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普及,大部分人都更習(xí)慣于用手機來聽音樂,因為更方便。而對于發(fā)燒音頻愛好者來說,手機音樂的音質(zhì)與專業(yè)的DAP數(shù)字音樂播放器有一定的差距,不少發(fā)燒音頻友都會使用外置解碼器或者耳機放大器來提升手機聽音樂的聽感,這種發(fā)燒友在HiFi圈被稱為“捆綁黨”。
但是傳統(tǒng)的外置解碼器耳放尺寸都比較大,捆綁后重量也相當“感人”,于是出現(xiàn)了小體積的手機解碼耳放,本文開箱的解碼耳放為德國歌德MBQUART MB 10P,售價為399元。
MB10P主打性價比,定位中低端入門,與之相比定位更高的是MB20P,售價599元。
從個人的感覺MB10P更適合入門級發(fā)燒友選擇,尤其是預(yù)算不多的學(xué)生人群,MP10P價格不高,單能為手機音樂播放的聽感帶來不小的提升。
打開MB10P的包裝,可以看到黑色的機身,為電鍍塑料外殼,有細膩的磨砂觸感,包裝內(nèi)送一個絨布收納袋,可以用來收納耳放、導(dǎo)線和耳機。
這款MB10P耳放是沒有內(nèi)置電池,直接通過導(dǎo)線從手機取電,即插即用。
機身的Type-C接口為可使用Type-C轉(zhuǎn)Type-C轉(zhuǎn)接線連接Android手機,連接蘋果手機時可以采用Lightning轉(zhuǎn)Type-C轉(zhuǎn)接線,這個耳放也可以用在Windows電腦上作為外置聲卡使用,需要額外安裝驅(qū)動程序。
這只耳放在功耗方面耳放小于0.005W,通常不會對手機的續(xù)航帶來太多的影響。尤其是現(xiàn)在的手機大多支持快充,使用耳放無需太多擔心手機電量下降過快的問題。
機身另外一端是最常見的3.5mm音頻接口,用于接駁耳機。
從體積上來說,MB10非常小巧,搭配導(dǎo)線重量僅僅10g左右,不會帶來太多攜帶的負擔感,相比傳統(tǒng)的帶電池的耳放便攜性簡直好太多了,大部分的音頻發(fā)燒友都不會抵觸在耳機上多了這樣一個附件。
MB10P采用的解碼芯片是Realtek ALC 5686,支持32bit/384KHz 解碼采樣,帶來更好的原始虛擬信號的還原,官方宣傳的指標是可以驅(qū)動16-32歐阻抗的耳機,這對于一些用高阻抗耳機的用戶來說很方便。
這臺耳放的輸出功率的1Vrms@32歐姆,這個輸出指標已經(jīng)接近了很多便攜型的音樂播放器,簡單的來說,使用這只小耳放,就能讓你的手機變成解碼采樣高、輸出功率大的播放器。
試聽中我搭配測試的耳機是銅雀EN700 PRO,使用這個解碼耳放后直接的感受就是耳機的聲壓比直插手機大了一圈,聲場更大,而低音量也更多,整體聲音都更為厚實。
尤其是中低頻部分聽感變化比較明顯,聲音的密度和厚度感增加了,變得更有力量感,聽起來更有感染力。
另外一條測試搭配的耳機的是,鐵三角LS200is,這條耳機是偏中上頻段的聽感,中高音比較突出,使用這臺MB10P耳放后,中高頻的聲音的厚度增加,人聲感覺密度更高,也更為突出,人聲顯得更有感情。低音音量有所增加,在聲音的三頻段表現(xiàn)上,MB10P接入帶來了更為中正和均衡的聽感。
從個人的感覺來說MB10P耳放起到的就是一個功率放大和聲音渲染的作用,能夠讓我們常規(guī)的耳機聽起來更好聽一些,尤其是低音的量感增加比較明顯,這樣會得到更討人喜歡的聽感。
MB10P的另外一個作用是放大,這意味著使用這個小耳放后也能用來推動一些阻抗大,電流需求比較大的頭戴式耳機,不過我并沒有搭配大耳機進行測試,如果你有大耳機,而只有手機作為前端,不妨可以選擇用這樣一個小耳放,使得手機也能很好的驅(qū)動大耳機。
不少音頻發(fā)燒友都有音樂播放器,但是出門大家還是更習(xí)慣帶手機,對于音頻發(fā)燒友而言,這樣一個便攜的解碼耳放能夠讓你獲得更好的聽感,出門也能享受到更好聽的音樂。
對于入門的音頻愛好者來說,如果自己購買音樂播放器的預(yù)算不夠,也可以買一條這樣的便攜耳放,雖然運放電路和功能與專門的DAP音樂播放器有一定差距,但是有這樣一個小耳放,也是一個很好的過渡,因為使用它相比手機直推的聲音,顯然要好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