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確定是不是有市場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顯示CD機在這兩年有了復(fù)興的趨勢,但當我看到國內(nèi)主流HiFi廠商如山靈、水月雨均推出便攜CD的時候,我那隱藏多年的便攜CD情懷又被喚醒了。
當年高二,我還在鄂西北的一個小縣城,本來就喜歡聽歌,然后接觸了巖井俊二的作品,然后拿著去武漢培訓的一個月的生活費直接整了一臺便攜CD。我印象里一直以為是步步高的作品,反正很耐用,配備的平頭塞也很好聽。
▲直到前兩年回老家,在老家抽屜里找出了已經(jīng)被摔壞的“尸體”,才知道并非步步高的牌子,可能就是當初買它的店鋪掛的步步高音像制品店之類的。
反正為了續(xù)上那情懷,我又在二手市場淘了一個松下,花了接近400塊,結(jié)果我的情懷撞墻了,全然沒有當初那感覺,聲音壓根談不上清澈。
▲所以看到山靈這款EC Mini時,我是忍不住心動的。
除了情懷,更重要的是,EC Mini并非只是一款CD機,它同時是解碼耳放一體機和數(shù)字轉(zhuǎn)盤,而且它也支持TF卡本地播放和雙向無線藍牙傳輸。
在功能上,可以從其輸入和輸出兩方面做個總結(jié),整理如下:
輸入支持:CD、TF卡、藍牙、Type-C;
輸出支持:3.5mm+4.4mm耳機輸出、RCA輸出、藍牙輸出、Type-C輸出;
有了如此之多的功能,EC Mini作為CD機吃灰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隨之而來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那就是它的便攜屬性并不是那么強,大概這就是官方稱之為“可便攜式”的原因。
▲山靈EC Mini的三維體積為189X156X36.5mm,重量差不多1.2kg,有點沉,盡管官方配有專門的套子,盡管還支持機械抗震+ESP電子抗震雙抗震,但我覺得它已經(jīng)不可能像巖井俊二的小說里那樣拿著它走在田野里矯情了。
所以這里我還有點佩服山靈,它的命名其實是EC Mini可便攜帶式CD。那為什么叫Mini呢,因為在此之前山靈有不少CD機作品的,其中EC系列就有經(jīng)典的EC1B、EC2C,包括在EC Mini之前還發(fā)布了CD80、ET3等CD機。
雖然EC Mini拿在手上沒那么方便了,但是可以帶出門,自帶6800毫安續(xù)航以及雙向藍牙以及車載模式,外出的使用場景還是挺豐富的。
▲機身前臉展示,注意EC Mini采用的是自吸式吞碟設(shè)計,前臉這塊黑色的長條槽就是,把CD碟片放進一點,它就會自動吞碟。
其它功能也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注意了,機身上的實體按鍵其實都是EC Mini作為CD機本身的功能。前文說過EC Mini可以作為解碼耳放,包括藍牙解碼耳放,而這些功能在它的“屏幕”里。
▲這是屏幕正上方的一塊英寸的觸摸屏,同時擁有480X180的分辨率,清晰度完全沒問題,就是屏幕太小,觸摸操作式反應(yīng)有點慢。
此處要劃重點,因為說明書里沒有寫,注意這款屏幕是可以上下左右滑動的,這樣就進入二級頁面,也就是相關(guān)的系統(tǒng)頁面,可以看到更多功能。
▲如上圖所示,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簡單的來說,作為CD機的功能都在實體按鍵里,而其它的功能需要在屏幕上打開相應(yīng)的設(shè)置。
▲機身后背接口展示,從右到左可以依次看到模擬音頻輸出孔、Micro SD卡槽、Type-C 音頻孔以及充電孔。其實向左繼續(xù)看,還有充電指示燈、復(fù)位鍵以及車載模式切換開關(guān)。
▲總的說來,其機身按鍵分布是非常簡潔明了的,諸多非常見功能都采用了虛擬交互的設(shè)計,簡單的講,其核心還是CD機。
但要注意了,EC Mini也可以搭配APP使用,這個叫做Eddict Player的APP還不是山靈一家獨用的,不過可以支持大部分山靈的無線藍牙產(chǎn)品,它不僅支持全格式無損音樂解碼,還內(nèi)嵌HiFi云曲庫等流媒體服務(wù)等等諸多功能,這里對我個人的體驗提升沒啥特別之處,所以咱就直接略過。
說回EC Mini作為CD機的設(shè)計,這種吸附式的設(shè)計我在以前的臺式機上見過,對于EC Mini這種可便攜式的來說,其實我覺得卡槽若是開在側(cè)面會更好,因為在這個面多少會影響按鍵交互。
除此之外,機器本身做工是真的不錯,但是這個銀色總給我小臺機的感覺,我也看了下黑色,果然顯小,只是斷貨了。
▲在最重要的配置方面,除了定制的飛利浦伺服系統(tǒng)和三洋HD860光頭機芯,EC Mini還搭載了經(jīng)典的雙ES9219MQ DAC、LTA8092運放芯片、雙RT6863獨立耳放芯片以及KDS飛秒級低相噪有源晶振以及君正X1000主控芯片。
在電容方面,EC Mini搭載的是4顆容量為220μF的松下FC電容和2顆ELNA Silmic II電容,同時還有14顆松下高分子鉭電容。
這里要注意的是,這兩枚雙ES9129MQ DAC不僅可支持PCM384kHz/32bit DSD256硬解,同時還支持MQA CD播放以及MQA文件完全展開。簡而言之,EC Mini作為解碼耳放的角色也是可圈可點的。
▲個人主觀聽感部分分享
在聽感部分,咱就以以山靈的陶瓷振膜單動圈MG100小試牛刀,見識一下原汁原味的山靈。
整體風格上還是有著數(shù)字音樂明顯的亮度和飽和度,動態(tài)和瞬態(tài)完全夠,音色的干凈讓人有所謂的素質(zhì)感,不過聽八只眼的CD的時候還是覺得人聲是偏溫潤的,通透的。
低頻上,我手里搖滾樂隊的專輯不少,很容易聽出碟子的質(zhì)量好壞,但毫無例外都有著足夠多的量感和足夠深的下潛,尤其是下潛深度,比手機接小尾巴更給力。
以小紅莓的《ZOMBIE》為例,下潛深、回彈快、器樂分離度高,在這首擁有大段的打擊樂里沒有表現(xiàn)出過度的糊或者硬朗,聲場有不錯的縱深及層次,所以通透感是十分出色的。
不出色的是架子鼓的解析,雖然凝聚感挺自然,但還不算細膩,這一點沒有手機+小尾巴的效果好。
▲在人聲上,這套搭配是有明顯的清澈感的,音色亮麗飽滿不失柔和舒展,解析明顯比低頻好,男女聲均可駕馭,聽八只眼不僅沒有刻意偏低頻,結(jié)像還有渾然天成的脫塞感。
不過為了順便測一下EC Mini的讀碟能力,為此我特地找出了差不多20年前買的孫燕姿正版CD(當時初戀超喜歡孫燕姿,我陸陸續(xù)續(xù)買了包括《完美的一天》之前所有的孫燕姿專輯)《未完成》。
這張專輯有《神奇》、《我不難過》、《年輕無極限》三首經(jīng)典,專輯同名《未完成》雖是主打但只屬于孫燕姿粉絲,平心而論沒那么出色。
這里以編曲更為復(fù)雜的《神奇》為例簡單說一下,差不多20年了,聲音還是那么干凈、清澈,我想這是很多人鐘愛CD的原因之一吧。
在這首充滿異域風情的復(fù)雜編曲里,器樂分離度著實讓人吃驚,雖然我覺得這聲場還不夠開闊,但無論是打擊樂還是非洲的民族器樂以及各種和聲都是相當清晰的,而為貼合主題特意把孫燕姿的聲音整出穿越而來的立體感也是顯而易見的,饒是略有齒音,卻絲毫不影響聽感。
高頻部分還是以阿卡多的《魔鬼的顫音》為例吧,這張CD是我買的最貴的一張CD,我個人起初并不喜歡聽,純粹是為了測試音響而準備的。
但是在這套搭配里,這張專輯讓我對山靈的MG100充滿了好感。太清晰了,而且樂感分明,動態(tài)表現(xiàn)和瞬態(tài)表現(xiàn)讓人印象深刻,所以我特地在云村對比了小耳放的效果,前者的樂感還是要豐富一些。
小提琴的解析毋庸置疑,毛刺很少,鋸齒感清澈、不重,泛音鮮活自然,既能與整體融于一體,又有不失悠揚的穿透感。
當然,這里證明了一個事實,音源比器材更重要,尤其是玩CD的,市面上現(xiàn)在的CD質(zhì)量良莠不齊,差別太大。不過這也變相的證明了山靈EC Mini并非僅僅只是CD播放器的價值。
▲整體總結(jié)部分
作為逆潮流的產(chǎn)品,山靈EC Mini的市場表現(xiàn)是注定的。不過聯(lián)想到山靈目前在售的CD機還有數(shù)款的存在,我堅信山靈這操作并非有意的迎合市場。
只是相對于臺式的CD機,山靈EC Mini更像是彌補與探索。彌補像我這樣的80后燒友情懷的缺憾,同時探索著讓CD機尤其是便攜CD機繼續(xù)存在的可能性,
顯然這種豐富CD機多重身份的做法還有待考察,但從當下解碼耳放市場的火爆可以看出需求絕對是存在的。
至于EC Mini本身,若是克服了它并不小巧的個頭帶來的膈應(yīng),不到2K的售價展示出來的性價比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