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大部分的用戶,在移動存儲的選擇上還是更親睞與優(yōu)盤或者移動硬盤吧,再往細一點說,可能絕大多數(shù)還是會選擇優(yōu)盤居多,畢竟優(yōu)盤體積小,容量適當,更適合日常辦公,文件搬運工作的速度也還不錯。但是如果你手頭有閑置的M.2固態(tài)硬盤,不妨試試這樣操作:買個便宜的M.2移動硬盤盒,用幾分鐘時間diy一個M.2移動硬盤,這個速度嘖嘖嘖.......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的是ORICO M.2移動硬盤盒,一個造型獨特,金屬質感濃郁的產(chǎn)品,以追求美觀和耐用為主,好了一起來看一看。
盒子里的物品如下圖所示,除了ORICO M.2移動硬盤盒,還配有兩條數(shù)據(jù)線,分別是C2C和C2A,以滿足不同用戶的筆記本的適配。此外為了方便用戶自行安裝,還額外提供了螺絲和螺絲刀。說明書基本屬于不用看系列。
ORICO M.2移動硬盤盒的外殼材質是全鋁合金加工而成的,正面采用了齒紋處理,乍一看讓我想起了處理器上的散熱器,萬萬沒想到做成移動硬盤的樣子也蠻好看的。
大冬天拿手里冰冰涼,略有點割手,但總體上還是挺不錯的,無論金屬的質感還是視覺感都很高檔。
頂部的紋路一直延伸到了底部,這里有個小燈,用于呈現(xiàn)硬盤讀取時的狀態(tài)。
下圖里,是我的另一塊ORICO M.2移動硬盤盒,表面紋路設計略有不同,材質一樣,價格也是一樣的,就看您喜歡哪一種了。
接口都一樣,采用了USB C口,USB3.1 Gen2輸出規(guī)范,實際讀寫速度可以達到900mb/s,不過這跟M.2固態(tài)硬盤的體質有關系,稍后做個詳細測試。
ORICO M.2移動硬盤盒的拆解過程非常簡單,用自帶螺絲刀工具卸掉一顆螺絲就能把背板拆下來了。
拆開后可以看到產(chǎn)品的用料是比較扎實的,外殼壁有一定的厚度,而事實上無論外殼材料,還是外殼上的齒紋設計,都是有利于它散熱的。
核心電路板部分的展示,主控是JMS583,備有UASP加速協(xié)議和PCI-e協(xié)議,具有智能休眠的功能。
我所使用的固態(tài)硬盤是??低旵2000pro 1TB。
裝上固態(tài)硬盤的電路板與外殼內倉契合度完美,即便安裝完畢也不會出現(xiàn)松松垮挎的情況。
【讀寫速度實測】
首先使用CrystalDiskInfo查看移動硬盤信息。內置硬盤為??低旵2000PRO 1TB。
首先把ORICO M.2移動硬盤盒接駁到原生USB C口進行讀寫能力測試,測試結果如下,讀寫分別為982.852MB/S和449.117MB/S。
由于USB C口相較于A口來說普及度并不算高,大多數(shù)用戶可能還是會接到USB A上使用,所以這里的測試結果如下,大致上比原生USB C口的讀寫速度慢50%左右。盡管如此,這個成績也要比傳統(tǒng)USB 3.0硬盤快了將近一倍有余。
【總結】
速度飛快的移動存儲,或許并不能成為每一個人的剛需,更何況一條M.2固態(tài)硬盤再加個硬盤盒的總價格已經(jīng)不算經(jīng)濟實惠了。但如果你在工作中經(jīng)常需要用來搬運大型文件的話,那么這樣的DIY產(chǎn)品恐怕是目前最好的了,畢竟首先在固態(tài)硬盤的性能和價格方面,用戶可以自我調節(jié),剩下的只要買一個可靠性比較高的硬盤盒子足以。如果是選購大廠出品的成品M.2移動硬盤,價格會貴得比較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