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暉最新的DSM7.2.2版本中,已經不再支持影視播放的Video Station套件,那么后續(xù)是否會更進一步不再支持音樂播放的Audio Station套件呢?想到這里我就心里一顫,為了能繼續(xù)播放群暉中的音樂,我還是提前準備一個第三方的音樂管理和播放平臺吧。
時下使用最多的就是Navidrome了,它是一個自托管的開源音樂服務器和流媒體。它讓您可以自由地從任何瀏覽器或移動設備收聽您的音樂收藏。它還可以用作輕量級的 Subsonic-API 兼容服務器,可以與任何 兼容 Subsonic 的客戶端一起使用。
navidrome的優(yōu)點:
可以創(chuàng)建多個用戶,每個用戶都可以擁有獨立的歌單
占用很低的系統(tǒng)資源,即便擁有大量音樂收藏
幾乎支持所有音頻格式,可在多平臺運行
與所有 Subsonic/Madsonic/Airsonic 客戶端兼容
自帶即時轉碼,可以為每個用戶設置, 支持 Opus 編碼
那么在群暉上如何搭建Navidrome呢?可以通過Docker和套件兩種方式來安裝Navidrome,相較來說套件安裝會更簡單一些,那么我就通過套件來搭建Navidrome平臺。
首先在套件中心-設置-套件來源,來添加套件源。
然后在社群中找到Navidrome進行安裝
Navidrome會將music作為默認音樂目錄。
安裝好的Navidrome,可能會識別不到音樂文件,因為它沒有獲取讀取音樂所在文件夾的權限,我們首先要給它讀取的權限。在控制面板中,選擇存放音樂的文件夾,然后點擊編輯。
在編輯面板中,選擇權限,然后選擇系統(tǒng)內部用戶賬號,找到sc-navidrome,給它只讀或者讀寫的權限,這樣就能獲得音樂文件的權限了。
安裝完畢后,在桌面就能打開Navidrome,當然也可以通過域名加端口號來訪問。
首次登陸需要設置管理員用戶名和密碼
登陸后就能看到Navidrome的界面了,初始語言為英語,它是可以支持簡體中文的,在右上角的小人頭像-Personal
修改language為簡體中文,所有菜單就會全部變成中文了,當然在這里我們還能選擇喜歡的主題。
經過掃描,Navidrome也已經將我NAS中的音樂全部識別出來,并展示。主菜單中是根據(jù)專輯分類,如果我們的音樂信息中歌手和專輯信息都填寫正確,并且音樂信息中有專輯封面,那么它們就能全部正確分類,并展現(xiàn)專輯封面墻。
到現(xiàn)在就將Navidrome音樂播放平臺搭建完成了,它還能根據(jù)歌手將音樂分類,或者直接以目錄形式展現(xiàn)全部音樂。
那么音樂播放平臺有了,怎樣播放音樂呢?
移動端
移動端我的手機使用的是國人開發(fā)的《音流》,它目前有Android、iOS和Mac版本,并且可以支持Audio、Emby、Jellyfin、Navidrome和Subsonic,可以說是一款全能的音樂播放器。它的界面也比群暉自家的Audio播放器要好看不少,而且功能更加全面。
使用音流來連接Navidrome,因為我在外網(wǎng)可以通過域名訪問NAS,所以我直接主機地址直接填寫域名加端口號,這樣不論是在內網(wǎng)還是外網(wǎng)都能直接訪問。
音流的播放界面和QQ音樂很像,可以顯示歌曲信息和封面。
當然也支持歌詞的滾動顯示。
音流除了可以創(chuàng)建歌單,還能直接獲取Navidrome中的歌單,這樣一次設置歌單,全部設備都能通用。
音流支持專輯、搜索,隨機推薦,歌手、專輯等分類方式,隨心所欲一目了然。
PC端
PC端可以直接使用網(wǎng)頁訪問Navidrome就能播放音樂,如果想用客戶端,音流也是有windows版的,可以直接在官網(wǎng)下載,安裝時可能會顯示沒有證書不能安裝,按照下方的說明安裝證書后就能正常安裝了。音流PC端界面設置也很好看,使用非常方便,功能全面,歌詞支持滾動播放。
歌曲信息刮削
服務端和客戶端都有了,可能有人會問歌曲的信息還有封面是怎么設置的呢?我是使用Music Tag這款軟件,用它來刮削音樂的名稱、歌手、專輯、封面真的太好用了。
它的界面很簡單,和我之前用的Mp3tag很像,但是平凡卻不普通,它上部為菜單欄,左側為音樂的標簽欄,右側為文件列表。
初次使用要添加索引的目錄可以添加多個或者隨意更改所有目錄,設置好以后,每次打開都會讀取設置好目錄中的音樂。
設置好目錄后,目錄中所有的因為文件都會被掃描出來了。
先來介紹一下Music Tag刮削的數(shù)據(jù)源,它的數(shù)據(jù)源包括網(wǎng)易云、QQ音樂、itunes、酷狗、酷我等,基本上網(wǎng)易云和QQ音樂就能找到絕大多數(shù)的音樂信息,有它們兩個就足夠了。
下面介紹一下如何利用Music Tag刮削音樂的標簽,選中我們想要下載標簽的音樂,可以單選,可多選,然后點擊上方的自動匹配標簽按鍵,會彈出一個窗口,讓我們選擇我們想要刮削的信息,同時在后面勾選是否覆蓋我們的原有標簽。
如果同時刮削的音樂比較多,需要等一段時間,不過速度還是很快的。
刮削完成后,可以在左側標簽欄看到刮削到的信息,信息很全面,名稱、歌手、專輯、年份、音軌號、歌詞、封面都可以下載到,我的400多首歌曲,都能輕松完成標簽的設置,而且信息準確,非常好用。完成刮削后,要保存一下標簽信息,當然對標簽不滿意的,不保存原有信息就不會變了。
除了刮削音樂的標簽,它還有一個功能和好用,就是可以批量重命名,我喜歡用標題-藝術家的形式命名歌曲,它可以快速實現(xiàn)批量重命名,當然,它還有更多自定義的命名方法。
使用Music Tag刮削完并整理好的音樂,全部都有音樂封面,而且在車上聽歌,顯示的音樂信息和封面都很準確,真是非常好用的一款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