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小合適,不撲鍋,不燙手,煮面、熱牛奶都很方便。
2.430不銹鋼原料,不易粘鍋,清洗方便。
3.加熱快且均勻,適合做速食、夜宵,也可以煮粥、煮面等,十分全能。
4.十分輕便,單手即可操作,對單人獨戶來說尤為有用。
1.缺少一個刻度標(biāo)尺,在水量控制上還需斟酌。
2.在煤氣灶上使用仍需注意,不推薦用大火,否則櫸木手柄仍有受傷害之虞。
3.燉煮比較難熟的物品的話,還需自備鍋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平鍋源自日本,可以說是日本人使用最多的鍋具之一了,不管是一人食還是家庭使用,都很方便。
很多人看到雪平鍋,第一個感覺就是,這不就是一口小奶鍋嗎?其實在生活中,我感覺到小奶鍋有幾個痛點:
1.因為鍋子淺,熱點牛奶很容易就撲出來,煤氣灶上用,很容易溢出到灶臺上甚至點火器上。
2.鍋小,把手和底部很近,煮好后非常燙手,用兩邊把手拎著端起來也需要抹布隔熱,倒湯不便。
3.鍋底薄,有一回去收衣服,開小火燉著,最后鍋里的湯都黏在鍋子上,非常難洗。
而作為日系鍋具的雪平鍋,在細(xì)節(jié)處理上,確實很到位。
1.時下流行的雪平鍋都是錘木紋設(shè)計,這個設(shè)計有防止撲鍋的作用,緣由大概是不平整的表面可以減少水泡的數(shù)量。
2.加熱快而均勻,在我心里,雪平鍋又可以叫“方便鍋”,質(zhì)輕物美,做速食尤為方便。
3.清洗方便,只要不煮到干,不會很容易粘鍋。
4.很多雪平鍋邊緣有方便倒湯的開口設(shè)計,完全可以一鍋到底,大小合宜,在做完食物后可以連著鍋子一起端上飯桌。
接下來,就看看我新入手的這款雪平鍋,是否符合我心目中的標(biāo)準(zhǔn)吧。
▼燕越匠雪平鍋,是可以用于電磁爐、燃?xì)庠?、電熱爐、陶瓷爐加熱的一款鍋具。這款雪平鍋規(guī)格是20CM,個人覺得再小的,就太容易燙手了。
▼可以看到,鍋體是經(jīng)典的雪花錘木紋工藝,外壁用砂光處理過。鍋體很薄,加熱速度快。鍋底經(jīng)拉絲工藝處理過,平底設(shè)計,沒有鍋蓋。
▼櫸木手柄,沒上清漆,防滑性能尚可。鍋體和手柄連接處是5點真空點焊設(shè)計,而非鉚釘設(shè)計,減少清洗難度,別具一格。一般的奶鍋是一顆螺絲固定,這款是兩顆。
▼兩側(cè)同時開口設(shè)計,這個在很多小奶鍋上是看不到的,對于倒湯特別方便。鍋口直筒滾圓處理,不鋒利,安全系數(shù)尚可,也方便清洗。自帶個收納掛鉤,這也是另外的雪平鍋中比較少見的。
▼重量很輕,對于女性很友好。之前買了一口美的的大鍋,重的掂鍋都做不到。
▼正好我家有16CM、18CM的小奶鍋,可以拿來做個直觀對比。
▼相對來說,16CM這款小奶鍋,把手也是一樣大小,鍋體容量大概可以消毒一只奶瓶,容量偏??;在沒有入手雪平鍋之前,我更喜歡用這款18CM的奶鍋。
▼上灶就看得到問題了,16CM的小鍋,大火尤其容易燎到邊上的把手;18CM的稍好些,而20CM的雪平鍋的手柄是櫸木手柄,更為安全。
▼雪平鍋不適合油炸、煎烤等,而適合做各種快手的食物,比如《小森林》里的果醬,就是雪平鍋煮的。牛奶桃膠等甜品,也可以用雪平鍋來制作,要焯蔬菜、燉魚湯、煮火鍋,都很容易。帶炸籃的雪平鍋,煎東西也方便又省油,炸籃自配即可。
▼正好昨天去買了點灣仔碼頭的三鮮小云吞。以前看過一個水餃的國家檢測報告,說灣仔碼頭的原料更有保障,所以買它家的比較多,不過湯包得注意量,放多了還是會有點咸的。
▼家里主要用煤氣灶多。這款雪平鍋顏值還是杠杠的,外面的錘木紋相當(dāng)漂亮。
▼加熱速度飛快,也相當(dāng)均勻,加熱1分多鐘底部冒了均勻得小氣泡。
▼由于沒有鍋蓋,煮云吞速度不會很快,也不會像有蓋的奶鍋一樣撲出來。這是煮到5分鐘時候的場景,小巧玲瓏的云吞擠擠挨挨得在鍋里沉浮。
▼煮滾后加一道水再煮2分鐘左右,加入料包即可。內(nèi)壁光滑,不粘,非常好清洗,黏在上面的一點紫菜也很容易就清洗掉了。
▼注意:烹飪中,因為中國煤氣灶的火力設(shè)計是發(fā)散性的,建議是中小火慢燉,大火會導(dǎo)致鍋子碳化,甚至可能讓木柄變黑、松動,既影響顏值,又影響壽命;由于雪平鍋導(dǎo)熱過快,不建議煎炸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