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 <dd id="6g0kr"></dd><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_亚洲图色成人_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亚洲,欧美精品._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_国产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極客思維的縮影:一加7 Pro深度體驗    

    安卓手機 07-13 10:00:05 7 0


    在上一篇文章中,和各位同學分享了一加所處的市場背景以及一加7 Pro承載著怎樣的歷史使命,并通過視頻開箱、包裝設計與陳列、外觀結構設計三個方面談到一加7 Pro的表象,事實上除了優(yōu)秀的手感和家族式的設計語言,一加在內在方面的沉淀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這篇深度體驗報告就詳細聊一聊一加7 Pro的內在美。



    在正式動筆之前,還是要附上一個簡短的開箱視頻,包含開箱及快速上手、通話質量測試、外放音質測試三大部分內容,建議在超清模式下觀看以獲得最佳體驗。


    屏幕表現(xiàn)丨高素質硬件帶來出色表現(xiàn)



    屏幕是消費者與電子設備之間傳遞信息的主要介質,尤其是在體積嬌小的手機產(chǎn)品中,屏幕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用一加的話說,就是“手機是人類的外延,那么屏幕就是眼睛的外延”,因此如何在手機屏幕技術上進行突破和提升,成了手機廠商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時至今日,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視網(wǎng)膜屏帶來的細膩顯示、習慣了AMOLED帶來的高飽和色彩表現(xiàn),似乎任何新興的技術得以普及和量產(chǎn)以后都會趨于平淡?;叵虢鼛啄晔謾C屏幕上的突破,以三星S6 Edge為代表的雙曲面屏和以iPhone X為代表的全面屏可以說再一次引領了趨勢,一加7 Pro則嘗試將這兩種屏幕技術相互融合。



    在發(fā)布會上,張老板也有提到,一加7 Pro的這塊屏幕是整個手機中成本最高的一部分,從參數(shù)來看這塊屏幕為6.67英寸,擁有3210*1440像素的分辨率,也就是所謂的2K+級別,屏幕比例為19.5:9,像素密度達到了516ppi,支持90Hz的刷新率,局部亮度可以達到800nits。與此同時還支持HDR10+以及時下熱門的DC調光技術。



    在顯示細膩度方面,2K分辨率與1080p分辨率還是有著比較明顯的區(qū)別,這樣細微的變化在顯示樣片的情況下確實不太容易分辨,畢竟達到視網(wǎng)膜屏幕級別以上人眼很難感知。眾所周知,AMOLED屏幕由于次像素排列的問題,同樣是1080p分辨年率屏幕看上去總是沒有LCD同分辨率屏幕那樣細膩,在觀察文字的時候感知會比較明顯,尤其是文字邊緣的鋸齒。當分辨率達到2K左右,肉眼就無無法看到文字邊緣的鋸齒了,上面一張圖是一加7 Pro與一加6顯示同一畫面使用微距拍攝的照片,對比非常明顯。



    在色彩表現(xiàn)方面,一加7 Pro的這塊屏幕支持sRGB、Display P3色域。在屏幕顏色模式選項中提供了鮮艷、自然、專業(yè)三種選項,尤其是在專業(yè)模式下可以調整色域和屏幕的色溫表現(xiàn)。模式之間的切換所見即所得,通過上面的樣張顯示可以直觀的感受到不同色彩模式下的顏色變化。



    上面一張圖是一加7 Pro、一加6、小米9以及采用LCD屏幕的vivo Z5x顯示同一張樣片拍攝的照片,不難發(fā)現(xiàn)AMOLED屏幕還是有著比較鮮明的特性,相比之下LCD屏幕則會顯得有些暗淡。盡管說在各大論壇上還有一部分用戶在高喊“LCD永不為奴”,但AMOLED技術憑借著自身可彎曲的特性為屏幕行業(yè)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可謂一路高歌猛進。



    在屏幕亮度方面,由于我手頭沒有專業(yè)的亮度測試工具,所以將上述四臺手機同時顯示一張純白色圖片,通過拍攝的照片不難發(fā)現(xiàn),一加7 Pro的屏幕是這四臺手機中最高的。結合第三方測試機構給出的數(shù)據(jù),手動最高亮度可以達到403nit,激發(fā)亮度為585nit。



    將一加7 Pro帶到戶外,實際體驗下來即便是在光線較強的環(huán)境下,屏幕亮度的表現(xiàn)也比較出色,可以清楚的看到屏幕上顯示的內容,而在一般情況下屏幕亮度會自動降低,以此來達到顯示效果和功耗方面的平衡。



    一加7 Pro在屏幕方面帶來的另一個驚喜就是90Hz的刷新率,在此之前只有部分游戲手機才會搭載高刷新率的屏幕。所謂刷新率就是畫面每秒鐘刷新的次數(shù),刷新率越高畫面顯示就會越流暢,通過上面的演示圖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在電競顯示器這樣的專業(yè)設備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240Hz刷新率的怪獸級裝備。



    一加7 Pro這塊90Hz刷新率的屏幕不僅適用于游戲體驗,在系統(tǒng)全局也被廣泛應用。最顯而易見的感知就是在快速滑動應用列表和系統(tǒng)菜單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交互動畫的連貫性,有一種幀與幀之間的動畫被補齊的感覺,這種順滑和暢快感是Android手機中并不多見的。通過上面的慢動作拍攝的GIF動畫可以感受到60Hz與90Hz刷新率的區(qū)別。



    2K+的屏幕分辨率配合90Hz的刷新率,對手機整體的功耗控制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在系統(tǒng)顯示設置中,一加也給出了解決方案,可以手動調節(jié)分辨率和屏幕刷新率,尤其是分辨率還支持智能切換。不過個人認為細膩的顯示效果和流暢的操作體驗不應該被系統(tǒng)開關扼殺掉,一段時間體驗下來尤其是90Hz的刷新率,用了真的就回不去了。



    除了在日常體驗方面的優(yōu)化,一加7 Pro的這塊屏幕還支持HDR10+顯示技術,目前在行業(yè)內只有兩款手機的屏幕支持這項技術。HDR即高動態(tài)范圍圖像,相比普通的圖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動態(tài)范圍和圖像細節(jié),在使用手機看電影的時候帶來不錯的視覺觀感。目前騰訊視頻已經(jīng)提供了部分HDR視頻的影視資源,上圖為開啟和關閉HDR顯示效果的對比。



    在眼睛健康方面,一加7 Pro也及時跟進了時下熱門的DC調光,與主流的解決方案一樣,并未默認全局使用,而是在系統(tǒng)設置菜單中預留了開關,對于低亮度顯示情況下PWM調光敏感的用戶可以選擇手動開啟。一加7 Pro的這塊屏幕最低亮度可以調至0.27nit,在黑暗環(huán)境下使用大幅降低屏幕亮度,因此也獲得了德國VUE低藍光護眼認證。



    在應用適配方面,Android應用開發(fā)都會遵循Google統(tǒng)一制定的設計邏輯,應用的頂欄和底欄始終保持不變,位于中間的內容顯示區(qū)域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屏幕比例進行自動適應,以此來適應不同比例的屏幕,因此分辨率和屏幕比例方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而對于大圓角的適配,氫OS團隊和多數(shù)的第三方應用開發(fā)者也已經(jīng)看到了這一趨勢,因此在應用開發(fā)的時候在UI設計上做出相應調整,避免了應用遮擋的問題。



    整體來講,一加7 Pro的這塊屏幕聯(lián)合了上游供應商三星共同開發(fā)定制,在顯示細膩度、色彩表現(xiàn)、刷新率、HDR等方面都保持著行業(yè)第一梯隊的水準。憑借著一加多年來對于手機屏幕調校方面的技術積淀以及UI方面的適配,使得這塊屏幕扎實的素質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在游戲和影音娛樂場景下有著更好的視覺沉浸感。值得欣喜的是,這塊屏幕也獲得了Display Mate A+級別的評分認證,與三星S10的屏幕表現(xiàn)不分伯仲。



    講到這塊屏幕的不足,各位同學似乎也會認為我有些“雞蛋里挑骨頭”的意思,但事實上這個問題確實困擾著我,不僅僅是一加7 Pro,之前多款雙曲面屏手機都存在這個問題。由于屏幕兩側自然彎曲,在正面觀看的姿勢下兩側彎曲部分會出現(xiàn)反光的情況,尤其是橫屏狀態(tài)下會愈發(fā)明顯,或多或少會影響用戶專注于屏幕內容。


    性能體驗丨驍龍家族的滿血旗艦



    在近幾年的移動設備芯片戰(zhàn)爭中,高通憑借著強大的技術實力一舉拿下了幾乎所有移動SOC市場的份額,一眾Android廠商也不得不選擇擁抱高通。一加7 Pro作為一加上半年的旗艦產(chǎn)品,搭載了高通驍龍最新的855旗艦SOC,這是一顆八核心的處理器,采用7nm工藝制程,單核主頻最高可以達到2.84Ghz。與之一同到來的還有Adreno 640圖形處理芯片以及Qualcomm AI Engine引擎。



    跑分是衡量一款手機性能最直接的方法,尤其是面對旗艦級的性能怪獸。一加7 Pro在安兔兔跑分中的測試成績?yōu)?71387分,與小米9、魅族16s處于相當水準。GeekBench 4的單核測試成績?yōu)?722,多核測試成績?yōu)?0497,整體表現(xiàn)與諸多搭載驍龍855芯片的旗艦手機不相上下。



    在存儲芯片方面,一加7 Pro提供了LPDDR4X 6GB/8GB/12GB三種內存容量可選,閃存方面有128GB/256GB兩種規(guī)格可選,并且標配UFS 3.0雙通道閃存。個人認為8GB運存已經(jīng)基本可以滿足日常應用和游戲使用,因此8GB+128GB是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即便曾經(jīng)大家都認為Android是一個吃資源的系統(tǒng),但只要給它足夠的資源,總要有吃到飽的時候,對于任何事物的追求也總要有個上限。手機的運行內存上升到8GB,可能進入到一個比較平穩(wěn)的階段。



    日常使用中,一加7 Pro搭載了RAM Boost啟動加速技術,開啟這項功能后系統(tǒng)會學習記憶用戶對手機應用的使用習慣,將后臺常駐應用進行資源壓縮,有效利用內存容量優(yōu)勢提升日常應用的加載和后臺啟動速度。實際體驗下來,12GB的運行內存空間后臺常駐30個應用切換流暢自如。在今年上半年發(fā)布的旗艦手機中,幾乎都可以看到類似RAM Boost這樣的內存管理技術,由此也不難看出,手機性能未來的挑戰(zhàn)會逐漸走向軟件優(yōu)化層面,一加可以說是走在了前面。



    UFS 3.0芯片的加入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機存儲芯片的讀寫速度,在這個無線網(wǎng)絡飛速發(fā)展的年代,或許已經(jīng)不需要通過數(shù)據(jù)線與電腦連接拷貝照片和視頻,芯片的讀寫速度還會顯得非常重要嘛?答案一定是會,就以日常大型游戲安裝來講,在UFS 2.1芯片的一加6上安裝1.66GB的《王者榮耀》需要耗時8秒左右,而在UFS 3.0芯片的一加7 Pro上安裝則只需要6秒鐘左右。



    為了進一步挖掘一加7 Pro這顆閃存芯片的讀寫性能,我使用AndroBench進行了讀寫速度測試,通過上面的測試截圖可以看到,一加7 Pro(右)的連續(xù)讀取速度為1438.65MB/s,連續(xù)寫入速度為396.62MB/s,遠遠超過搭載UFS 2.1芯片的一加6(左)。通過以上測試數(shù)據(jù)可以直觀的看到,UFS 3.0芯片帶來的速度提升幾乎相當于固態(tài)硬盤與機械硬盤的差距。



    游戲體驗是最直接的榨干手機SOC性能的方式,也是大多數(shù)消費者在使用手機過程中最耗資源的使用場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使用愛否科技出品的快否App進行輔助測試,便于直觀的記錄和繪制游戲過程中的幀率變化情況。參與測試的游戲騰訊旗下的熱門手游《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以及獨家支持一加7 Pro這塊90Hz刷新率屏幕的《QQ飛車》。



    在游戲《王者榮耀》中,系統(tǒng)默認將畫質匹配為高畫質,但未開啟角色描邊與高幀率模式。手動打開角色描邊與高幀率,并將分辨率調節(jié)至高,整場游戲的畫質和流暢度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團戰(zhàn)的時候也沒有出現(xiàn)卡頓的情況??旆馎pp測試結果為平均幀率59幀,撥動0.86幀,整體發(fā)揮比較穩(wěn)定。CPU狀態(tài)圖顯示整場游戲以大中核為主運行。



    來到《和平精英》吃雞戰(zhàn)場上,系統(tǒng)根據(jù)硬件情況默認匹配值高畫質/高幀率狀態(tài),不過這顯然不符合一個極客玩家的需求,為了榨干這顆SOC的性能,手動調節(jié)至HDR高清畫質/超高幀率模式,并打開抗鋸齒。整場游戲中人物移動、射擊都比較流暢,畫質渲染也比較理想。游戲結束后,快否App顯示平均幀率為39幀,波動范圍0.93幀,從軟件繪制的CPU狀態(tài)圖分析,CPU基本以中核運行,偶爾有大核參與工作。



    在《QQ飛車》游戲中開啟高畫質和高幀率模式,測試結果為平均61幀,撥動0.55幀。官方宣稱《QQ飛車》游戲是與一加7 Pro合作支持90Hz刷新率的,但遺憾的是測試使用的快否App并不能正常記錄高幀率模式的數(shù)據(jù)。從軟件繪制的CPU狀態(tài)圖來看,在這類輕量級游戲中基本以中小核心運行,大核很少需要開啟。


    由此也不難看出,90Hz刷新率屏幕在目前的軟件尤其是游戲兼容性方面還比較糟糕,很多游戲廠商為了保證游戲的基本體驗還是在軟件層面將幀率限制到最高60Hz甚至是更低。但這也并不能說明90Hz刷新率的屏幕沒有實際意義,反倒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相信在不久的一段時間,就會有游戲廠商會去為90Hz刷新率做出適配,相信到那個時候手游的體驗會更上一個臺階。



    以上三款游戲在驍龍855強勁性能的加持下有著非常不錯的畫質和流暢度表現(xiàn),尤其是《QQ飛車》搭配一加7 Pro這塊90Hz刷新率的屏幕帶來酣暢淋漓的游戲體驗,Elite Gaming技術用實力詮釋了一加“西裝暴徒”的性能表現(xiàn)。為了壓制這顆躁動的“芯”,一加7 Pro也配備了液冷散熱技術,通過機身背部的液冷導熱銅管將SOC的熱量均勻的散發(fā)到機身中框上。在體驗以上三款游戲的過程中,每一局游戲過后(約25~30分鐘)使用溫槍測試手機溫度,一加7 Pro機身發(fā)熱區(qū)域集中在機身背部一加LOGO的位置,實測最高溫度為38.6度,整體的散熱表現(xiàn)比較出色。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很多人都可以用手機拍攝和剪輯視頻,通過微博或其他網(wǎng)絡渠道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作為一個對數(shù)碼產(chǎn)品有著狂熱追求的九零后,我也會經(jīng)常拍攝一些簡短的VLOG來分享數(shù)碼產(chǎn)品的開箱體驗,有時候礙于時間的限制也會使用手機來剪輯創(chuàng)作視頻。在視頻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導出渲染的過程是最耗費手機資源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也成為了考驗手機性能的測試項目。在測試中我將四段分辨率為1080p,總計時長為兩分鐘的視頻片配上同一段背景音樂進行渲染輸出,一加7 Pro耗時2分11秒,搭載驍龍845的一加6耗時耗時2分49秒。這無疑是一場硬實力的較量,可見驍龍855帶來的性能提升還是非常顯著的。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但若這顆大樹同時為多個廠商遮陽庇陰,那么大樹下面的競爭還是無可避免的。在硬件性能得到同一的解決以后,想要在體驗方面拉開差距、形成自己的特色,那就只能將目光轉向軟件層面。近一年來的發(fā)展勢態(tài)也印證了我的想法,各個廠商的系統(tǒng)優(yōu)化不再局限于UI設計和基本的功能不足,而轉向了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和內存管理方面,向來以“快穩(wěn)省”著稱的一加自然也率先搭上這趟列車。


    影像創(chuàng)作丨時代背景下的三攝方案



    除了全面屏、855這樣的硬核詞匯以外,三攝也成了今年手機行業(yè)的熱門話題。隨著手機拍月亮的事件愈演愈烈,手機廠商在影像創(chuàng)作方面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一加7 Pro旗艦級的定位促使一加影像團隊為其配備了主攝+長焦+廣角的三攝解決方案,即便說廣角可能不會是經(jīng)常用到的焦段,但對消費者而言有總要好過沒有,最起碼逃過了一票否決的考驗。



    在進入樣張環(huán)節(jié)以前,首先來交代一下一加7 Pro這三顆后置攝像頭的參數(shù)。主攝是比較熟悉的IMX 586,在多數(shù)旗艦手機上都見過了,擁有4800W像素,單個像素感光面積為0.8μm,四合一單個像素感光面積為1.6μm,光圈為f/1.6,支持OIS光學防抖和EIS電子防抖,并且包含了7P鏡頭組合;廣角鏡頭為1600W像素,光圈為f/2.2,擁有117度的視場角;長焦鏡頭為800W像素,單個像素感光面積為1.8μm,光圈為f/2.4,支持OIS光學防抖。一加7 Pro在相機中加入了Ultrashot超清引擎,在大逆光、快速抓拍和夜景方面有著大幅提升。



    相機的實際成像表現(xiàn)還是要通過樣張來直觀感受,趁著周末我?guī)е患? Pro來到了三晉省會太原美麗的長風商務區(qū),兜兜轉轉之余順便拍攝了一些樣片。氫OS相機的取景界面與整套系統(tǒng)的優(yōu)化思路高度一致,保持著簡潔的設計理念。按鈕分布的位置與主流的相機應用基本一致,左側依次是HDR、閃光燈、照片比例、定時拍攝,右側是縮略圖、快門按鈕以主副攝切換按鈕。





    在戶外光線充足的情況下,這顆48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它的能力,對于景物的細節(jié)和色彩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尤其是在手動開啟HDR以后,畫面的的高光部分得以壓制,暗部提亮,畫面的整體觀感要更好。




    切換至廣角模式,可以拍攝的畫面寬幅會更廣,一加7 Pro支持117度超廣角拍攝,同一位置下拍攝的畫面大幅增加,對于旅行時拍攝山水、風景再好不過。稍顯遺憾的是廣角模式也會帶來一定的畸變現(xiàn)象,即便氫OS的相機支持一定的算法畸變修正,但從上面的樣張還是可以看到遠處的大樓向兩側傾斜的現(xiàn)象。




    超級夜景也是一加的強項,開啟夜景模式后系統(tǒng)會根據(jù)當前的光線環(huán)境自動計算曝光時長,并且連續(xù)拍攝多張照片進行算法合成,按下快門后需要等待幾秒鐘左右完成拍攝和成像處理。得益于Ultrashot超清引擎的加持,在夜景模式下自動開啟HDR算法,夜景樣張的細節(jié)表現(xiàn)更加出色。



    單獨去看同一款手機拍攝的樣張不足以體現(xiàn)差別,所以在拍攝樣片的過程中我也加入了小米9和一加6兩款新老旗艦作為參考對象。在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下,三者的表現(xiàn)都比較不錯。一加7 Pro和小米9的畫面亮度要更很高一些,畫面整體觀感更好。



    放大畫面細節(jié)來看,一加7 Pro和小米9在解析力上要更占優(yōu)勢,仔細觀察不難看出小米9在樓宇與天空交接部分的處理上更多的是照顧到畫面銳度,一加7 Pro的邊緣銳度要稍差一些,但整體線條過度要會更加平滑。



    暗部細節(jié)表現(xiàn)一加7 Pro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紅色磚塊的紋理清晰可見,并且磚塊整體的畫面亮度也要更好,還拍出了磚塊反光的真實效果。小米9的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畫面略有噪點,一加6噪點較多,并且磚塊紋理有了明顯的涂抹痕跡。



    手動開啟HDR以后,三者的畫面亮度均有提升,暗部亮度得以提高,畫面整體的觀感更好。不過對比之下仍舊是一加7 Pro、小米9的畫面整體亮度更高,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一加7 Pro對于天空、紅色瓷磚以及樓頂遮雨棚的細還原要更好。



    遠景解析力方面小米9的表現(xiàn)似乎要更好一些,不過一加7 Pro也不甘示弱。



    得益于長焦鏡頭的加入,一加7 Pro具有最高十倍變焦功能,以上分別為默認、三倍變焦和十倍變焦狀態(tài)下拍攝的樣張。通過十倍變焦樣張與上一組樣張樓頂大字對比,可以明顯感覺到長焦鏡頭在遠景解析力方面的優(yōu)勢。



    色彩方面的表現(xiàn)通過上面一組樣張直觀展示,各位同學請自行感受。



    在光線比較復雜的環(huán)境下,一加7 Pro的抗炫光能力似乎沒有小米9表現(xiàn)的出色,通過上面一組樣張不難發(fā)現(xiàn),一加6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不過對于畫面整體亮度和寬容度方面的表現(xiàn),一加7 Pro則具有一定優(yōu)勢。



    在夜景方面,三者均設計有夜景模式。通過上面一組樣張對比,小米9在夜景方面的表現(xiàn)要更好一些,畫面整體亮度和寬容度更好;而一加7 Pro與上一代一加6相比進步并不是特別明顯。



    在人像方面一加7 Pro設計有57mm焦段的專業(yè)人像模式,開啟后支持自動背景虛化和人像美顏。但即便是再完善的算法也會無法應對現(xiàn)實生活中復雜的拍攝環(huán)境,背景虛化功能在某些特殊場景下還是會出現(xiàn)失效的現(xiàn)象。



    講到前攝就不得不再聊一聊這顆升降式攝像頭,這顆攝像頭是來自索尼的IMX 471,擁有1600萬像素,單個像素的感光面積為1.0μm,光圈為f/2.0,支持EIS電子防抖。一加也為這顆前攝加入了前置HDR、AI美顏、屏幕補光等玩法。



    拋開這些硬實力,我們先來感受一下這顆攝像頭的升降體驗。根據(jù)發(fā)布會上所講到的 ,這這攝像頭內部由電機驅動,系統(tǒng)檢測到需要開啟前攝的時候自動彈出,大約需要0.53秒左右的時間。實際下來升降速度還是可以接受的,不會明顯感受到前攝升降帶來的等待時間,不過在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下還是可以明顯聽到機械結構運轉的聲音。一加也非常貼心的在氫OS系統(tǒng)中攝像頭位置設計了一束藍色的光效,在攝像頭升起的瞬間顯示,也算是一種提醒和強調吧。



    電機驅動就會出現(xiàn)使用壽命的問題,這也是消費者所關心的問題。根據(jù)一加官方的說法,這顆升降攝像頭支持30萬次的升降操作,換算下來即便每天升降50次也足以陪你到天荒地老了。升降攝像頭需要解決的還有另外三個問題,其一是手動將攝像頭按下是否會損壞電機,關于這個問題一加并沒有給出明確說法,不過我也嘗試將其手動按下,系統(tǒng)會彈出提示避免此類操作;其二是攝像頭是否經(jīng)得起頻繁切換,經(jīng)測試頻繁升降十次以上會彈出保護提醒;其三是手機意外掉落時攝像頭能否及時收回,實際的測試結果非常理想,依靠手機內部的重力傳感器,檢測到手機意外掉落時攝像頭會自動收回并彈出相應提示。



    聊完了前攝的機械結構設計,接著就來看看前攝的成像表現(xiàn)。以上是三款手機前攝拍攝的樣張,拍攝過程中均未開啟HDR模式??梢钥丛谀婀猸h(huán)境下,一加7 Pro對于人臉的曝光是最準確的,小米9要偏暗一些,一加6則出現(xiàn)了朦朧灰。



    手動開啟HDR以后不難發(fā)現(xiàn),畫面的明暗部分得到了平衡壓制,整體觀感要更好一些。三者對比下來,仍然是一加7 Pro的樣張效果最佳。



    切換至人像模式,會自動賦予背景虛化和人像美顏功能。背景虛化無可避免的還是會出現(xiàn)些許的失效現(xiàn)象,人像美顏支持三個檔位的調節(jié),實際對比下來美白和磨皮效果比較自然。稍顯遺憾的是,在一加人像模式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一些進階的人像功能,需要搭配第三方應用來實現(xiàn)。



    在視頻創(chuàng)作方面,一加7 Pro支持普通視頻、慢動作和延時攝影三種模式,可以輸出1080p和4K兩種分辨率格式,并且最高可以拍攝4K 60幀的視頻文件,種類豐富的高質量的視頻素材也有助于Vlogger們在后期能夠剪出更好的視頻。



    除了在以上影像創(chuàng)作方面的優(yōu)化,氫OS也提供了簡單的照片后期處理功能,其實在一加6上就有這項功能,不過個人一直習慣于將照片傳到電腦再用PhotoShop修片,也沒有深入挖掘這項功能。除了常規(guī)的裁剪、旋轉、亮度、色溫等基本調節(jié)之外,還支持濾鏡添加,系統(tǒng)默認提供了十余種濾鏡,我個人比較青睞的是最后三個黑白濾鏡。



    一加7 Pro憑借著強大的攝像頭硬件實力和精心調校的軟件算法,在拍照和視頻錄像方面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廣角鏡頭的加入補齊了三攝缺失的短板,支持4K 60幀視頻的錄制也為Vlogger們提供了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拍照方面的玩法一加一直沒有跟進主流,這或許也是一加希望保持“極客”形象的固執(zhí)堅持吧。


    音質通話丨超線性雙揚聲器的震撼體驗



    一加7 Pro配備了超線性雙揚聲器,同時搭載了杜比全景聲。在上一篇文章的結構設計部分就提到,一加7 Pro的聽筒要比主流手機的聽筒寬上不少,在其背后塞進去一顆更大的揚聲器。雙揚聲器對音量和音質方面的提升都是非常明顯的,兩個揚聲器發(fā)出的聲音響度總要高于一個喇叭,并且增加了一個音源以后在橫屏使用狀態(tài)下感知到的聲音會更加立體化。



    實際體驗下來在玩游戲和看電影的場景下的提升尤為明顯,可以感知到更多的細節(jié)聲音變化,比如游戲中敵人的腳步聲或者是電影中激戰(zhàn)時打斗的聲音,在吃雞類游戲中也可以通過兩個聲音來源幫助玩家辨別敵人的方向。杜比音效的加入在觀影的時候也會獲得更立體的聲音體驗,搭配HDR10+的屏幕帶來更好的沉浸感。



    一加7 Pro去掉了3.5mm耳機接口,隨機附件中也沒有看到Type C轉3.5mm的音頻轉接線,一些擁有高端線材耳機的用戶需要自行購買。值得一提的是,一加7 Pro搭載了藍牙5.0芯片,支持aptX、aptx HD、LDAC和AAC多種無線音頻傳輸技術,可以實現(xiàn)無損音頻信號傳輸。



    在網(wǎng)絡通話方面,支持三大運營商的信號頻段已然成為行業(yè)主流,在機身底部搭載了一個正背SIM卡槽,支持同時插入兩張SIM卡。有關于外放音質和通話方面的詳細表現(xiàn)在文章開頭的快速上手視頻中有詳細介紹,通過聽覺的形式感受更加直觀。


    操作系統(tǒng)丨輕快流暢著稱的H2OS


    定制Android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了國產(chǎn)手機廠商在系統(tǒng)優(yōu)化方向的常態(tài),經(jīng)過諸多廠商的努力,很多國外的Android系統(tǒng)逐漸出現(xiàn)了水土不服的現(xiàn)象。放眼國內,一眾手機廠商的定制操作系統(tǒng)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和挑戰(zhàn),因為它們都非常明白,軟件是抓住用戶的唯一入口。與眾多定制Android系統(tǒng)有所不同,一加的氫OS在優(yōu)化思路上一直是在做減法,輕快流暢是氫OS的終極目標。



    經(jīng)過幾年的迭代和完善,如今的氫OS已經(jīng)日趨成熟,已經(jīng)渡過了功能補足的階段,轉而向自己獨有的優(yōu)化思路和特色功能方面發(fā)力。目前體驗到的氫OS是基于Android P深度定制的版本,而在一加官方論壇也提供了基于Android Q定制的嘗鮮版。這次體驗還是基于Android P版本進行介紹,在后續(xù)我還會繼續(xù)分享Android Q版本的新功能特性。



    首先是一鍵換機功能,有助于從老款一加手機或是其他品牌的Android手機直接將重要資料轉移到新手機中。一加的這項功能叫做“一加搬家”,支持聯(lián)系人、短信、圖片、視頻等資料的轉移,暫時還不支持應用搬家。



    在系統(tǒng)UI方面,氫OS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保留了原生Android抽屜式的應用列表,弱化“桌面”這一概念的存在。最初使用一加6的時候還有些不太習慣這樣的操作邏輯,想要打開一個App需要在一堆列表里反復尋找,不過后來發(fā)現(xiàn)App列表右側的滾動條支持首字母索引功能,滑動至任意字母懸停,與之對應的App會被框選,便于快速找到需要打開的App。而在一加7 Pro上,曲面屏的加入也使得這一操作更加順滑,減少了手指觸摸屏幕邊緣的硌手感。



    在UI設計方面,氫OS也是我認為不多見的精致產(chǎn)品,做設計出身的我對于用戶界面還是有比較苛刻的追求,目前只有氫OS和魅族的Flyme在設計上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系統(tǒng)默認不支持主題更換,不過可以下載第三方的圖標包;多數(shù)系統(tǒng)應用經(jīng)過氫OS團隊精心的設計,動畫和操作邏輯都保持著很高的一致性。



    在交互方面,氫OS為一加7 Pro提供了三種交互方式,在系統(tǒng)設置中可以選擇切換,包含虛擬Android導航欄、簡易手勢導航欄和一加經(jīng)典的全面屏手勢。實際體驗下來,前兩種方案都會占用屏幕底部空間,并且在習慣了手勢操作以后再回到按鍵交互總是會感到效率并不是很高。我個人在一加6上就習一加全面屏手勢操作,因此換到一加7 Pro完全沒有學習成。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一加的全面屏手勢與小米、魅族的手勢操作有些許不同,從其他品牌轉過來的用戶可能需要花點時間習慣一下。從屏幕底部中間向上滑動返回桌面、從屏幕底部中間向上滑動并停住打開多任務、從屏幕底部左右兩側向上滑動返回上一級,在橫屏使用時手勢操作依舊從設備底部方向觸發(fā)。



    在游戲體驗方面,氫OS也不甘示弱,如何將一加7 Pro強勁的性能充分展現(xiàn)是一項重要的挑戰(zhàn)。氫OS與Fnatic戰(zhàn)隊聯(lián)合推出了Fnatic電競模式,在氫OS原有游戲模式的基礎上針對游戲體驗做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和升級。在進入游戲以后,會自動彈出Fnatic電競模式的浮窗,包含F(xiàn)natic Mode屏蔽通知、顯示增強、來電免提接聽、第三方應用通知懸浮提醒、震動反饋等功能。



    實際體驗下來,這幾項針對性優(yōu)化的功能對于游戲場景下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免打擾和彈幕通知,可以在游戲狀態(tài)下獲取外界通知信息,即不影響游戲體驗,又不錯失重要的信息,還能夠以畫中畫的形式直接進行回復操作。



    一加7 Pro配備了Haptic線性馬達,相比于傳統(tǒng)的震動馬達在振動量、驅動力方面有一定提升。為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這顆線性馬達的功能,氫OS在系統(tǒng)開關選項、輸入法以及游戲體驗中都加入了震動反饋功能,實際體驗下來在游戲和打字的時候反饋明顯,有種薄膜鍵盤過度到機械鍵盤的感覺。



    除此之外,再和各位同學分享幾個氫OS的實用小功能。負一屏也是這幾年一個比較熱門的功能,氫OS也巧妙的為它的負一屏冠以“氫視窗”的名字。實際體驗下來,氫OS的負一屏在功能層面還屬于比較簡單的一種,可以理解成為系統(tǒng)組件提供了統(tǒng)一的展示區(qū)域,包含天氣、便簽、工具箱、智能尋車等等,在設置選項中可以選擇開啟更多的系統(tǒng)功能和第三方應用組件。與MIUI、Flyme的負一屏相比在信息聚合這件事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希望氫OS團隊能夠盡快補齊這個短板。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智能手機已經(jīng)離不開我們的生活,以至于在看書、工作這樣需要保持專注的時候也會時不時點亮手機屏幕看一眼,導致工作效率無法提高。一加7 Pro設計了一個禪定模式,選擇開啟后手機會“變磚”20分鐘,除撥打緊急電話外不可以進行其他操作。在此之前,也有很多第三方開發(fā)者開發(fā)過類似的時間管理應用,但在功能性上都不如禪定模式來的簡潔、深度。



    在這一小節(jié)的最后,和大家聊聊云服務,這也是手機廠商們必爭的一個功能入口。一加的氫OS也提供了云服務,不過一加官方也沒有明確表示云服務的空間容量是多大。登錄一加帳號以后,可以選擇同步聯(lián)系人、通話記錄、短信、便簽、日歷和照片到云空間,便于換機或在Pc網(wǎng)頁端查看。當然也少不了查找手機功能,在手機以外丟失的時候獲取一線生機。就我個人來講并不是很習慣使用手機廠商自帶的云服務,一方面是空間比較有限,想要獲取更大的空間就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另一方面部分廠商的云服務在電腦端的支持并不太友好,尤其是照片不能夠在線查看和下載,所以我一直堅持使用多個第三所云服務來解決數(shù)據(jù)備份問題。



    時隔多年,氫OS依舊保持著當年立下的初心,提供輕快穩(wěn)定的系統(tǒng)體驗。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氫OS舍簡的優(yōu)化思路會顯得有些殘缺,甚至也因此失去了一些營銷的噱頭,比如沒有語音助手、負一屏功能單一等??赡軐τ谝患佣?,極客的體驗才是它的根本的出發(fā)點。


    信息安全丨雙重生物識別認證



    如今的智能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人類最親密的伙伴,因此手機也承載著更多的個人信息,安全性問題也就成了值得關注的焦點。對于大多數(shù)年輕用戶來講,連財政大權都掌握在手機上,又怎能不去考慮手機的安全性呢?一加7 Pro搭載了前置人臉解鎖和屏下指紋兩項生物識別技術。



    一加7 Pro的屏下指紋采集大約需要20次左右,稍顯繁瑣了一些。在與氫OS的深度融合之后,當傳感器檢測到拿起手機以后,屏幕下方是紋識別區(qū)域會以圖形形式亮起作為提醒,順勢放置對應手指即可完成解鎖,整個操作過程一氣呵成,實際體驗下來解鎖速度和準確性還是比較高的。



    在功能層面也打通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可以作為支付驗證使用。在氫OS系統(tǒng)的密切配合下,屏下指紋識別還支持一鍵快啟模式,可以設置六個常用App的啟動或是更深層次的二級功能,比如支付寶掃碼、支付寶付款碼等。



    一加7 Pro的前置人臉識別屬于2D人臉識別,并非高端的3D結構光,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折扣,故而無法作為支付驗證使用。大多數(shù)廠商選擇配備2D人臉識別,最根本的目的是與指紋識別互補,將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安全方式同時置入到手機中,以應對更加豐富的使用場景。實際體驗下來,一加7 Pro的人臉信息錄入大約需要2~3秒鐘,解鎖速度和識別率比較高,躺姿狀態(tài)下也可以正常解鎖,不過在光線較暗的環(huán)境下無法正常使用。


    續(xù)航充電丨高功耗需要大電池補足



    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的屏幕、性能強勁的驍龍855芯片都是一加7 Pro這款手機上的功耗大戶,那么一加該如何平衡性能與功耗的問題呢?這個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增加電池容量,否則8.8mm的機身厚度恐怕早已成為用戶詬病的地方。一加7 Pro配備了一塊4000mAh的鋰電池,遠遠超過市面上主流的旗艦手機。



    在體驗過程中我也對一加7 Pro進行了五小時續(xù)航測試,與專業(yè)測評實驗室的測試環(huán)節(jié)稍有不同,畢竟很多的測試場景在生活中并不好找到。依照我個人的測試方法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佩戴耳機音量35%觀看在線視頻播放2小時耗電20%,拍照錄像半小時耗電8%,外放音樂播放1.5小時耗電6%,連續(xù)刷微博半小時耗電8%,游戲《和平精英》半小時耗電8%。五小時續(xù)航測試總耗電50%。



    在日常中度使用情況下,一加7 Pro堅持一天是綽綽有余的。結合我個人這段時間的使用情況,早晨8點鐘出門,一天內不間斷中度使用,晚上7點左右回到家中還能剩余大約20%左右的電量。不過相信有很多的同學和我一樣有電量恐懼癥,因此每晚充電是必修課。



    在充電方面,一加7 Pro支持Warp閃充,標配的充電器支持5V-2A或5V-6A兩種輸出規(guī)格,最大輸出功率為30W。在體驗過程中我也對一加7 Pro進行了完整的充電測試,充電效率如下圖。實測半小時可以充至49%,完整充滿需要1小時31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一加的Warp閃充將充電IC集成到充電器中,在充電時降低機身溫度,可以實現(xiàn)邊充邊玩。充電過程中具備五重安全保護,全程監(jiān)控充電安全。稍顯遺憾的是,作為2019年發(fā)布的旗艦級產(chǎn)品,仍然沒有在一加7 Pro上看到無線充電,我個人非常期待在后半年發(fā)布的一加7T Pro上能夠看到這項成熟已久的技術。


    篇末小結丨以極客的思維做產(chǎn)品



    面對同行業(yè)內的激烈競爭,一加這個后起之秀也不得不去考慮如何鞏固這來之不易的成績。前不久的一份報告顯示,一加已經(jīng)躋身于全球高端手機Top 5的行列,這樣的成績對于一加來說即是欣喜也有擔憂。面對市場的變幻莫測,傳統(tǒng)的數(shù)字系列已經(jīng)無法滿足一加的野心,Pro系列便承載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走向市場。



    凝視著眼前這臺一加7 Pro,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圓潤的機身手感、3D大弧面玻璃、聯(lián)合上游供應定制屏幕、滿血版驍龍855 SOC加持、保持主流水準的拍照表現(xiàn)、超線性立體聲雙揚聲器、輕快簡潔的氫OS、30W快速充電……等等,這一系列的改良和優(yōu)化為一加7 Pro上探更高的價位段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但一段時間的體驗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一加所謂“極客”思維造成的顧此失彼。比如3D曲面玻璃帶來的反光問題、相機應用缺失主流的玩法、氫OS負一屏功能單一、沒有配備無線充電等等,這些小小的遺憾或多或少會為一加7 Pro形成一些阻力,在此也真切的希望一加能夠重視起這些問題,爭取在下半年的迭代版本中做出改進。



    任何一篇測評不是站在一個制高點去評價做產(chǎn)品的人,而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使用發(fā)掘產(chǎn)品的亮點與不足,為產(chǎn)品的改進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在一加的產(chǎn)品中Never Settle這句經(jīng)典的口號貫徹始終,在一加的價值觀中這句英文是“不將就”的意思。追求極致、暢快的體驗是一加在品牌立項之處的目標,多年以來一加也在為了這個最初的目標保持著專注與遠見。Never Settle不單單是一句口號,而是不斷追求做更好的自己。


    極客思維的縮影:一加7 Pro深度體驗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容相關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

    40
    LV40登峰造極
    0 爆料
    840 原創(chuàng)
    17 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茂名市| 台南县| 平安县| 绥中县| 武冈市| 屏东市| 邛崃市| 永和县| 宜兰市| 嘉禾县| 商南县| 长兴县| 延吉市| 科技| 南通市| 田阳县| 华坪县| 洛宁县| 修水县| 巴塘县| 清河县| 新闻| 黑河市| 铜川市| 吴江市| 桐梓县| 额敏县| 阿克| 宁城县| 鄂托克旗| 济阳县| 临朐县| 开封市| 清徐县| 深泽县| 临汾市| 普定县| 苍梧县| 张家港市| 鄂伦春自治旗|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