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牌子終于推出一個全方位像模像樣的“旗艦”了……
錦瑟香也SUPERTFZ推出的1999元阻容式濾波電路可調高解析音樂耳機CROWN發(fā)售已有一段日子,官方表示CROWN(皇冠)是品牌專注動圈單元研發(fā)9年來及第五代動圈聲學單元的神奇制作,呈現(xiàn)了極為專業(yè)的舞臺監(jiān)聽性能和特有的從容優(yōu)雅音色。
CROWN最牛的賣點,是阻抗可調,通過20歐和68歐的切換,用戶將獲得兩種風格(監(jiān)聽和HIFI)的聲音,前者適合干活,素質爆表(過癮),后者訴求音樂學,醇厚耐聽(沉浸)。
核心驅動器中的主要材質:雙復合材料高分子納米振膜(陶瓷懸邊與藍膜球頂?shù)慕M合)。
內部陳列可謂豪華。
7年來,我拆過大概有幾十款TFZ的耳機包裝盒了,但這是第一次感到有些“激動”。會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TFZ以往更重視簡約,偶爾簡約的高級。但像這種黑金配色,抽拉儀式感以及高質感材料的包裝,確實是史上首次。
大型皮質收納盒,表面有SUPERTFZ金屬銘牌,整體氣質很華貴。
把耳機放進去,內部空間仍綽綽有余。
上蓋內側還設計有網(wǎng)兜,附送的清潔刷、撥鈕調節(jié)桿、三種耳套以及三種插頭都能塞進去。
CROWN的CNC鋁殼,面板很像是鑿出的金色光芒,莫名有種“埃及制造”的感覺,散發(fā)著古舊與先進的奇特融合氣質。前衛(wèi)的不得了。
先談聲音,末尾補充一些產(chǎn)品圖片。
錦瑟香也CROWN有“ON”和“I”兩種模式。
前者低阻高敏,官方表示調音面向錄音工作者,監(jiān)聽級,聲音“瞬態(tài)”很強,透明度出色,亮度也相對更高,略偏“冷聲”。聽感上,勢大(低頻)力沉,金光(中高頻高亮度)四射,極盡素質威力,這種“秀肌肉”的架勢與興戈EA1000、達音科隼ULTRA比較像。也是真正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模式。
后者為高阻低敏(不對比前者的話,實際是較高阻/較高靈敏度),適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HIFI發(fā)燒友。聲音的自然度和柔順感更好,比ON模式耐聽,但相對ON模式也會略顯HUFI。具體是中、高頻線條不會那么凌厲,亮度和延伸也都有輕微下降,低頻彈速也會輕微下降。整體隱約有索尼IER-Z1R般的“溫柔”,比較“暖聲”。
兩種模式下的音質都很不錯,聲場和密度都不是幾百元那些“逆天卷”耳機所能比的。
CROWN的音色表達會略偏中性,人聲可能不太毒。風格上,CROWN更注重展現(xiàn)大框架和大空間,整體意境會很精彩,但中高頻(2kHz、5kHz)似乎有些突出,有時會給我感覺不那么“平滑”。
前端搭配不必太糾結,在售的帶4.4口的三四百元手機小尾巴,或是一兩千元的便攜音樂播放器都可以。不過,考慮到它這個監(jiān)聽模式素質還挺屌,若資金充裕,還是搞更貴的播放器。
TFZ在千元價位推出過多款類定制造型耳機,但在CROWN之前,我最欣賞的還是KING RS,其碩大的全銅腔體,在精益求精的聲學設計下,令聽感“通透無比”,于初聽者而言,甚至需要適應。即便后來的FORCE 5出現(xiàn),我仍覺得調音完成度最高的TFZ千元機還是KING RS。該型號售價也一直在1500左右徘徊。
那售價更高的CROWN相對KING RS(上圖左)有勝出么?
個人覺得大體上是勝出的,但也有一個不如。勝出的有低頻素質和規(guī)模感。不如的是“中高頻音色的美感”。
關于“低頻”。KING RS的低頻量感大概是哈曼2016的水平,對多數(shù)人來說,應該是剛好,不多不少,而且速度快,夠Q彈。而CROWN,則略微超過了哈曼2019的水平。不過,由于頻響曲線整體走勢合理,所以聽感上,你大概率不會覺得它過分。比起KING RS,CROWN的低音氛圍確實更出彩,即便小音量下也能感知。若聽一些低頻強勁的音樂,并把音量開大,那它所爆發(fā)的震撼力完全是KING RS所難以企及的。近乎于“吊打”。
另外,CROWN的低音不僅下潛更深,動態(tài)更大,密度和純凈度也很不錯,以至于它在向下鉆的時候,會很自然的“砸出”一個兼具縱深與垂直感的聲場。
關于“規(guī)模感”。CROWN的人聲與高音的飽滿度(厚度與密度)比KING RS又有些許進步。聲音開始呈現(xiàn)出“結像力”。具體是人聲或器樂的形體與布局相對前作更顯立體和明確。另外,由于低頻水準比KING RS也有提升,致使整個聲音的規(guī)模感顯得更大,更具氣勢。聽古典音樂時,也會更為輝煌和莊嚴。相對的,KING RS就稍顯平面了一點,欠缺足夠好的垂直空間。
小缺憾是,中高音線條相對KING RS略顯“粗糙”。比如在監(jiān)聽(ON)模式下,這個問題有時會顯得突出。咋說呢?有利有弊,如果是聽錄音品質好且碼率高的音樂文件,用監(jiān)聽模式,那沒問題,還很過癮。反之,對音樂愛好者來說,可能就有些粗糲。若追求耐聽,建議還是選“I”模式,此時解析的暴力指數(shù)會適度下降,聲音的厚實感和順滑感會稍微抬升。
以上是音質部分。下面是一些詳情圖片。
大面積的金與更大范圍的鏡面銀結合,璀璨至極,不愧旗艦。
個頭不大不小。佩戴也沒什么毛病。
不過,它其中一種耳套(黑管)表層材質比較“滑”,不是很容易固定在一個較深的位置。另一種紅管耳套倒是很不錯,塞進去就穩(wěn)定了。也因此,我的音質描述主要基于紅管耳套。黑管耳套的音色與紅管有細微差異,似乎主要是人聲,但具體不好描述。
插頭的外殼和腔體一側都有皇冠logo,算是該型號的身份象征。
線材比較輕盈,柔軟。插頭的設計和做工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