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有困難就會有人支招。這不在網(wǎng)上一頓瞎操作,還真給我找到了一款“專治各種不服”圓孔線洞產品。它就是Orico桌洞式集線器,它保留了原有的桌洞圓筒形設計,采用一體化免驅兼容設計并且主打多重擴展、USB快傳等功能。
取出產品后,從正頂端第一眼看去感覺上和傳統(tǒng)的線洞盒沒什么太大的區(qū)別,并且線洞主體相較于傳統(tǒng)線洞要長了許多。
將頂部的防塵蓋打開后驚奇的發(fā)現(xiàn)內藏“乾坤”,相比傳統(tǒng)線洞空空如也不同的是,ORICO桌洞式集線器在遮蓋區(qū)內置了兩個USB3.0接口、一個Type-C接口以及一幅耳機孔+麥克風孔,幾乎能夠完全滿足用戶在桌面上日常的接口使用需求。并且底部采用全密封式設計,僅延伸出一條USB數(shù)據(jù)線小尾巴出來。
通過兩副對比圖片可以了解,在未使用Orico桌洞式集線器的孔洞可以明顯看到線材交錯雜亂非常的不美觀,而使用了Orico桌洞式集線器桌面用線情況顯得非常簡潔規(guī)則。
不過用戶在購買時需要注意一下,看看自己家的顯示是否還是VGA+品口電源線,如果是的話那么可能你就用不了了哦。這款產品官由于受到設計方面限制,預留孔洞僅支持HDMI+DC電源線通過,所以在適應性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過下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產品的錯誤與正確使用方式。
不過呢,雖然Orico桌洞式集線器設計初衷就已經“扼殺”了一部分用戶,但是機智如我還是想出了解決辦法。那就是將圖中紅圈部分通過刀具進行剝離手術,當然不是暴力破壞,而是延邊切割,這樣就能夠將VGA與品口電源線裝入其中,然后嵌套入桌面洞口時在合上切割部分。由于這種“手術”技術畢竟還是掌握在少數(shù)“大神”手中,所以筆者將這個建議還與Orico工作人員反饋,官方人員表示會接受我的建議考慮添加到后續(xù)產品的研發(fā)之中。
最后,還要提醒小伙伴們的是,在購買前一定要充分丈量好自己原有孔洞的距離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要提前先將其“擴容”一下。這不,筆者在一直以為電腦桌洞盤都是一個規(guī)格的,結果拿回來以后比較后才發(fā)現(xiàn),當時丈量直徑時候量錯方向了,當時錯將老線洞面板當做下洞直徑了,所以在收到Orico桌洞式集線器后對比我原來的桌洞盤還要大上10mm,這就有些尷尬了。多說都是淚,找工具大洞去~~~
體驗感受
通過一周的綜合使用來看,各人對這款ORICO桌洞式集線器在日常工作使用還是非常合理的,雙USB3.0的設計滿足了同時實現(xiàn)存儲介質與手機連接連接電腦的操作,并且高達5Gbps快速穩(wěn)定傳輸是原來延長線做不具備的能力,集線器上的音頻接口還可接駁一些小型的桌面音箱使用,非常便捷。唯一欠缺的有兩點,第一點就是僅有60mm一直口徑,如果能像傳統(tǒng)線洞那樣有不同大小的可以增加用戶選擇性;第二點進線口局限于新式顯示器,若能采納我文中提及的建議,將側邊設計為活動板的話或許對老式VGA顯示器會更友好一些,畢竟當下VGA設備用戶還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