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了迷你小主機,但是在這個領(lǐng)域里零刻(Beelink)的確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僅有著長達30天無理由試用的承諾,還有著非常不錯的售后服務(wù)體驗。隨著很多企業(yè)會購置辦公電腦,其實迷你機現(xiàn)在降低了很多中小型企業(yè)的IT運維成本。這不最近四海哥也收到零刻安排寄送的樣機來評測一下最新款基于Intel平臺的SE系列:SEi 12。因為拿到手的是海外版,硬件配置倒是跟國行是一致的。
畢竟在兩千元價位的迷你機選擇上,Intel平臺一直都是辦公首選的PC平臺,而且穩(wěn)定性也一直是Intel平臺的優(yōu)勢。
先說說體積吧,零刻SEi 12的體積尺寸為:113mm × 126mm × 42mm,也就是僅有0.6升體積,重量:0.51 kg。相比較辦公室的臺式機電腦體積來說縮小了1/40倍,絕對是小體積的迷你主機電腦。
對于很多人桌面需要外接USB設(shè)備而言,放置在桌面上的迷你主機可以做到USB 3.2 GEN 2(10Gbps)即插即用,可以省去以前用塔式機箱的臺式機電腦彎腰尋找主板后置USB接口的困擾(有些品牌機或者組裝機的前置USB僅有USB 2.0)。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零刻SEi 12的前置Type-C接口僅支持?jǐn)?shù)據(jù)傳輸,并不是全功能的USB Type-C接口(即不支持DP視頻信號輸出和獨立大電流輸出),換句話說就是不能一線通外接便攜屏使用了,這一點需要提前注意一下。
因為四海哥我拿到的是海外版的零刻SEi 12迷你主機,所以包裝盒上都是海外版的零刻英文logo(Beelink),硬件配置其實跟國行相差無幾。
從包裝盒里拿出來的全部物件:1 × 小體積的120W(19V-6.32A)電源適配器,1 × SEi 12海外版使用說明書,1 × VESA支架擋板,1 × VESA支架固定十字螺絲,2 × 不同尺寸的長(100cm)、短(25cm)的HDMI視頻線。
零刻專供的100W氮化鎵快速充電器,也是享有3年質(zhì)保的。左側(cè)是100W氮化鎵充電器,右側(cè)是海外版零刻120W小體積充電器。
左側(cè)是100W氮化鎵的USB-C充電器,配有一根雙C頭的充電線。右側(cè)則是海外版標(biāo)配的120W小體積充電器。
這根標(biāo)配的雙C頭充電線做工不錯,而且還帶有纏繞的魔術(shù)貼收納,必須好評!
以前就有很多人呼聲想要小體積的電源適配器,現(xiàn)在零刻給大家?guī)砹?00W的氮化鎵快速充電器。體積則要比之前標(biāo)配的充電器還要小一圈,當(dāng)然如果插頭能夠折疊收納就更好了。
100W氮化鎵充電器能夠支持目前主流的充電協(xié)議,像:PD 3.0、PPS、QC 2.0、QC 3.0、QC 4.0、Apple 2.4A、AFC、DCP、三星5V-2A都是兼容的。
這次四海哥拿到的是【千禧灰】,雖然是ABS塑膠機身,但是頂部是【透氣包布】既能透氣又能防水噴濺,對于風(fēng)扇的散熱也是提升明顯的。前置I/O接口則有:1 × CLR CMOS(重置按鍵),2 ×USB 3.2 GEN 2(10Gbps)接口,1 × USB Type-C(僅支持?jǐn)?shù)據(jù)傳輸和充電),1 × 3.5mm耳機音頻輸出孔,1 × 電源開關(guān)鍵。
機身兩側(cè)都則有一個金屬進風(fēng)網(wǎng)罩,這對于機身內(nèi)部散熱大有幫助。
零刻SEi 12的機身后置I/O接口有:1 × 千兆RJ-45網(wǎng)口,2 × USB 2.0接口,1 × DP 1.4(支持4K ,144Hz)接口,1 × HDMI 2.0(支持4K,60Hz),1 × DC充電口。
零刻SEi 12的底殼也是金屬底板,海外版上都是英文的描述文字,國行肯定是簡體字中文的描述文字。好在底殼上有個橡膠材質(zhì)的拉手,對入手準(zhǔn)系統(tǒng)的朋友來說拆機會方便不少。
拆掉底殼的金屬底板,還要取下【系統(tǒng)風(fēng)扇的硬盤支架】就能看到內(nèi)部的PCB電路板了。兩根DDR4-3200的SO-DIMM內(nèi)存插槽,一個PCIe 4.0 NVMe SSDM.2 SSD插槽,一個M.2 WiFi 2230無線網(wǎng)卡插槽。內(nèi)部沒有什么可以折騰,如果是準(zhǔn)系統(tǒng)的話可以自行購入內(nèi)存和SSD。我更推薦入手整機,有「16GB/500GB」和「16GB/1TB」兩個版本可供選擇。當(dāng)然【系統(tǒng)風(fēng)扇的硬盤支架】還能擴展一個SATA接口的硬盤,只要是符合7mm的尺寸不管是SATA HDD(機械硬盤)還是SATA SSD(固態(tài)硬盤)都沒問題。
零刻給標(biāo)配的是「Intel AX200NGW」這張Wi-Fi 6規(guī)格的無線網(wǎng)卡,支持160MHz頻寬,傳輸速率高達:2.4 Gbps。
零刻SEi 12的整機系統(tǒng)標(biāo)配的內(nèi)存和SSD都是英睿達提供的,內(nèi)存為DDR4-3200,單根內(nèi)存8GB,組雙通道就是16GB總內(nèi)存容量。
固態(tài)硬盤則是「英睿達P3 Plus」500GB,這是一塊PCIe Gen 4 x4 NVMe SSD??梢钥吹絊SD主控制器是群聯(lián)(Phison)PS5021-E21T,最大連續(xù)讀取速度:4700 MB/秒,最大連續(xù)寫入速度:1900 MB/秒。
「CrystalDiskinfo」識別到的SSD信息,SSD的傳輸模式是:PCIe 4.0 x4,標(biāo)準(zhǔn):NVM Express 1.4,溫度:57℃。
用「CrystalDiskMark」軟件測得數(shù)據(jù):
連續(xù)讀?。?761.06 MB/s
連續(xù)寫入:1924.60 MB/s
用「TxBENCH」軟件測得數(shù)據(jù):
讀取速度:4762.830 MB/s
寫入速度:1888.850 MB/s
用「AJA System Test」軟件測得數(shù)據(jù):
寫入速度:1829 MB/s
讀取速度:3841 MB/s
用「AS SSD Benchmark」軟件測得數(shù)據(jù):
連續(xù)讀取:4109.68 MB/s
連續(xù)寫入:1851.56 MB/s
用「傲梅分區(qū)助手」軟件【磁盤測速】進行測得數(shù)據(jù):
連續(xù)讀?。?434.51 MB/s
連續(xù)寫入:1910.65 MB/s
對于辦公電腦來說Intel平臺肯定是首選,而且對于企業(yè)來說性能和成本均衡的情況下選擇酷睿i5應(yīng)該是最合適的了。
這里可以看到開機進系統(tǒng)后在設(shè)備管理器查看硬件驅(qū)動都是齊全的。
畢竟是移動端的標(biāo)壓處理器,H結(jié)尾的處理器TDP一般都是45W,通過【CPU-Z】可以看到12代酷睿i5-12450H處理器是核心數(shù):4P + 4E(四個性能核心+四個能效核心),線程數(shù):12。
內(nèi)存:DDR4-3200,單個內(nèi)存容量:8GB。
12代酷睿i5-12450H處理器的核心顯卡則是「Intel UHD Graphics」,僅有64個EU單元。在DDR4內(nèi)存下顯存位寬也只有64 Bit,顯存帶寬也只達到25.5 GB/s。不過零刻官方定位是商務(wù)辦公電腦,相比對于企業(yè)來說電腦的圖形性能集成顯卡就能滿足,又不是給員工打游戲的。
用「DXVA Checker」軟件查看12代酷睿i5-12450H處理器的「Intel UHD Graphics」所支持的硬件編解碼能力還是不錯的,最高能夠支持8K視頻的編解碼能力。
可以看到12代酷睿i5-12450H處理器相對11代酷睿i5-1135G7處理器來說性能全面提升了:38%,而且相對11代酷睿i7-1165G7處理器的性能全面提升也有:5%,可以說拿來做辦公平臺在性能方面絕對是完全夠用的。
12代酷睿i5-12450H處理器支持指令集也是很齊全,對一些需要高精度計算的軟件來說就很有必要了。
可以PCIe控制器有一條給了NVMe SSD。
用「HWiNFO64」軟件查看的硬件信息。
用「硬件狗狗」軟件查看到的硬件信息。
用「魯大師」軟件查看到的硬件信息。
用「GeekBench 6.1」軟件查看到的硬件信息。
用「游戲加加(GamePP助手)」軟件查看到的硬件信息。
用「3DMark 11」軟件查看到的硬件信息。
正好給想了解12代酷睿i5-12450H處理器的朋友們展現(xiàn)一下性能測試,看看實際處理器的性能體驗到底怎么樣?
在「CPU-Z」軟件下進行處理器性能測試:
單核性能:674.5
多核性能:3858.9
在「弗里茨國際象棋基準(zhǔn)」軟件下進行處理器性能測試:
相對性能倍數(shù):36.27
每秒千步:17411
在「AIDA64」軟件下進行緩存和內(nèi)存測試:
讀取速度:45746 MB/s
寫入速度:45036 MB/s
拷貝速度:41965 MB/s
延遲:102.9 ns
在「V-Ray Benchmark」軟件下進行處理器性能測試:
V-Ray分?jǐn)?shù):5530
在「CINEBENCH R15/R20/R23」軟件下進行處理器性能測試:
CINEBENCH R15,OpenGL:73.23 fps,CPU:1310 cb
CINEBENCH R20,CPU:3013 cb
CINEBENCH R23,單核性能:1633 pts,多核性能:7368 pts
在「硬件狗狗」軟件下進行核心硬件性能測試:
CPU分?jǐn)?shù):92554分
顯卡器分?jǐn)?shù):24320分
內(nèi)存分?jǐn)?shù):43737分
硬盤分?jǐn)?shù):54360分
在「魯大師」軟件下進行綜合性能測試:
處理器得分:452371分
顯卡器得分:58752分
內(nèi)存得分:160223分
硬盤得分:202158分
在「Performance Test」軟件下進行綜合性能測試:
PassMark Rating:5685
在「安兔兔PC評測」軟件下進行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總分:745262
在「GeekBench 6.1」軟件下進行性能測試:
單核性能分?jǐn)?shù):2252
多核性能分?jǐn)?shù):7819
OpenCL分?jǐn)?shù):7964
Vulkan分?jǐn)?shù):9783
在「CrossMark」軟件下進行綜合測試:
總體分?jǐn)?shù):1624
生產(chǎn)率分?jǐn)?shù):1646
創(chuàng)造性分?jǐn)?shù):1537
反應(yīng)能力分?jǐn)?shù):1841
在「游戲加加(GamePP助手)」軟件下進行硬件性能測試:
CPU單核性能評分:31085分
CPU多核性能評分:150812分
內(nèi)存性能評分:34108分
硬盤性能評分:15405分
在「PCMark 10」軟件下進行綜合體驗測試:
PCMark 10綜合得分:5016
在「3DMark 11」軟件下進行CPU Profile測試:
1線程:928
2線程:1696
4線程:2762
8線程:3631
16線程:4102
最大線程:3815
在「3DMark 11」軟件下進行存儲基準(zhǔn)測試:
存儲基準(zhǔn)測試分?jǐn)?shù):2410
在「3DMark 11」軟件下進行Night Raid測試:
Night Raid分?jǐn)?shù):11120
顯卡分?jǐn)?shù):11360
CPU分?jǐn)?shù):9932
??零刻SEI 12非常適合作為辦公電腦使用,在保證性能、體積、散熱方面做到了均衡。也降低了企業(yè)批量采購電腦的成本,在可控的預(yù)算前提下能夠降低企業(yè)的經(jīng)營成本。迷你機帶有一年整機質(zhì)保,核心配件3年質(zhì)保,也能減輕企業(yè)的IT運維成本。
? 也十分期待零刻后續(xù)能夠推出專屬的圖形化BIOS UI界面(UEFI),畢竟全英文BIOS界面會增加普通消費者上手操作的不適應(yīng)。
以上就是本次四海我測試下來的個人評測體驗,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