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浪,即使自我在家隔離也沒閑著,對家里的電腦硬件各種折騰,把手里的電腦硬件各種拆了裝,裝了拆,正所謂裝機一時爽,一直裝機一直爽,從反反復復的拆裝中也get到了不少新技能,也嘗試了不少新玩法,也算作是假期里的一種收獲吧。
京東新上架了一款九州風神魔方310機箱,據(jù)說這款機箱拿了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興趣使然,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那就上手試試唄,經(jīng)過折騰,發(fā)現(xiàn)它確實有不少值得稱道的人性化設計,老規(guī)矩,正文開始起,成品效果圖先奉上:
本次裝機選用的依然是我的主力測試平臺:i5-9600KF,搭配了華碩Z370主板,前面的文章有介紹如何升級BIOS讓Z370支持第9600KF,這里就不多說了。除板U外,本次裝機還用到了不少RGB硬件,都是自己搭配起來感覺還不錯的硬件,從機箱側透鋼化玻璃一眼望去,光污染的效果確實還不錯。我們先來看看這款九州風神魔方310機箱吧:
1、機箱展示
機箱整體是灰黑色的,板材表面磨砂設計,摸上去手感還是很細膩的,廠商LOGO也印在前臉下巴位置,辨識度還是蠻高的。
機箱的IO接口設置在機箱頂部,接口設置很齊全,USB3.0*2棄用了藍色,反而用了青草綠顏色,看上去確實還是蠻好看的。
IO接口設置在頂部,如果機箱放在地上,用戶坐著就能方便的使用IO設備,但如果將機箱放在桌子上,使用這些IO接口就得站起來操作了,不過一般ATX機箱都是放在地上的,所以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機箱左側采用了磁吸式鋼化玻璃設計,玻璃內(nèi)外兩面都有貼膜作為臨時保護,玻璃的上部有一根很長的條狀把手設計,徒手就可以拉開磁吸式玻璃蓋板,非常方便。
不過為了防止兒童拉動側蓋導致玻璃損壞,機箱還配置了2個兒童鎖裝置,對于家中有小孩的用戶比較實用,使用時用兒童鎖手動固定即可。
機箱后面的結構就很眼熟了,標準的ATX架構,有7個PCI-E擋板位,電源艙位,機箱后置風扇出風口位,主板IO接口擋板位。
機箱另一側的蓋板方方正正,用料挺厚實,細節(jié)處理得也挺好,這塊蓋板同樣采用了磁吸式設計,右上角的凸出部分就是蓋板的拉手,兩側面蓋板都采用了磁吸式設計,對于裝機還是很方便的,徒手就能裝。
磁吸式設計的吸力還是蠻大的,可以看到機箱框架上設置了2個磁鐵,也保證了吸力的牢固。
機箱內(nèi)部是標準的ATX架構,機箱內(nèi)部的空間很大,可以兼容ATX、M-ATX、ITX主板,下方設立了獨立的電源艙&硬盤艙。機箱主板背板上的設計蠻不錯的,細節(jié)設計蠻人性化的,主板支撐柱也預裝好了,省去了用戶自行安裝的麻煩。機箱標配了1只普通風扇,普通用戶可以直接使用,對于要加裝RGB風扇的用戶,拆換起來成本也很低。機箱還配置了橡膠理線孔,對于隱藏走線特別友好。
每個PCI-E擴展擋板都配置了獨立的螺絲,可以重復利用。目前基本中高端的機箱都是這種設計,而比較廉價的機箱基本都是一次性擋板設計。
為便于走線,電源艙上方預留了2個比較大的走線孔,機箱跳線可以方便的安裝。
機箱還為顯卡精心配置了一個顯卡支架,可以上下手動調節(jié)支架位置,這也是這款機箱的一大亮點,簡約而不簡單,對于較重的顯卡來說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撐作用,防止顯卡經(jīng)久不彎。
機箱頂部支持120/240/360風扇或者水冷,不過實際情況是:目前大多數(shù)主板都配置了散熱馬甲,對機箱安裝240以上規(guī)格的水冷兼容性并不好,所以一般水冷都會安裝在前面板,本次裝機的水冷也是安裝在機箱前面板內(nèi)側。
機箱背面的設計中規(guī)中矩,機箱的板材也夠厚實,跳線很齊全,機箱標配了理線尼龍魔術貼,可以很好的打理機箱走線。背板上還有2個SSD、2個HDD位置(也支持SSD),對于一般用戶來說,倉儲位置足夠用了,而我主盤是M.2 SSD,所以這2個SATA SSD位置完全可以空著,不過為了展示效果,我額外安裝了一個SATA SSD。
機箱還標配了一個風扇HUB,有效擴展了主板4PIN風扇供電不夠的問題,也方便機箱背部走線。
機箱的可拆解性很強,前面板,頂部面板,大力出奇跡,都可以拆卸,安裝風扇,水冷就很方便了。
機箱底部除了防塵網(wǎng),細看可以發(fā)現(xiàn)硬盤艙位有螺絲,所以這個硬盤艙的位置可以稍作調整,也有利于電源的安裝。
裝機平臺使用了比較熱門的i5-9600KF,說到i5-9600KF,眾所周知,只要散熱到位,全核超頻到5.0GHz也沒啥問題,除非臉特別黑。本次用到的散熱是九州風神水元素240一體水冷,這個水冷使用了也有大半年了,品控蠻不錯的。
618期間上的i5 9600KF,價格真香,性能也好,超頻很輕松,全核5.0GHz用240水冷散熱器很好壓,水元素散熱器當然也不在話下。 說到CPU,雖然我一直推薦大家購買散片,不過目前盒裝和散片的差價已不大,購買盒裝也是可以考慮的,畢竟多了正規(guī)的質保。
主板是華碩Z370-E GAMING,當時入手價格蠻貴的,好像要2000+,舍不得扔才入手了9600KF,搭配下來看確實也很不錯,供電、散熱各方面表現(xiàn)都還不錯。
這款九州風神水元素240一體水冷,性價比非常高,300多元的240一體水冷,還要啥自行車,何況壓9600KF都妥妥滴,真的物超所值,產(chǎn)品做工用料各方面都還不錯。這款是12V RGB版本的,對于不追求5V ARGB的用戶來講,這個真的值得推薦。
這款十銓內(nèi)存就不多說了,除了RGB效果差點,性能還是很不錯的。目前價格已經(jīng)全面上漲了,已經(jīng)不值得推薦夠買了,我當時購買價格480元,最低時候大概390元,目前已經(jīng)漲到645元了,內(nèi)存產(chǎn)品不虧是最佳理財產(chǎn)品啊。
浦科特除了貴,哪哪都是好,這款還是2-3年前買的浦科特M8PE 256GB Nvme SSD,使用的還是MLC顆粒,目前已經(jīng)絕版了,記得當時的價格要1000多,真心疼。
顯卡使用的華碩猛禽RX590 8G,這款作為華碩猛禽RX580的馬甲款,性能也是很不錯的,其實與我而言,除了看重性能,也很注重顯卡外觀的,特別是那只敗家之眼,貴點就貴點吧。
電源是我在某個眾測平臺拿到的,酷冷V650金牌全模組電源,也是我測試平臺的主力軍,不過對于本次裝機平臺而言,650W確實有點浪費了,其實550W也足夠了。
為了搭配整機RGB效果,機箱頂部就打算安裝酷冷至尊360的一體風扇,機箱后部安裝的是微博中獎得到的一款說不出名字的RGB風扇。這兩款風扇都支持ARGB效果,接在主板的5V ARGB接口上。
裝機就像搭積木,將各個硬件拼裝起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組裝方式,這也是裝機的樂趣所在,當最后通電了開機才是檢驗成果的時候。廢話不說了,直接看圖吧:
ATX架構的機箱空間就是大,硬件安裝很方便,這款機箱對于理線蠻方便的,理線孔、尼龍魔術帶、都對走線有有幫助。機箱背部的走線空間也很大,即使沒時間整理走線,將線材隱藏在機箱背部,或者電源艙里,都是可以的,反正蓋板一蓋,都是整齊的。
機箱自帶的顯卡支架非常實用,有利于防止顯卡下墜變形。我們一起來看看蓋上鋼化玻璃后的效果吧:
怎么樣,整體效果還不錯吧,無論RGB還是ARGB效果,搭配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利用主板的神光同步可以實現(xiàn)更多的RGB特效,玩法還是很豐富的。
4、寫在最后
本次裝機用到的這款九州風神魔方310機箱,注入了很多的人性化設計,機箱上的每個蓋板基本都可以拆下來,模組化程度很高。另外,機箱的側蓋板除了采用磁吸式設計,還可以加裝兒童鎖,方便實用,還有機箱自帶的顯卡支架就更實用了,這也是這款機箱帶給我的最大驚喜,可以讓顯卡經(jīng)久不彎??偟膩碚f,這款機箱的設計理念還是很不錯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實至名歸。
不過這里提個小建議:機箱自帶的普通風扇略顯寒磣了,廠家不妨考慮取消風扇讓利消費者,或者換成RGB風扇,這樣應該更實用些吧,畢竟側透玻璃豈能沒有光污染。
好吧,本次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