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就開始接觸行車記錄儀了,對記錄儀還是有一定的了解,記錄儀經過這幾年的發(fā)展,很多人也都都不陌生了,不過在選購的時候也會糾結,不知道應該選擇哪個品牌比較有保障,選擇什么樣的款式,今天就跟大家聊下親身選購記錄儀的一些心得分享。
先說一下目前市面上的品牌,前幾年大多數(shù)行車記錄儀品牌,都是半路出家的,看到行車記錄儀有市場有賺頭進來的。但自從360、小米主打低價以來,很多山寨品牌或者小企業(yè)沒有利潤了,都紛紛轉行或者倒閉,在經過這幾年的洗牌,到了2020年已經淘汰了大部分品牌,比如中恒、視連科、凱立德,萬年船,極路客,樂視等等,目前市面基本上已經看不到這些品牌了,能存活下來的品牌已經不多了,名氣比較高的也就口紅姬、興科威、360、惠普、凌度、云路、小米、盯盯拍、趴趴狗、任E行、海康威視等等。比較推薦的是選擇口紅姬、興科威、云路,因為這3個品牌主要都是做國外市場,產品都是走高端路線,品質把控比較好,雖然價格高,但產品確實不錯,一分錢一分貨。360跟凌度國內知名度很高,但產品中規(guī)中矩,個人是不太推薦,主要是產品穩(wěn)定性不好,問題很多,網上也有很多相關信息,360鬧得最兇的就是夏天高溫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爆炸的情況。
而凌度有些產品的參數(shù)有虛標嫌疑,比如現(xiàn)在網上銷售的凌度V360,宣傳是4K,但錄制出來的視頻效果極差,還不如1080P的清晰,因為分辨率并不能代表清晰度,分辨率是可以通過軟件來做修改,另外凌度V360圖像傳感器型號也不是介紹的SONY IMX335傳感器,即時真是SONY IMX335傳感器,動態(tài)像素只有500W,而4K動態(tài)像素是需要800W的,肯定不是真4K,明顯就是涉嫌虛假宣傳,凌度的產品很多都是虛標參數(shù)。
個人建議優(yōu)先選擇口紅姬和興科威,相對其他品牌產品質量確實好,售價在1千元左右,如果覺得這價格確實太高,可以考慮選擇云路,產品售價在600元左右,這幾個品牌參數(shù)都是真實的,拍攝效果都不差,我?guī)啄昵熬陀迷坡返漠a品了。至于那些300元的,建議還是慎重考慮,記錄儀是比較復雜的電子產品,常年在車上使用需要在高溫下運行和車上強烈振動,行業(yè)返修率平均水平則高達3~5%,而好的產品的返修率也將近1%,像口紅姬、興科威、云路這3個品牌都是以外貿為主,質量和售后服務更有保障,正常用幾年都沒問題,返修率基本上都是在1%左右,退貨率也不高,因為很多人選擇前都是考慮很久,一般機器沒質量問題都不會退貨。而選擇低價位的,現(xiàn)在雖然感覺性價比高,但有可能會買到返修機,因為價格不高買的人多,產品品控不好,機器會有點小問題,很多人退回去的,退回去的商家肯定重新包裝后在賣出,收到感覺不是全新的很正常,就需要看運氣了,產品沒問題還好,如果是用1-2個月就出現(xiàn)問題,到時要退又退不了,如果售后服務差的,商家有沒有理你真不好說。
如果確實想選擇300元左右的產品,最好不要選擇功能太多的,你自己想想就明白了,300元的記錄儀,除去商家利潤,機器成本最多就150左右,只能采用低端芯片,運行內存小,在高溫環(huán)境下功能運行太多,運行時間過久,容易造成主板超負荷,出現(xiàn)死機卡頓的現(xiàn)象。選擇單純錄制功能,問題相對少一些,更何況大部分附加功能平時都是用不到的,像現(xiàn)在的遠程查車、FM發(fā)射、藍牙通話是極少使用。
聊聊我親身經歷,我剛接觸記錄儀是在2016年,之前因為不懂記錄儀,在網上看商家銷量,哪個銷量高買哪個,跟隨大眾來選擇,當時買的印象中是600多,感覺性價比不錯,采用的MTK芯片,搭載安卓系統(tǒng),推出了記錄儀配電子狗,導航,語音控制等功能,但用了半年后就出現(xiàn)問題了,功能一開多用半個小時左右就出現(xiàn)卡頓,死機,后面直接開不了機,寄回去給商家維修,拖了一個月才寄回來,收到后用了幾天還是那樣就干脆不用了,省心。之后我就開始找其他品牌的記錄儀,只找單純錄制功能,當時比較火的是360跟盯盯拍都是支持wifi功能,因為可以連接手機觀看視頻會方便很多,那段時間我也開始研究芯片、感光這些,對記錄儀開始有些了解,后面咨詢了360跟盯盯拍客服的產品參數(shù),沒有客服知道,描述也是沒有詳細標出,就只會跟你說像素是多少,拍攝非常清楚,問的太多后面可能把我拉黑了,一直沒回復,才發(fā)現(xiàn)記錄儀這行業(yè)客服水平比我還低,非常不專業(yè),這樣的產品怎么敢買,買了如果出現(xiàn)問題維修很麻煩。后面是關注到云路,客服給我的感覺真的很專業(yè),我問的問題都能一一答上來,客服對產品的處理器,感光芯片都非常了解,頁面各項數(shù)據也都標得非常清楚,立馬選擇了云路R8這款記錄儀,當時市面上比較流行安霸A7芯片,選擇云路R8也是看中芯片、鏡頭這些,并且記錄儀也是單純錄制功能,4年前的產品用到現(xiàn)在都好好的,除了電池有點老化存不住電,其他都沒問題,可惜現(xiàn)在安霸芯片是沒有了,云路R8這款也停產了,現(xiàn)在是有出了新款云路R8S,順便說下云路的新款,這款硬件配置跟興科威是相同的,具備無光夜視效果,支持前后320度停車監(jiān)控功能,同時也增加wifi功能互聯(lián)功能。
選購行車記錄儀需要注意那幾個點
1、記錄儀清晰度和夜視效果的好壞不僅僅需要看硬件,還需要軟件的調試,其中圖像處理芯片+圖像傳感器+鏡頭,這三個硬件組成了記錄儀的核心,在加上軟件的調試。先簡單說下硬件方面的,前幾年比較流行的主控芯片是安霸,安霸性能穩(wěn)定,不過因為安霸是美國廠商,需要授權,現(xiàn)在國內使用安霸芯片基本上沒有了,主要還是聯(lián)詠、海思、Mstar。
而目前主流感光芯片是SONY,在SONY系列里面,只有STARVIS星光夜視系列,支持無光夜視功能,其他系列的在無光環(huán)境下基本上都是全黑,我之前利用不同索尼感光芯片是做過對比,分別是SONY IMX323與SONY IMX307。
關閉車燈后,處于微弱光環(huán)境中,SONY IMX32整個畫面一下都暗了下來,前方墻壁、車、垃圾桶輪廓都沒辦法看出。而SONY IMX307可以拍攝清楚前方物體輪廓,整體畫面偏銳利,所以說選擇感光芯片,不一定是索尼的就可以,還需要看是否支持無光夜視。
下面我們說下鏡頭,如果芯片和圖像傳感器都一樣,只是鏡頭不同,對清晰度和夜視效果影響非常大。記錄儀鏡頭有兩種,一種是樹脂鏡頭了,這種材質高溫一曬,鏡頭就會變近視眼了。而目前市面上的品牌更多采用的是G4-G6全玻璃鏡頭,G6會含一片紅外濾光鏡片,所謂6+1 共7片都是騙人的。大部分都是用的球形鏡頭,因為成本的關系。很少有品牌會用平面鏡頭的。平面鏡頭其實更穩(wěn)定,也比球迷更清晰,對焦距離會更遠一些。而球面的好處是角度可以越大,但對焦距離比較近,像我4年前買的云路R8就是采用全玻平面鏡頭,拍張圖片看下就明白了。
像現(xiàn)在市面上一些高端行車記錄儀采用鍍了多層增透膜的高級光學鏡頭,主要是為了減少反射,提高鏡頭的透光率,而沒有鍍膜的低質量鏡頭很容易被“看穿”,鏡頭內部“一覽無余”。鍍了多層增透膜的鏡頭則呈淡綠色或暗紫色,我們用云路R8S的鏡頭為例,來看看鍍了多層增透膜的效果。
硬件基本上就是這三部分,后面就是軟件的調試了,有些品牌會把ISO調的很高,夜視整體會好很多,但是車牌容易曝光。中規(guī)中矩的大廠出品的,不亮也不暗,再結合WDR技術,夜晚車牌反光的抑制能力就會比較好。還有就是光圈,F(xiàn)1.8是記錄儀的黃金進光量,F(xiàn)2.0以上的太小,夜視會太黑,看不清。F1.4-1.6太大,夜視曝光又會太足,車牌夜晚容易反光。
2、像素跟分辨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像現(xiàn)在很多商家廣告宣傳像素1200萬像素,1800W像素,2400W像素?這完全是誤導,因為他們宣稱的可能是靜態(tài)效果,而行車中都是動態(tài)拍攝,根本是達不到這個像素的。佳能單反才只有1800W,而且是頂級的,需要要幾萬塊的。幾百塊的記錄儀不可能的?;◣装賶K錢買到幾千幾萬塊專業(yè)相機才能達到的效果,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其實1080P的分辨率就足夠了,1080P分辨率動態(tài)像素是200W,靜態(tài)下拍攝完全足夠,不要迷信芯片的型號數(shù)字越高越好。分辨率過高會大大降低存儲卡的使用壽命,同時縮短了每張卡的可錄像時間。另外,分辨率太高因平均到每個像素點的進光亮減少,夜視效果變差,更是得不償失。比如說我們在電視上看720p的影視,已經非常清晰,即使升到1080p的片源,清晰度差別并不明顯。但1080p的數(shù)據量已是720p的兩倍,1296p的數(shù)據量又是1080p的1.4倍:也就是同一張TF卡,此刻不僅可錄像的時間減少了30%,而且大大增加卡的重復讀寫次數(shù),使其使用壽命變短。同理,每秒24幀的電影已經很清晰流暢,把30幀升到60幀,同樣會造成可錄像的時間減少,卡的壽命變短。行車記錄儀產品注重實用與耐用,并不是所有參數(shù)越高越好。
記錄儀30幀率也是足夠的,現(xiàn)在大部分是30幀率,很多人想要60幀的。其實60幀效果也差不多,是要足夠光線保證的。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距離,不同的燈光條件,看車牌是相對的,沒必要糾結。主要就是看整體成像是否通透,清晰,分辨率是否真實,問清商家具體配置型號,那些花俏的數(shù)據就別看了。
3、停車監(jiān)控功能可能有些人不會重視,但有時候出去沒有固定的車位,汽車停放在路邊,停車監(jiān)控功能就顯的格外重要,如果被劃被碰對方跑了,起碼還可以記錄下來作為證據,停車監(jiān)控功能需要有,但用不用取決于個人,畢竟現(xiàn)在汽車越來越多,停車有沒有出現(xiàn)碰撞誰都沒辦法預料。
目前市面上停車監(jiān)控分為兩種,一種是震動開機錄制,利用機器電池電量,通常就是汽車發(fā)生碰撞,機器開機錄制幾分鐘后自動關機,錄制事故出現(xiàn)后的情況。另外一種是24小時監(jiān)控,利用汽車電瓶電量,無論汽車是否有發(fā)生碰撞,機器都是一直錄制。
震動開機的監(jiān)控,是不會用到電瓶電量,但是容易出現(xiàn)震動力度不夠,導致沒開機錄制的情況,而24小時監(jiān)控用電瓶電量,每天開車無所謂對電瓶沒影響,但如果是連續(xù)24小時監(jiān)控,汽車又停放幾天,那汽車電瓶可能會出現(xiàn)低壓沒辦法打火的情況。需要停車監(jiān)控,建議支持震動開機錄制跟24小時錄制,平時停放一天內可以使用24小時錄制,停放時間超過1天選擇碰撞開機錄制。
24小時停車監(jiān)控接線方法利用降壓線或者OBD線,這兩種線都可以取電瓶電量,主要區(qū)別是安裝跟切換問題,降壓線是接保險盒里面的插口,這些插口有些是汽車熄火后斷電,有些是汽車熄火后繼續(xù)供電,要24小時供電就只能接常電。而OBD線是對插汽車OBD接口,一般接口都在方向盤下方,汽車熄火后要不要供電是可以自己切換。
行車記錄儀種類介紹及優(yōu)劣勢對比
現(xiàn)在市面上的款式我基本上都列出來了,優(yōu)劣勢我也總結了一下,我個人不是很推薦大家使用后視鏡款,因為原車后視鏡的角度都是有近視功能,在開車時會更安全。像流媒體這種最好別用,雖然是說有防眩目功能,但晚上后車燈一照后鏡頭就晃的頭痛,如果是原車自帶電子防眩目的后視鏡,千萬別去裝流媒體后視鏡款的記錄儀。
個人比較推薦卡片機,就是安裝在前擋風玻璃的,這種一般是選擇3M膠或者吸盤安裝,款式分為有屏幕跟無屏幕的,建議是選擇帶屏幕的,因為記錄儀在汽車里,夏天要抗住高溫,冬天要受凍的,沒有屏幕的記錄儀,有沒有在工作你都不知道。雖然是有指示燈,但你不會每次都會去留意,有個屏幕至少還可以看看。
行車記錄儀取電和走線
安裝過程中最需要走心的就是走線了,根據取電方式的不同盡可能讓線路走的科學且美觀。我大概總結了一下市面上的取電方式,大致分為四種:點煙口、USB口、保險盒、閱讀燈、OBD口,市面上最常見就是點煙口跟保險盒。
點煙器、USB口取電:走線方法完全一樣,只是接口不同,優(yōu)點是自己動手就可以完成,缺點是熄火后會斷電,則行車記錄儀也是不能工作的。
閱讀燈取電:需要利用降壓線,拆開閱讀燈,優(yōu)點是美觀,完全看不到線,缺點是安裝復雜。
停車監(jiān)控取電:分降壓線或者OBD線,兩種方法都是可以取汽車電瓶電量,降壓線取電方法一般是配合汽車駕駛位置的保險箱取電。優(yōu)點是汽車熄火后依然可以工作從而錄制停車監(jiān)控,缺點則是安裝難度較大,一般情況下推薦找專業(yè)的汽修師傅來進行操作。OBD線取電直接接汽車OBD接口,通常在方向盤下方。優(yōu)點是可以自己安裝,不需要拆東西,也可以選擇隨車電或者常電,市面上OBD接頭大部分都可切換供電模式。缺點是成本比較高,配置OBD供電的記錄儀目前比較少,據我了解目前只有云路支持,口紅姬、興科威、360、凌度等品牌都是用降壓線。
總結
今天的分享就寫到這里,以上根據個人選購記錄儀親身體驗給出的建議,如果是最近想要購買記錄儀的朋友,個人還是比較推薦口紅姬、興科威、云路,畢竟是一分價格一分貨,價格雖然高點但用的省心。至于功能個人認為還是應該以實用性出發(fā),摒棄多余的功能,其中清晰度、穩(wěn)定性才是最重要的,在搭配停車監(jiān)控功能基本就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如果有什么說的不對的,大家可以指出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