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耳機市場為了降噪拼得你死我活,有一家廠家反其道而行之,似乎還做的不錯,就是韶音的骨傳導耳機系列了。
韶音的上一代產品AS650 AIR我也使用過,當時已經(jīng)覺得骨傳導耳機非常出色了,沒想到這一次AS800從多個方面都升級了。
包裝盒和上一代AS650差不多,都是翻頁式設計,韶音重點突出的就是運動模特佩戴的場景,這也是骨傳導運動耳機主打的賣點。
AS800在造型設計上做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更輕巧也更服帖耳廓,但是也就導致造型上必須有凸出的形狀,所以包裝盒需要一整面來放置。
與此同時,也給AS800搭配了一個不小的收納包,正好所有的配件說明書也都放在里面了。
所有配件就是兩根充電線、一對3M隔音耳塞和說明書了。
沒錯,是兩根一模一樣的充電線,而且是專門設計的充電線,和其他設備都不通用,估計是怕用戶遺失了,所以才配備兩根一模一樣的數(shù)據(jù)線吧。
這對3M耳塞在韶音的每一代產品都不會缺席,盡管是與降噪毫不相關的耳機,但是韶音也能想出辦法滿足用戶偶爾也想降噪的需求,就是將耳朵完全塞住,還別說這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一般生產線車間的高噪音作業(yè)都是配備這種3M耳塞的。然后再配合骨傳導獨特的傳音原理,只讓音樂流入你的大腦。
這個收納包整體是類膚質的硅膠材質,摸起來非常舒服,但是也很容易沾灰。
翻蓋可以看到內置了磁鐵,因此收納開合會有“啪嗒”一下爽快的聲音,收納安全性是毫無問題的。
這么大的一個收納包就是為了將AS800完整的放進去,采用了記憶金屬,柔性非常大,也不擔心彎折,韶音的耳機幾乎每一代都沒有更小的收納,只能用這么大的收納包。其實我覺得平時就架在耳朵上挺好,額外收納時就直接揣褲兜里了,AS800沒有想象的那么嬌貴。
AS800本體比起上一代AS650在設計上又進一步優(yōu)化了,除了必要的兩側電池部分,其他部分都盡量精簡,一定要突出輕便。AS650在當時30克的重量已經(jīng)非常出色,在當時TWS(真無線)耳機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火,而AS800的整體重量只有24克,一般TWS耳機單顆重量也在7克左右,所以AS800也毫不遜色。
內側貼了銘牌,可以看到充電輸入為5V120毫安,充電時間小于2小時,還是比較快速的。
可以看到耳機整體雖然是統(tǒng)一色調,不過也有深淺的拼接顏色,多了一點活力,包括其他三款顏色都是如此。
AS800最大的變化部分應該就是耳機腔體了,相比AS650減少了很多的體積,左側外有一顆多功能按鍵,簡約了許多,按壓手感不錯,可以實現(xiàn)播放\暫停,雙擊切歌,長按呼叫語音助手的功能。
右側耳機腔體外置了兩顆麥克風孔,拾音更加清晰,電話語音效果都比較清晰。
至于耳機內側的傳音部分,終于設計為一體平面了,上一代AS650有一個小凸起的部分用于傳音,在音量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震動會有一點酥麻,很微妙的感覺,有的人可能不太喜歡。
而AS800特意做了斜面設計,更符合頭型,同時內置揚聲器也有30°傾斜,震動感減少了,也保證了一樣的傳聲效果,佩戴舒適度大大提升。
充電口和音量鍵都集成在右側電池塊的下方了,和之前的設計一樣。韶音將電源鍵和音量加鍵合為一體,這樣能減少實體按鍵,讓使用者盲操更方便。因為采用了全新的設計接口,觸電外露,而韶音主打的就是運動耳機,所以防水防汗功能都達到了IP67級別,可惜就是不能游泳佩戴。
獨特的接口外露也有它的優(yōu)點,就是充電會變得非常簡潔效率,不需要打開防塵塞插拔,直接磁性吸附,而且快準狠,如圖很快就能連接充電。
并且磁性吸附力很強,隨意抖動旋轉都不會脫落,放在包里和口袋充電都很放心。
充電一次時間小于2小時,可以提供8小時的續(xù)航,10天的待機時間,整體表現(xiàn)都還不錯。
從正面看是不是像悟空的緊箍,不同的是AS800在佩戴上很舒適,就算耳邊絮叨起“緊箍咒”,也是一種享受。
一般我們用耳機都是通過空氣傳導,經(jīng)過鼓膜傳送到內耳道,音色都會有一點衰減和變化,而通過骨傳導直接傳達到大腦聽覺神經(jīng),衰減和變化都會小一些。說一個很簡單很神奇的例子,每個人都習慣了自己說話的聲音,覺得還不錯,但是通過錄音機錄下來播放總覺得很難聽,就是因為平時都是聲帶發(fā)聲直接通過顱骨傳到大腦聽覺神經(jīng)習慣了,和錄下來后空氣傳播是不一樣的,自己覺得難聽其實是因為自己沒習慣空氣傳播,在別人耳里,你的聲音很久就習慣了,也不會覺得特別奇怪。
AS800的音質是種很奇特的體驗,取下來用手指觸摸腔體還是能感覺到震動,但是佩戴在耳朵旁幾乎感覺不到震動的酥麻感,而音樂卻源源不斷的送到大腦。但是要注意音量還是不能太高,如果達到100%依然會體驗到頭兩側的酥麻感,建議60%左右最合適。
實際上耳佩戴,AS800的固定性非常好,而且重心幾乎都在前端,后腦勺的線不會下墜,不管是跑步還是健身房都會很穩(wěn)定。除了耳廓處有接觸,實際只是很輕的受力,真正的固定部分就在于兩側耳機對于耳骨的壓力固定,因為耳道是比較脆弱的,入耳式耳機哪怕超過1個多小時都會有異物感。而AS800骨傳導耳機這種壓力式的固定在最外側,我嘗試佩戴一天下來都不會有不適感,可以不夸張的說,和BOSE耳機的舒適度不相上下,一個是耳道內,一個是耳道外。
佩戴眼鏡也是不影響的,但還是會感覺到,具體感受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右側的按鍵設置在下方,用大拇指很容易盲操控制,一般就是開機時需要觸碰下,音量鍵的使用頻率比較低。
左側耳機上的多功能按鍵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設計位置也是最容易的部分,我見過許多TWS耳機也有實體按鍵的,但是每次按壓都是擠壓耳道,體驗并不太好。AS800這種在耳廓外的,按壓體驗會好很多,也不會有不適感。
優(yōu)點:目前最成熟的骨傳導方案耳機,佩戴效果非常舒適,耳機整體只有24g重量,操控簡單,磁吸附充電方式快捷,升級后的耳機腔體面減少了震動的酥麻感,8小時的續(xù)航可以滿足很多運動場景,藍牙5.0的連接也非常穩(wěn)定。
缺點:無法折疊收納還是不方便,雖然有收納包但是隨身攜帶的幾率會很小,獨特的充電接口導致只能使用定制的充電線,遺失后需要額外購買,不支持游泳防水。
AS800相比上一代AS650可以說是全面進化了,但是整體幅度不是很大,更像是一個plus加強版。韶音在制作骨傳導耳機一向都是簡約,實用,沒有額外的APP去調整,上手即用。這款耳機與降噪無緣,我嘗試在地鐵上佩戴過,可以說毫無體驗,它的精準定位就是運動人群,考慮身邊的安全。如果你也不愛運動,只是想要一個佩戴極其舒適的非入耳耳機,那么你也是它的受眾群體,又或者在圖書館內配上3M耳塞,也能屏蔽一切雜音,帶來獨特的涌入大腦的音樂體驗。
作為骨傳導耳機,韶音AS650已經(jīng)走到很好的一個階段了,所以我更好奇它的下一代產品還能達到怎樣的進化,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