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臺鼠標是什么樣子,什么時候誕生的嗎?
而普通鼠標與軌跡球之間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鼠標經(jīng)歷50年的變革,你都使用過哪幾種類型鼠標呢?
這款“另類”鼠標在這適者生存的時代里為何從未被淘汰?
要說現(xiàn)在電腦上的三大件,主機、鍵鼠、顯示器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可真正和我們身體直接接觸的莫過于鍵鼠了。而在鼠標的圈子里,你可認識“它”?
對于很多人而言,軌跡球的歷史以及使用感受都會較為模糊,因為它并不貼近生活,只適用于部分商務工作人群。不了解它的消費者甚至會把它誤認為是新科技鼠標產(chǎn)品,當然這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你知道嗎?第一臺軌跡球的誕生要比所有鼠標來得早很多。
鼠標起源一軌跡球
聊到軌跡球的起源,不得不從1952年,皇家加拿大海軍發(fā)明了首個依靠手部運動進行光標移動的輸入設備開始說起。
它實際上是將加拿大的5針保齡球放在了能夠偵測球面轉(zhuǎn)向的硬件上,后者再把偵測到的信息轉(zhuǎn)化為屏幕上的光標移動。但由于整個開發(fā)項目屬于軍事機密,所以這種設計一直未能申請專利。當然“在當時電腦并還沒問世”,不過. . .不可否認的是這項技術以及原理就是創(chuàng)造鼠標最重要的因素!
而第一臺鼠標是由斯坦福研究所的道格拉斯·恩吉巴特在1963年所研發(fā),它被看作是現(xiàn)代鼠標的鼻祖。當時他也曾想到將來鼠標有可能會被廣泛應用,所以在申請專利時起名叫“顯示系統(tǒng)X-Y位置指示器”,只是人們覺得“Mouse”這個名字更加讓人感到親切(像老鼠一樣拖著一條長長的連線),于是就有了“鼠標”的稱呼。而第一臺鼠標是用兩個互相垂直的滾輪來收集兩個坐標軸上(X軸,Y軸)的運動數(shù)據(jù),它的功能也僅有(縱向移動和橫向移動)兩種簡單的操作功能。
直到1968年軌跡球的到來,改變了鼠標定位方式。不但擺脫直向操作,在使用感受與便捷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率。當然,在那個時代里沒有LOL,沒有吃雞,更沒有淘寶天貓購物網(wǎng)~在電腦的世界里只有干不完的商務工作,算不完的科學運算。
而軌跡球的出現(xiàn),給了那個時代的設計師或是商務人士起到了天翻地覆的工作變化,不僅工作效率提升了,就連一些難以操作的曲線設計都不需要依靠繪圖工具便可輕松完成。因此盡管在未來的三十多年里(光電鼠標、光機鼠標)的出現(xiàn),都沒能夠動搖他在電腦周邊的重要地位。
指尖上的新世界
回到50年后科技發(fā)達的今天,電腦似乎是每家每戶休閑娛樂時的必備品,玩游戲或是逛淘寶都習慣用著光電鼠標。因為它的快速定位能力強,外觀設計感超前,使用手感炙熱。所以對于很多游戲玩家來說“心靈手巧是最高宗旨”。還有普通工作者或是瀏覽網(wǎng)頁的人群,對于鼠標指針的移動精準度要求并不高,所以自然不需要使用到它,那么軌跡球到底是給誰用的呢?這么古老的東西為何在如今鼠標領域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講到這不妨先從軌跡球的運行原理開始說起,它的工作原理和機械鼠標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機械鼠標又名滾輪鼠標,當拖動鼠標時會帶動鼠標底部滾球轉(zhuǎn)動,從而實現(xiàn)電腦屏幕中指針移動”。
而軌跡球鼠標在工作時首先由滾輪的運動帶動X和Y方向的轉(zhuǎn)軸轉(zhuǎn)動,轉(zhuǎn)軸上固定的多級充磁磁體也隨之轉(zhuǎn)動,進而促使對應的霍爾軟件發(fā)出信號,屏幕上指針的移動軌跡就有這個信號確定下來。軌跡球鼠標使用時只有上面的球在運動,基座不動,這種傳感信號無需接觸,避免了磨損現(xiàn)象。像現(xiàn)在的Google手機、黑莓手機等都已采用了軌跡球的工作方式,普通手機的方向按鍵也將被軌跡球所取代。
如果說這樣介紹你還覺得太專業(yè)化,那就給你打個通俗易懂的比方“你可以把它當成倒過來的機械鼠標”其內(nèi)部原理也與機械鼠標有很多的類似之處。它的最大優(yōu)點就在于使用時不用像機械鼠那樣到處亂竄,節(jié)省了空間,減少使用者手腕的疲勞。相對一般鼠標,軌跡球由于其設計上的特點,有定位精確,不易晃動等優(yōu)點,適合圖形設計,3D設計等. . .
人體工程學
就如剛才所說,軌跡球在設計建?;蚴且恍┬枋怪羔樉珳识ㄎ坏募夹g活上,那肯定是技壓群鼠的。當然這只是它分內(nèi)工作的一部分,傳統(tǒng)鼠標的使用必須以手腕對鼠標進行拖動,長期以來,手腕部分的壓力過大,高強度大幅度的拉動鼠標會加重手腕的負擔,甚至造成手腕酸脹,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手腕病變,手掌不聽使喚輕微抖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鼠標手。
使用軌跡球鼠標則可以減輕這方面的擔憂,軌跡球鼠標并不會要求對鼠標進行拖動,我們是使用手指對軌跡球進行滑動從而達到拖動光電鼠標一樣的效果,可以有效的保護我們的手腕。而且不需要移動鼠標使軌跡球在不平整表面或是狹隘的空間,都能自由使用。
從軌跡球問世到現(xiàn)在,設計師們不斷創(chuàng)新,不忘軌跡球初心,從“人體工程學”角度出發(fā),做到最適合鼠標手握方式,讓使用者感受到最放松的使用效果,有效防止鼠標手。而elecom在數(shù)碼研發(fā)已有三十年之久,從最早一代的基礎版5鍵軌跡球到現(xiàn)在的8鍵自定義,一次次的改革只為讓更多需求者享受指尖上不同的感受。那么接下來就跟著小宜君一起看看,這個時代的軌跡球與50年前有哪些不同之處吧。
軌跡球的現(xiàn)狀
市面上普遍的軌跡球操控方式有兩種(食指版、拇指版),而隨著中國市場消費者的地位不斷上升,有很多軌跡球產(chǎn)商會隨著亞洲人的手掌大小,進行軌跡球握感設計與造型改變,從而實現(xiàn)最適合亞洲人使用的軌跡球握感方式。
食指版適合習慣手握鼠標人群,有點類似垂直鼠標的握感方式,將手握住鼠標的操作方式,在使用過程中使手感更真實。
拇指版的左鍵與右鍵和普通鼠標的按鍵習慣相似,輕微鼓起的外殼設計,讓手掌以最放松的方式依附在鼠標上,用指尖移動軌跡球從而實現(xiàn)最為舒適的人體工程學。
當然,相對光電或是游戲鼠標來說,軌跡球的改變不僅是在外表做文章。它更適用于工作之中,所以在內(nèi)設功能肯定會比普通鼠標來得更智能一些。拿小宜君手上的這款ELECOM EX-G PRO來說,現(xiàn)在普遍鼠標都配有(有線、無線、藍牙)的連接功能,但在生活節(jié)奏與工作節(jié)奏如此之快的時代里,很多商務人員都是一個人當兩人來使用。一個人得使用著兩臺電腦,而軌跡球的存在價值就從中體現(xiàn)。一臺軌跡球可以操控兩臺電腦,如果有這方面需要的商務人員就可將USB插入電腦中,另外一臺電腦使用藍牙連接。當需要使用另一臺電腦時只需按下模式切換鍵,便可使鼠標指針隨意在兩臺電腦屏幕中操作。
很多人都知道DIP調(diào)節(jié)是為了使鼠標移動靈敏度起到一定變化,從而滿足最適合自己玩游戲的移動速度。而這款軌跡球不但有著3擋DPI調(diào)節(jié)功能,還針對商務人群設計出了“高低功率切換鍵”這個智能按鍵,高低功率的意思是指:低頻功率可使鼠標電池使用壽命延長,高頻功率可使鼠標反應靈敏提高工作效率。
換個通俗易懂的說就是“當我移動軌跡球后指針跟上的時間可能是0.02秒,但如果我開啟高頻功率只需要使用0.01秒指針就可跟上手指移動的速度,而且在一些輕微移動指針的方向上,也能使指針穩(wěn)定不抖動”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
軌跡球雖然小眾,但是在配置方面也不會輸給市面上的一些游戲鼠標。按鍵采用歐姆龍微動,鍵程簡短清脆,指尖操控手感充實。如今市面上的軌跡球通常都是5鍵版,所以已經(jīng)很難滿足現(xiàn)在的一些設計人員使用。而這款8鍵自定義版一共設有8處按鍵,10個自定義功能。有人肯定好奇不已8處按鍵如何設置10處自定義呢?其實這要從強大的“滾輪”說起,滾輪除了正?;瑒狱c擊以外,還能夠左斜、右斜兩個鍵進行自定義,所以一共10處。
由于軌跡球操作的特殊性,它的驅(qū)動一般都可以進行所有鍵位的自定義,進行按鍵自定義設置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不僅支持鍵盤按鍵設置,還支持更多樣式的組合按鍵進行自定義,更有一些智能人性化設計。比如:控制面板、打印設置、音量調(diào)節(jié)、手勢功能,等. . .34種不同按鍵設計。讓專業(yè)的設計工作交給專業(yè)的軌跡球,幫助你在工作效率上快人一步。
好啦,瞎掰的軌跡球冷知識就到此結(jié)束啦,如果還有任何疑問不妨發(fā)到評論區(qū)與小伙伴們探討探討哦~我們下篇再見,記得評論點贊加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