透力,音色很正,延伸明顯,而且很順滑,聲場足夠開闊,動態(tài)自然,瞬態(tài)相對就很出色。
不得不提的是它的器樂解析,雖然沒有那么的亮麗,但泛音鮮活,解析是很精準的。在控制失真的同時,還擁有鮮明的樂感,這就不就是意力+NAD的組合結果么?
▲整體總結部分
相信不少準備入坑的人一直猶豫是先準備功放還是箱子,而NAD的這款C3050LE讓我覺得可以先準備功放。
這并不僅僅是因為它獨特的限量價值或者情懷,而是它實際上是集復古和潮流融為一體的設計思維。
在HiFi市場被無線潮流逐漸取代的當下,這樣兼顧傳統(tǒng)與無線的設計思維也會繼續(xù)被各大廠商效仿,因為它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
試問,你是不是要一款聲音好,還能推各種箱子,還要好用甚至好玩的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