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各家都說要做大最大優(yōu)惠,不做數(shù)學題計算優(yōu)惠,讓折扣恢復原本的樣子。說那么多,又是紅包又是券的,都不如實打實的價格優(yōu)惠來的現(xiàn)實。作為游戲玩家,即將發(fā)布的年貨20和號稱明年就能發(fā)布的三人一狗6讓我不得不考慮今年的雙十一要升級配件了。思路是除了CPU其他全換,Intel的牙膏廠是徹底做實了,這幾代優(yōu)勢不大,12700K還能一戰(zhàn),其他的就沒啥留戀了,D4的條子現(xiàn)在明顯不如D5了。
整體配置如上,全面升級,重點預算在顯卡上,其他影馳全家桶一套性價比也不錯。
主板是影馳的Z790白金版,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用影馳主板,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用。
顏值上沒得說,這幾年顏值已經(jīng)不是某碩獨家特長了,各家品牌的顏值都不差。主體色調以白色為主,輔以黑色的插槽,黑白經(jīng)典配色。
Z790的板子,供電還是沒的說的,12+2+2相設計,PWM控制器型號為RAA229131 ,MOSFET型號為ISL99390,單相最高可支持到夸張的 90A 電流,確保CPU的極致供電,不過我的12700K求穩(wěn),不會拿去超頻滴。
要確保如此高規(guī)格的CPU供電相,那散熱自然要靠大面積的金屬散熱片才行。
內存方面支持XMP至6800MHz+,至于上限是多少,就要看個人了,反正我就夠用就好。
3xM.2 SSD插槽位均自帶了金屬散熱馬甲,也是為了應對高性能的PCIE4.0 SSD。其中前兩個為PCIe 4.0的,最下面的一個為PCIe 3.0的,同時支持SATA協(xié)議。
音頻芯片來自小螃蟹的ALC 897,支持7.1聲道。
I/O面板也做一體化設計,看來這確實成為了趨勢。從左到右接口依次為:PS/2、USB3.2 Gen1*2、DP、HDMI、USB3.2 Gen2 TYPE-A*5、USB3.2 Gen2 TYPE-C,2.5G網(wǎng)口,Wi-Fi 6E天線接口、音頻接口。全部都是USB3.2而沒有USB2.0我覺得影馳很良心了。
就是主板配件比較單薄,只有Wi-Fi 6E天線和2根SATA線,這價格要啥自行車啊。
內存是影馳的星曜 DDR5 6400 16G*2,XMP頻率6400,采用了海力士的A-die DDR5內存顆粒,超頻潛力是相當不俗的。
整體延續(xù)了星曜的一貫造型,但是白色的主色調讓內存看起來更像是HOF系列,顏值上加分不少。
由于定位為性能條,所以時序控制在了CL32-38-38-76,工作電壓1.35V。
顯卡同樣來自星曜的RTX 4070Ti OC,采用AD104-400-A1核心,7680個Ada Lovelace個流處理器,6顆鎂光2GB的GDDRX6顆粒組成了12GB顯存。
散熱系統(tǒng)升級為星卓III代,造型主打的白色調,亞克力的透明外殼包裹著白色外殼,讓顯卡的白色顯得高級多了,性能上也猛,均熱板+3枚102mm風扇+7熱管(2*8mm+5*6mm)。
背板暴露了顯卡PCB并不長,延升出來的位置完全是為了散熱,當然,某種意義上來說,40系列次旗艦級別的卡也能做成ITX主機適用的短卡。
12VHPWR接口的位置還是居中設計,不知道后面20周年紀念版的后置設計會不會下放。
RTX 4070Ti 星曜OC的造型還是延續(xù)著上一代經(jīng)典造型,白色+透明的亞克力外殼。
背面巨大的散熱鰭片和鏤空的金屬背板這都是為了更好的壓著285W(MAX 360W)AD104-400-A1核心的怪物。
視頻輸出口方面還是老黃家標配的1HDMI+DP*3。
配件方面附贈了一根5V ARGB延長線,1帶2 5V ARGB延長線和12VHPWR轉8pin*3延長線。
另外也附贈了ARGB顯卡支架,高度可調,結合附件包里1帶2 5V ARGB延長線可以直連主板進行燈效控制。
SSD雖同來自于影馳,但是型號是高端的HOF PRO 30系列1TB,采用的是群聯(lián)PS5016-E16主控。
SSD的散熱器很用心的做了設計,S鏤空曲線的造型很唯美,但考慮到很多主板一體化設計的散熱馬甲,這里影馳將散熱器默認做了拆分設計。
整體方案采用的是群聯(lián)PS5016-E16+2GB DDR4緩存+4顆256GB閃存顆粒,編號IA7BG94AYA,來自鎂光原廠的176層堆疊3D TLC顆粒。
、
散熱器的造型真心漂亮,所以后面我就沒用主板原裝散熱馬甲了。
機箱源自九州風神的炫瞳,緊湊型ATX機箱,黑白配色符合主機整體的色調。
四視圖,前面板的眼睛鏤空造型看著非常炫酷,除此以外并沒有其他過度夸張的造型。
側透板采用了九州風神一貫的磁吸免工具設計,但僅僅只有一面,另一面還是基礎的收擰螺絲固定。
底部的九州風神Logo,如果能像ROG顯示器一樣做成LED或者投影的,就更帥氣了。
I/O區(qū)設計在了頂部,比較精簡,自上而下分別是重啟鍵、USB接口、音頻接口、Type-C接口、電源鍵。
頂層散熱網(wǎng)同樣做了磁吸設計,年底清灰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九州風神的設計細節(jié)還是很到位的,背板面的硬盤位都預裝了橡膠減震墊,盡可能的降低了磁盤的共振。
電源是微星新出的MAG A850GL PCIE5電源,針對ATX3.0新標準升級款,原生自帶12VHPWR電源線,額定850W。
機身三圍:140*150*86mm,尺寸并沒有很大,僅高出肥仔快樂水一丟丟。
和“肥宅”手辦放一起,怎么顯得電源這么小只。
接口分別為:24PIN主板、8pin顯卡/CPU*4,SATA/MOLEX*4,還有單獨的一路12VHPWR供電。
12VHPWR采用了更為顯目的黃色膠殼,同時包了一層蛇皮網(wǎng)。
為了進一步凸出ARGB光污染,小歪這里另購了一套喬思伯的光污染轉接線。
12VHPWR轉8pin*3,可以看到導光帶占據(jù)了近80%的長度,露出來的部分基本都可以覆蓋。
水冷是來自九州風神的LT720冰魔方,冷頭顏值巨贊,就是有點可惜不是白色款。
九州的新Logo設計感是國內廠商中TOP級別的,散熱產(chǎn)品的小細節(jié)設計也非常貼心。
為了方便冷頭安裝,方形的燈罩是可拆的,靈活性更強。
硅脂預涂極大的節(jié)約了安裝的便捷度,而且這款硅脂效果也不錯,非雜牌貨可比。
這張圖可以很好的解釋冰魔方的無盡效果,外殼采用單面玻璃,通過LED燈珠照亮導管片,形成單向反射。
風扇采用的是高風壓性能款,無光設計。有點好奇,為啥九州的性能級風神幾乎都是無光設計。
扣具一覽,兼容Intel1700和AM4。
既然九州風神是無光風神,那我只好另購一套了。處于走線方便的考慮,入手了喬思伯的MAGIC FAN套裝,也就是坊間戲稱了簡配版積木風扇,可以多風扇無線拼接,簡化了走線工作。
無光顏值略遜于九州風神的扇子,但亮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哈哈哈哈。
無線拼接的秘密就是這5針的拓展插座,集成了供電、PWM和ARGB控制,最后一枚主風扇負責接駁供電和ARGB線,實現(xiàn)全鏈供電和控制。
性能測試
身份信息,釘子戶12700K還是再戰(zhàn)1年,搭配上4070Ti一樣可以通殺主流單機游戲,再加上32GB內存,完全夠用。
SSD information。
3DMark跑分部分就不放截圖了,沒啥亮點。
各項游戲測試跑分,2K分辨率全特效高刷還是沒問題的,但是RTS游戲還是有點吃力。
經(jīng)歷過幾輪迭代,新一代的PCIE4.0 SSD讀寫性能還是相當可怕的。
隨手測了下SLC模式緩存空間大小,在45GB左右,對于1T容量的SSD來說,很難得了。
上海近來降溫,室溫也就不到30度,用FPU烤機跑了12分鐘,CPU平均溫度在67℃左右。
顯卡跑甜甜圈和CPU也高度解決,控制在65℃左右,得益于高規(guī)格的星卓III散熱方案,風扇才41%的負載,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夏天應該也沒啥問題。
通電效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