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小主機性能已經可以擔當辦公室電腦的大任,這也使得許多廠商紛紛入局,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原子俠的X7 Ti迷你主機,讓我們看看它都有什么不一樣吧!
嗨~大家好,我是飛帆飛帆,一個什么都喜歡研究、裝修過8套房子以及兩千平米辦公室的家電數(shù)碼愛好者。
我相信沒有完美的產品,它最少有1個維度會讓部分用戶覺得是缺點的,如何把產品真實的優(yōu)缺點展示給大家,確定它是否適合你,是我的分享的目的。
無論廣告還是個人體驗,努力保證體驗真實、客觀是基本原則,希望大家共同監(jiān)督!
原子俠是迷你主機品牌銘凡 Minisforum 推出的高端子品牌。銘凡是全球非常出名的迷你主機品牌了。銘凡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力十足,出一款新品就換一個模具,感覺開模都不要錢一樣,這一點比其他一個外觀模具套N個配置的要有意思許多。
但畢竟迷你主機這兩年剛剛起步,就算是業(yè)內頂級了,不是圈內人依舊很少知道銘凡。
X7 Ti是原子俠的第一款產品,使用了intel core ultra 9處理器中最高端的 185H標壓處理器,這款CPU除了帶有NPU AI單元以外,核顯上也超越AMD了,據說核顯性能比8845都要強。
X7 Ti提供了準系統(tǒng)、32G+1T、64G+1T三個選項,同時有帶顯卡塢的版本。
X7 Ti外觀上符合銘凡整活特性,機子使用一個支撐架做側放姿態(tài),可以調節(jié)一定的角度,直接平放也是可以的。
側放是因為前面板帶有攝像頭與麥克風,方便有人臉解鎖和視頻多人會議功能,省去外置設備,一體化更加簡潔
攝像頭頂部帶有物理遮擋開關,左右撥動即可遮蔽/打開。
使用支撐架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這個大屏幕。
大屏幕目前主要作用是監(jiān)控,屏幕通過內部連接主板運行,實測基本不占資源,從屏幕上可以看到CPU、GPU、內存與硬盤的基本運行情況,信息都很實用。比如CPU是顯示當前頻率、溫度、占用率,而GPU就顯示溫度與占用率,內存顯示使用內存/總內存、使用比例。
屏幕支持觸控操作,目前可以在上面調節(jié)三檔運行模式(45W/54W/65W)、音量、監(jiān)控屏亮度等功能,點擊USB與各監(jiān)控板塊暫時沒有具體功能,估計后續(xù)還能進一步OTA升級。
主機左右兩側接口方面,商品詳情圖標注得比較詳細,我就直接放上來了。
能看到有2個40G的USB 4接口,并且?guī)в?strong>DP+HDMI,這四個可以組成4屏輸出,對炒股與監(jiān)控等多屏需求用戶有用。
雙5G網口,很明顯是考慮了軟路由用戶的需求。
右邊有個非常特殊的OCulink接口是連接顯卡塢使用的,這里后面細說。
頂部是電源開關,攝像頭手動開關,SD卡讀卡器,以及能看到散熱鰭片的散熱出風口。
取下底部4個腳墊擰開螺絲再拆開蓋子,就可以看到加固支架、散熱鰭片與散熱風扇。
取下風扇與加固支架,能看到被絕緣貼紙蓋住的內存,撕開后看到內存是英睿達16G DDR5 5600,兩條組成32G的雙通道,內存可以自行更換。
右邊黑色的散熱馬甲壓著的就是固態(tài)硬盤了。
黃色的散熱銅管蓋住ultra 芯片,散熱規(guī)格還是很生猛的。
玩家說銘凡是散熱專家,看看這個規(guī)格,不是浪得名啊。
取下里的SST散熱馬甲,也非常厚實~
馬甲下面是一條型號為OM8PGP410240的金士頓PCIe 4.0硬盤,據分析應該金士頓nv2的oem版本。
左邊一個空的M2插槽支持2230規(guī)格的SSD與網卡等產品。
金士頓的SSD實測了一下, 在3D mark的存儲基準測試中得分1326;
CrystalDiskMark中讀取最高4793MB/s,寫入最高3916MB/s。
考慮到產品許多是辦公+輕游戲的用戶,搭配中等速率的SSD倒是挺合理。
為了測試這臺主機M2插槽的性能,我替換了一條雷克沙的ARES戰(zhàn)神進行測試,這也是一塊PCIe 4.0規(guī)格的產品,官方宣傳順序讀速為7400MB/s,是雷克沙PCIe 4.0產品中的挑梁之作了。
它采用TLC閃存顆粒,雖然沒有單獨的緩存芯片,但搭載了HMB3.0和SLC Cache組成智能緩存,可以讓它擁有超強的速度,作為主盤與副盤都完全OK。采用了低功耗設計,無論是筆記本/PS5/臺式機都可以完美適配,省電發(fā)熱量也低。
總寫入量最高可以達到3000TBW(4T),我的1T版本是1000TBW,雷克沙也為它提供了5年質保。
使用雷克沙戰(zhàn)神作為主系統(tǒng)盤后,3D mark的存儲測試從1326直接升到了2257分,提升巨大。
使用CDM再進行測試,讀取實測7037MB/s,寫入達到6479MB/s,速度大大提升了。
而在連續(xù)運行十多次磁盤測試軟件后,雷克沙戰(zhàn)神實測溫度50°C,溫控效果極好。
如果購買原子俠X7 Ti的用戶對磁盤性能有極高的要求,可以考慮進行更換。
那關于外觀硬件上的特點,咱就介紹到這,接下來進入實測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R23與R24測試。
原子俠X7 TI在R23多核得分17494(參考AMD 8845HS得分161XX),單核得分1761(參考AMD 8845HS得分17XX);
在R24多核得分945,單核得分106。
整體得分很不錯。
在R23/R24測試結束后,X7 Ti的CPU最高溫度為98°C,瞬時功耗最高來到了77.83W。手摸機器卻并不熱,放在散熱鰭片出風口位置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熱風,但量也極小。機器的風扇轉速達到頂峰時,能感覺到噪音但并不大,屬于可以忍受的范圍。
新一代的intel Ultra CPU在發(fā)熱上已經做得不錯了,再加上X7 Ti在散熱上的優(yōu)化,滿載下噪音與發(fā)熱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使用3D MARK的PUC測試,最大線程得分為7880分(AMD 8845HS為7577)!單線程為1000分(AMD 8845HS為992)!
3D MARK中 X7 Ti顯卡得分3441(AMD 8845HS為2884),顯卡確實對比上代大大加強,并且可以與AMD同級別移動CPU掰手腕了。
辦公軟件性能首先是PCMark 10,這是一款生產力綜合評分工具,它從三個方面打分:
基本功能:視頻會議,在多人會議,人臉識別性能、網頁閱覽性能等;
生產力:常規(guī)的文檔與表格的計算、復制粘貼、文檔編輯的響應速度等;
數(shù)字創(chuàng)作:照片編輯、濾鏡使用,視頻渲染與剪輯等;
這臺X7 原子俠得分為6592分,完全滿足常規(guī)辦公室office、辦公軟件、網頁閱覽與聊天軟件等復合使用的需求。
鑒于PC MARK也有一定的年份了,這里換上UL Benchmark(PCMARK、3DMARK母公司)最新的評測套件Procyon,是一款能針對Office辦公套件、adobe媒體三件套Photoshop、Lightroom、Premiere Pro以及Ai性能進行測試的全新生產力評測軟件。
它是目前最能代表生產力的實際使用體驗的軟件,也比PC MARK更全面、也更能壓榨電腦性能。
照片編輯是以Photoshop與Lightroom進行測試,得分為5089分,對比AMD最新的HX 370為6668分;
辦公生產力是以office進行測試,得分為6131分,對比AMD最新的HX 370為5920分;
視頻編輯是使用Premiere Pro進行測試;得分為7912分,對比AMD最新的HX 370為4841分;
原子俠X7 Ti所使用的intel Ultra 9 185H處理器能與AMD最新的HX 370互有勝負,終于洗掉了13/14代酷睿移動端處理器被AMD按著打的局面了。
AI測試使用Windows ML進行測試, 這是微軟開發(fā)的API,可以在 Windows設備上實現(xiàn)高性能AI推理。這項測試允許選擇CPU或GPU進行,原子俠X7 Ti的Ultra 9 185H在CPU得分111分,GPU得分101分。
最后是游戲實測。
最流行的黑神話,1080分辨率最低畫質下,官方評測工具有40幀的水平,屬于勉強可玩的程度。
用老一點的古墓麗影暗影進行測試,在2K分辨率下實測平均28幀,基本沒法玩。
3A大作想靠集顯暢玩是不太可能了。
下面試試網絡游戲。
坦克世界2K分辨率低畫質,平均幀率可以到209幀,完全能放開玩!
無畏契約2K分辨率低畫質,平均幀率更是到281幀,隨便玩!
那關于單主機的測試,就到這里,下面是使用擴展塢進行測試。
擴展塢上可以看到有顯卡插座與電源插口。
側面有個電源鍵,但實際使用中完全用不著,因為顯卡塢是隨X7 Ti啟動與關閉的。
另一面是電源安裝螺孔與OCulink接口,這是通過主板固SSD槽轉接的接口,走的是PCIe通道,理論上Oculink接口支持PCIe 3.0x4(32Gbps)和PCIe 4.0x4(64Gbps)兩種規(guī)格,是損耗非常小的顯卡塢了。
顯卡擴展塢本身沒有供電,需要根據顯卡規(guī)格自備電源單獨為顯卡供電。
擴展塢支持AT與SFX兩種規(guī)格的電源并配備了合適的螺孔安裝,底部兩個固定電源,上部固定顯卡,放在桌面是肯定穩(wěn)穩(wěn)的了。
我使用的是安耐美白金全模 Platimax II 1000DF,它電容全部為日系三大品牌的高品質電容,產品符合PCIe5.1標準、符合ATX3.1標準,瞬時峰值功率高于ATX3.0標準!轉換效能雖然是白金級別但轉換效率高達93.2%,已經是接近鈦金級的轉換效率。
在最新的PPLP測試中,安耐美PlatimaxII 1000在115V與230V兩個項目上都獲得了PLATINUM鉑金級的認證帶有原生12V-2*6供電接口,可以提供最高600W的功率輸出,目前4090的功耗也才450W而已。
PlatimaxII 1000使用了第二代逆轉彈塵技術,電源在啟動時前20秒(一代為10秒)風扇會高速逆轉來甩掉堆積的灰塵,減少灰塵堆積。而背后的D.F.Switch按鍵是可以在電源運行時,手動開啟20秒逆轉彈塵功能。
PlatimaxII 1000也帶有ECO智能溫控技術,當溫度低于55°C或負載低于60%時風扇停轉,減少功耗同時實現(xiàn)0噪音。
標配的是更好離線的壓紋線組,有10年質保,是我手上目前常備裝機電源了。
顯卡采用的是藍寶石7900XT 20G 極地版,藍寶是AMD顯卡中的頂級品牌,用料絕一流但卻價格親民,我這款雙11好價可以做到47XX元。同級別下的4070Ti Super京東上都是6XXX,價格差距在1200-1500元~差別超大!
配置為20G顯存、金屬背板、3個雙滾珠軸承風扇(飛翼軸流扇葉)、14層PCB、6根復合式鍍鎳熱管、2個HDMI 2.1+2個DP2.1,做工與用料到頂,顏值極高。
原子俠X7 Ti搭配藍寶石7900XT下,帶寬實測為5.82GB/s,換算到bps約是46.5Gbps,按一定損耗算X7 Ti的OCulink接口為64Gbps PCIe 4.0 * 4規(guī)格的。
在3D mark的Time Spy實測下顯卡得分為25778分,相較于我臺式電腦9700X+藍寶石7900XT的26702分,幾乎沒啥差別了。
X7 Ti與臺式主機的差距也僅僅是一點點CPU分數(shù)而已。
PC mark10來看,增加了5000塊的顯卡似乎提升不大。
從生產力來說看,原子俠X7 Ti在使用擴展塢搭配7900XT前后差距最大的在視頻編輯上,圖片編輯增加得不多。
office項基本沒變化,我就不放出來了。
AI運算方面,藍寶石7900XT的運算大概是Ultra 9 185H的8倍左右,提升巨大。
加上擴展塢最大的變化是游戲方面的,在藍寶石7900XT的加持下,X7 Ti可以實現(xiàn)4K全影視級最高畫質下平均幀率達到94幀!
有擴展塢與藍寶石7900XT加持,畫質也幾乎是全開狀態(tài)。
古墓麗影暗影,沒有顯卡的時候平均28幀,有了顯卡上了高畫質平均幀130幀。
可見X7 Ti需要玩3A大作的話,需要購買擴展塢加一塊好顯卡才行。
至于在線網游,加上顯卡可以4K畫質全開到頂,兩三百幀的速度非??膳?。
原子俠X7 Ti在單機狀態(tài)下,有優(yōu)秀的產品外觀設計,有屏幕、有豐富的接口、有攝像頭,各方面都是一臺非常適合家庭、辦公室、各種監(jiān)控、炒股、數(shù)據分析等類型的用戶使用,說白了就是,常規(guī)的辦公與家用電腦,它都勝任了。
而加上擴展塢之后,原子俠X7 Ti就幾乎全能了,3A大所輕輕松松,視頻編輯完全拿捏,只要顯卡搭配合適,就是一臺小型發(fā)燒游戲電腦。
我個人非常推薦單獨購買原子俠X7 Ti作為辦公電腦、家用電腦使用,因為好用、方便、也節(jié)省空間。
游戲專業(yè)戶建議還是走DIY臺式機更合適。
除非是對設備便攜性與移動性有需求、特殊環(huán)境不適合使用臺式電腦、或者在公司采購的基礎上增加游戲能力等需求,再去采購帶擴展塢的版本吧。
畢竟擴展塢+電源+顯卡,是一筆不低的開支了。
那關于這款產品,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