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刷到了這個名叫初照的雙反相機造型,立刻感興趣了,雖然沒有祿來相機,但是對腰平取景器的使用方式念念不忘,看到首發(fā)價 199 元就打算試一試??上霞墚斕焱?8 點一直沒出現(xiàn)鏈接,等了好久才刷到已售罄,按照搶購習(xí)慣又刷了一會才買到了。
運氣不錯,平安夜當天就收到了,正好拿來當 4 歲娃的圣誕禮物,我覺得買個兒童相機也要 100 元左右,可能以后還會丟掉,這個包裝倒是挺復(fù)古的。
包裝盒內(nèi)只有初照相機本體,一根掛脖繩,和一個 C 口的充電器。
光看造型不知道有多小,拿在手上就知道了,這個初照雙反相機真的就巴掌大小,長度連 iPhone 都不夠。
正面設(shè)計還是挺還原的,但是注意看這里的雙攝像頭,有一顆是假的,就是最上面這顆,非常不通透,只有下方的攝像頭是可以使用的。此外正面還有四個按鍵,環(huán)繞在鏡頭四周,分別是相冊按鍵、刪除按鍵、開機\濾鏡按鍵、快門按鍵。
側(cè)面基本就是點綴了,只有這個搖桿是實際可以操作的。有意思的是搖起來就可以錄制視頻,可以錄制 6 秒,如果想一直錄制就要一直搖。那一直搖不就都是抖動,沒啥意義。實際上快門按鍵長按后就是正常錄制視頻,所以這個搖桿純粹就是送的,在選相冊照片時可以搖動前后選擇。
前面都沒什么特別的,只有在頂蓋打開時,腰平取景器終于有點好玩的感覺。我覺得腰平取景器的蓋子打開是最有儀式感的,其實很多微單相機都有上翻的屏幕,和腰平的感覺差不多,但是當世界被鎖在這個 1 比 1 的正方形小盒子里時,人總會覺得在專心取景。
注意上方的蓋子的卡口很薄,很脆,我的打開就顯示是斷的,勉強還蓋的上。
錄制視頻也顯示的很簡單,就是一個 16 比 9 的顯示框和錄制時間,連字體都這么老舊。
底部有一個 type-c 接口,測了下 5W 不到的充電功率,續(xù)航也沒去測了,沒打算當正經(jīng)相機。原廠自帶一張 16GB 的 TF 卡,照片才 4MB 一張,完全夠用。
實拍
雖然沒打算當正經(jīng)相機,也要順便試一下到底能拍什么樣的東西,冬天大中午出去曬曬太陽,光比反差很大。
取景器里在光比太大的地方會出現(xiàn)顏色斷層,實際拍照的話倒還好,沒怎么看到斷層。
畫質(zhì)不用過多期待,就是很老舊的 CCD 那味,只要光比反差太大,高光肯定過曝。注意按下快門的時候,還會重新再抽搐對焦一次,所以會有延遲。
按一下開機按鍵,也會切換濾鏡為黑白,其實是偏褐色的,老照片的感覺,既然彩色比較失真,我覺得這種褐色倒還看著有點意思。其實一切都是 1 比 1 的構(gòu)圖帶來的獨特的視覺感受。
至于視頻拍攝,沒有防抖,肯定要站定拍攝固定視角,會自動變 16 比 9,符合當下主流的橫屏比例,我感覺也是拍黑白復(fù)古比較合適,去掉那些顯得臟臟的彩噪。
當然視頻參數(shù)和照片一樣,做不了任何調(diào)整,只需要按下快門,全自動拍攝。我看了下素材,是 1080P,但是幀率是很奇怪的 26.32fps,至少也過了 25p,勉強能用。
總結(jié),這個就是有著「雙反」造型的一個玩具而已,甚至只有一顆鏡頭可用,本質(zhì)就是一個數(shù)碼 CCD 小相機,有一個數(shù)碼的腰平顯示屏。199 元不算貴也不算便宜,不要抱著期待去拍照,有多余的預(yù)算來收藏可以考慮。
小問題也有,開蓋的塑料卡口小心斷裂,很薄。然后開機比較慢,所以我開機后一般不關(guān)機。對焦完成后按下快門依然會抽搐對焦一次,再拍照,所以要有預(yù)判。取景器的顯示屏?xí)霈F(xiàn)顏色斷層,實際拍照倒是沒有。
其他的沒有 raw,沒有防抖,沒有視頻格式,照片只有 4mb 左右的 jpg等等都不算缺點,因為我覺得它就是個手辦加玩具吧??赡芎团笥岩黄鸪鋈呓謺r,掏出來娛樂一下。大部分時間就給娃去拍著玩,以后不要了就給我當個手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