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雙十一電商大戰(zhàn),國產音頻類品牌算是最低調的參與者,因為這個品牌日常的利潤壓縮已經非常厲害,很難再有大的讓利空間,所以就打折幅度來說,不太容易打動大家。那么就不會有心動的真香價格?肯定不會啦,畢竟真打折+平臺福利疊加就不時能買到好價!
今天大象就來跟大家聊聊山靈價的產品,也是大象比較熟悉,手上設備比較多的品牌,當然也是最有資格推薦的品牌!
耳機真的是卷出天際的品類了,一般有人問大象該買什么耳機的時候,大象都直接讓壓著預算買就是了,真正的多少錢辦多少事。畢竟在越來越卷的市場白熱化,加上音頻產業(yè)鏈的單元供應鏈優(yōu)化,各大國產廠商現在基本是把看家本領都拿出來,真正做到一分價錢一分貨。
采用2 Pin可換線設計,可以選購3.5mm音頻線和Type-C口兩種版本,都是高純度OFC線材,C口的版本帶線控,自帶高性能解碼耳放芯片,支持最高PCM96kHz / 24bit解碼,無需購買小尾巴。線材本身沒什么好說的,畢竟價位在這里。
動圈單元采用DLC振膜,進口銅線音圈,搭配N52雙磁高效率磁路系統(tǒng),這個應該是MG100的技術下放,由此可見山靈對這款產品的重視。
合金鑄造+CNC精細切割加工,單耳機重量控制到僅有8.6克,0.78 2PIN原配發(fā)燒級鍍銀單晶銅4股線材,可換音管濾波器!這些可都是千元設備才能有的配置,現在直接卷到百元級別了。
SONO的特別之處在于同軸雙動圈結構,搭配三磁路設計,確實有點意思,分頻獨立發(fā)聲之余又起到統(tǒng)一聲場的效果。
目前采用這種設計的耳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相對單動圈單元負責中低頻自然是更有優(yōu)勢,同時還能極限壓縮空間,塞下第三個發(fā)聲單元——山靈定制動鐵單元。
上面這兩款產品都非常適合入門,百元級輕松聽到更好的聲音——以后就上道了買更好的產品。大象日常也會讓大家嘗試購買專業(yè)品牌的有線耳機,試試更好的音源,獲得好聲音其實很簡單。
線材上采用古河單晶銅鍍銀線,MMCX接口,線材可以更換插頭,標配了3.5mm單端和4.4mm平衡兩種。
可更換的還有耳機導管,或者叫個高大上的名字——音頻濾波器,分別為不銹鋼材質及黃銅材質,用戶可以根據不同喜好及使用需求,可以自由調校自己喜歡的音色,MG100標配了均衡和氛圍兩種導管。
MG100主打一個低頻和中頻,喜歡男聲和古典樂器的可以閉眼入。
畢竟是2020年的旗艦耳機,所以用料上是絕對的頂,外層鍍白金,耳機腔體黃銅制作,既提高了聲音質量,更大大提供耳機的使用壽命,這個也算是山靈的獨到之處。這既是一種炫技,更是一種對品質的追求。
說完外觀就要說內在,外殼全銅就沒辦法打開窺探里面,借助一張商品頁圖片吧。Knowles樓氏雙單元動鐵加上雙腔體雙磁路動圈單元,讓ME500更加“雜食”——滿足三頻均衡。中低頻需要動圈發(fā)力,而動鐵則負責中高頻和瞬時響應。這種結構也是目前大部分耳塞型耳機的單元設計模式,但是作為一個有個36歷史的老牌專業(yè)音響設備生產商,再這些單元的調試上自然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圈鐵耳機的最強音里,應該非ME500莫屬了,一千出頭就能擁有的,可以說是大象在山靈耳機里最推薦的產品。
耳機外觀設計做了更多的變動,仿生設計,更貼合耳朵佩戴更舒適,不變的是對品質的追求,鍍金外殼,是歷經了五軸CNC、高光切割、純手工拋光、粉末治金等數十道精密金屬加工工序的重重打磨。316不銹鋼與6系鋁合金腔體得天獨厚的諧振性能令ME600的聲音宛若山谷中的風聲,清透又純凈。
生物振膜雙動圈單元全定制三動鐵單元結合的單元模式,配合雙亥姆霍茲共振腔體設計以及雙驅動模式,加上同樣可換耳機導管,讓ME600近乎全能的頻段響應。
MG800則是采用鈦合金制作外殼,高強度,超穩(wěn)定,耐腐蝕,更具有良好的親膚性,像耳機經常和皮膚接觸,鈦合金的優(yōu)勢還是相當明顯。
兩款耳機都采用雙導向星暉環(huán)形濾網,半開放式聲學結構可以讓耳機腔內空氣流動,平衡內外壓力,讓振膜得以更好發(fā)揮實力。除了外殼的差異,還有振膜上MG600是碳纖復合振膜動圈單元,MG800則是10mm碳納米管振膜片,配合DLC復合振膜動圈單元。
現在做單動圈的耳機已經越來越少,而旗艦級更是難得,所以喜歡動圈的小伙伴可以關注下這兩款產品的好價。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后面大象還會分享小尾巴和播放器的推薦購買指南,可以關注一下大象接下來的內容。
其實我們對聲音也同樣應該有一種新的認識,提升一下設備,多一份音樂的心思,好聲音就是那么簡單。希望今天這個清單可以幫助大家迅速找到自己喜歡的聽音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