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智能走進千家萬戶。昔日的一些日常小物件也能以智能交互的方式獲得更完美的體驗。比如說生活中使用最為頻繁的小小挖耳勺,智能可視化后,就可通過高清內(nèi)窺鏡搭配手機專屬APP,以往純靠主觀感受的盲掏變得可視化,整個采耳的過程也能夠根據(jù)實況畫面來更順暢、無損高效的清理耳道內(nèi)的耳垢。廢話不多說,下面就來趕緊看下由西圣最新推出的Find智能可視挖耳勺的具體表現(xiàn)吧:
扁平化的緊湊“大白風”包裝簡潔時尚。
背部是更為詳細的規(guī)參信息列表:
抽拉式設計,拉出后可以看到滿滿的內(nèi)容物:除筆狀的可視耳勺本體外,還USB-C口的“面條”狀充電線、說明書以及那長長的合金材質(zhì)的耳垢夾。
而兩個單獨包裝的小瓶子里則盛放著配件:耳鏟頭、耳刮頭和6枚淡藍硅膠材質(zhì)的耳勺套(因為更易消耗,丟失,所以特意多多附贈)。
西圣Find智能可視挖耳勺的造型尺寸就像是平時常用的馬克筆。它柄部采用仿生防滑紋理設計,握持手感細膩而舒適,尾部的按鍵一按即可開機,而在最尾端則置有Type-C充電口(建議可以弄個膠塞,不僅美觀,更能防水)。重約16.2克,筆狀的設計使其便于隨身攜帶,時刻享受可視化掏耳的體驗。打開帽蓋后,它的耳勺頭和夾耳鑷是可以更換的。日常用挖耳勺就好,一般對于耳道窄,耳垢多且大、長的就需要上夾耳鑷來攝夾了。
耳勺柄部末端的USB-C充電口特寫:機身內(nèi)置了一顆容量為250毫安的電池,充電1小時,可持續(xù)使用90分鐘,待機時長更是可達180天。以每周掏一次,一次5分鐘來算,可用18次(用上四個來月沒問題)。
對于深入耳道的耳勺頭,衛(wèi)生健康,舒適不傷耳是很重要的。以前我最常用的挖耳勺都為金屬材質(zhì),因為太硬,盲掏時不時得小心翼翼。后轉(zhuǎn)而采棉簽也不爽,一來有異物感,二則極易掉絮。而西圣的耳勺頭則采用了抑菌親膚的硅膠材質(zhì),3.5mm大小,不僅寬、窄耳道均能適用(窄小的兒童耳道也能從容深入),而且掏起耳朵來可以放心大膽,非常舒服,整個過程順滑柔軟,不會絲毫傷及耳道。
我之前曾用過發(fā)光耳勺,其實就是在耳勺端多加了個燈,這樣掏耳朵時會更方便些,不過要想享受這點兒燈光效果帶來的提升體驗,必須要TA人幫忙掏才行。而西圣的這款智能可視挖耳勺則不然,它是在耳勺端加入了1000W像素的高清內(nèi)窺鏡,搭配6顆全向LED光學陣列光源和OAS光透鏡技術,可實現(xiàn)360度無死角的交疊照亮光路,很好的解決了光亮時產(chǎn)生的暗部陰影問題,圖像更清晰,采耳時更精準。無須借助TA人,即可通過APP同步畫面來自行完成掏耳(邊看邊掏)。
給內(nèi)窺鏡頭來個特寫:鏡頭的直徑為3.5mm,景深8-20mm,焦距13.5mm,微距醫(yī)療級的鏡頭,搭配其自研的A-Zoom動態(tài)調(diào)焦技術(可實時調(diào)整成像,識別提取圖像特征,始終確保其清晰、穩(wěn)定,可實現(xiàn)100/s的實時反饋),在深入耳道后,不僅耳垢,耳道內(nèi)的絨毛也能瞧個清清白白。這樣在掏耳時就能很好的避開敏感區(qū),更徹底的清理耳道。
給大家展示下APP及連接后深入耳道的畫面:實時使用很清晰,全程也并無任何不適。它的那個硅膠耳勺頭真的很爽很舒服,用過就回不去了。我也算是掏耳朵比較勤的了,沒想到看到手機傳出的畫面后還會被耳道內(nèi)的耳垢所驚到。有了這款可視化耳勺后,在采耳時下手可以更深入,清潔的也更徹底了。
我們在掏耳朵的時候手部會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晃動。而西圣的這款可視挖耳勺內(nèi)置有智能多軸陀螺儀,通過云臺級的防抖和AI智能算法,可實時感知并調(diào)整挖耳勺的旋轉(zhuǎn)角度及位置,鏡頭不限高低左右,想掏哪里就掏哪里(測量精度可達0.015cm)。另外說下同步問題,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延遲,這款挖耳勺還采用了無人機專用的WIFI芯片,以保證采耳畫面的流暢、穩(wěn)定傳輸。實測可以做到開機即見,肉眼可見無延遲和卡頓。
本人作為數(shù)碼愛好者兼耳朵長期用戶,每天通勤時、入睡前都要與耳機“親密接觸”,時間久了不僅耳道難免不適,由于耳機的外部刺激作用,耳道內(nèi)分泌物也會增多并造成積聚(比如耵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耳屎”)。除了盡量減少佩戴次數(shù)和音量外,勤掏耳朵,保持耳道的暢通衛(wèi)生也是很重要的。而西圣這款智能可視挖耳勺在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使用后,從初用時的新鮮,到逐漸適應后的實用、舒適,再至現(xiàn)在的離不開。真的是相當值得推薦的智能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