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4代U發(fā)布之初,明白人就明白,英特爾是把體質(zhì)好的13代U換個包裝當14代賣了,新裝機的用戶選擇還是比較頭疼的,14代U對比13代提升最大的只有i7-14700K,i7-14700K增加了4個能效核,多核心性能強不少,從個人測試多款主板的情況來看,i7-14700K烤機還是比較容易撞功耗墻的,用戶手動給CPU降壓的話,還會觸發(fā)英特爾CEP極致導(dǎo)致CPU性能下降明顯,此時就要關(guān)閉CEP功能,本文就通過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來測試下降壓前后對CPU性能影響,順便在看下微星宣傳的內(nèi)存簡易超頻效果。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使用黑板+銀色散熱鎧甲設(shè)計,顏值相當不錯,黑白色裝機均可選擇。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支持4條DDR5規(guī)格內(nèi)存,雙向卡扣,識別單條內(nèi)存容量可達48GB,頻率支持7800MHZ(OC)。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配置16(90A)+1+1項VRM供電、全板固態(tài)電容、DrMOS與第三代鈦金電感,加上厚實的冰霜散熱鎧甲,搭配14900K也有極大的超頻空間。
存儲拓展方面,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有PCle5.0插槽*1、PCle4.0插槽*4,其中PCle5.0位配置雙面散熱貼,應(yīng)對PCle5.0高速讀寫的散熱壓力不大,當然,PCle4.0固態(tài)不建議裝這個位置,畢竟此位置和顯卡共用PCle通道。
一個小設(shè)計,PCle5.0固態(tài)位的散熱馬甲支持快拆,向內(nèi)推左側(cè)小金屬片即可抬起散熱馬甲。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聲卡型號為Realtek ALC4080 Codec,其周邊有7顆音頻專用電容,可以為聲卡提供純凈電流,Realtek ALC4080 Codec支持7.1聲道輸出,碼率支持到32-Bit/384 kHz。
接口方面,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配置齊全,獨立BIOS清除鍵和BISO回寫鍵接口方便用戶裝機測試,兩個Type C口規(guī)格分別為USB3.2 Gen 2 10Gbps、USB 3.2 Gen 2*2 20Gbps,有線網(wǎng)絡(luò)接口為2.5G,無線支持Wi-Fi7,傳輸速率可達5.8Gbps。
CPU:英特爾酷睿i7-14700K
主板: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
顯卡:索泰(ZOTAC)GeForce RTX 4080 SUPER 16GB TRINITY OC 月白
內(nèi)存條:金百達(KINGBANK)32GB(16GBX2)套裝 DDR5 6800
固態(tài):阿斯加特(Asgard) AN4+ 2TB
機箱:鑫谷(segotep)無盡PRO+無立柱海景房機箱 白色
電源: 鑫谷(segotep)昆侖MU-850G
散熱器:喬思伯(JONSBO) TG-360白色
今年海景房大流行,鑫谷無盡PRO+海景房機箱的裝機效果相當不錯,無盡PRO+整體體積相比大部分ATX機箱還要小一些,整機內(nèi)部空間卻不小,裝機走線不擁擠。
目前純白色顯卡選擇還是比較少,索泰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 月白算是為數(shù)不多的選擇之一,其配置10240個CUDA核心,加速頻率可達2.55GHz,顯存為16GB G6X,顯存位寬為256Bit,顯存帶寬為736GB/s,理論性能比4080高5%,比4070Ti S高20%。
索泰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 月白側(cè)面有彩虹橋ARGB燈帶,最適合海景房裝機使用了,白色顏值非常高,其整體結(jié)構(gòu)比較開放,搭配ICESTORM 2.0散熱系統(tǒng),6根冰脈2.0復(fù)合熱管,大面積銅底,部分熱量可以傳遞到金屬背板上,性能釋放不用擔(dān)心,輕度辦公時顯卡風(fēng)扇會會停轉(zhuǎn)以減少噪音。
I7-14700K+4080S搭配算是4K游戲比較合適的選擇了,40系顯卡支持最新的DLSS3技術(shù),目前《黑神話悟空》、《賽博朋克2077》、《巫師3》、《消逝的光芒2》、《霍格沃茨之遺》、《幻塔》等游戲均支持此技術(shù),高幀4K非常輕松,8月份《黑神話悟空》即將發(fā)售,國行價格268元,各位翹首以盼的同時,記得升級硬件啦!
首先將主板的BIOS固件升級至最新版本,固件可以在微星官網(wǎng)搜索,這里就不講解升級步驟了。
進入BIOS界面,打開OC欄,進入Advanced CPU Configuration,可以看到下方有IA CEP Support For 14th和GT CEP Support For 14th,點擊選擇禁止。
然后在上方找到CPU Lite Load,這里是調(diào)節(jié)CPU電壓曲線的,里面有二十多個檔位,檔位數(shù)值越小,電壓曲線方案越激進,這里直接選擇Mode 1。
在數(shù)位電壓設(shè)置中,吧CPU重載線校準控制改為Mode7,如果CPU體質(zhì)好的話,可以嘗試Mode 8。
最后一步,在Advanced CPU Configuration把CPU AC Loadline改成1,把CPU DC LoadLine改成110。
默認BIOS設(shè)置,單烤CPU,i7-14700K功耗跑滿280W,CPU電壓1.25V,核心溫度91℃,大核能沖到100攝氏度,頻率可以跑滿5.5Ghz。
使用CineBench R23跑分,多核35745pts,單核2114pts。
關(guān)閉CEP后,單烤CPU,i7-14700K功耗234W,CPU電壓1.125V,核心溫度83℃,大核溫度最高90℃,頻率跑滿5.5GHz。
使用CineBench R23跑分,多核35689pts,單核2123pts。
關(guān)閉CEP后,CPU功耗降低了45W,溫度降低10℃,性能卻沒有變化,反應(yīng)到個人使用方面,在視頻剪輯輸出時,機箱風(fēng)扇噪音會降低不少,電腦長時間高壓運作,CPU輸出更穩(wěn)定,不會出現(xiàn)撞溫度墻降頻現(xiàn)象。
通常我們選擇的內(nèi)存都支持XMP超頻,官方超頻算是甜點級提升,并不會把內(nèi)存性能發(fā)揮到極致,很多DIY玩家會選擇手動超頻,很多DDR5內(nèi)存可以上到8000Mhz,不過手動超頻需要多次測試,比較繁瑣,而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支持Memory Try It!其提供主流內(nèi)存超頻配置文件,用戶只需要選擇配置文件啟動即可。
手頭的金百達黑刃RGB網(wǎng)絡(luò)上很多大佬都做了8000MHz測試,非常穩(wěn)定,在微星BIOS-OC欄中,點擊Memory Try It!,選擇需要的頻率后,DRAM Frequency會自動設(shè)置為剛剛選擇的頻率,這里我直接選擇8000MHz,保存后重啟。
我這里是一次性成功的,如果你的內(nèi)存超頻性能不確定,可以手動一個一個試,比如我這里選擇8800MHz后,系統(tǒng)啟動失敗,會自動返回BIOS界面,再嘗試其他頻率就非常方便了。
先看下XMP超頻6800MHz AID64的測試情況,讀寫分別為103GB/s、88.7GB/s,延遲為69.8ns。
在看下8000MHz頻率下,AIDA64的測試結(jié)果,金百達黑刃讀寫速度分別達到116.49GB/s、99.9GB/s,延遲為62.8ns,綜合性能有10%的提升,白嫖的性能還是很香的,另外8000MHz超頻是在關(guān)閉CEP的情況下實現(xiàn)的。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主板在顏值和性能方面表現(xiàn)均衡,新固件簡單上手即可降低CPU功耗且保持性能不變,相當環(huán)保!自動超頻功能也是非常好用,一步即可設(shè)定,這點強烈建議友商更進!其他方面,PCle5.0固態(tài)位、WiFi7、RGB散熱鎧甲等讓這塊板子可玩性高出不少,目前2000元價位的話,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可以說是超值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