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魅族16Xs的外包裝盒采用常見的天地蓋形式。包裝的表面是一些小小顆粒狀的啞光紋理,實際摸上去的手感非常細膩。而在顏色的搭配上,純白底色的外包裝封面加上藍色的字體,簡單直接地突顯了16Xs的型號字樣。
包裝盒的背面是手機相關(guān)參數(shù)的詳細介紹,可以看到手機的運存、存儲方面是6GB RAM和128GB ROM的組合。
打開包裝后,內(nèi)盒下層里面附帶的配件分別有:輸出功率為5V/2A或9V/2A的充電器、約一米長的Type-C充電線、取卡針以及一份使用說明書。
外觀上手
這次的16Xs一共帶來了四種的配色,分別是騎士黑、冰絲白、珊瑚橙以及亞特蘭蒂斯,手上的這臺是其中經(jīng)典的騎士黑配色。雖然黑色款比其他三種的配色小了一些流光晶瑩的色彩,但在視覺觀感上會有著更強的一體感。
當把16Xs從包裝盒拿起來的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它非常的輕。如果從數(shù)值上來看,對比現(xiàn)在不少重量已經(jīng)快接近200g的手機,16Xs的165g長時間拿在手里使用時,自然就輕松方便了不少。而且與其他手機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這165g的重量里面居然還是包含著一塊4000mAh電池。
其實之前在Galaxy S9的外觀上,也能看到相同的全面屏設計概念。可是在更高的屏占比數(shù)值面前,三星最后也妥協(xié)了,結(jié)果就是在S10的屏幕上留下了一個無法消失的開孔。所以魅族算是現(xiàn)在為數(shù)不多,還在堅持全等邊對稱設計的手機廠商之一了。而同樣地,也讓魅族的手機有著很高的外觀辨析度。
仔細看收窄后的額頭部分,里面除了細長的聽筒開孔和一顆1600萬像素、f/2.2光圈,特別定制的小體積前置鏡頭外,還隱藏著光線傳感器和呼吸燈。
再來看機身的下半部分,收窄過后的下巴與機身底部大圓角的過渡,在觀感的呈現(xiàn)上更加的協(xié)調(diào)自然了。
不只額頭和下巴的改進,機身兩邊的邊框?qū)挾纫彩呛芎玫乜刂浦拍茏屍聊坏钠琳急茸畲蠡?
16Xs背面的高亮黑色光澤,看上去會使人產(chǎn)生一種玻璃后蓋的既視感。只有靠近細看的時候,才會察覺原來是熟悉的塑料材質(zhì),以及發(fā)現(xiàn)后蓋里面隱約可見的細條紋紋理。也正因為后蓋使用了塑料材質(zhì),所以背負著4000mAh電池的16Xs,才能夠最大幅度地降低了機身的整重。
另一方面,背面的3d弧形后蓋在握持的時候可以更貼合手掌,沒有了鋼化玻璃或者金屬材質(zhì)的那種冰涼冰涼的感覺,拿在手上時的手感會更好一點。不過很遺憾,使用塑料后蓋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只要使用的時間久了之后,相較于其他的后蓋材質(zhì),會更容易被一些沙石在表面留下細細的劃痕。
作為魅族的首款三攝手機,在后蓋的左上角是豎向排列著的三攝鏡頭位置。從上到下分別為:800萬像素、f/2.2光圈的三星S5K4H7廣角鏡頭;500萬像素、f/1.9的黑白景深鏡頭,以及4800萬像素、 f/1.7的三星S5KGM1主攝鏡頭。環(huán)繞在主攝鏡頭的周圍,鍍上了一圈的銀色作為裝飾,另外還配備了一顆單色溫閃光燈。雖然從參數(shù)上看并不是特別的亮眼,但這次廣角鏡頭的加入,讓16Xs在拍照的功能上可以有更多的玩法。
從側(cè)面看過去,作為一款帶4000mAh電池的手機來說,8.3mm的機身厚度算是控制得相當不錯了,連接著前后黑色面板的是一圈金屬高光質(zhì)感的灰色塑料中框。只是這種三明治的機身結(jié)構(gòu)不管工藝怎樣提升,在中框與后蓋的拼接處,通過手指的觸感還是能感受到一定的弧度公差。
在中框的右側(cè),兩顆音量鍵和電源鍵的手感都非常扎實,沒有松動搖晃的情況出現(xiàn)。每顆按鍵按下去都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反饋的力度相當清晰。
音量鍵對應的中框左側(cè),是手機的SIM卡槽位置。16Xs支持全網(wǎng)通的雙卡雙待,只是配備的并不是三選二的與或卡槽,不能使用TF來擴展儲存量了。在存儲空間上,16Xs提供64G和128G兩種選擇,如果擔心64G不夠用的話,可以考慮一步到位128G的版本。
機身的頂部是一個降噪麥克風的開孔,用來保證語音通話時的降噪效果。
在機身的底部,從左到右分別是3.5mm耳機接口、麥克風收音孔、Type-C的充電接口,以及是揚聲器的位置。
硬件體驗
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這次魅族聯(lián)合三星,為16Xs定制了一塊6.2英寸的AMOLED屏幕,分辨率為1080*2232,像素密度403ppi。其中103%的NTSC廣色域,也讓這塊屏幕能夠更好地對色彩進行還原。作為對比,將手上的小米9和16Xs都調(diào)到最大的屏幕亮度,打開同一張照片,并列擺放著來觀察兩塊屏幕的色彩顯示效果。
(左:小米9;右:魅族16Xs)
(左:小米9;右:魅族16Xs)
還有一個就是,這塊屏幕最高430尼特的屏幕亮度,在一般的室內(nèi)使用場景并不會出現(xiàn)什么使用上的影響。但只要走在路上,陽光明媚的情況下掏出手機想看個新聞,回個信息,那么這塊屏幕不支持激發(fā)亮度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了。因為當需要在戶外使用手機的時候,430尼特的亮度是很難看清屏幕中顯示的內(nèi)容的,只能模糊憑印象對手機進行操作。
接下來繼續(xù)看一下16Xs其他的硬件配置,因為除了屏幕的顯示效果之外,另一個也會影響手機第一印象的就是SOC了。
首先在GeekBench 4的測試里,可以看到驍龍675的單核成績?yōu)?367,要比搭載驍龍835的Pixel 2好上不少;而5987的多核成績,雖然比Pixel 2要低,但是與同樣搭載驍龍835的Galaxy S8基本持平。
只是在GPU方面,驍龍675上的Adreno 612在3D Mark的測試結(jié)果里只有1085分。那么當用來游玩一些大型游戲的時候,在圖形處理能力上會有所欠缺。
所以不難看出,驍龍的命名方式只是代表了高通當下設定的市場定位,而并不是衡量性能的唯一標準。每顆SOC都會有自己的強項,實際上驍龍675的各核心調(diào)度能力,是完全能滿足于日常的使用。甚至在AI的支持方面,驍龍675還支持更新的第三代AI引擎。
除此之外,手機的機身存儲在文件的讀取和程序的加載速度上,也是影響使用體驗的其中一個因素。通過AndroBench的讀寫速度測試,測得16Xs的連續(xù)讀取值為312.89MB/s,連續(xù)寫入值為192.47MB/s。
最后,再來看看安兔兔跑分測試得出的210608分,這個成績對于一顆6系處理器來說已經(jīng)是不錯的分數(shù)了。
在最后的最后,還給16Xs整機進行了一次壓力測試,全程15分鐘的測試所得出的數(shù)據(jù)曲線可以詳見下圖。
因為在高強度的壓力測試之后,幾乎是榨干了手機的全部機能。這時已經(jīng)能明顯感受到從機身發(fā)出的的熱量,同時也是觀察手機發(fā)熱程度的最佳時機。
通過溫度槍可以看到,手機正面最高溫度的44.3℃位于右上角,最低溫度的34.5℃則是位于左下角。
翻過來背面,最高溫度的43.0℃位于左上角,最低溫度的34.7℃則是位于右下角。
從發(fā)熱的位置來看,在經(jīng)常握持的手機下班部分至少不會有過分燙手的情況出現(xiàn)。
拍照效果
那么在軟硬件的相互結(jié)合之下,16Xs最終拍攝出來的成片效果到底如何呢,通過下面的幾組樣張一起來感受一下。首先在白天戶外光線充足環(huán)境下,通過16Xs主攝鏡頭的解析力,可以清晰看到建筑物外墻上的輪廓和細細的紋理的細節(jié)。白平衡方面也控制得不錯,墻體、玻璃以及天空的成色很好地還原出拍攝時的感覺。
到了室內(nèi)復雜的色彩環(huán)境里,每種飲料自身的顏色都能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不過從樣張里可以看到16Xs對于顏色的飽和度會稍稍提高一些,鮮艷的顏色會讓成片的視覺觀感更能吸引人。
默認情況下,16Xs會以1200萬像素的格式進行拍攝,如果想以4800萬像素拍攝的話,需要單獨打開該功能,而且這個4800萬像素藏得真的很深。先要把相機切換到專業(yè)模式,然后將拍攝的比例調(diào)整到4:3之后才會出現(xiàn)一個“48M”選項,這個設定對一般用戶來說其實并不友好??墒钱旈_啟了這個功能,所拍攝的成片的確可以獲得更好的細節(jié)解析力。
當處于逆光的環(huán)境時,16Xs的拍攝能力算是不過不失,還是能看到樹葉之間的明暗落差。
來到必不可少的拍照驗毒時間,在AI的場景景識之下,鏡頭里食物鮮艷的色彩,使人更加的垂涎欲滴。假如不需要的話,關(guān)閉AI場景識別即可。
16Xs的HDR算法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先來看下面一組的建筑物對比圖。當開啟HDR之后,原本灰暗的建筑墻體和樹木在亮度上都得到了提高;右上角過曝的云彩,也重新展示出了輪廓的細節(jié)。調(diào)整后的整體畫面,各景物之間的主次關(guān)系更加明確,讓畫面的呈現(xiàn)有著更好的觀感。
但是到了下面這組天空的對比圖,畫面左邊原先稀薄的云彩,雖然在開啟HDR之后層次感更加明顯了。但是卻讓右上角天空的藍色變得過分濃郁,單獨去細看甚至有點像夜里的晴空了。
這次加入的這顆廣角鏡頭,最大的視角范圍可以達到118°,在有限的畫面里,可以涵蓋到更多的景物,很適合用來拍大合影。假如用來拍攝山川大河時,視覺沖擊力必定更加震撼。
下面的這組樣張,當站在同一個位置拍攝商場內(nèi)的中庭區(qū)域,超廣角模式下所拍出的畫面視野更廣。相比于普通模式的成片,在超廣角模式里讓中庭有著更宏偉的感覺。并且細看畫面的兩邊,在防止超廣角模式的畸變問題上處理得還不錯。
但是在對比的過程中也可以看到,這顆800萬像素的廣角鏡頭成像質(zhì)量并不是很理想,相比普通模式里的解析力低上不少。拍攝的照片更適合用來分享到社交平臺上,增加16Xs上的拍攝體驗。
與廣角鏡頭相反,16Xs微距的成像卻意外讓人驚喜??聪旅娴倪@樣張,藝術(shù)屋里面的每個小擺設的輪廓都能清晰的顯示出來,色彩方面也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力。
而且在景深鏡頭的加持下,當拍攝景物特寫的時候,景物與背景的縱深關(guān)系會更加地強烈。
到了夜晚時分,隨著街燈和建筑上的裝飾燈光紛紛亮起,我們先來感受一下默認模式下的夜景拍攝效果。從樣張可以看到畫面的噪點控制得還算可以,而且依然留有了顏色飽和度偏高的特點。只是在每個燈飾的位置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燈光暈染;像畫面下側(cè)幾棵沒有燈光的樹木,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涂抹感。
接著再來看下面一組開啟了超級夜景模式的樣張對比。當開啟該模式后,快速的多幀合成算法雖然對畫面暗部的細節(jié)并不會有改善,但可以讓畫面的明暗關(guān)系呈現(xiàn)更自然和諧一些。最直觀的就是三個店鋪的LOGO燈牌,從刺眼的燈光改變?yōu)榭梢钥吹綗粝湎碌膬?nèi)容。所以建議拍攝夜景的時候,優(yōu)先選用這個模式。
如果手上剛好有腳架之類的攝影裝備,又想拍出更好的靜態(tài)夜景樣張的話,還可以開啟超級夜景模式里的腳架模式。通過我們熟悉的長曝光,在夜晚環(huán)境里可以獲得更多的暗部細節(jié),最大限度地提高夜間的解析力。
當切換到人像模式時,畫面的比例會自動鎖定為4:3,并且利用算法來模擬大光圈的背景虛化效果,突顯出人像的主體。在輪廓簡單的場景,比如下面這樣張里面的娃娃與虛化的背景之間過渡得相當?shù)淖匀?,成片效果非常好?
而在輪廓復雜的場景,相機在人像的算法上還是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再看下面樣張里紙板公仔手上的相機與頭部的細小夾角,還有恐龍造型背部起伏的曲線上都不能正確區(qū)分主體與背景間的關(guān)系。所以在人像背景虛化的算法上,16Xs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或許細心的朋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既然作為魅族首款的三攝手機,怎么還是這么顯眼的雙攝水印呢。本來這也是自己最想吐槽的一個細節(jié),可是在相機部分的體驗完畢之后,收到了系統(tǒng)“相機水印修正為三攝水印”的更新。新水印里的三個圈圈以及AI TRIPLE CAMERA的字樣,算是最標準的“雖遲但到”了。
在視頻錄像功能上,魅族16Xs支持480P(4:3,30fps)、720P(16:9,30fps)、1080P(16:9,30fps)以及4K(16:9,30fps)這四種格式,還有延時攝影與慢鏡頭的拍攝模式選擇。有一點要提醒,16Xs的相機鏡頭并不支持光學防抖,未能進一步提高拍攝成像的質(zhì)量。
系統(tǒng)體驗
一、交互UI
本來系統(tǒng)內(nèi)會默認將輸入法從界面的底部往上升高一點點,避免屏幕的圓角會遮蔽掉輸入法左右下角的按鍵。這是一個很好的考量,只是自己平時習慣把常用的第三方輸入法設定為黑色界面,結(jié)果最后導致在黑色的按鍵布局下面多出一段粗粗的空隙,只能換成白色界面讓視覺和諧一點。
如果將系統(tǒng)自帶的輸入法設置成黑色皮膚后,下面的空隙會自動用黑色填補上。選擇彩色的皮膚時,也會填補上相同的色彩。
這里并不是說Flyme的這個設定有什么問題,而且這也是一個很細心的設定。因為在其他同樣帶圓角的手機系統(tǒng)里,是直接將鍵盤貼著貼著界面的底部,無視按鍵遮擋的問題,直接等待第三方輸入法自覺適配?;蛘哌@其實也是自己的使用習慣問題而已,非要用第三方輸入法,而且還要選黑色布局,但至少在我的體驗過程里,算是一個小小的瑕疵。
二、夜間模式
但與APP的體量來對比,想同樣將一整個系統(tǒng)的UI也加入夜間模式,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量。所以很多的手機廠商遲遲未敢行動,又或者有的廠商改了一部分界面,又剩一部分沒改,更加的奇怪。而在Flyme 7.3里,卻早早就做到了全局的夜間模式,不管哪一個的系統(tǒng)功能界面都做到了統(tǒng)一。
而且還能根據(jù)用戶的需要,自行設定時間自動開啟和關(guān)閉,相當?shù)娜诵曰?
當然了,更為人所熟知的IOS系統(tǒng)也在最近公布了將支持全局的夜間模式,第三方APP適配后也能跟隨系統(tǒng)切換到夜間模式。這里就不得不點名微信了,美其名說不忍心占用用戶珍貴的夜晚時間,所以才一直堅持不加入夜間模式,結(jié)果在WWDC19上瘋狂打臉。
再看回來Flyme 7.3,不只是系統(tǒng)自身的UI界面,只要開啟了夜間模式,每個日常里所使用的APP不需要另外對Flyme OS進行適配也能擁有夜間模式。一些不可能出現(xiàn)深色UI的APP上,也終于能在燈光較暗的時候順服地刷一刷了。
但有一說一,吹爆不是無腦吹。Flyme OS這種基于算法來實現(xiàn)的APP夜間模式,與APP主動適配還是會有差別。因為當算法與APP的編寫邏輯不相同的時候,得到的效果就不能準確到位了,像有的APP主界面沒問題,但它面頁內(nèi)引用的內(nèi)容卻沒有變化,又或者一些關(guān)鍵的字體未能進行對應更改。
不過瑕不掩瑜,F(xiàn)lyme 7.3的這個夜間模式依然是最值得推薦使用的功能。
三、手勢
三鍵導航欄:
mBack:
簡易手勢:
屏幕兩側(cè)橫滑返回,底部上滑回桌面,上滑懸停呼出多任務。這應該當下全面屏手機里面操作最方便,學習成本最低的一套交互方式了,非常推薦使用。畢竟快要到來的最近一代Android Q系統(tǒng),也是采用相似的操作邏輯。
四、One Mind 3.0
另一個就是那些還沒啟動過的APP,One Mind引擎對APP的優(yōu)化管理過程,用戶是沒辦法參與的。所以假設某個不常用的APP被引擎認定為目標之后,一整天下來,如果在晚上才啟動這個APP,那么在啟動這個APP的時候,通知欄才會把一整天該APP的推送展示出來。
好的一面就是真正做到了避免了不常用的APP偷偷常駐后臺,造成不必要的電量消耗,而且也可以減少很多沒意義的推送。但為了降低錯過某些有用的推送消息可能性,希望后續(xù)能夠有用戶自定義的選項,增加這個One Mind使用的靈活性。
五、解鎖方式
在全面屏手機逐漸普及的趨勢下,屏下指紋和人臉識別這兩種解鎖方式已經(jīng)是每部手機的標配功能了。先來說說16Xs的Super mTouch指紋識別系統(tǒng),實際的解鎖速度非???,將已錄入指紋信息的手指,自然地放到屏幕上的識別區(qū)域即可完成解鎖,而且還支持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驗證。
接下來想重點講一下16Xs的人臉識別解鎖體驗。首先在識別的速度和準確率上16Xs都做得非常不錯,不過采用2D級別的識別技術(shù),所以并不支持作為APP支付功能的驗證依據(jù)。
不過從實際的體驗下來,將人臉識別與系統(tǒng)里的抬腕亮屏功能搭配使用后,不但與屏下指紋識別進行了互補,而且還讓每次解鎖時的體驗更加的豐富。以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功能作為例子,在系統(tǒng)的“顯示通知預覽”的功能里,勾選“面部識別成功時”的選項。這樣鎖屏界面上的推送消息都會默認不顯示推送的內(nèi)容,只有在人臉識別成功時,才會將推送的具體內(nèi)容顯示出來,很好地保護著個人的隱私信息。雖然這功能不是魅族首創(chuàng)或獨有,但至少這個功能的加入讓16Xs變得更加人性化。
只可惜有時16Xs的人性化,也是會有翻車的情況。下面再舉一個例子,2D級別的人臉識別最大的缺點就是當處于光線較暗的情況下,無法對人臉進行識別。所以在系統(tǒng)里提供了一個“暗光環(huán)境下使用屏幕補光”的面部識別選項。
像傍晚回家的路上,或者夜晚逛街的時候,假如喚醒屏幕時檢查到周圍的環(huán)境光線不足,這時屏幕就會瞬間提高到最高亮度,幫助人臉識別能夠順利進行。這個功能在大部分的時間里確實相當實用,但是直到有一晚的半夜我睡醒了,拿起手機想看一看當時的時間。結(jié)果在屏幕亮起的那一下,我看完時間后就順手把這個功能關(guān)閉了。
六、小結(jié)
多媒體體驗
16Xs機身那越來越少見的3.5mm耳機接口,應該是很多習慣于使用傳統(tǒng)有線耳機來在通勤路上聽聽歌,或者追求沒有聲音延遲的游戲用戶所最想要看到的。
而手機底部的這顆單聲道揚聲器,雖然在音質(zhì)的表現(xiàn)上算是正常發(fā)揮,不過在外放時的音量卻很足夠,用來平時看看視頻使用還是很不錯的。
游戲性方面,驍龍675并不是一顆主打性能的SOC,但是畢竟也有兩顆2.0Ghz大核的帶動,用來玩一些主流的聯(lián)網(wǎng)手游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各款手游對驍龍的SOC都會有相應的優(yōu)化,在游戲的體驗上就更不用擔心什么卡頓的情況了,只是在GPU上要稍微注意一下,個別游戲的畫質(zhì)效果會受限于Adreno 612的能力表現(xiàn)。
當進入到游戲的界面內(nèi),F(xiàn)lyme 7.3會自動生成一個游戲功能擴展的懸浮窗,里面的火力全開模式、游戲免打擾、游戲鍵盤、防誤觸、鎖定屏幕亮度等等的這些功能,都在提升游戲游玩過程中的沉浸體驗。其中針對聯(lián)網(wǎng)游戲,還有優(yōu)化游戲網(wǎng)絡的迅游加速功能。別忘了在系統(tǒng)內(nèi)還有Hyper Gaming的算法加持呢。
電量續(xù)航
終于也來到手機最關(guān)鍵的續(xù)航環(huán)節(jié)了,為了更好地還原實際的耗電情況,于是按照了自己日常的使用習慣來進行了連續(xù)測試。實測50%音量外放在線視頻一小時,耗電7%;40%音量外放聽歌一小時,耗電3%;WIFI上網(wǎng)一小時,耗電7%;4G上網(wǎng)一小時,耗電8%,四小時的續(xù)航測試總耗電25%。
可見16Xs 4000mAh的大電池容量,再加上One Mind 3.0對系統(tǒng)以及APP的管控,如果按工作日的時間計算,除非突然需要超高強度地使用手機,否則16Xs這樣的耗電量只要滿電狀態(tài)出門,到晚上回家之前都不用擔心手機沒電了。
實測半小時之后的電量為46%,一小時之后的電量為78%,到電量達到100%為止最后總耗時2小時,充電的相率相當不錯。具體的每個節(jié)點數(shù)值可以看下面的記錄表。
其中有一點是要注意的,16Xs亮屏熄屏時的充電功率并不一樣。以剛開始充電不久時的數(shù)值為例子,熄屏時在監(jiān)測儀上顯示的數(shù)值為9.23V/1.59A,功率在15.12W左右。
亮屏時,在監(jiān)測儀上顯示的數(shù)值為9.15V/1.00A,功率在9.15W左右。
總結(jié)
整個的體驗下來,16Xs給了我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極致平衡感。不只是外觀設計上,還有硬件、軟件的表現(xiàn),甚至連功能的優(yōu)缺點都保持著平衡。但這并不是在吐槽,反而是因為16Xs有太多的細節(jié)處理非常吸引我,使我對完善后的16Xs更加地期待,期待它能盡快打破這種平衡,用最好的一面吸引更多的用戶去認識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