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語
隨著產能的提升和技術與制程的進步,SSD(固態(tài)硬盤)終于進入一元一GB時代,新筆電基本已經全部標配SSD了.對于很多老筆記本電腦來說,大部分日常應用下CPU的性能不是瓶頸,升級更大的內存和替換HDD(機械硬盤)提升老筆記本的性能就非常有必要了.
目前我在公司使用的是一臺三年前購入的 ThinkPad T450,i5-5200U處理器,8GB內存, Intel HD Graphics 5500+NVIDIA GeForce 940M, 500G HDD,雙電池版本.雖然日常使用上性能還比較足夠,但是HDD本身速度的限制讓開機時間和應用打開速度都遠慢于現在主流使用SSD的筆記本.
雖然現在市面上有一些雜牌(使用打磨芯片,甚至黑片)SSD價格很便宜,但是實話說硬盤有價數據無價,對比來對比去還是選擇大品牌更放心.恰逢最近價格不錯,就入手了東芝的TR200 480G版本,剛好可以完美替代原有的硬盤,東芝也是現在為數不多能夠生產Flash的大廠,可靠性上也比較有保證.
開箱&外觀
▼JD頁面介紹TR200是東芝與收購的OCZ(饑餓鯊)團隊共同研發(fā)的,使用東芝自研的主控+閃存顆粒,外包裝以黑色+綠色為主色調.包裝上標注使用的3D BiCS FLASH(東芝原廠3D Flash顆粒),讀速555MB/s,寫速540MB/s基本跑滿了SATA3的帶寬.
▼硬盤的附件部分當然都比較簡潔,硬盤本體+使用手冊+質???
▼TR200 厚度7mm基本可以適配主流所有采用2.5" SATA的筆記本,外殼采用金屬材質,本身熱量較低+金屬外殼完全不用擔心散熱問題.
安裝使用&跑分測試
▼和陪伴我三年多的T450合個影,由于老電腦安裝了很多軟件重裝系統費時費力,老硬盤為500G和480G的TR200容量接近,這次就選擇直接將舊HDD硬盤直接克隆到TR200上.
▼用綠聯的2.5/3.5硬盤盒底座將舊硬盤克隆至TR200上.
安裝前記得先移除電池并且進入BIOS關閉內置電池的電源,無內置電源的筆記本直接關機移除電池即可.這里要注意的是很多Win10筆記本采用了快速響應技術,正常關機并不會真正斷電導致開機無法進入BIOS,這里一定要使用重啟保證硬件斷電,再按根據不同品牌按F1/F2/F12/DEL等鍵進入BIOS.
▼T450背面有八顆螺絲(無法完全與后殼脫離),用螺絲刀擰到有咔噠的一聲脆響即可,然后用手沿著四邊慢慢摳開卡扣即可取下后蓋.
▼硬盤固定位置也有一顆螺絲,擰下后即可更換硬盤了.
▼新老硬盤合個影,筆記本自帶的也是TOSHIBA的機械硬盤,退休后可以買個硬盤盒繼續(xù)發(fā)揮余熱.
▼性能對比,老筆記本的硬盤速度確實比較弱,順序讀寫都不到100MB/s,4K讀寫性能非常弱.
▼TR200測試速率基本和官方標稱差不多,相比老硬盤無論是順序讀寫還是4K性能都有飛躍式的提升.
▼更換SSD后開機速度只需要十幾秒秒,相比原來近分鐘的開機速度提升非常大.日常應用使用也更加順暢了,由于這部分時間很難測量這里只列了當時記錄的辦公軟件冷開啟速度.更換SSD后基本開啟速度提升了至少1.5倍,尤其是載入大的圖片/圖紙的時候基本秒開,相比老硬盤動輒卡頓下體驗提升很大.
總結
今年的固態(tài)硬盤價格實話已經非常合理了,大有在日常應用中全面替代機械硬盤的趨勢.這次購入的TR200采用東芝原廠主控加原廠顆粒,僅需三百多元性價比非常高,低成本升級讓老機器煥發(fā)新生再戰(zhàn)三年也不是問題.
最后謝謝大家的觀看,希望大家踴躍點贊收藏評論,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