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喜歡聽音樂的人來說,應該都有過在網上找各種無損音樂資源的經歷,畢竟在字面意思上,“無損”一聽就比“有損”好,但要是往深處去說,可能很多人也無法說清“無損”和“有損”的區(qū)別在哪里,更難明白既然智能手機已經可以聽音樂了,為什么還要花錢買一個專用的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這篇文章就來“掰扯”一下。
音樂的“無損”和“有損”到底是什么
簡單來說,“無損”音樂就是在抓取過程中沒有經過壓縮的音樂,原數據被100%保存了下來,聽感上和正版CD幾乎沒有區(qū)別,常見的無損音樂格式有WAV、APE、FLAC、TTA、TAK等。而“有損”音樂則在轉換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壓縮,我們常見的mp3文件就是主流的有損音樂格式。
區(qū)分“有損”和“無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文件占用的容量大小,像mp3這種格式,經歷了高度的壓縮,一首歌通常只需要5-10MB的存儲空間,而一首無損音樂占用的存儲空間則可高達數十乃至數百MB。
除了文件格式、容量大小外,從更專業(yè)的角度解釋,“無損”音樂和“有損”音樂在采樣率、位深度、碼率等方面也存在區(qū)別。
所謂的“采樣率”是指在數字音頻中采集和處理聲音信號時,對聲音信號進行采樣的頻率,用赫茲(Hz)來表示,即每秒采集多少個樣本,與視頻幀率的概念類似。
位深度即數字音頻中每個采樣點所占的比特數,決定了數字音頻的動態(tài)范圍,即聲音信號的最大振幅和最小振幅之間的距離,如果是采樣率是橫向上的還原度,那么比特率就是縱向上的還原度。
碼率指的是數字音頻中的數據傳輸速率,是采樣率和位深的乘積,使用比特率(bps)表示。碼率越高,音頻質量越好,占用存儲空間越多。
同一首音樂,文件格式、采樣率、碼率、位深度等不同,最終形成的頻譜圖也會不一樣,這里以蔡琴的《渡口》為例對比一下。
通過上面的頻譜圖可以看到,同樣的時長,FLAC 32Bit的頻譜明顯更加順滑整齊,縱向線條很明顯,就像一塊嶄新的窗簾,而MP3 128K的頻譜圖中間有很多小黑塊,縱向線條斷斷續(xù)續(xù),更像是被貓抓撓導致破洞、起球的窗簾。
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和手機的區(qū)別
現在的聽歌軟件還是蠻多的,除了主流的QQ音樂、網易云音樂、酷我、酷狗等,還有一些小眾的支持無損下載的軟件,這些軟件直接在手機上安裝就能用,聽歌非常方便。
既然手機就能播放無損音樂,那么還有必要再入手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嗎?從功能上看,手機和HiFi播放器確實都能播放音樂,但論專業(yè)度,二者的差距其實還是蠻大的,以安卓智能手機和安帶系統(tǒng)的HiFi播放器對比,主要存在以下區(qū)別。
其實跟手機和相機都能拍照,但是手機卻無法取代相機是一個道理,雖然智能手機也能播放音樂,但專注度遠不如HiFi音樂播放器,需要考慮支持各種功能的成本,自然體驗也是無法與專業(yè)的HiFi播放器媲美的。
和其他數碼產品一樣,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也是配置越高價格越貴,像海貝R3二代就是一款售價在千元內的入門HiFi播放器,搭載雙ES9219C芯片,并且配備了3.5(PO/LO)+4.4(BAL)接口,平衡口的功率高達380mW@32Ω,具有雙重Hi-Res認證,配置和價格都極具吸引力,很適合預算有限的學生黨或者初燒玩家。
如果覺得入門級HiFi播放器不夠用,想獲得更專業(yè)的音樂效果和更多的功能體驗,則可以考慮入手價格在2000元左右的播放器,海貝R5二代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一款中端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海貝R5二代內置的是開放安卓系統(tǒng),支持自主安裝APP,并且搭載的是雙ES9219C芯片,具備A類耳放和全平衡分立式輸出級設計,在外觀上和以前HTC的一款手機很像,不過音質方面的表現絕對要比現在的智能手機高出不止一個量級。
海貝R5二代無損音樂播放器開箱
海貝R5二代無損音樂播放器的顏色為漸變藍,包裝正面中間是三個漸變色裝飾圖案和產品型號,整體風格偏簡約,帶有一定的時尚感。播放器搭配的是一塊4.7英寸的彩色觸控屏,720P的分辨率現在看來確實不算高,但是用在音樂播放器上倒也足夠了。
播放器背面是金色的品牌LOGO以及雙重Hi-Res認證標志,機身頂部則采用的黑色鏡面裝飾設計,邊緣線條非常硬朗。機身左側為音量鍵和TF卡擴展槽位,右側一共有三個按鍵,從上到下依次是電源鍵、上一曲、暫停/播放、下一曲,按鍵功能邏輯比較清晰。
海貝R5二代無損音樂播放器的采用的是雙規(guī)格平衡口設計,接口全部在機身頂部,從左至右一共有4個,分別是3.5mm PO/LO、type-C、2.5mm BAL、4.4mmBAL(平衡口)。
除了豐富的接口外,這款播放器還支持雙向藍牙模式,既可以連接藍牙耳機,也可以連接手機,并且支持UAT、LDAC、aptX、aptXHD、AAC、SBC多種高清藍牙編碼。
海貝R5二代內置的是安卓系統(tǒng),可以自主安裝音樂或其他類APP。存儲方案是2+16GB,因為是音樂播放器,不需要像手機那樣裝一堆APP,還支持TF卡擴展,基本是夠用的。
操作邏輯上,海貝R5二代和安卓智能手機基本一致,比如從屏幕上方下劃就可以看到經典的菜單欄,有很多快捷選項,除了WIFI、藍牙和安卓手機一樣外,其他的增益、A類耳放模式、Lineout(先行輸出)、音頻設置等都是針對這臺播放器專門添加的,點擊就能開啟/關閉對應功能或者進入相關界面,上手幾乎沒有難度。
借助海貝自家的APP,可以使用手機對海貝R5二代進行無線遙控,操控更加方便,此外,R5二代全局繞開安卓SRC,無損音樂,可以安裝Apple Music暢享高解析無損音樂,同時也支持支持DLNA/AirPlay/WiFi傳歌及UAT超級音頻輸出,在無線連接方面的體驗還是有很多亮點的。
選擇海貝R5二代,優(yōu)勢在哪里
前面提到了海貝R5二代支持A類耳放模式,這里解釋一下。在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中,A類、B類、AB類、C類等指的是信號放大器,A類放大器的品質最高,信號能夠完整地通過單個放大器件,沒有過零失真,可以帶來大動態(tài)通透飽滿的音質,但是對播放器的控制力和功率要求比較高,并且耗電極快,所以一般都是用在高端旗艦款的播放器中,能夠應用在入門級的海貝R5二代中,對于燒友來說應該還是挺驚喜的。
在A類耳放模式下,海貝R5二代的平衡口的輸出功率可以達到475mW@32Ω,推力強勁,可以適配更多高端HiFi耳機型號,同時搭配4500mAh大容量電池,可以滿足A類模式10小時、普通模式35小時的續(xù)航時長。
為了充分發(fā)揮A類耳放模式的優(yōu)勢,海貝R5二代4路耳放輸出級由全平衡分立元件搭建完成,采用8顆雙路孿生大功率音頻專用晶體管,可以進一步提升播放器的電流輸出能力和負載控制力,讓A類耳放充分發(fā)揮大功率持續(xù)輸出的特性。
除了A類耳放和Lineout模式,在海貝R5二代音頻設置中還可以進行增益調節(jié)、MSEB(多頻段均衡器)、DSD增益補償等設置,同時還提供了脈沖卷積、固定采樣率、聲場、聲道平衡、DRX10K動態(tài)調節(jié)等插件供下載,可以根據自己的聽音喜好和使用的播放設備進行豐富的個性化調節(jié)。
解碼配置方面,海貝R5二代采用的是雙ES9219C,原生支持DSD256、PCM768kHz/32Bit音頻規(guī)格,同時采用了45.158MHz和49.152MHz兩顆低相噪專用音頻晶振可為整個音頻系統(tǒng)提供高精度、低抖動的時鐘源,借助163顆高精度電阻、19顆松下高分子鉭電容、4顆ELNA音頻電解電容則可以帶來更出色的紋波抑制比,提升聲音質感。
其實從軟硬件配置來看,海貝R5二代作為一款兩千元價位的入門級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能夠具備分離度高、解析力強、推力猛的特性還是挺有誠意的,但是對比海貝自家的R8旗艦款乃至R6三代,差距依舊挺大,可見當下HiFi無線播放器有多卷了。
海貝R5二代無損播放器搭配方案
為幫助大家對海貝R5二代的音質表現有更細致的了解,在進行聲音測試前我先分享一下測試使用的設備,分別是弱水時砂的北森頭戴耳機HiFi款、聲美HP151封閉式頭戴式耳機、海貝Hela 入耳式監(jiān)聽耳機以及TivoliAudio M1D2藍牙音響。對于入門級HiFi播放器來說,這幾件設備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如果手中有入門HiFi播放器,也可以作為搭配參考。
弱水時砂北森頭戴耳機HiFi款使用的是45mm全尺寸超清動圈單元及HiFi發(fā)燒級單晶銅耳機線,有電競版(無氧銅帶麥線,加強腳步定位功能)和HiFi版(6N單晶銅線材,調音偏向流行監(jiān)聽)兩種選擇,靈敏度為98dB,阻抗為32Ω,聲壓達99dB,并且采用人體工學包耳式設計,可以降低佩戴的壓迫感,提升舒適感。
聲美HP151封閉式頭戴式耳機采用的是53mm大口徑釹鐵硼磁動圈單元,頻率響應范圍達10Hz~30kHz,阻抗為32Ω,靈敏度為98dB,可以手機直推,配有收納包、6.35mm轉接頭、電腦轉換線、獨立耳麥線等,支持多種接口連接。
海貝Hela 入耳式監(jiān)聽耳機采用的是雙磁雙腔體單元和4股96支線芯,線芯材質為高純度無氧銅鍍銀線,支持0.78mm雙針換線,阻抗為32Ω,靈敏度為112BdB,作為一款入耳式HiFi耳機,整體素質還不錯,與海貝自家的播放器搭配挺好的,而且這款耳機的顏值也很高。
TivoliAudio M1D2雖然是一款偏傳統(tǒng)的桌面音響,但是支持藍牙、WiFi和AUX等方式輸入,可以使用音樂APP通過DLNA或者AirPlay2進行投射,這些功能海貝R5二代也是支持的。我用的這款箱體是白色的,外觀挺好看,而且在聲音素質上也比較飽滿。
海貝R5二代無損播放器聲音體驗
前面簡單介紹了一下我目前使用的幾款耳機、音響設備,在聲音質感的體驗上,除了播放器本身的軟硬件配置外,也很容易受發(fā)聲設備及個人主觀感受影響,不過海貝R5二代雖然是一款入門級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但要驅動我現有的耳機、音響還是沒問題的,而且海貝R5二代本身支持MQA16X展開,可以提供母帶級的聲音還原,對于搖滾、民謠、爵士等各種風格的音樂都能夠很好地展現,只要耳機品質不那么差,在A類耳放模式下也可以獲得一定的越級體驗。
就拿海貝自家的Hela入耳式監(jiān)聽耳機來說,同一首音樂在開啟A類模式后可以感覺人聲的質感有明顯提升,不僅是變得更加清晰純粹,而且韻味更足,尤其是在播放《The Mass》《Hummel Gets the Rockets》等經典低頻歌曲的時候,有很強的彈性感,對節(jié)奏的還原度也很高,不像那種干冷生硬的音質,能直接把原曲的氣勢給削沒了。
如果想搭配頭戴耳機,我覺得弱水時砂的北森也可以考慮,畢竟這款耳機在外觀上就有很高的顏值,平時售價在400元左右,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價格。至于音質體驗,和海貝R5二代搭配使用,在A類模式下聲音的純凈度和層次感還是挺明顯的,像《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首歌,對于中頻人聲的表現比較穩(wěn),穿透力也強,高頻吉他聲也很厚實飽滿,很好地還原了歌曲背后的遺憾、憂傷情緒,不過這款耳機本身是偏電競的,在游戲方面的優(yōu)化比較多,所以感覺低頻的表現上還缺一點氛圍。但表現力相當對得起這個價位了。
聲美HP151這款頭戴耳機的特點之一就是低阻高敏,內置53mm大動圈單元,也不是特別吃推力,用海貝R5二代驅動完全沒問題,播放音樂的時候在頻率上感覺偏向均衡型,不過低頻下潛表現也不錯,在海貝R5二代A類模式加持下,人聲偏清澈立體,不同頻率的樂器聲聽著也挺穩(wěn)。另外我個人覺得全包的封閉式耳罩也會對聽聲體驗產生一定影響,至于是好是壞,就得看自己的偏好了。
連接音響外放,在音響支持的情況下,海貝R5可以選擇DLNA投射或者藍牙連接,也可以使用音頻線有線連接,無線連接比較方便,不過使用音頻線連接的話傳輸會更加穩(wěn)定。我平時主要用TivoliAudio M1D2,因為海貝R5二代支持Lineout模式,所以基本是有線連接播放,開啟Lineout模式在提高音量的同時可以有效避免聲音失真延遲問題。
在藍牙連接上,海貝R5二代本身支持多種藍牙編碼格式,但是不同的藍牙耳機采用的編碼格式不一樣,產品素質自然也參差不齊,比如LDAC格式最大碼率為990kbps,aptX-HD最大碼率為576kbps,aptX格式最大碼率只有352kbps,所以如果想連接藍牙耳機的話建議選擇性能配置比較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