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到來想必會有很多人計劃買電視,這篇文章就來梳理一下雷鳥電視2024年的新品型號。除了智能電視外,雷鳥最近一年內也發(fā)布了多款MiniLED顯示器,從配置看可以感覺出來這幾款產品面向的都是中高端市場,雖然入局比較晚,但雷鳥的MiniLED電視已經非常成熟了,也算是為顯示器產品提供了深厚的技術積累,幾款產品價位不同,看點也挺多。
上圖是我對雷鳥各系列產品做的一個梳理,然后2024年新出的幾款智能電視產品也重點標注了,數(shù)了一下鶴、鵬、雀以及100MAX系列和新推出的青鳥壁紙電視加起來一共有8款,然后MiniLED顯示器在售的是Q8、U8、Q7三款,另外還有一款57英寸的8K電競顯示器U9待上市,這篇文章也一并介紹一下。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雷鳥作為TCL旗下的品牌,產品主打質價比,不管是高配還是低配,結合價格一起看都很有吸引力,但其實除了硬件外,雷鳥電視的軟件系統(tǒng)功能也做得很好,比如開機速度快、無開機廣告,然后靈控桌面·追光版的自定義空間非常大,對NAS設備、游戲的適配也很高。
上圖是我整理的雷鳥電視推出的24款新品參數(shù)對比圖,618期間的參考價格也附上了,再結合其它優(yōu)惠,實際下單價格應該會更低一些。
100 MAX 24款
雖說現(xiàn)在65"/75"/85"等主流尺寸的電視已經完全夠用了,但如果空間夠大的話使用100"的大屏電視體驗無疑會更好。不過百寸電視因為維護難度大,制造成本高,所以一般配置比較好的售價都不便宜,在這種情況下,售價萬元出頭的雷鳥100 MAX 24款確實很吸引人。
如果仔細看雷鳥100 MAX 24款的配置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一款標準的百寸大屏游戲電視,像4GB運行內存、128GB存儲空間、MT9653旗艦機標配處理器以及對VRR、ALLM等的支持都是高配游戲電視才有的,而雙HDMI2.1的配置則可以滿足外接游戲主機的需求。這樣的配置再搭配靈控桌面游戲模式使用,體驗還會更好。
雷鳥100 MAX 24款基礎硬件配置已經屬于旗艦級水準了,然后這款百寸大電視的屏幕控光分區(qū)也高達540,1200nits的峰值亮度和95%DCI-P3高色域的實際表現(xiàn)也很亮眼,4K分辨率和144Hz刷新率就更不用說了,用過顯示設備都知道是什么概念。
綜合來看,雷鳥100 MAX 24款在配置上確實沒有什么值得挑剔的短板,購買這樣一臺大屏電視,無論是玩游戲還是看電影,畫質和流暢度都不用擔心,真正應該考慮的反而是安裝及售后問題,不過雷鳥官方可以提供安裝及免費勘測,京東售后服務也很完善,可以送裝一體,省去使用過程中的很多麻煩。
真壁紙電視·青鳥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大屏窄邊框且輕薄的電視,除了好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好看,畢竟電視作為家具,同樣具備提升室內美感的價值,雷鳥新推出的青鳥壁紙電視主打極致超薄,既是家電也是裝飾品。
青鳥壁紙電視55"/65"機身厚度低至27.9mm,電視背部也專門進行了走線優(yōu)化設計,安裝走線整齊有序也能讓室內布置更加美觀,看著會更舒服,然后外觀配色也提供了暮夜榆、薄荷青、晨曦木多種選擇,可以根據自家裝修風格進行個性化搭配。
配置方面,青鳥壁紙電視也是按照旗艦水準搭配的,存儲4+64GB,同樣搭載MT9653機芯,4K及144Hz高刷都有,HDMI2.1接口也是2個(共有4個HDMI接口),不管是VRR、ALLM游戲模式還是杜比視界、HDR畫質都支持。
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款壁紙電視的價格低至4199元,屏幕尺寸有55"/65"/75"/85"四種規(guī)格可選,各種戶型大小都能覆蓋,對于喜歡輕薄電視的人來說門檻還是蠻低的。
鶴7 24款
在屏幕尺寸上,雷鳥鶴7 24款提供了65"/75"/85"三種大小可選,不同規(guī)格的基本配置都是一樣的,存儲全部是4+64GB,也同樣配備了MT9653機芯,并且搭載的是WiFi6和藍牙5.2,不管是連接WiFi網絡還是無線設備都很穩(wěn)定。
在參數(shù)上,三種不同尺寸規(guī)格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背光分區(qū)數(shù)和峰值亮度上,不過即便是65"背光分區(qū)數(shù)也有960,峰值亮度達2200nits,屏幕越大背光分區(qū)數(shù)越多。至于其他的144Hz高刷、雙HDMI2.1等對于雷鳥鶴系產品來說已經是標配了。
由于鶴系產品本身定位就很高,所以在配置上基本可以代表同期高端電視主流配置趨勢,要是擔心電視使用時間長了配置跟不上,那還是很建議選鶴系最新款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需要考慮換電視,而且新款的優(yōu)勢不僅在于硬件配置,通常也會有更成熟更豐富的系統(tǒng)功能,體驗上也會更好。
換新就換Mini LED大電視,目前鶴7 24款85"的售價在7500元左右,屏幕夠大,再加上本身配置不低,可以帶來很好的游戲觀影體驗,不過85"屏幕的實際觀感其實已經很大了,距離太近反而影響效果,如果想兼顧性能和價格的話,我覺得75"是最好的,至于售價4500元左右的65"款,算是把性價比拉到極致了。
鶴6 PRO 24款
鶴6PRO 24款和鶴7 24款都使用的是MiniLED背光技術,其實從數(shù)字上就可以判斷,鶴7配置肯定高于鶴6PRO,主要區(qū)別就在于背光分區(qū)數(shù)、峰值亮度及機身音響。
鶴6PRO 24款有55"/65"/75"/85"四種尺寸,背光分區(qū)和峰值亮度最高分別為800、1500,然后鶴7 24款采用的是5單元2.1影院級音響,總功率60W,實際聽感優(yōu)于鶴6PRO 24款。
不過鶴6 PRO 24款上市時間要比鶴7 24款晚,因此在存儲、接口等主要配置上二者差距并不明顯。背光分區(qū)、峰值亮度高體驗確實更好,但以鶴6PRO 24款的配置來看其實也不會影響使用體驗,而且這款價格要比鶴7PRO低不少,55"不到3000元就能拿下,85"也才6000元左右。
總的來看鶴6PRO 24款和鶴7 24款各有特點,如果注重控光、亮度表現(xiàn)且預算充足,鶴7 24款不會錯,如果預算有限,又想有流暢的游戲體驗或以同樣的預算入手更大的尺寸,不要糾結,直接選鶴6PRO 24款就行。
鵬7 24款
因為雷鳥鶴系定位旗艦高端,所以全系產品都使用了MiniLED背光技術,鵬系相對偏中端,在售的產品都沒有使用MiniLED背光,但是拋開背光來看,其他配置也是像旗艦看齊,像分辨率、刷新率、處理器這些都和鶴7 24款、鶴6 PRO24款一致。
接口方面,鵬7 24款同樣給到了雙HDMI2.1的配置,也支持運動補償、可變刷新等游戲專用技術,這意味著即使這款電視沒有MiniLED背光技術,用它玩游戲的流暢度也不會比其他電視差,平時連接NAS設備看個高碼率電影更不會有問題。
尺寸方面,鵬7 24款同樣提供了55"/65"/75"/85"四種主流規(guī)格可選,可以根據室內空間和布局挑一款最合適的,而且從價格來看,最大的85"在618活動期間售價也才5000元左右,而55"日常價2599元,活動期間低至2299元,還有什么可糾結的呢?
客觀來說,使用MiniLED背光技術的電視觀感確實更好,但是成本擺在那里,所以即便鶴7 24款、鶴6Pro 24款性價比已經很高了,也不可能以鵬7 24款的價格拿下,如果對觀影沒有太高要求并且注重大屏游戲體驗,習慣用大電視玩游戲的話不妨看看鵬7 24款。
鵬6 24款
雷鳥鵬6 24款是去年年底上市的,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作為一款支持4K分辨率、120Hz刷新率的智能電視,價格足夠便宜,目前在售的有55"/65"/75"三種尺寸,75"英寸活動價才3099元,55"更是低至1699元。
當然,便宜歸便宜,廠家也是要盈利的,價格低了肯定會在配置上做出調整,比如鵬6 24款刷新率就沒有144Hz了,不過120Hz也算是高刷,普通電視也才只有它的一半。
然后內存、接口、音響等也做了一些壓縮,內存為3GB,音響功率是雙10W配置,接口是雙HDMI2.0,直接砍掉了兩個HDMI2.1,不過游戲防抖、HDR解碼、杜比音效還是支持的。
確實從配置上看要把鵬6 24款作為日常游戲電視使用效果可能不會太理想,但是純看電視的話還是夠用的,尤其是對電視使用頻率高但又沒有太多功能需求的老年人來說,鵬6 24款堪稱家用電視的“理想型”,而且雷鳥電視開機速度快、開機無廣告、系統(tǒng)純凈度高,老年群體使用起來也更方便。
雀5&雀5 SE 24款
雀5 24款和雀5SE 24款雖說是同一系列的產品,但配置上兩款差距還蠻大,最直觀的就是雀5 24款分辨率支持4K,而雀5SE 24款只有1080P,然后雀5 24款在音效方面的表現(xiàn)也比雀5SE 24款更好。
然后是存儲配置,雀5 24款支持2+32GB,一般程度的使用已經夠了,雀5SE 24款是1+8GB,無法在機身系統(tǒng)安裝太多的軟件應用,不過使用這種機型大都是天線、AV接口連接其他視頻信號輸出設備一同使用,存儲需求不高。
雀5 24款使用的處理器解碼能力相對較弱,處理高清視頻和復雜游戲畫面的能力不如A55、A73,但對于一般場景來說也夠用了。另外,雀5及雀5 SE都支持開機聯(lián)動CEC功能,電視連接信號輸入設備后可隨外接設備一起開機,直接傳輸畫面,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然后在尺寸上,雀5 24款因為支持4K高分辨率,所以提供了43"/50"/55"58"/65"五種選項,43"售價1179元,65"售價2099元,雀5 SE則只有32"/43”兩種規(guī)格,售價分別是599元、899元。雖然這兩款電視配置都不高,但在這個價位里面競爭力還是蠻強的。
不得不承認,雷鳥雖然在電視領域占據的市場比較大,但涉足顯示器領域的時間確實不長,所以目前推出的產品型號不多,在售的U8、Q8、Q7都是近一年內上市的,不過從配置上也能看出來雷鳥做顯示器不像是小打小鬧,直接把目標瞄準專業(yè)領域,幾款產品也都使用了代表未來發(fā)展趨勢的MiniLED背光技術。
雷鳥U8:4K高刷MiniLED辦公游戲屏
作為雷鳥首款MiniLED顯示器,U8各方面配置都很耐看,首先是屏幕使用的是HVA面板,尺寸規(guī)格是主流的27英寸,辦公、游戲都適用,不僅有4K高分辨率和160Hz高刷新率,還支持1152控光分區(qū),峰值亮度也高達1600nits,同時支持QD量子點廣色域,色域覆蓋達95%DCI-P3,97%AdobeRGB,99%sRGB。
此外,DisplayHDR 1400、1ms GTG疾速響應、FreeSync Premium和G-SYNC防撕裂等這款顯示器也同樣支持,整體來看用這樣一臺顯示器,不管是觀看4K影視還是專業(yè)的剪輯設計或者對畫質要求高的大型游戲,都可以滿足需求。
至于接口配置,雷鳥U8除了具備DP1.4外也支持雙HDMI2.1,還有一個支持90W充電的type-c接口,可以同時連接多臺設備,再結合KVM功能,還能實現(xiàn)一套鍵鼠操控兩臺主機。
同時這款顯示器還具備諸多貼心小設計,比如背部的RGB氛圍燈、內置音響、滑軸式耳機掛鉤等,可以極大提升使用體驗,如果需要一臺能夠滿足專業(yè)場景或帶來穩(wěn)定出色游戲體驗的顯示器,倒是可以考慮一下這款。
雷鳥Q8:34英寸高刷曲面MiniLED游戲屏
雷鳥Q8是雷鳥首款34英寸2K高刷曲面顯示器,屏幕比例為21:9,同樣使用的是HVA面板,支持MiniLED分區(qū)背光技術,支持1152分區(qū)。峰值亮度、響應速度、防撕裂等都與U8一致。
與U8對比,Q8的刷新率略高是170Hz,然后分辨率是34英寸曲面屏常見的3440*1440,接口配置也與U8一致,除了DP1.4和雙HDMI2.1,還有Type-c、耳機接口、USB-B及雙USB-A。
從配置上看,這雷鳥Q8顯示器也是走的高端路線,并且售價和U8相差不大,所以怎么選主要還是考慮自己是更喜歡曲面屏還是更喜歡直面屏。
雷鳥Q7:2K@240Hz MiniLED游戲屏
如果想要一臺MiniLED顯示器,但是預算又沒有太多的話,近期剛發(fā)布的雷鳥Q7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款顯示器在使用MiniLED背光技術的同時售價也沒有超過2000元。
雷鳥Q7使用的也是HVA面板,外觀是27英寸的直面屏設計,刷新率240Hz是三款在售產品中最高的,2K分辨率對比U8確實要低一些,不過現(xiàn)在很多電競顯示器都是2K高刷配置,因為4K分辨率下玩游戲要保持高幀率非常吃電腦配置,采用2K分辨率反而更能兼顧畫質和流暢度。
雖然Q7和U8外觀相似,但在售價上確實比U8低很多,自然無法所有配置都保持一致,不過雷鳥的刀法還挺實誠,在壓縮成本拉低價格的同時沒有盲目砍掉關鍵配置,所以Q7的色域、背光分區(qū)數(shù)、峰值亮度與U8、Q8都是一樣的。
主要區(qū)別在于Q7沒有RGB背光,然后取消了USB-A、USB-B、Type-C接口,但是雙HDMI2.1和DP1.4保留下來了,其實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場景顯示器都用不到USB-A、USB-B接口,Type-C接口也可以替代,真正的剛需還是HDMI2.1和DP1.4。如果換成別家可能就會再砍掉1個HDMI2.1,像雷鳥Q7這樣不到兩千元能配雙HDMI2.1的顯示器還是不多的。
雷鳥U9:8K高刷超寬帶魚屏(待發(fā)售)
雷鳥U9顯示器目前沒上市,相關信息不多,不過在AWE 2024展會上確實有出現(xiàn),之前還看到有人發(fā)了體驗視頻。
這款顯示器目前可以知道的是它分辨率高達8K,是一款曲面屏,尺寸不會小,應該是57英寸,采用的是32:9設計,支持MiniLED背光技術,分區(qū)多達2304。
從配置上看,雷鳥U9面向的應該是深度游戲愛好者乃至職業(yè)玩家以及對8K高刷需求比較大的航拍、攝影、剪輯等專業(yè)群體。
③總結:電視覆蓋面廣,顯示器配置強
作為一個以性價比著稱的品牌,雷鳥的電視從百元到萬元都有,像今年新出的幾款電視產品就覆蓋了各類群體,在給出極具吸引力的定價的同時也依舊保持了亮眼的配置,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消費者都喜歡雷鳥產品。
除了硬件配置給力外,雷鳥的產品設計也同樣是從消費者的角度落腳,就拿開機廣告來說,很多售價數(shù)千乃至上萬元的電視都帶有開機廣告,但雷鳥卻寧愿砍掉全系產品的開機廣告少掙一筆錢也要提升用戶體驗,還是挺會博用戶好感的。
此外,電視系統(tǒng)以前看過一些用戶的吐槽,后面通過不斷升級優(yōu)化問題都給解決了,不僅沒有系統(tǒng)內置廣告,交互界面也更加簡潔直觀,甚至遙控器的設計都進行了優(yōu)化,這也算是一大亮點,畢竟電視系統(tǒng)太臃腫操控邏輯太復雜確實很容易勸退。
至于顯示器產品,依托自身技術優(yōu)勢主打MiniLED產品線也是一大特點,雖然U8、Q8、Q7這幾款顯示器單看價格不算特別便宜,但結合各款的配置參數(shù)來看的話對比同類型顯示器優(yōu)勢還是挺大的,可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入手高配MiniLED顯示器,對于想體驗一下新技術的玩家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好選項。
翻譯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