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塞放在十多年前,不僅是主流塞型,而且價格也比較親民,那個時代里不乏一些現(xiàn)象級型號,比如MX300/500/980、A8、CM7、Aurvana AIR之類,留給我的印象太深刻!現(xiàn)在可沒當初那么火熱了,但也有執(zhí)拗的品牌還在專注平頭塞研發(fā),音可若瓦就是其中之一。這次帶來的“星?!?十分搶眼,無論聲音還是價格都引來一大波關注,本文僅以我自己體驗到的感受跟大家做個簡單的小分享。
開箱就掠過了,之前有上傳過一個開箱視頻和云試聽,有興趣可先去調查一下,特別是云試聽啊,跟實際聽感有很大很大的差別,建議開腦放去體驗~,最后再來看這篇小作文,這樣可能更符合實際一點。
先簡單說說外觀,其實各大品牌推出的都大差不差,我們能夠見到的頂多就是材質上有區(qū)別,星牛的外形是比較有特色的,鈦合金材料非常輕盈,啞光涂層也很符合我個人的審美口味,不過這些都是次要的,我第一次拿手里的感覺除了輕,腔體體積也比較小,如果對你來講大多數(shù)的平頭塞戴著都不難受,那么它在你耳朵里大概率也是不難受的。官方給出了普通佩戴(就是拿起直接塞進耳朵里)和繞耳佩戴2種佩戴方法,我倒是覺得平頭塞么怎么簡單就怎么來,不需要什么儀式感,所以還是更喜歡普通佩戴的方法。
調音方向上,既然定位旗艦級,自然是給勁兒上了。如果說一條耳機聯(lián)合線材腔體定制單元協(xié)同調音,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星牛居然還聯(lián)合起了濾網(wǎng)......就是下圖里的這個金屬網(wǎng)罩~,我以為這東西就是簡單用來隔離灰塵和透音的作用,現(xiàn)在算是大開眼界!調音這東西十分玄學的我就不瞎吹了,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他們家店鋪具體了解一下。
剛開始學習了解耳機線材的時候,我就對金色的線十分喜歡,特別是金色和銀色混編的,很有高級感!不過現(xiàn)在倒是心態(tài)平和了,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但這條線與耳機協(xié)同調音的,我試過閑魚淘的,還有小凡和揚仕的線,價格分別是五百元、千元和兩千元價位段,雖然不難聽但都很不搭,大體上會讓我覺得缺失了點什么,型號就不說了,總之原線已經(jīng)能把耳機聲音發(fā)揮得很好,反正我不推薦你輕易嘗試就是了。
外觀上的東西就聊到這里,本文主要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聲音上的內容。所以現(xiàn)在才是重頭戲哈!凡事有個但是:新入手的寶子們剛開始聽了就失望的話千萬別著急扔咸魚~,只要耐心煲煲,就會有非常大的驚喜!它十分欠煲,我是一直插在播放器上連續(xù)播了4天4夜的,我甚至都不知道現(xiàn)在是不是最佳狀態(tài),但已經(jīng)是到了目前我最滿意的聲音了,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十分主觀,大家酌情觀看~,我將從日常體驗時所使用的三個前端聊聊自己的感受。
一、學林clear(可麗)
關于這臺播放器,我可以用一個詞評價它:嚴肅!嚴肅到聲音沒有一丁點的偏向性,同時調音上略偏素雅,網(wǎng)絡上評價說能跟kann cube打個來回我是認同的。用它搭配星牛,聲音整體風格當然是比較偏“清口”的風格啦。但在這種價位的平頭塞上如果簡單用均衡、小清新這類詞匯形容它就太過潦草了。
在我以往的聽音歷程里,我從來沒有在一條小塞子體驗到過暢快淋漓的古典樂,能有個較為不錯的雜食性那就已經(jīng)頂?shù)教炝耍莄lear搭配星牛不僅雜食,甚至非常適合拿來聽古典。其中聲場是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地方!馬九里各種大場景下的空間感很好,無論縱向還是橫向,都能給聽者營造出足夠的空間,前后左右的拉伸是非常明顯的,同時高度也支棱得起來,復雜多變的樂器都能在這個龐大的空間里清楚的表達出來,同時還能做到每個音樂要素都可以清晰的呈現(xiàn)到位,不出現(xiàn)相互掐架的場面,這一點讓我十分驚訝。在相對緩和的章節(jié)里,星牛的表達得很冷靜,聲音仿佛是絲滑的流淌入耳朵里,高頻亮度充沛,中頻飽滿且韻味給得恰到好處,不過份清冷,也不會有油膩感,干凈利落地呈現(xiàn)出每一個音符。星牛的低頻下潛不算很深,量也給得不算多,但每一次敲擊都會帶出濃郁的空氣感,平頭塞不悶即糊是老毛病,但星牛完全不這樣,干凈利落和寬松大方是它聲音上最大的亮點。
二、山靈H2
山靈H2上那顆CS43198 DAC用在了很多的小尾巴上,但H2體積巨大算是個大尾巴了,內部有了更多空間做電路設計,它自己也有電池供電,所以恐怖的驅動力能勝任更多耳機。星牛其實對于前端驅動力的要求并不高,我覺得這組搭配下的星牛,音色比素質來得更抓耳朵,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山靈特有的“潤Fi”,在星牛身上一覽無余??!
在流行樂的表現(xiàn)上,我覺得它比clear上更好聽。這種所謂的潤~,就是聲音濕濕的,沒體驗過的朋友可能很難理解這樣的感覺,那我舉個栗子:草魚和鯽魚大家都吃過吧~~,草魚的肉質有點發(fā)干發(fā)柴,鯽魚的肉質很軟嫩EMMM大致就是這樣的區(qū)別哈,龍頭魚就不拿出來比劃了,還沒軟潤到那個程度......,亦或者你如果經(jīng)歷過磁帶機那個時代,傳統(tǒng)模擬味道其實就跟這很相似了。我一直都很喜歡潤潤的音色,在流行樂的表達上,它可以很好的抒發(fā)音樂的“情緒”出來,所以如果是喜歡聽流行樂的小伙伴,可以試試這組搭配的,但是有一點我還是要指出來,星牛的中頻,特別是人聲在流行樂里是不會“跪舔”你的耳朵的,跟耳朵保持了一定距離,但清晰度依舊很高,所以也不用擔心口水歌細節(jié)啊、張開口型大不大的問題,該有的都會給到你,缺的僅僅是那一口“仿佛在你耳邊吟唱”的近距離,當然了,這個距離問題,每個人的偏好不太一樣,我也只是描述出來,通常聲場出色的耳機,中頻都不會給得太湊近,大家簡單了解一下便好。
三、audirect Beam 4
Beam4是一個小尾巴,驅動力相對上面兩個設備要小一些,但畢竟有內置電池供電,電壓穩(wěn)了,比常規(guī)的需要依靠手機供電的小尾巴還是強了一截。試了試發(fā)現(xiàn)星牛還是可以被推得很充沛。我出門的時候就是帶著這套裝備的,接上手機就能用,是比較輕便的一套組合。音源主要是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首頁置頂歌,我是網(wǎng)易音樂會員,前些日子還充了一個月的QQ音樂會員,都去試了一下感覺對于這類流媒體的音質,大家還是聽個響就完事了,別計較太多......星牛能展現(xiàn)出的信息量是很大的,除了錄音本身的一些細微的弱音也可以讓你感覺到之外,像這類所謂的“無損”也能像個照妖鏡一樣全部給展示出來,比如一些頻段會發(fā)飄、發(fā)虛的情況。但如果是手機本地播放真無損的音樂,哪怕是WAV格式,都可以帶來更好的體驗,碾壓級的噢......。這套搭配,聲音素質非常落地,解析充分,略帶一點點的暖度,鋸齒音控制得很不錯,該有的內容都可以給到你,潤度沒有H2那么明顯,但厚度(或者可以理解為暖度)是一毛一樣的,屬于是即便攜又好聽的一套搭配方案。
總結時刻:
市面上有太多動鐵或者圈鐵混動耳塞可以選擇,但我認為星牛的優(yōu)勢也是很明顯的,大氣悠揚,寬松自然,聲音如同溪水淌進耳朵,這些都是3000的動鐵和圈鐵都是無法帶給你的,更何況是像音可若瓦這樣只專注于研發(fā)平頭塞的品牌,在大家一度認為平頭塞已死的當下再一次拉高平頭塞上限,非常值得敬佩。拋開聲音,佩戴方式也更平易近人,不需要深入耳道,不會給耳朵帶來壓迫,更適合長時間聽歌。缺憾方面,被動降噪遠不及入耳式耳機,戶外使用折扣力度較大,但我有情懷啊,這又如何呢?!所以也算是給我們這些為數(shù)不多留有些許情懷的燒友提供了一小塊“自留地”吧。
價格上3000+,無論為情懷還是為聲音買單,它都值得收入囊中,老燒直接沖就可以,但如果你從未接觸過平頭塞,但又十分好奇想接觸接觸的話,建議先從入門開始,比如原道-_-"
以上,完結
歌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