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調(diào)“韻味”的知名HIFI廠商山靈發(fā)布了旗下動圈耳機的“高端入門”型號,MG100,采用了業(yè)界較罕見的高精陶瓷球頂動圈單元,并在磁路和線材(古河)設計上做了深度優(yōu)化。
我在某次展會上和朋友簡單聽了下這個型號,一耳朵就被爽到顱內(nèi)“呲花”,而且它給的配件也極具誠意,在所處價位上,有不小的領先,所以,MG100成為新的千元動圈經(jīng)典按說是順理成章的。
包裝。
這圖,這字體,這黑,這白,很高端,很中正。
新設計的皮質(zhì)收納包(軟質(zhì)),我也是頭次見,尺寸夠大,氣質(zhì)典雅。
采用了國際品牌常用的MMCX可換線設計(膨脹插針),如果你手里有拜亞、索尼、JVC、Final等品牌耳機的話,山靈這條線(古河單晶銅線),我估計也可以連給它們。
耳機線插頭也可換,另附4.4mm和3.5mm兩種插頭。配備單端和平衡兩種插頭方案,這在當下的千元檔入耳式耳機中,仍是稀有。因為主流的配置仍只是3.5mm單端??傊?,山靈MG100的性價比很高,實用性也很高。
另外,MG100還有三種聲音風格的耳套,在與2種不同音色的導管結(jié)合后,會提供6種聽覺效果。頗具可玩性和趣味性。
鋁殼腔體,外觀黑亮,鏡面感工藝?;A造型與更昂貴的ME500 SHINE和更便宜的SONO差不多。
MG100重量很輕。這讓它不論收納,還是佩戴,都能帶給人更多輕松和愜意。
準鏡面,可以照出人影的,非霧面感。
腔體與線材的連接夠緊密,插拔時,一切正常,能感到這里的細節(jié)處理很到位。
腔體尺寸不算大,基本男女都能穩(wěn)妥佩戴,穩(wěn)定性和舒適度和自家SONO一樣,有著近乎滿分體驗。
MG100與SONO的腔體區(qū)別,主要在于接線端子處。另外就是殼體外側(cè),MG100被設計的更寬。
這兩款耳機都挺好看,但論整體美感,SONO那種全銀白會更給我好感,一致性也更高。而MG100就更有大將之風,給人小巧也生猛的感覺。
附送兩種導管,管內(nèi)里側(cè)面位置貼有某種調(diào)音紙(聲阻尼)。
這兩種導管,低音和人聲的聽感差異較大。我通常情況下更熱衷黃銅管。
但嘻哈、搖滾、舞曲,F(xiàn)UNK、發(fā)燒男聲流行,這些還是不銹鋼導管更地道。具體差異,文末細說。
可換插頭的接口細節(jié)。
做工很好,更換插頭的操作邏輯也很簡單易懂,不易損壞。
山靈為其搭配了一條質(zhì)地高級的高純度古河單晶銅線(4股18芯),線身較粗,色澤晶瑩,柔性較好,懸垂性不錯。也不易打結(jié)。
搭配:
MG100有著柔順,敞亮的聲音,而超過110dB/mW的靈敏度也非常易推。
與各種推力的播放器搭配都能出來很不錯的效果,體驗期間僅試了蘋果IPAD,山靈UA4和山靈CD隨身播放器EC MINI,這幾個前端下,MG100總體感受都很好。
調(diào)音:
中正、淡雅,溫和的音色,常有“和風細雨”之感。
超寬頻域下的舒展線條,有沖出顱內(nèi)的爽感。
真實的橫向大聲場和飽滿自然的高音細節(jié)。
非濃郁,非錄音室,非白開水,非清甜。
MG100設計有兩種“音色導管”。
其中“黃銅導管”下的聲音很均衡。聽感清爽暢快,凝聚力很高,有鮮活的力量。我覺得大多數(shù)人都會喜歡。如果找音色模版,此時的它是有點ER4XR全頻厚度增強的意思。
“黃銅導管”雖說很雜食,也能滿足大多數(shù)人對“高解析”的欲求,但對于特定類型,如兇猛,打擊力度,爆裂節(jié)奏感的音樂,它可能顯得“太淡雅”,欠缺一些厚實或調(diào)性的沖擊。
好在還有“不銹鋼導管”,該導管明顯強化了100Hz以下泛低音區(qū)的力量。人聲厚實度和低音下潛都強于“黃銅導管”,對需要烘托流行、搖滾氣氛的音樂來說,這個導管很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低音質(zhì)感和量感,處理的非常好。以這個價位來說,難能可貴。小遺憾是女聲嗓音有變厚跡象,沒有“黃銅導管”味道正。
→對比山靈自家另一款399元的可換導管圈鐵耳機SONO,若兩者同樣用“低頻導管”,你會發(fā)現(xiàn)千元級的MG100整體音質(zhì)還是保持更好的那個,全頻解析和橫向聲場仍能像模像樣的展現(xiàn)風采,而SONO舍棄的素質(zhì)就相對多點,顯得HIFI性不那么足,不過,它的味道卻維持的很好。
SONO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款圈鐵,有甜味,有厚度,還有很講究的平衡感,它盡最大程度照顧到了聽的樂趣,而MG100比之大幅強化了“聲場和高頻素質(zhì)”,會更容易給出“海洋般”的蕩氣回腸之感。只是甜味稀釋了些,可能有時不那么“毒”。
→而比起同樣采用陶瓷球頂單元的動圈新品水月雨ARIA 2(499元),山靈MG100優(yōu)勢也很明顯。聲場,密度,高頻分離度都更強勢,顯然是千元機應有的架勢。要知道我這還只是用的MG100的3.5插頭對比ARIA 2的4.4插頭。不對稱式觀察。
其實,這兩者分屬不同價位,按說沒必要PK,但PK后,我發(fā)現(xiàn)陶瓷振膜單元在高音解析上的潛力確實大。它“完整切割”細節(jié),并均勻平滑的鋪展開來,這“素質(zhì)”很硬,不是強拉,強擠出來的。
→說到千元機,我在這也談下現(xiàn)如今的千元檔動圈耳機,算是梳理吧,畢竟這個價位也挺卷的。它們是NFAUDIO NM2+和NA2+的冷聲高解析,水月雨KATO的錄音室級的嚴謹,聲音記憶SM2的飽滿和堅實,天使吉米氧氣的微甜高平衡性,還有森海塞爾IE200黯淡卻也清甜的自然風。
相比以上這些HIFI圈大眾皆知的型號,山靈這款新品MG100,要比它們在“橫向聲場”上有更高的造詣,特別是真實空氣感的注入,讓中高頻樂器的聲音震蕩獲得了更為廣闊的施展空間。
除此之外,人聲飽滿度和清晰度也很高,只是密度不算多高,但在這個價位,既是正常情況,也算是“久聽不累”型音色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關于人聲,在對比森海IE900、IE200時,優(yōu)勢很明顯,而這也是山靈一直以來都很擅長的。
→小插曲:MG100除人聲外的背景音樂,那種橫向蔓延的架勢是比較像森海IE900,硬要對比的話,IE900高音延伸更顯精巧,也更透明,而山靈MG100則能更飽滿的交代清楚尾音,弱音的形體,并以較透明,稍近距離的,溫潤線條呈現(xiàn)。
額,這個對比的價位跨的有些大,僅做參考用,意會即可。
結(jié)語:
作為一款注重“聲場”和“分離度”的高素質(zhì)型動圈耳機,MG100能聽著不“冷硬”,還常給人以暖調(diào)的精神慰藉,可謂是在調(diào)音層面,統(tǒng)一了“高難度與高完成度”。
風格上,其明亮、淡雅、舒展的聲音特征也與千元檔一眾動圈耳機不同,彰顯了山靈特色,也為發(fā)燒友增加了新的“味道”上的選擇。
消費指導:預算上千,需要MMCX接口,需要單端和平衡兩種插頭,需要可調(diào)音色,要求超舒適佩戴,想體驗爽感解析和柔順音色的動圈黨非常適合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