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買紅妝,男生玩機箱。作為可憐的男生,能玩的也就只有電腦了。不過電腦升級換代理由不足,那么就玩玩機箱吧,也許給電腦換換衣服,更能獲得滿足感和認同。
大概是面對千年不變的正統(tǒng)外形太過普通,最近開始流行了異形機箱。異形機箱,看似簡單實則復(fù)雜,既要彰顯特性,又要可容納好安裝,還要保證安全,不會被刮手割手,有品位更好了,直到最近,一款鋁合金打造的異形機箱,大水牛的鐵血戰(zhàn)士,映入了我的眼簾。鋁合金,意味著成本的增加,更加漂亮的外觀,更加輕盈的重量。
當京東小哥抱著一個巨大的箱子走向我的時候,我甚至以為他扛了一個空調(diào)室外機給我。751x710x300mm的體型,要不是知道這個是鋁合金機箱,所以不會很重,我肯定會不知道怎么抗到樓上去。的確,機箱沒有那么重,所以抱到樓上還是一口氣完成了的。
打開機箱,一大塊軟泡沫,環(huán)保EPE珍珠棉包裹覆蓋整個面。拿掉這一層外,就可以看到下面塑料袋包裹的巨大成品大水牛的鐵血戰(zhàn)士異形機箱了,鋁合金的色彩和感覺就是不同。
將機箱取出放到桌子上,去掉外面的塑料袋,就可以看見鐵血戰(zhàn)士炫酷的外形了。鐵血戰(zhàn)士渾身鋁合金金屬色,翻出不凡的金屬光澤。四只巨大的支撐腳,前后長度將近60厘米。而內(nèi)凹的身形設(shè)計,讓它看起來卻一點也不臃腫,反而是矯健異常。
從側(cè)面看,底下是寬厚結(jié)實的腳板,而上面則是三只羽裝發(fā)梢,頗有狂野風采。前面多邊形立柱上窄下寬顯得堅固有加。而邊上的側(cè)透玻璃則讓里面一覽無遺(有玻璃出廠保護貼膜,所以暫時不是很透徹,后面拿掉就更清晰)
從頂部看,中間三條鋁合金燈條從頭到尾,左右和頭部其實是由一根鋁合金板沖壓而成,長而秀美。
從后面看,通透一覽無余的內(nèi)部架構(gòu),左右2片透明玻璃,全透型。各種支架重疊累架,層次分明。
可以看見有堅固的滾軸將兩側(cè)的玻璃連接起來,也對整體架構(gòu)起到穩(wěn)固的作用。后面的板是純鏤空結(jié)構(gòu),沒有了擋板的束縛想怎么來都可以。
外圍的鋁合金同中間的鋼板夾頭通過螺絲銜接穩(wěn)固。有凹孔切割工藝精良,3mm鋁合金板材堅固有型。
鋁合金板材應(yīng)該是一次切割而成,然而邊角云潤光滑,并不會割手,可見做過處理,這種裸露在外的金屬,最怕對人造成傷害,這大水牛鐵血戰(zhàn)士的工藝和做工,讓人放心不少。
看看鐵血戰(zhàn)士大腳板的底部,有長長的橡膠墊腳,所以不用擔心對桌子造成損害,這里有很好的防護。
兩側(cè)的玻璃有四個免螺絲刀的旋鈕,擰下之后可以輕松的卸掉玻璃,那么里面的內(nèi)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操作起來也更加容易了(也是必須的)。
這一面是背板的一面,可以看到主板的概括,是略微傾斜的。同時有一個接線板預(yù)先安置好了,同時已經(jīng)接好了3個接頭,應(yīng)該是頂部的三根燈柱。
控制板仔細看下,可以接六個風扇的PWM控制,6個ARGB彩燈控制(燈條用了3個,還剩3個),可以接主板,也可以藍牙控制器。
這里就是藍牙控制的遙控器。
主機接線同常規(guī)機箱差不多。有USB3.0接口,音響接線,電源、reset接線。
從另外一面看,拿掉了玻璃后這邊是好空曠啊,沒有了后面的結(jié)構(gòu),空曠的很,意味著可以安裝可以大展手腳了。
換個角度看看細節(jié),背面底部的方框是放置電源的位置,上面傾斜的是PCI-E插槽。背板處有塊掛板,是掛接硬盤的地方??梢钥吹奖嘲迳仙斐鲞B接玻璃的支柱,長度有4厘米,意味著有4厘米的背板走線空間,這個寬度很是富余,可以不用擔心擁擠。
再來看看機箱的前面,機箱的前面有2個風扇位置,同時側(cè)面有2個開窗,這里側(cè)面也有2個風扇位置,而上面和前面的夾角四十五度位置也有個風扇位置。這里所有風扇位置都是120mm的。加上頂部還有三個風扇位置。
這同時意味著,這款大水牛異形機箱,看上去好像很瘦身,你可以在頂部安裝360mm水冷排,(當然,240mm和120mm也可以),可以在前面安裝240mm水冷(包括120mm水冷排)
既然支持360水冷,那么就用大水牛的360水冷了,大水牛360水冷的水冷頭也是銅底的,按照說明裝好架子,別忘記把塑料紙撕掉了。
看到這么空曠的機箱,可以大展手腳,所以我決定先把水冷風扇裝上,然后再裝冷排,可以看到風扇的周邊一圈白色的,這個就是RGB燈條的位置。
水冷和風冷其實差不多,先要把背板后面上好背板架子。
正面先涂好硅脂,大水牛360水冷的硅脂是金色的。我本來一直是涂一層的,這次嘗試下了9點法。
將裝好架子的水冷頭直接扣上擰好螺絲就是了,安裝之前注意模擬下方向,好讓水管比較舒展。
裝好水冷頭之后,先裝水冷排固定到機箱上,這樣空間比較容易安排。
然后固定好主板,就開始裝電源了,這么開放的電源還是第一次裝,裝上去最容易了。
所有的線先順到背板后面再說。
開放式的空間,安裝比較容易見到,顯卡,底部接線都方便的接好了。就是走線在空曠的空間內(nèi)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做個造型好。
CPU供電和水泵的線也是走到后面去。
前門右側(cè)的鋁合金柱子上有著按鈕和接口,分別是電源、復(fù)位鍵、喇叭和話筒,2個USB 3.0接口。
側(cè)面支持2個SSD或者1個機械硬盤+1個SSD硬盤。先拿下掛架安裝好后在掛上,看著機械硬盤這么大掛著有點別扭,以后給它換個地方。
雖然整體是透風的,但考慮還是要加個前進風,給主板吹吹。于是現(xiàn)將頂部的鋁合金拆下來。這個機箱可以全拆卸的。
前面的2個風扇是裝架子前面還是后面糾結(jié)了很久,后來還是裝后面了。
裝完之后就是線材的整理了,這個是我的弱項,我也沒用太多的強迫癥,所以大概差不多就行了,反正背板又看不見。
因為由于偷懶,很多線并沒有從穿線孔里走,而是從側(cè)面的2個風扇位走的。因此,從正側(cè)面看,側(cè)面的2個孔洞我處理安排的不是很好,其實就是那幾個線拉,不過,從我做在電腦桌的角度,這些地方正好看不見,所以,隨意了,更何況實際的位置看過去會暗很多。
機箱的底下比較空,不過有個托架,是用于分體水冷的,我用來放了一個SSD硬盤。這里對于喜好MOD的玩家,其實很有些可以創(chuàng)作的地方,有空的地方就是可以自己做主。
將側(cè)透玻璃的保護貼膜撕下來,然后裝上去,透亮之后,看上去明亮亮的。
正面的效果,鋁合金裝甲給人的觀感不錯,頗有些機甲戰(zhàn)士的風采。
正側(cè)面,裝上玻璃給人更加通透的感覺,背影還會隱約的映射出來。
上電,燈光亮起,頂部的三個燈條泛出流光溢彩,鋁合金金屬表面也泛出光澤,配以五彩水冷風扇和水冷頭,主板燈效以及內(nèi)存條,呈現(xiàn)一派祥和之氣。
從側(cè)后觀看的效果。
低視角的角度畫面。
正面的效果。
前側(cè)面效果。
日常使用時使用者的角度是這樣的。
大水牛鐵血戰(zhàn)士異形機箱,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不一樣的風格和可MOD的空間,給人以驚艷的視覺效果和充分的自定義和實現(xiàn)自我的機會。鋁合金材質(zhì)在凸顯高檔次的同時,也給了視覺上的良好感受。外形設(shè)計威猛而又內(nèi)斂,展示不怒自威的魅力。兩側(cè)全側(cè)透,給人以通透感覺,可拆卸部件讓安裝電腦部件變得容易,同時也留下了可自我MOD的空間,在保持基本架構(gòu)的同時,也可以讓用戶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打造符合自己夢想造型,讓機箱成為一個裝飾而不是一堆枯燥難看金屬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