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 <dd id="6g0kr"></dd><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_亚洲图色成人_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亚洲,欧美精品._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_国产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1799元的桌面耳放,IFI ZEN DAC 3音色和推力表現(xiàn),體驗實錄    

    一個多月前,我寫了售價千元出頭的IFI ZEN CAN純耳放的使用感受。當時覺得它的四檔增益和輸出功率對各類型耳機的助力都很正面,很積極。內(nèi)心頗為歡喜。于是對IFI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近期電腦旁又多了個IFI ZEN DAC 3桌面解碼耳放,1799元,新品。

    個頭同樣挺小,接口不多。折騰了近一個月,感受有喜有憂,下面如實陳述。

    關(guān)于它的眾多參數(shù)和性能特征,可去官網(wǎng)或電商平臺查看。

    為行文方便,它會被簡稱為DAC 3。

    全文約4500多字,干貨都用在對比上了。

    DAC 3售價比ZEN CAN耳放貴700多,接近1800元。

    眾所周知,目前較高端的手機小尾巴(微型解碼耳放)基本都在1000到2000元間,而AUNE和FIIO等國產(chǎn)品牌的熱賣型桌面小型臺式解碼耳放又基本都在1000到1400元之間。所以,DAC 3要想突圍,必須好于較高端的這些手機小尾巴,同時又得在音質(zhì)上,好于國產(chǎn)熱賣的千元檔同類機型才可以。

    和ZEN CAN耳放一樣,這款DAC 3解碼耳放也不大,實際對比,長度一樣,只是厚度比前者小了大概1cm的樣子。我特意用手拿著拍了上面這個圖。整體就是橢圓+不厚+酒壺造型。

    DAC 3的外觀設計很講究,比ZEN CAN更精致,不論你從什么角度看,它都挺漂亮。

    最美的地方就是這里。

    有趣的是上層那些斑斑點點的密集凹坑,竟營造出了一種“皮具”感。但實際你用指甲刮下,會發(fā)現(xiàn)是金屬。這么多年,我是頭次見到這種金屬仿皮設計。很新鮮。

    DAC 3的外殼和背面都是鋁合金。

    這里的按鈕和孔,自左至右依次是power match、XBass+,6.35mm耳機孔、4.4mm平衡耳機孔。

    關(guān)于Power match,據(jù)悉是通過調(diào)節(jié)輸入靈敏度,從而調(diào)節(jié)信號強度,使電平與耳機負載相匹配。官方建議在搭配高靈敏度耳機時,關(guān)閉它。反之,接入低靈敏度耳機,建議開啟。此時下方的白色指示燈也會亮起。

    實際感受,這東西就很像“高增益”。但區(qū)別于某些廠商的耳放類產(chǎn)品,它這個“高”的很明顯,是可以適配超級多的難推耳機。

    而這也可能是它比1500元以下那些解碼耳放稍貴的一個原因吧?

    至于XBass+,其前身是XBass,也就是IFI ZEN CAN那上面的功能,這次多了個“+”,真的就是字面意思。

    IFI的工程師對低頻的增益設計是很講究的,它們竭力避免低頻增多帶來的悶堵和困擾人聲這種現(xiàn)象。我個人非常欣賞之前的XBass,覺得已經(jīng)夠好了,尤其對廣大科學hifi發(fā)燒友來說,是剛好,這次進一步增減力道,我覺得對重視低音的朋友而言,會有更大吸引力!

    DAC 3附送如上三個小東西。左一是6.35轉(zhuǎn)3.5的轉(zhuǎn)接頭,中間這個可以將DAC 3與獨立耳放相連,不過,這建立在你的耳機是“真難推”的基礎上。

    右邊那個USB數(shù)字信號線,是貌似普通,但實際決不能丟的東西。因為我有段時間,是拿著飛傲某個解碼耳放的這種線,將DAC 3與電腦相連的。這導致期間各種事故,而最常出現(xiàn)的異常就是播著播著“歌就?!绷?。

    后來我想起了原配線的它,于是馬上更換。結(jié)果如我所愿,一切都好了。

    底面有四個腳釘,避免劃傷你的桌面或是其他耳放產(chǎn)品。

    背面接口如上。

    最左邊的4.4口平衡模擬輸出,適合喜歡玩全平衡HIFI,手里有對應接口耳放和4.4對錄線的燒友折騰。

    緊鄰的VARIABLE、FIXED撥鈕,翻譯過來就是“可調(diào)”和“固定”。

    默認是VARIABLE,但如果你想把它變成純解碼器,用來外接耳放/功放,那就撥到“FIXED”(固定),此時DAC 3線路輸出電壓為固定值,音量控制會被繞過。

    中間的這對模擬輸出口,用于連對應接口的耳放或有源音箱。

    老實說,DAC 3接口很不豐富。如果你手里播放設備多,輸出口種類多,可能會覺得它沒法太盡興。不過,對于大部分手機、平板、電腦、便攜HIFI播放器用戶來說,DAC 3這唯一的信號輸入,即USB口,其實也夠用……

    只是,你要想聽自己便攜設備中的歌,你得給DAC 3另購一條電源線,并且還得有個盡量長一些的USB C To C信號線,這樣,你才可以把你的前端與這個解碼耳放連接好。

    總之,他們主打的還是PC-FI玩家,非要折騰其他玩法,那就稍微加點錢或多花點心思。

    以下為盡快說清這款產(chǎn)品的音色、推力。還是和以往一樣,先找參考物。

    它們是:飛傲K7臺式解碼耳放(1399元)和山靈M5 ULTRA(3499元)便攜播放器。

    音源就電腦端QQ音樂。整個折騰過程比較繁瑣,有時很麻煩。這里只說結(jié)論,盡量言簡意賅。

    對比山靈M5 ULTRA,連接索尼MDR-7506。

    試聽曲目:《威廉·泰爾序曲》、熊天平《你的晴天我的雨天》、KENNY G《the joy of life》,分別覆蓋了交響、流行和樂器獨奏。

    能感到山靈M5 ULTRA更擅長表現(xiàn)潤澤厚實的人聲,也就是泛中頻區(qū)的“肉質(zhì)感”,并且有著比較“金字塔”型的穩(wěn)健,規(guī)模感、橫向聲場一般,中高頻力度稍顯內(nèi)斂,亮度也適中。適合表現(xiàn)比較溫暖的情緒和厚實的沖擊,注重音樂味。

    鑒于此,它在聽《威廉·泰爾序曲》這首大編制交響時,會給人一種近距離的,離舞臺很近的感受,空間的立體和空闊感不會特別明顯,分離度和高頻泛音相對不是特別精彩,更多的是飽滿、激情和耐聽,不會有特別明顯的大場面,俯瞰全場的那種浩瀚。

    熊天平這首歌曲,在3分多鐘時,他情緒高亢,發(fā)出了稍顯撕裂的薄薄的高音,但即便如此,M5 ULTRA輸出到MDR-7506的音色也仍是較柔性,無明顯干澀感的。要知道7506中高頻偏亮,某些情況可能會顯得刺激,所以我認為M5 ULTRA的解碼部分會對這類監(jiān)聽型頭戴有合理而適度的柔化修飾。

    切換到DAC 3,后端仍是MDR-7506:

    還是這三首音樂。

    能感到DAC3的三頻分布不同于M5 ULTRA,它略偏“中高頻”,聽著明亮度更明顯,平衡性比山靈M5 ULTRA更好點。聽久了,我感覺它除了極低頻相對不夠豐盈,其余各頻段的力度和密度都很到位。

    DAC 3的解碼部分似乎更注重音色的透明和中性,而這種味道,我覺得也很適合那些不喜歡“濃妝”,更熱衷“亮麗+原汁”的發(fā)燒友。

    具體三首音樂下,DAC 3與MDR-7506的結(jié)合,感受如下:

    《威廉·泰爾序曲》:DAC 3的橫向聲場相對M5 ULTRA更明顯,中高音細節(jié)相對更多一點,且泛音也延展的更充分。但凡偏中高頻的樂器,差不多都可以很好的舒展開來。

    中音區(qū)味道稍顯薄,在7506這只耳機上,“厚實度”不能很好的再現(xiàn),感覺就是聽著很不錯,但卻不是“很棒”,相對不如M5 ULTRA。

    熊天平的歌曲,全程唱下來,聽著都是特別透明,很“解析”的味道,真是讓7506完全展現(xiàn)了監(jiān)聽的一面。而那個3分多鐘的撕裂嗓音,此時也真就是“撕裂”,聽感不好,符合7506的特色,很真實,需要適應的那種。

    KENNY G的薩克斯,喜歡高頻的話,這個穿透力真的是絕了。但在7506之下,可能對一些人來說,不適宜開太大音量,否則這只耳機本就偏亮、略干的音色會在DAC 3之下變得刺激感明顯。

    綜上,由MDR-7506的搭配實驗,可試著總結(jié)默認狀態(tài)下的DAC 3,即平衡性夠高,但“豐厚度”并非其典型特征。它的解碼部分擅長解析和明亮均衡的展現(xiàn)三頻細節(jié),尤其對高頻延展有較出彩詮釋。而受益于此,橫向聲場也會給人很不錯的感受。

    但光是靠解析和夠大的實際聽感聲壓,它的底盤可能會顯得薄弱,所以,設計一個XBASS+按鈕,倒是很有必要。

    實際體驗,點按該按鈕,會有明顯的低音飽滿度提升,同時人聲音色也有柔、暖的韻味升級,對不少低頻匱乏或中頻寡淡偏干的耳機來說,這個XBASS+確實會起到積極的潤色作用,但對一些本就很均衡的耳機來說,啟動它,也會有較大幾率的解析度降低的情況。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索尼7506這里,XBASS+的低頻量感已經(jīng)接近哈曼2019的狀態(tài)了。挺好聽。

    出于好奇,我又對比了更早前上市的IFI ZEN CAN(純耳放)上的XBASS。注意,它這個沒有“+”。

    經(jīng)簡單的幾次切換,發(fā)現(xiàn)XBASS+的低頻量感確實是比XBASS再多些,真正有充沛的感覺了,而與此同時,人聲的音色仍比較純凈,只是銳利感有輕微降低,聽感趨向自然、柔和。

    總體而言,即便開啟XBASS+,DAC 3的三頻平衡性和透明度也仍能保證高水平。所以,如果你的耳機真的很欠缺低音,那建議經(jīng)常開啟。

    對比飛傲7,都使用森海塞爾HD800S:

    聽蘇慧倫《不知不覺》。

    之前在7506這款監(jiān)聽耳機下,我還覺得DAC 3有點欠缺厚度和低音,但連接HD800S后,這些疑慮被打消了不少,似乎是樣樣不缺。

    對比飛傲K7,同一首歌,同樣響度下,DAC 3的全頻能量感更強,推力感知相對更勝。DAC 3下的蘇慧倫,人聲飽滿度、凝聚力、鮮活感均勝出明顯。各頻段的張力和色彩感,也可謂奪目。

    K7下的HD800S,暗了些,人聲內(nèi)凹了點,全頻厚實度和光澤感,相對DAC 3,有較明顯落差。不過它的立體感和線條的柔和感卻又很好。

    總得來說,若基于對比,我覺得厚度、密度更好的DAC 3更能詮釋音樂的深層底蘊。

    但是,它似乎不會特別明顯的展現(xiàn)“聲場的縱深”,更傾向于拉進距離,用高密度,較大的橫向聲場和良好的亮度,讓一切纖毫畢現(xiàn)。

    小批示:對一款解碼耳放的聽感評論,受音樂文件和后端耳機的影響較大,文字描述均基于特定的條件,無法涵蓋所有情況,故僅供參考。

    實際推力感知:

    (優(yōu)秀)

    不開啟power match(推力匹配),DAC 3對較難推的耳機來說,在響度和厚度表現(xiàn)上,會不太夠。此時我會不自覺的轉(zhuǎn)動音量按鈕,試圖把響度再提高些,以此緩解這種推力缺憾。不過,若連接易推的小耳機,默認狀態(tài)下的它,憑固有的音量輸出,完全夠用。

    開啟power match,此時會有明顯的輸出功率提升的感覺,即便接駁難推的,像HD800S(4.4插頭)這種耳機,也差不多會在13點音量位置,就能令人滿意,同時,音量旋鈕的13到15點位置,也完全能應付各種HIRES音樂文件對大動態(tài)的需求。

    我試了我手邊數(shù)款頭戴耳機,從挺好推的MDR-MV1,到低阻低敏、難推的水月雨平板VENUS,發(fā)現(xiàn)DAC 3的實際推力表現(xiàn)都非常好。除非你有更難推的頭戴耳機或是想再極致的聽到某些細節(jié),否則,我個人覺得都無需再給它外接耳放。

    而對比飛傲K7(高增益),IFI ZEN DAC 3(開啟Power match)的實際推力感知也是更好的那個,三頻細節(jié)形態(tài)更飽滿,響度潛力也更大一點。

    綜上,IFI ZEN DAC 3身為一款“解碼耳放”,不論解碼和耳放,總得來說,都做得很不錯,完成度也很高。真正展現(xiàn)了這類產(chǎn)品省事、省心的一面

    不過,也有意外:

    搭配水月雨P(guān)ARA,若開啟Power match,并把音量開到13點(大音量),中低頻會有明顯可聞的噪聲,類似振膜與電路綜合作用下的某種失真。

    若不開啟power matcha,即便音量開滿,也不會有任何噪聲引入。當然,此時的響度本就偏低,即便開滿,這款耳機的響度也仍是可以接受的“中等”級別。

    后來,我又用水月雨VENUS(更貴的平板型號)試了下。比較奇怪,VENUS就沒出現(xiàn)這個情況。不過,隱隱的,也會在大音量下,發(fā)出輕微而極短暫的偶發(fā)性質(zhì)的中、低音噪感。

    我想可能是DAC 3的power mactch功能還沒有成熟到100%,所以不那么適合平板耳機,于是又試著接入HIFIMAN sundara開放式平板。沒想到,此時即便把音量旋鈕開到15點位置,中、低頻的形態(tài)也仍是自然穩(wěn)定的。額……

    綜上,再結(jié)合PARA在飛傲K7上各種音量下的穩(wěn)定表現(xiàn),可知問題很可能還是出現(xiàn)在了DAC 3的這個Power match上,即它對個別平板耳機的適配,在大聲壓下的控制力和穩(wěn)定性,或還需再優(yōu)化?嗯,希望有個固件啥的能修復掉。

    其實,前前后后,我給DAC 3搭配了十余款各種結(jié)構(gòu)的耳機,也就出現(xiàn)了PARA這一個真正可感知的異常。其余都過關(guān)了。然后,比較讓我有驚喜感的是,與MDR-MV1、JVC FW10000、MDR-CD3000這些結(jié)合很好聽。特別是CD3000(建議開啟XBass+),又一次讓我感嘆,如今這些頭戴耳機到底是“進步”了什么?它真的是太通透、絲滑了

    最后,鑒于外形設計、推力表現(xiàn)和音色都很不錯,且價格也合理,所以DAC 3仍值得推薦。尤其是,如果你喜歡略中性、飽滿度高、透亮風格的聲音,那它會更為合適。

    對了,它的機身發(fā)熱控制也挺理想,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用了十來分鐘,表面都還涼颼颼的。而最熱的時候也就35°的樣子,很不錯。

    1799元的桌面耳放,IFI ZEN DAC 3音色和推力表現(xiàn),體驗實錄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zhuǎn)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

    18
    LV18爐火純青
    0 爆料
    255 原創(chuàng)
    5 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合阳县| 曲麻莱县| 五寨县| 松溪县| 蛟河市| 柞水县| 镇江市| 东乌珠穆沁旗| 商洛市| 花莲市| 昆山市| 建平县| 策勒县| 巢湖市| 澜沧| 柳江县| 宁陕县| 五台县| 屏东市| 平和县| 凤山县| 贵港市| 右玉县| 龙州县| 上饶市| 遂川县| 沁源县| 讷河市| 特克斯县| 安丘市| 新宁县| 平安县| 巴东县| 建瓯市| 芒康县| 弋阳县| 万荣县| 宁蒗| 平山县| 永昌县|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