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 <dd id="6g0kr"></dd><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_亚洲图色成人_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亚洲,欧美精品._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_国产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高U中顯=辦公神器?零刻 SEi12 深度測試&附贈掃雷安裝    

    電腦配件 12-28 10:59:02 68 0

    篇首語

    雖然 AMD 憑借著 RNDA2 架構(gòu)核顯性能翻倍,在很多游戲迷你主機用戶群中獲得了一致推薦,但在辦公領域內(nèi) Intel 依舊是很多用戶的第一選擇(更好的軟件兼容性、單核性能)。

    碰巧最近有朋友要我推薦一臺入門價位的辦公機,于是申請了一臺零刻的新品 SEi12 12650H 海外版,除電源部分標識采用海外 110V 規(guī)格外,內(nèi)存和 SSD 組合也是目前國內(nèi)沒有開賣的 32G(16x2)+500G 版,匯總相關測試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國內(nèi)版本 SEi12 12650H 目前提供三個配置:

    • 0+0 準系統(tǒng) 1985¥
    • 16G+500G Win11Pro 2499¥
    • 16G+1024G Win11Pro 2699¥

    買新不買舊?10核=10核?

    Intel 12代產(chǎn)品線分為 U(低壓)、P(低壓)、H(標壓)、HX(桌面核心+標壓)四大序列,由于十二代的大小核心性能優(yōu)勢明顯,十三代移動端處理器基本屬于擠牙膏。對于選購迷你主機的用戶來說,除了X百元神機(軟路由神器) N100 外,大部分用戶可以選擇的入門級機器,配置集中在 i5-1215U / i5-1235U / i7-12650H 這些十二代產(chǎn)品上。

    ▼Intel 12代 U 系列處理器匯總

    ▼Intel 12代 H 系列處理器匯總

    拋開配置相對較低的 i3-1215U,對比 i5-1235U 和 i7-12650H,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二者同為10核心。i7-12650H 的性能核心數(shù)更多(6)、能效核心數(shù)更少(4),而 i5-1235U 性能核心數(shù)較少(2)、能效核心數(shù)較多(8),所以雖然二者同為10核心,線程數(shù)確不同(12 vs 16),i7-12650H 的三級緩存容量也是 i5-1235U 的一倍(大核心 L3 緩存更大)。

    對于更在乎續(xù)航的筆記本來說,低壓 U i5-1235U 會有更好的續(xù)航表現(xiàn),但對于插電使用的迷你主機而言顯然 12650H 性能更好(性能核心更多也是被 Intel 劃分在 i7 的原因)。當然作為 50H 的高性價比 U,i7-12650H 也有一個閹割的地方——GPU 部分僅64EU。不過標壓 U 的 GPU 最大頻率更高,實際的性能差距并沒有64/80這么大,具體的性能差異我會在后面的測試環(huán)節(jié)給出。

    ▼本篇文章主角,零刻 SEi12 12650H 海外版,國內(nèi)版本 LOGO 為中文零刻

    性能測試

    配置

    本次收到的 SEi12 12650H 海外版主要配置如下:

    • i7-12650H(10Core,6P4E,80EU)
    • 32GB(2x16GB) 英睿達 DDR4-3200
    • 500GB 英睿達 P3 Plus SSD
    • Intel AX200 無線網(wǎng)卡

    i5-1235U vs i7-12650H

    性能測試部分我們選擇和熱門對手 i5-1235U 進行對比,CPU 部分選取了 CineBench R23,單核部分 i5-1235U 得分1589、i7-12650H 得分1725,多核部分 i5-1235U 得分7359、i7-12650H 得分9159。i7-12650H 單核部分領先8.6%,多核心部分領先24.5%,雖然同為10核心但性能核心 vs 能效核心、低壓 VS 標壓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內(nèi)存部分雖然2臺測試機器同為 DDR4-3200,但整體 i7-12650H 讀寫性能還是更強一些,延遲部分也會比 i5-1235U 略低。

    GPU 部分其實推翻了 64EU vs 80EU 的直覺差異,3DMark TimeSpy GPU 部分 i7-12650H 得分1127、i5-1235U 得分為1163,實際差距僅3.1%(遠沒有達到 EU 數(shù) 25%的差距,說明當前 GPU EU 數(shù)下頻率影響也很大)。

    ▼TimeSpy 中 i7-12650H GPU 部分略落后于 i5-1235U,但 CPU 部分優(yōu)勢明顯

    而來到 3DMark FireStrike,i7-12650H GPU 性能反超了 EU 數(shù)更多的 i5-1235U,GPU 部分領先了3.4%。結(jié)合 TimeSpy 的結(jié)果 i7-12650H 和 i5-1235U GPU 部分理論跑分互有勝負,差距也都在5%以內(nèi),在實際游戲中幾乎是可以認為相同(忽略不計)的。

    Blender 是一款覆蓋建模、動畫、材質(zhì)、渲染處理、音頻等方面的跨平臺三維動畫制作軟件,官方也提供了標準測用以評估渲染性能。官方測試提供了 Monster、Junkshop、Classroom 三個不同的場景,測試考驗 CPU 的性能,實測 i7-12650H 三個場景下分別領先 i5-1235U 10.2%、22.3%、23.1%,對于在乎生產(chǎn)力用戶來說性能核心更多的 i7-12650H 確實也是更好的選擇。

    基準性能

    除了前述性能對比外,我們還是慣例測試一下基礎性能,首先從比較有娛樂意義的魯大師開始??偡植糠?SEi12 12650H 在新版魯大師中得分835830,其中 CPU 得分422260、GPU 得分69280,RAM 得分162580、SSD 得分181710。未突破100萬分的主要原因還是顯卡部分,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未來采用 ARC 架構(gòu)的 Intel Ultra1 系列的表現(xiàn)。

    CineBench 2024相比 R23/R20 等老版本負載更重,從測試角度更接近實際應用,不過從很多分析來看對內(nèi)存的敏感性相比以往版本要重上很多,采用 DDR4 內(nèi)存的 SEi12 這部分跑分可能會低于 DDR5 的機器。實測 SEi12 i7-12650H 單核得分105分,多核得分548,單核部分打贏了 AMD 桌面版 5800X。

    象棋部分16線程每秒16961千步,對比倍數(shù)為35.34。

    Corona 中渲染完成時間2分38秒,渲染速度3070590每秒。

    SSD 部分英睿達 P3 Plus 是一款入門級的 PCIe Gen4 SSD,實測待機溫度在38~40度左右。

    不過我手頭這塊容量為 500GB,在英睿達 P3 Plus 系列中,寫入速度是明顯弱于 1T/2T/4T 版本的,如果對寫入速度比較在意建議入手 1TB 版本。實測順序讀取速度4778.13MB/s,順序?qū)懭胨俣?919.38MB/s,4K 隨機讀取速度781.67MB/s,4K 隨機寫入速度 499.52MB/s。

    ▼英睿達 P3 Plus 官方標稱讀寫速度,4個容量順序讀取速度差異不大,但 500GB 版本順序?qū)懭胨俣容^低

    視頻解碼與游戲

    解碼部分是 Intel 顯卡的強項,支持格式、分辨率也都是非常豐富的,日常視頻播放時硬解碼可以顯著降低 CPU 的負載。

    以 4K170M 碼率測試片為例,硬解時 CPU 占用僅5%左右,8K60FPS 高清視頻也同樣可以硬解,對于視頻播放有需求的用戶選擇 Intel 其實是非常省心的。

    考慮到大部分用戶并不會購買這臺機器來打游戲,游戲部分測試了3440x1400分辨率下,最高畫質(zhì) LOL FPS 117,i7-12650H 還是可以滿足這類輕度網(wǎng)游的。

    不過在地平線5這類相對要求較低的3A 游戲中,即使1080P+最低畫質(zhì),幀率也僅37.8。如果你在意游戲性能,AMD 的 6800/7735/7840 或是獨顯主機才是更合適的選擇。

    烤機與噪音測試

    針對辦公應用這次只進行了單烤,室溫18度的房間,半小時后 CPU 穩(wěn)定在72度。以簡單的環(huán)境溫度差計算,即使30度的夏天 CPU 烤機應該也可以穩(wěn)定在80度左右,相對還是比較清涼的。

    噪音部分人位待機噪音37分貝,基本和環(huán)境底噪相當,屬于相當安靜的機器。

    單烤 FPU 30分鐘,人位噪音40.4分貝,機身位置噪音51.1分貝。在夜晚或安靜的環(huán)境下還是可以比較明顯感知到的,但如果是白天或是正常工作環(huán)境下,40.4的人位噪音相對還是比較安靜的。

    開箱、外觀設計與拆機

    包裝部分 SEi12 采用了和之前 2023 SEi 系列相同的設計風格,不過盒子從原先的修長改為更加扁平,空間利用率更高一些。

    打開外包裝依舊是熟悉的 Hello,由于我這臺是海外版,附贈的說明書也是海外七國語言版本。

    SEi12 的尺寸為113mm x 126mm x 42mm,目前提供了藏青藍和千禧灰兩個配色,我手頭這臺是藏青藍配色。機器頂部為包布設計,右下角為零刻海外 LOGO Beelink,國內(nèi)版本是零刻的中文 LOGO。

    ▼整機的尺寸其實只比普通馬克杯略大,非常迷你

    機器正面依次為 CLR CMOS 孔、USB3.2 Type-A 10Gbps*2、USB Type-C、3.5mm 耳機孔以及電源鍵。

    ▼機身材質(zhì)為 ABS 塑膠,側(cè)面采用金屬網(wǎng)開孔

    ▼背面依次是千兆網(wǎng)口、USB2.0 480Mbps*2、DP、HDMI 以及 DC 電源接口,DP+HDMI 設計值得好評,視頻接口方面很全面

    ▼機器底部依舊采用金屬蓋板,擰開四角的四顆螺絲,輕拉提手即可取下

    ▼配件部分提供了 VESA 掛架、一長一短兩根 HDMI 線、迷你尺寸 DC 電源

    ▼電源部分由老牌廠商航嘉代工,因為是海外版本緣故僅標稱了認證的 110V 電壓,實際為寬幅(110~220V)電源

    ▼拆開底部四顆螺絲,即可取下蓋板,這里建議可以使用螺絲墊來避免丟失/混淆

    ▼取下蓋板可以看到 SEi12 采用的系統(tǒng)風扇散熱結(jié)構(gòu),底部散熱片+風扇給 SSD 和內(nèi)存、主板背面散熱

    ▼金屬地板,材質(zhì)質(zhì)感和厚度都還不錯

    ▼系統(tǒng)風扇部分為5V0.15A(0.75W),SSD 部分金屬散熱片下方貼附了硅膠散熱墊

    ▼布局部分依舊是熟悉的味道,左側(cè)內(nèi)存條右側(cè) SSD+無線網(wǎng)卡疊放,供電部分看起來采用了7相。主板采用黑色 PCB,器件擺放、布局都比較規(guī)整,SMT 焊接質(zhì)量也是不錯的水平,并沒有因為定位中端/入門而有縮水。

    ▼內(nèi)存部分采用英睿達 DDR4-3200

    ▼SSD 部分同為英睿達,型號為 P3 Plus

    ▼無線網(wǎng)卡部分為 Intel AX200,支持 Wi-Fi 6 和藍牙5.2

    ▼供電部分采用來自 sinopower 的 SM7360 雙 N-Chanel 增強模式 MOSFET

    ▼取下主板后可以看到背面的大靜音風扇,移除三顆螺絲斷開風扇排線后可以看到 CPU 采用雙熱管散熱,對稱式結(jié)構(gòu)

    ▼環(huán)控芯片來自 ITE 的 IT8613E

    ▼千兆網(wǎng)卡部分來自于 Realtek RT8111H

    ▼散熱鰭片做了黑化處理,鰭片總數(shù)量68根

    掃雷安裝

    經(jīng)常有用戶在評論區(qū)留言,詢問各種機器是否可以流暢運行掃雷,作為辦公機器沒有掃雷自然是不完整的。由于 Windows 目前已經(jīng)不預裝掃雷,這里就簡單介紹下如何安裝掃雷,首先打開 Microsoft Store。

    在搜索框輸入 掃雷 或 Minesweeper,選擇搜索到的 Microsoft Minesweeper,點擊免費下載-獲取,耐心等待下載&安裝完成。

    可以看到新版掃雷的節(jié)目已經(jīng)煥然一新,除了傳統(tǒng)模式外,還提供了冒險等新模式可以游玩,唯一讓人覺得討厭的就是自帶的廣告比較礙眼。

    不過作為作為小游戲?qū)τ?CPU、GPU 幾乎是毫無壓力的,擔心辦公機器不能掃雷的評論區(qū)用戶,趕緊打開應用商店下載新版掃雷吧~

    結(jié)語

    i7-12650H 確實是入門/中端性價比比較高的 CPU,作為辦公機器來說 CPU 性能足夠強,GPU 部分表現(xiàn)和 P/U 系列相比也基本相當。對于非游戲玩家而言,2000多價位的6大核 CPU、不錯的單核性能、視頻解碼能力,是目前 Intel 產(chǎn)品線中性價比比較高的了。

    回到零刻 SEi12 本身,限于價位優(yōu)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優(yōu)點部分:

    • i7-12650H 提供了足夠的性能
    • 機器做工、質(zhì)量在價位段沒有短板
    • 內(nèi)存、SSD 都為大廠出品,可靠性高

    缺點:

    • 塑料機身
    • 正面的紅色電源鍵和機身本身搭配不太協(xié)調(diào)(自家新款的 SER 系列已經(jīng)更換為同色系電源鍵)
    • 第二個硬盤擴展位還是 SATA

    當然缺點部分其實都和系列定位有關,畢竟作為 23年底的 SEi 12系列,沒有采用新模具也是預料之中(新的模具肯定是留給未來的 SEi 13系列)。對于日常使用來說,這幾個缺點在對應價位段其實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對于2000價位段的機器性能和質(zhì)量其實是更值得在意的。

    好了,本篇文章到此結(jié)束,感謝各位的觀看。也希望大家點贊、收藏并在評論區(qū)留言,你們的支持是我前進最大的動力,我是 KC,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高U中顯=辦公神器?零刻 SEi12 深度測試&附贈掃雷安裝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zhuǎn)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nèi)容相關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

    網(wǎng)友評論
    宁远县| 右玉县| 台东县| 嵊泗县| 忻城县| 迁西县| 拜城县| 武山县| 临城县| 呼图壁县| 漳州市| 大丰市| 康保县| 宝丰县| 伊宁县| 乐平市| 棋牌| 香港| 邓州市| 青铜峡市| 措美县| 广昌县| 苗栗市| 平安县| 徐闻县| 普兰店市| 阳东县| 达日县| 陆河县| 昌邑市| 山西省| 延寿县| 灵山县| 襄垣县| 绥芬河市| 磐石市| 德兴市| 太和县| 宁陕县| 龙门县|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