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裝機特別流行海景房這個概念,特色就是內部空間大、既方便裝機又對散熱有加成,其次玻璃面板通透感強,搭配 RGB 硬件有著極強的觀賞性。
本次分享的正是基于華碩 TUF 502 彈藥庫打造的一款主機,特點就是空間超級寬裕,加上水冷自帶的風扇,整機一共 10 把風扇,通電時光彩奪目,性能強不強無所謂,顏值必須拿捏。
主力硬件一覽
▼華碩TUF GAMING GT502 彈藥庫采用左右分倉布局,左側展示倉安裝主板、顯卡等配件,右側散熱倉放置電源、硬盤以及走線區(qū)域,正面?zhèn)让婢才烹p層鋼化玻璃凸顯燈效。
▼10 把 12cm RGB 風扇將機箱內部照的燈火通明,整機效果顏值一流。
▼機箱附贈了磁吸式顯卡支架和豎裝擋板,可以將顯卡垂直放置,不需要單獨購置轉接線,另外顯卡豎裝時可以提供 100mm 的散熱空間。對于高功率顯卡來說比較實在,不過需要自行準備顯卡延長線。
▼ATX 機箱重量不輕,好在頂部設計了提手方便移動,同時也對應了彈藥箱這個名號。
▼整機都是以白色系為主,主板開啟白色燈效同步,既夸張又低調
▼13600K 是當前很值得入手的 13 代酷睿處理器,進階版 7nm 制程工藝帶來更全面的性能提升,4 核 + 20 線程、最高 5.1GHz 主頻、20 條 PCIe 5.0 通道,24MB 的 L3和 20MB L2高速緩存, 足以應付大多數場景。散片能做到2000出頭,可以說是性價比典范。
▼ 七彩虹B760M FROZEN 分為 D4 / D5 兩個版本,配置一樣只是支持的內存平臺不同。主板采用少見的純白涂裝,供電區(qū)域、M.2以及南橋全部覆蓋散熱裝甲。這個散熱裝甲我多說兩句,B760M FROZEN 是沿用的 Z790M 同規(guī)格,馬甲厚度夸張,表面做了磨砂和金屬拉絲兩種工藝,右下角的 CVN 還做了立體效果,顏值是真的高。
▼ FROZEN 主板是七彩虹旗下的高端型號,銀白涂裝高貴大氣,尺寸規(guī)格在同系主板絕對屬于豪華。供電方面同樣和 Z790M 看齊,12+1相強化供電、55A大電流 Dr.MOS 供電規(guī)格, 8+4 PIN 電源接口,主板搭載一根直連 CPU 的 PCle5.0 X 16 顯卡插槽,峰值傳輸帶寬可達 512Gbps,合金框架加固。三個 m.2 插槽自上而下分布,靠近 CPU 位置的 M.2 走的 CPU 直連,下方兩個是南橋分出來的,不過都支持 PCIe4. 0X 4。小遺憾的是下方的 M.2 插槽沒給到散熱馬甲。
▼右側 DDR5 內存槽 X 4,最大容量支持 128G、最大頻率支持到 6400MHz,固定方式是流行的單邊卡扣,拆裝起來更加輕松。主板對燈效支持的很豐富,分別提供了 2 組 5V3pin ARGB插針、2組 12V4pin RGB 插針,可以通過配套的 iGameCenter 軟件控制主板燈效以及其他硬件的燈光整合。
▼音頻方面是七彩虹耕耘多年的天籟魔音系統(tǒng),支持5.1聲道高解析輸出。
▼尾部的 I/O 區(qū)域采用的一體式擋板,包含 HDMIX1,DPX1,USB2.0X4,USB3.2Gen2 Type-CX1,USB3.2Gen1 Type-A X 2,2.5G網絡接口,WiFi6天線接口,3個音頻接口,以及 BIOS更新按鈕,可以通過 USB 設備 一 鍵更新 BIOS。
▼白色主機自然要安排白色顯卡,顯卡是來自索泰的 RTX 4060Ti X-GAMING OC歐泊白。顯卡采用清新淡雅的乳白涂裝,特殊工藝處理后的表面,在光線照射下呈現出如同寶石般色彩變幻的效果,這也是“歐泊”二字的由來。
▼為了改變純色帶來的單調感,顯卡還印制了不少涂鴉元素增加靈動感。顯卡尺寸為 303 X 121 X 45mm,雙槽口占用,單 8pin 供電。畢竟是 60系,功耗也只有 160W,別說和 4080、4090 這種巨無霸比,就算對比上代的 3080 都顯得小巧很多。
▼顯卡散熱系統(tǒng)被索泰命名為“冰芯散熱系統(tǒng)”。大面積冰鏡導熱底座和冰脈 2.0 復合熱管負責導出/傳遞熱量,全覆蓋高密度鍍鎳鰭片和對流穿透散熱設計,能夠大大提升顯卡散熱效能。
▼顯卡搭載三把風扇,扇葉為專門定制的暗影疾風扇葉,支持風扇智能啟停技術,可以在高、低溫度和負載之間讓風扇智能啟停,減小噪音,增加顯卡壽命。
▼背板采用高強度合金材料一體鑄形,不僅增強顯卡結構強度,同時可以有效輔助散熱。背板同樣是白色涂裝涂鴉點綴,和正面風格統(tǒng)一。說點題外話,這個噴涂工藝有點意思,觸感完全沒有金屬的冰冷,有點像塑料那種溫潤感。
▼接口方面為標準的 4 接口設計,分別為 DP1.4 X 3、HDMI2.1 X 1,現在 HDMI 2.1 也是標配了,可以支持到 8K@60FPS 或 4K@120FPS .
▼固態(tài)選用雷克沙戰(zhàn)神 ARES ,它采用長存最新一代晶棧 3.0 結構TLC 顆粒,聯蕓 MAP1602 主控,4 通道無外置緩存設計,12nm 制程工藝,可以有效降低功耗和控制溫度。這套方案目前可以說是非常主流,ARES SSD提供5年有限質保+支持個人送保,售后上放心。
▼雷克沙 ARES 1T 采用單面 PCB 設計,MAP1602 主控和兩顆粒的硬件布局,單顆粒容量 512GB ,兩顆組成 1T。支持 HMB3.0 與動態(tài) SLC 緩存,無需獨立的緩存芯片即可釋放 PCIe4.0 滿血性能。
▼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 7400MB/s(Intel平臺在7100MB/s左右),順序寫入速也有 6500MB/s ,完全就是 PCle4.0 滿規(guī)格速度。而且這塊 SSD 對溫度控制的很好,價格也很親民,我之前給自己給朋友入手過好幾塊,反饋都很不錯。目前雷克沙也推出了 4TB 版本,等好價我就打算買兩塊擴展游戲庫。
▼內存同樣選用雷克沙 ARES 戰(zhàn)神系列 ,32G套條,6000MHz 頻率,性能給力,一鍵超頻穩(wěn)定高效,方便省事。不得不說今年的 DDR5內存價格是徹底下來了,高頻 D5 內存的性能更是直接碾壓 D4。此外,DDR5 內存有獨立的電源芯片,功耗更低而且支持 ECC 糾錯,不管對于普通用戶還是游戲玩家,使用體驗都更加優(yōu)秀。唯一制衡玩家的就是 DDR5 主板的價格,希望廠家們再給點力!當然預算充足的玩家可以直接上ARES的6400MHz版本,時序更低,性能更強。
▼雷克沙 ARES 戰(zhàn)神外形采用機甲風設計,外部的散熱馬甲采用石墨灰配色的鋁材,散熱效率高,簡潔利落的線條搭配折角設計,質感很有種機甲的味道,剛性十足,也寓意出性能的強勁。內存造型也屬于雷克沙的經典語言了,很有代表性。
▼內存采用海力士超頻顆粒,時序 CL34,支持英特爾 XMP 3.0 和 AMD EXPO 一鍵超頻,頂部有內嵌 16顆 LED 燈珠的導光條,支持多達 13 種RGB 燈光模式,同時兼容主流板卡廠商 RGB 協(xié)議標準,可以實現與周邊設備的神光同步。
▼來張燈效圖,導光條有磨砂處理,燈效柔和,色彩豐富。目前6400MHz套條已有白色選擇,搭配白色主板會更加好看。
▼電源來自華碩 TUF GAMING 系列裝彈手 750W。金牌全模組,支持 ATX 3.0,10年保修,質保期內以換代修,支持個人送修、上門換新的優(yōu)質售后,湊單到手 675 元,算下來 1W 不到 1 塊錢,性價比很高。
▼TUF GAMING 裝彈手 750W 為標準的 ATX 電源,三圍尺寸 150 X 150 X 86mm,通過 80Plus 金牌認證,搭載 16Pin PCIe 線材,完美兼容 ATX 3.0,最高輸出功率 750W,可以很輕松滿足本機功耗需求。
▼電源采用全黑配色,很符合 TUF 系列的定位。內部采用軍規(guī)級別組件和防護,低 ESR 日系電容提高轉換效率、連內部的 PCB 板都做了全涂層處理,避免濕氣灰塵進入導致的短路。
▼電源采用全模組接口,搭載 135mm 軸流風扇,雙滾珠軸承,不僅具有優(yōu)秀的散熱效果,壽命也兩倍于普通油封軸承。
▼配套的線材大大好評,是和高端 ROG 系列一樣的壓紋線,不僅美觀而且易于打理,大大降低了裝機走線的難度,安全性更是吊打所謂的第三方定制線。
▼水冷的好處是散熱效果好,噪音低,不會對主板造成壓力,外形也炫酷。不足之處是有漏液的風險,所以選購水冷的時候盡量選擇靠譜品牌,有漏液賠付更佳。超頻三的機箱散熱口碑都挺好的,這款 巨浪 360-I 一體式水冷到手369,還有3年漏液險 ,妥妥的性價比。
▼經典的圓柱形冷頭,內部水泵是三相電機 + 石墨軸承 + 陶瓷軸心,高導熱無氧銅底座快速帶走熱量。殼體表面做了金屬烤漆,頂端是鋼化玻璃上蓋,通電后支持主流板卡燈效同步。
▼冷排部位采用 S 形散熱鰭片密集排列,12 條冷熱水道分配均勻,進出水口的部位做了密封設計,整體做工精致。
▼標配 三 把 RS120 ARGB 風扇,最大轉速 1800RPM、最大風量 73.6CFM,風扇邊角有全包膠,減震的同時能有效降低運行噪音。支持 PWM 智能溫控和神光同步,兼顧性能和噪音表現。
▼海景房要好看風扇就不能少。我手頭有套三聯包的喬思伯 Magic Fa ZF120 積木風扇,再單獨購買了 4 把 超頻三 EF120,加上水冷自帶風扇,整機一共裝入了 10 把風扇。雖然型號略微有些雜亂,好在都是純白配色,也都支持智能溫控和主板燈效同步,燈效協(xié)調沒有任何問題。
▼EF120 使用的 Rifle Bearing 軸承,7 扇葉設計,最大轉速 1550RPM、最大風量 61,3CFM,最大風壓 2.64mm。考慮到它發(fā)光區(qū)域更多我將之安排到機箱側面。
▼喬思伯 Magic Fa 則是液壓軸承 + 9 扇葉設計,最大轉速 1500RPM、最大風量 60.45CFM,最大風壓 1.29mm。其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流行的積木式拼接方式,利用專利魔術接口無需線材就能快速,極大程度減少了多風扇接線理線的麻煩。
華碩 TUF GAMING GT502 彈藥庫,定位 ATX 機箱,左右雙倉設計、純白涂裝,整體風格硬朗,外形辨識度也高,相比市面上千篇一律的海景房機箱,GT502 在細節(jié)上下了不少功夫。
▼尺寸方面:機箱三圍 285 x 450 x 446mm ,重量 12kg,主體結構為鋼材,側面雙層鋼化玻璃,四面面板均無螺絲固定,支持快拆快裝。
▼兼容性方面:支持 ATX 主板安裝,最大支持 163mm 塔式風冷,頂部支持 360 / 280 水冷,顯卡長度最大 400mm,高度最大 162mm,電源支持 ATX(200mm限長)、PCIe 擴展槽高達 8 個,最多可以安裝 13 個 12cm 風扇,或者替換安裝 3 個 3.5 英寸硬盤。
▼IO 區(qū)域位于機箱正面偏上位置,算是兼顧了臺面臺下擺放。配置方面提供了 2 個USB3.2 接口、 type-c 接口(10G)、電源 / 重啟按鈕、音頻接口。此外還專門提供了個燈光控制按鍵。
▼連接的線材也是白色的,細節(jié)很棒。
▼從背后來看,雙倉結構更加明顯,電源被隱藏到了后方,所以黑色的電源也不用擔心破壞協(xié)調性。
▼提手是華碩中大型機箱的標配,前后兩個編織提手可承重 30kg,ATX 機箱往往重的夸張,有這兩個施力點移動起來會方便的多。
▼機箱另側標明了硬件位置,拆下后方便背部走線。
▼大機箱安裝起來只能說舒服,左右面板一鍵快拆,頂部面板則是磁吸式設計,主板周圍預留的安裝余量也非常方便走線,簡單放幾張安裝圖。
▼水冷來個特寫
▼風扇特寫
▼顯卡支架
▼搭配顯示器的效果
▼換個角度
▼全局測試,魯大師看個樂呵,版本號6.1022.3375.630,結果如下
綜合得分為 2029080 分
處理器得分為 928478分
顯卡得分為 457610 分
內存得分為 299416 分
硬盤得分為 343576 分
▼ PC-MARK 是一款專業(yè)的計算機處理器性能評估軟件,它具備全面的基準測試軟件能力,主要用于評估整機綜合性能,雖然該軟件主要用于生產力測試,但也符合普通用戶的需求。測試結果總分 8403,常用基本功能 10232、生產力跑分10729、數位內容創(chuàng)作 114670。
▼利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雷克沙 ARES 戰(zhàn)神的性能,順序讀取 / 寫入分別為 7118MB/s、6593MB/s,對于日常使用體驗有較大影響的4K QD1 隨機讀寫分別為 90MB/s、367MB/s,除了順序讀取受限于Intel平臺限制而低于標稱,其他大體合乎官方數據。
▼雷克沙 ARES 戰(zhàn)神 DDR5 采用的海力士超頻顆粒,我這里測試的時序 34-38-38-76 ,使用 AIDA64 內存和緩存測試,讀取速度為 885572MB/s,寫入速度為 82023MB/s,復制速度為 76927MB/s,延遲為 71.3ns。七彩虹在換了團隊以后對主板 BIOS 做了不少改進,雖然相比御三家在超頻性能上還有一定差距,但不折騰的話用起來還是很穩(wěn)的。
▼ RTX 4060TI 在天梯圖的性能表現上是持平上代 RTX 3070,主打 2K 分辨率,3D Mark 測試結果:
Time Spy 得分 13578,顯卡分數 13126,CPU 分數 16874
Fire Strike 得分 29982,顯卡分數 33485,物理 分數 32778,綜合分數 15677.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 15291,顯卡分數 15854,物理 分數 35777,綜合分數 7197.
SpeedWay 得分 5461,
針對實時光線追蹤基準測試的 Port Royal 得分 7913。
▼DLSS3 是 40 系顯卡在游戲方面的殺手锏,相比此前版本最重要的就是加入了" 幀生成 " 技術,在支持此技術的游戲上很大的性能提升。3D Mark 也專門為其開發(fā)了測試項目【DLSS 性能和圖像質量】,通過開啟/關閉 DLSS 功能對比得出差距,在本次測試中(4K),索泰 RTX 4060Ti 關閉DLSS測試幀率為 16.27FPS,,開啟 DLSS3 后提升到 61.24FPS 。提升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RTX 4060TI 定位甜品級,主打 1080P 分辨率,利用 3A 大作【賽博朋克 2077 】進行測試,這款游戲可以支持 40 系的 DLSS3,畫質選項使用【快速預設方案 / 光線追蹤超級】,紋理質量設為高。
▼關閉 DLSS 時,游戲平均幀率 49FPS(最低34 / 最高64),
開啟 DLSS3 畫質優(yōu)先模式,游戲平均幀率暴漲一倍,達到 85FPS(最低65 / 最高125),對比 30 系 顯卡的 DLSS2 提升了
開啟 DLSS3 超級性能模式,游戲平均幀率達到了 141FPS(最低59 / 最高189), 對比 30 系 顯卡的 DLSS2 提升了
▼我也分別測試了 2K 分辨率下 4060TI 的性能表現,開啟 DLSS3 畫質優(yōu)先能跑到 54FPS(最低41 / 最高69),開啟 DLSS3 超級性能跑到 111FPS(最低73/ 最高140),
▼《死亡回歸》是 一 款由芬蘭工作室Housemarque制作的第三人稱Roguelike射擊游戲,玩法就是典型的肉鴿類游戲,玩家每次死亡都會重頭再來。這款游戲雖然重復度較高,但游戲過程并不枯燥,射擊手感也做的不錯,很適合快餐類玩家。最重要的是,這款游戲使用了大量粒子特效,內置的幀率測試工具不錯,選項也很細致,很適合作為測試工具。
▼測試環(huán)境為 4K分辨率、最高畫質,平均幀率 105FPS,最小幀數 66FPS、最大幀數 116FPS。
▼我也單獨測試了其他幾款 3 A 大作
▼溫度這方面其實最不用擔心,水冷+10風扇+寬敞的空間,壓不住才是怪事??綑C測試 20 分鐘,處理器封裝溫度 63°C,核心平均溫度 55°C,CPU 封裝功耗平均 98W,峰值108W,此時處理器平均主頻 4.5Ghz,峰值主頻 5.1Ghz。
▼3DMark 壓力測試通過率 99.1%。室溫 29°C 的情況下,CPU溫度在 37°C 左右,顯卡溫度在 60°C 左右,總體來說比較穩(wěn)定。
好久沒折騰過這樣的大機箱了,裝機過程只能用愉悅來形容。
GT502 彈藥庫作為 TUF 系列的新品,不管是顏值、容量還是做工都可以用一流的來形容,空間寬裕、裝機省心,硬件兼容度極高,細節(jié)也是可圈可點,別說我這套硬件組合,就算換成頂級配置,GT502 彈藥箱 也可以輕松壓制,加上極具個性的外形,燈效拉滿的光影組合,很適合追求獨特個性的玩家。
缺點也有,首先就是機箱尺寸比較大,雖然可以作為桌面機箱,但對環(huán)境要求較高;其次接近千元的售價的確有點小貴。好在這款機箱經常特價,我粗略看了下,基本上每個月都有 900 以內的好價,此時出手還是比較合適的。
以上,就是本次裝機的全部內容,感謝看到最后的朋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方留言,我會盡量回復。最后,如果你覺得本文尚可,煩請點贊、收藏,打賞、轉發(f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