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這幾年,耳機市場蓬勃發(fā)展,不同產(chǎn)品間的競爭也是逐漸白熱化。在競爭的過程中,除了音質(zhì)本身,各大廠商對外觀、降噪、無線等功能的關(guān)注也頗多。外觀不必多言,所謂“顏值即正義”,用戶重視耳機外觀也很正常;無線省去了線材的拖拽,而藍牙音質(zhì)單元水平的提升,也逐步拉近了無線耳機和有線耳機的音質(zhì)差距;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噪音大,生活壓力也讓人有時候更愿意選擇獨處安靜聽歌,降噪就成了很多人的普遍需求。本文分享的渡漫Dualmm Q1頭戴式ANC降噪藍牙耳機,在我看來,就是這么一款顏值不錯的降噪藍牙耳機。具體如何,讓我們進入正文一觀。
▲渡漫Dualmm Q1的包裝盒正面包含logo、品名、產(chǎn)品渲染圖,印刷風格簡潔。渡漫Dualmm Q1除了包裝盒上的紅色,還有一種配色是淺藍(我手頭上這副即是此配色)。
▲包裝盒側(cè)面包含了渡漫Dualmm Q1的一些主要產(chǎn)品特質(zhì):ANC主動降噪、靈活線材、長續(xù)航、便攜折疊、穿戴舒適。
▲渡漫Dualmm Q1由渡漫科技聲學智能實驗室出品。
▲包裝盒采用磁吸折疊翻蓋開啟,打開包裝盒,映入眼簾的是說明書、配件盒以及耳機主機。耳機和配件盒安置在黑色海綿承托架上,規(guī)整大方,典雅得體。當然,海綿本身也是減震材料,這樣的設置也可以更好地保障耳機性能。
▲全家福。渡漫Dualmm Q1包裝內(nèi)容包括主機、說明書、3.5mm音頻線和Micro USB充電線。
▲雖然現(xiàn)在很多手機已經(jīng)取消了3.5mm音頻孔,但渡漫Dualmm Q1的這根雙3.5mm頭音頻線,用來連接電腦等設備還是很方便的。除了本身作為藍牙耳機無線連接外,對有線連接的支持,進一步拓展了渡漫Dualmm Q1的使用場景。
▲說明書采用英漢雙語,出口、內(nèi)銷,一步到位。
▲渡漫Dualmm Q1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清爽干凈。一是淺藍配色比較低調(diào)素雅,二是通體用料竟然全不沾灰留手印。在我之前使用過的耳機重,有的使用到硅膠材質(zhì),沾灰塵的量之大,讓人懷疑人生;也有的采用光面玻璃,按壓觸摸留下指紋、油手印也是家常便飯。渡漫Dualmm Q1則不然,耳罩殼采用太空鋁材拉絲成面,不僅有不同的折射光感(是不是有點像光盤?),而且不留手印不積灰;頭梁采用高蛋白皮質(zhì)表層材料,相比光面塑料,質(zhì)感和表面潔凈度也更為出色。
▲耳罩貼面圈同樣是高蛋白皮質(zhì)材料,不沾灰,成色好,因為比較親膚,耳罩又不是很大,所以夏天佩戴也不會太熱。
▲放聲區(qū)的網(wǎng)布輕薄多孔,孔眼均勻細密。
▲皮質(zhì)耳罩表面紋理不錯。渡漫Dualmm Q1的控制鍵在左耳上,凸起按鍵,盲按也是沒問題的。ANC是Active Noise Cancelling的簡稱,即“主動降噪”。主動降噪是指通過降噪系統(tǒng)產(chǎn)生與外界噪音相等的反相聲波,將噪音中和,從而實現(xiàn)降噪的效果,區(qū)別于被動降噪(無源降噪)。被動降噪一般依靠于厚重寬大的耳罩來實現(xiàn),限于此,被動降噪對500Hz以下的低頻段聲音去除效果較差(比如飛機機艙內(nèi)噪聲)。主動降噪對于低頻噪聲的去除則很有幫助(下文會提及)。音量加減鍵和播放/暫停鍵都比較直觀了,也就不贅述了。
▲渡漫Dualmm Q1采用Micro USB充電口連接充電線,旁邊是3.5mm音頻插孔。音減去鍵旁邊的指示燈又紅、綠、藍三色指示,3.5mm音頻插孔旁則是ANC要用到的拾音麥克風。
▲渡漫Dualmm Q1的頭梁伸縮長度最大為3cm,這為不同頭型大小的用戶帶來適應性更強的頭戴體驗。渡漫的Dualmm logo老實說有點酷~
▲渡漫Dualmm Q1的耳罩直徑約6.5cm,屬于小巧的風格。
▲高蛋白皮耳罩彈力很好,親膚柔和,佩戴的時候都沒有因為是夏日而產(chǎn)生燥熱。
▲我個人屬于頭大耳朵大,在將渡漫Dualmm Q1的伸縮頭梁(可伸縮3cm)完全打開后,可以正常佩戴,但因為我耳朵大的問題,所以耳垂會露在耳罩外面。我覺得這是個有利有弊的事,耳罩大,完全覆蓋住耳朵,可能帶來散熱的問題;而耳罩小,未能完全覆蓋耳朵,不會那么熱,但壓著耳垂也是會怪怪的。
▲在對渡漫Dualmm Q1的主動降噪性能進行測試時,我使用到了普通的白噪聲(雨聲)、粉紅噪音、飛機客艙聲(典型的低頻噪音)和《鼓詩》(典型的低頻測試曲目)。
熟悉主動降噪的小伙伴可能知道,主動降噪一般針對的是低頻音,而像人聲或汽車鳴笛這樣的中高頻降噪性能一般,這種做法一是安全:方便耳機黨屏蔽部分環(huán)境噪聲但不錯過汽車鳴笛等危險信號;二是中高頻音的波長較短,主動降噪的波形與原噪聲波形相位偏差拉大,容易出現(xiàn)反向疊加,導致噪聲不降反增(實現(xiàn)難度大)。況且,中高頻音降噪用被動降噪也足以實現(xiàn),所以也就沒有主動降噪的必要。
了解了以上情況,相信小伙伴們就知道為什么我到最后測試渡漫Dualmm Q1的ANC功能時,會使用到低頻噪聲和低頻音樂。在啟閉ANC功能之下進行聽覺對比,差別還是很明顯的,個人覺得渡漫Dualmm Q1的主動降噪功能挺不錯。
▲我測試了自己常用來測三頻表現(xiàn)的《鼓詩》《One I Love》《琵琶對薩克斯》等曲目,感覺渡漫Dualmm Q1細節(jié)分離做得不錯,出音不毛躁,元素清晰(《One I Love》里的齒音和吞咽口水聲是我聽過的耳機中最清晰的),立體聲氛圍感不錯。
對渡漫Dualmm Q1頭戴式ANC降噪藍牙耳機的使用體驗,讓我對這副700元不到的耳機印象頗好:小巧的造型,太空鋁材和高蛋白皮的組合,讓這副耳機的顏值不錯;主動降噪功能作用明顯;音質(zhì)細節(jié)很是清晰,很有純雅的感覺。
當然,前面也有提到,因為渡漫Dualmm Q1的耳罩尺寸較小,所以大耳人士佩戴可能會有點奇怪;然后就是Micro USB充電口,能升級成Type-C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