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十一之前,我入手了八位堂 Lite 中國紅限量版,這是一款跟以往產品都不一樣的手柄。這次并不是往上堆砌各種功能,相反卻是在做減法,不過這種手柄也確實有它特有的市場,這款手柄應該不會讓所有人都喜歡,但像我這類喜歡復古游戲的人來說,確實不可多得。就像喜歡喝精釀啤酒一樣,不喜歡的人也是嗤之以鼻。
不過 Lite 中國紅是限量版,日常還是舍不得拿出來用,所以在雙十一的時候又剁了一直普通版 Lite,在漫長的等待后它終于到手了。普通版相對限量版要便宜一些,包裝盒也有所簡,沒有了顯眼的限量標志,正面文字也以英文為主。
內部是塑料框架支撐,沒有透明的塑料防塵罩,包裝內除了手柄之外,還有數據線、操作說明書。不過數據線是灰色的,跟手柄不是同色。
對比 Lite 藍綠色、Lite 紅色限量版,正面的布局設計都是一樣的,區(qū)別是在手柄的配色上。紅色限量版自然是有中國特色的紅黃配色,藍綠版則是跟 Switch Lite 一樣的藍白配色,另外黃色自然是黃白的配色了。
* 要是出個劍盾的限量款,應該有不少人喜歡。
按鍵設計上,兩個手柄都保持一致,傳統(tǒng)的搖桿都被十字外形數字搖桿代替,中心點相較四邊有 11° 的凹陷,能夠提升使用的感受。另外如果四個方向同時按下,就能觸發(fā)傳統(tǒng)的 L3、R3 操作。
不過整體的按鍵布局,以及按鍵功能跟 Switch 是對應的,所以功能上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右側下方心型按鍵是HOME鍵,同時也是手柄的電源開關,左側下方的五角星按鍵,在 Switch 對應的是截圖。
另外,Switch 上對應的 +/- 鍵位于上方,離主要的按鍵區(qū)域也不遠,能夠方便的按到。
后蓋的設計要簡潔一些,沒有限量版特有的標志,只有簡單的一些文字信息,手感跟 Joy-Con 有些類似。
一些 2D 游戲雖然會用到扳機鍵,比如之前比較流行的《蔚藍》,不過用的都是 L/R 兩個鍵,而L2/R2就沒有用到。八位堂 Lite 的扳機鍵是類似于 N3DSLL 的便攜設計,主要突出 L/R 按鍵,L2/R2 則時放在內內側按鍵面積也要小一些。
充電接口的設計算是八位堂的家族樣式,中間是 USB-C 的插口,左側小圓點是電源指示燈,右側是配對鍵。以 Switch 為例,第一次開機需要配對,然后再下次開啟的時候會記住設備,直接連上。如果需要重新適配其他機器,就開機后要先按配對鍵再重新連接。
* 基礎性的設計上,兩個手柄是一樣的
八位堂 Lite 這次主要支持 Switch、Xinput 兩個模式,開啟模式也就沒有以前那么多選擇了,所以模式切換鍵變成了頂部中間的一個撥動鍵,左側“S”表示 Switch,右側的“X”則是 Xinput。
模式切換獨立后,電源開關也變成獨立的了,不過不是原來的 Start 鍵,而是右下角的心型圖案按鍵(HOME)。另外手柄底部的四顆 LED 指示燈還保留著,連接配對之后,會按照連接的順序顯示燈數,亮一個燈表示一號玩家,二號玩家則是兩顆。
既然同樣是八位堂 Lite 手柄,手柄的尺寸還是保持一致的,也同樣是用十字按鍵代替了搖桿,整體厚度應該是除了 Zero 手柄最薄的一款吧。整個手柄看上去很平整,平時外出攜帶不會疙疙瘩瘩的,占用的空間會少一點。
八位堂 Lite 手柄使用分離式十字鍵,方向之間沒有干擾,上次已經在《俄羅斯方塊》中試過了。之前手柄的十字方向鍵,都是傳統(tǒng)連軸十字鍵,玩這種游戲的時候容易串鍵,操控沒那么準確,方塊就容易移位,而現在的準確度要高不少。
當然,選擇了小巧的體積,自然是有所取舍,對體積要求較高的振動并未配置。不過用來玩像《蔚藍》、《俄羅斯方塊》、《光之子》之類的游戲,也沒有發(fā)現什么影響,這跟官方“專為2D游戲設計”的宣傳是一致的。
《蔚藍》上次玩過了,這次換《合金彈頭》試試,《合金彈頭》是橫版射擊過關游戲,上學的時候就喜歡玩,重點就是躲避跟射擊,八位堂 Lite 的操作確實靈敏。
再試試《熱血少女》,我這個年齡的玩家,對于熱血系列的游戲還是很有感情的,所以這個游戲出來不就后就入手了,玩起來的感覺確實有些懷念啊。
PC 平臺之前測試過《俄羅斯方塊》了,今天換上《光之子》玩玩,這是一款比較老的游戲了,操作上是傳統(tǒng)的 2D 類型,不過玩法上比較有意思。
戰(zhàn)斗部分也很簡單,傳統(tǒng)的回合制操作,可以安心的體驗游戲的內容。
最后
這次 Lite 手柄確實算是一個新穎的設計,沒有去增加振動 、六軸感應等功能,選擇以做減法的方式,主要針對的 2D 游戲愛好者。這種手柄的受眾可能沒有那么廣,不過也確實有它特有的市場,但是對于那些喜歡復古游戲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沒有劍盾配色,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