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年開始,車市迎來了意料之外的寒冬,但目前國內私人汽車的保有量還是非常龐大的,且其中一大部分也有升級替換的需求,所以在這個環(huán)境下,更高以及的豪華品牌或者大品牌的B級、B+、C級等更高級別的車型,仍然保持著不錯的增長趨勢。
但不論是首次購買,還是升級購車,試乘試駕的環(huán)節(jié)還是建議不要跳掉,畢竟網上參數也看了,展廳實車也摸了,但買車不是買白菜,買回去才發(fā)現“不好開”怎么辦?所以甭管銷售帶著一起溜達一圈的試乘試駕是不是太水,該體驗的還是要多體驗!
這次,就結合一汽豐田試駕季的體驗,來說說自己的試駕經驗。
相信很多準車主,買車前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去了解車,不管是問身邊的朋友“我XX萬買什么車好?”還是到各類網站上挑,反正總是有一個挑選過濾的過程。
網站方面,雖然“車托之家”一直被吐槽,但是垂直類龍頭的地方還是在那邊的,一般第一反應也是看它,當然,同樣的網易汽車、新浪汽車之類的也都可以看……
小時候就對豐田有著莫名的好感,就是覺得稍顯老氣了點,沒想到最近幾年豐田的設計師放飛自我,外觀上要多張揚就多張揚。雖然其他品牌也都在走年輕化路線,但是豐田這彎拐得是異常的徹底!
車無完車,如果想選一輛方方面面全都最好的,那先不說有沒有這樣的車,就算真有,售價估計也不是咱老百姓能承受的。所以從我們手握XX萬預算開始挑選車型的時候,先問一下自己最主要的需求點是什么?滿足剛性需求點之后,再在合理預算內追求其他附加項。
這次會去選擇試駕亞洲龍,主要是考慮了豐田其TNGA的新架構平臺,與雷克薩斯有60%的零件通用率、比凱美瑞“高半級”的定位、以及豐田引以為傲的混動系統,畢竟豐田沉浸混動的年頭非常久,取得的成果也領先友商一節(jié),關注過混動車型的車友應該都聽過這么一句:混動只有兩種--豐田和其他……
網上大體定了目標車型之后,下一步自然是展會或者4S摸一摸真車,近距離摸一摸看一看。然后就到了必要的試駕環(huán)節(jié)了,因為靜態(tài)的展車無法體現車輛的行駛品質,而買車總不能最終只是買個樣子貨回去吧?
目前無論哪家品牌,如果施施然直接到店要求試駕的話,一般都是安排不過來的。所以為了避免尷尬或者白跑一趟,建議起碼提前一天通過網絡或者電話做好相關試駕預約,如遇大店以及熱門車型,相關預約時間提前量還需要再充分一些!
單說網上預約,一般車企官網、官微都可以進行預約登記。另外之前提到的垂直類門戶網站也可以方便的進行預約。此類試乘試駕一般都是免費的,只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即可。當然,如果剛好有官方搞的試駕活動之類的,還能薅點小禮品什么的。
這次一汽豐田剛好有個TNGA駕享購車節(jié),20日之前購買一元試駕券并與31日前到店試駕體驗,還能抽禮品,100%有獎,最高為北海道雙人游,如果一個不小心中了,那對于目前豐田車型堅挺的售價也算是個不錯的折扣了……
確認過預約信息之后,按時到店即可,建議預留出足夠的的時間,盡可能避免周末之類的人流高峰,畢竟銷售人員精力有限,到店人流密集的話,總要分了精神去招呼。
另外,試駕務必帶好符合準駕車型的行駛證!試駕務必帶好符合準駕車型的行駛證!試駕務必帶好符合準駕車型的行駛證!如果只是隨便去探探路或者砍砍價,自然沒有必要帶著相關證件,但是因為是預約的試乘試駕,涉及到試駕協議簽署以及實際試駕,沒有相關證件就不行了……
一汽豐田在上海有很多家4S店,而上海東昌應該算是很有實力的一家了,本次的試駕體驗就選的這一家,這邊提個小Tips:選定車型后,建議對該車型進行多次試乘試駕,一家4S不行,就幾家4S分別預約!因為單次試駕線路是固定的,工作人員也不會讓走特別的爛路,在魔都這樣基本全是鋪裝路面的情況下,一次幾公里的試駕其實真的很難體驗出什么。
試駕之前,可以先和銷售小哥哥小姐姐聊聊天,隨便摸一摸展車,實際體驗一下網上看了無數遍的靜態(tài)數據的真實感官。比如這次試駕目標的亞洲龍,實車看上去就更大氣,夸張的大嘴也覺得比網絡上看的時候更順眼。
另外提醒一點,因為展車資源的問題,很可能4S的展車配置車型和自己實際選定的配置車型有差異,這點也需要在到店看車時注意。
本文的重點還是試駕的,所以我們還是更多的來聊聊試駕的問題,比如試駕到底要注意點什么?
之前已經提到了,試駕必須提供符合準駕車型的駕駛證,且一般要求持證滿一年以上(部分品牌或者4S執(zhí)行的并不算非常嚴格),如是新拿證的司機,那就僅能享受一半的服務——試乘。
目前,一汽豐田已經將試駕協議電子化,即不再簽署紙質協議,而是通過手機上確認即可。但,無論是紙質試駕協議,還是電子化的試駕協議,建議各位準車主可以花點時間做下閱讀,以便明確如果試乘試駕環(huán)節(jié)出現意外事故,各自的責任劃分以及承擔比例、處置方式等,起碼做到心中有數!另外,建議要求4S確認一下試駕車輛的保險是否有正常生效,包括車上人員險之類的是否都涵蓋。
除了試駕協議以及車輛保險情況的確認之外,正式上車之前,建議做繞車一周的外觀觀察,如原有擦刮痕跡,及時溝通確認,以防事后扯皮。任何事情,事前確認清楚總比事后弄不清楚更好些……
以上幾點都沒有問題,我們就可以開始試乘試駕之旅了。
首先,前面說過,如果沒有駕駛證或者駕駛證沒有滿一年,那往往就只能享受試乘的待遇了。但就算符合條件,個人其實也建議試乘和試駕都體驗一下,且有條件的話,試乘的時候副駕、后排全都乘坐一遍(這也是之前為什么建議要多次試駕的原因),因為不同的位置,對乘坐感受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不論是前后懸對過減速帶時的過濾性,還是乘坐空間,又或者是靜怡性,等等等等……
動力:賬面數據永遠是賬面數據,實際開起來肉不肉,到底是不是夠用?總要自己踩過幾腳油門才知道!
需要注意自己目標車型和試駕車型是否有差異,盡可能找可以提供目標試駕車型的4S店體驗試駕,自己關注豐田當然是奔著豐田的混動去的,目標是2.5L的雙擎豪華版,而本次的試駕車型,則是2.5L雙擎旗艦版,配置上有差異,但是動力參數是一致的!
據了解,亞洲龍雙擎的這款混動發(fā)動機和變速箱,是為日本進口、國內組裝。實際體驗來說,混動車型因為起步有電機負責,對于普通燃油車來說,有著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而當速度上升到40左右,發(fā)動機即開始介入,以提供更多的動力輸出,一直至70-80公里/小時,都沒有明顯的不濟感。(魔都很難找到路隨便開100-120之類的,所以試駕的時候對于后續(xù)動力感受其實比較缺乏……)
平順性:換檔是否有明顯的頓挫?提速減速間切換是否有明顯沖擊感?
雖然很多時候所謂的換擋頓挫,普通用戶是不一定能很明顯的感受出來,但是在試駕時候多嘗試一下總是不錯的,總比直接買回去之后才發(fā)現來得好。
亞洲龍混動車型配置的變速箱是E-CVT的,而CVT天生就是平順性方面有優(yōu)勢的存在,所以在這一點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轉向:每輛車的轉向手感都是不一樣的,或輕或重、虛位大不大、高速漂不漂、指向精準不精準。
之前有幸體驗過的四天領動PHEV車型,當時提過領動PHEV的方向非常輕,造成一開始上手的時候并不很習慣。而這次的亞洲龍的試駕體驗,方向的手感就好了很多,基本沒什么虛位,無論是高速還是低速,輕重手感都讓人覺得很合適。
懸掛:適當車速過減速帶時的過濾性是否良好?30-40公里/小時過彎時,側傾感受怎么樣?有條件的話,走走連續(xù)顛簸路面。
關于懸掛這塊,即一開始的時候建議不同位置試乘的初衷,通過副駕位置、后排位置感受懸掛是否舒適。
亞洲龍的體驗上來說,懸掛應屬于稍許偏硬的設計,大的顛簸過濾的不錯,后排試乘時,過減速帶沒有很顛的感覺。而試駕時的感受是,細微的路面情況也能反饋給駕駛者,比如壓過窨井蓋之類的。
靜怡性:沒人喜歡噪音,而開車總免不了噪音,無論是胎噪、風噪、發(fā)動機噪音等,而一輛車開起來感受怎么樣,靜怡性其實會占很大一部分主觀感受!
不同的輪胎、不同的鋪裝路面對胎噪影響都很大,輪胎方面不可能直接換,所以試駕時有條件多嘗試不同的鋪裝路面就一定不要錯過。控制了這一點之后,其他的就看車輛NVH的水平了。
亞洲龍混動車型在低速時有著天生的優(yōu)勢,因為低速發(fā)動機不工作,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噪音,而風噪和胎噪在低速下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個情況下的NVH就是個完美的狀態(tài);而到車速來到40公里/小時左右,首先明顯感到的是發(fā)動機介入工作后帶來的噪音,因為之前是非常安全的情況,兩相一對比之后,會給人一定的落差感;再到60公里/小時左右時,胎噪則越來越明顯。整體而言,這輛車的NVH應該是中規(guī)中矩的水平,但離優(yōu)秀還有點距離,如果后續(xù)換代可以升級為全車雙層隔音玻璃之類的,應該會更好些!
制動性:和官方宣傳的零百數據沒啥大意義一樣,單純的從100公里/小時至剎停的數據也沒什么太過糾結的必要,畢竟不同的路面環(huán)境、輪胎情況,都會影響到這個數據。而在制動性上,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試試高速急剎,但更多的還是看看是否“腳感合適”。
試駕的亞洲龍混動混動車型一旦釋放掉油門,就開始進入動能回收機制,但此時的回收機制并不激進,不會給人很快丟速的感覺。而踩剎車的動作最終是讓剎車卡鉗參與工作,這其中因為相比傳統燃油車多了動能回收,所以一開始的腳感比較虛,然后剎車卡鉗介入的稍許有點突然,和之前體驗領動PHEV一樣,一開始都需要適應,需要時間來調整它們和燃油車的剎車腳感區(qū)別。
自己特別的關注點:試駕除了試駕駛感受之外,剩下的就是試自己關注的功能項了,比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自動泊車、人機交互等等等等,這方面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按自己的需求去體驗即可。但這邊又需注意實際的試駕車型和自己目標車型的差異項,如試駕車型為頂配,而自己目標車型沒有配備或者不準備選裝的,就無需關注了。
亞洲龍雙擎混動在個人關注的幾個配置方面,次低的豪華版和頂配的旗艦版差異并不大,類似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系統、主動剎車功能等都全系標配,這點還是非常良心的!
試駕中要試的幾個點,基本就是以上幾個點,那在試駕之中,是否和試駕開始前一樣,有需要注意的點呢?當然有!
首先:遵守交規(guī)!請在合法合規(guī)的情況下進行試駕,一旦違章違法,都是需要自己承擔責任的。我們只是試駕,不是來開公路賽車的,所以諸如超速啊、闖紅燈啊之類的行為千萬不要有。
其次:模擬日常用車情況/環(huán)境試駕。盲目的去試加速能力、高速過彎能力等并沒有很大的必要性,試駕是讓我們了解日后車輛日常使用中的駕乘感體現。那你買回去之后,你真的會紅燈彈射起步?然后下一個紅燈高速剎停?又或者是60公里/小時高速過彎?所以,結合日常的使用情況、開車習慣,去體驗車輛的真實感受,才是試乘試駕的目的。
最后:再次強調,有條件一定多次試駕!最好不同的天氣,不同的4S,不同的路面情況,多去試試。別說普通消費者,就算是專業(yè)人士,估計也很難通過一次幾公里的試駕把一輛車的駕駛感受摸的清清楚楚。所以說,多來幾次總不會錯的,而且愿意多次試駕的,應該都是很明確的意向客戶。(不是真要買,誰沒事來反復試?)
本篇試駕體驗至此即將結束,希望對有試駕計劃或者剛好計劃買車的聚友能有所幫助。不論是卡羅拉這樣的日常買菜車,還是亞洲龍這樣B+級欲挑戰(zhàn)一下豪華品牌的中大型車,或者RAV4這樣經久不衰的SUV車型,試駕的經驗應該都是相通的。
最后,本次試駕后個人對亞洲龍的感受與之以往相比,是正面加分的,無論是超控性、動力儲備、還是懸掛調校,都有著非常不錯的感受。相比目前歐洲車集體往小排量加渦輪增壓方面跑,個人還是更喜歡豐田這樣自吸加混動的設計。加上豐田越來越大膽的外觀設計,做為80后的“年輕人”覺得非常適合!
網圖,這次展車和試駕車都未見這個配色。相比黑車,還是覺得小白龍更帥氣!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