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490芯片組相比Z390并沒有太大的提升:內(nèi)存頻率原生支持提高到了2933MHz;CNVi技術(shù)的WIFI6;支持2.5G網(wǎng)絡(luò)板載網(wǎng)卡.至于USB有些變動,其實是USB-IF又重新定義了名稱。
USB 3.0、USB 3.1 Gen1/Gen2再次改名叫做USB 3.2 Gen 1、USB 3.2 Gen 2、USB 3.2 Gen 2×2。市場推廣命名分別是SuperSpeed USB、SuperSpeed USB 10Gbps、SuperSpeed USB 20Gbps。
但是買新不買舊,裝新機還是上新平臺吧。這篇文主要分析下現(xiàn)在Z490 ITX主板的情況,為啥要單獨分析ITX主板?一是因為現(xiàn)在mini主機越來越流行,二是產(chǎn)品少,只有6款,好分析 。
現(xiàn)在JD上售賣的6款I(lǐng)TX主板:
6款主板的主要參數(shù)分析,本文的精華都在下表中,看不清的建議下載再放大。
小熊以10個不同角度分析上表格的信息:
1)價格(參考JD自營價格)
價格明顯分成兩個區(qū)間:2k以上(4款)和2k以下(2款)。華擎是唯一個有2款Z490 ITX產(chǎn)品的廠家,很明顯兩個價格區(qū)間都不想放棄。
2)供電
VCORE供電最好為微星Unify和技嘉 AORUS ULTRA這兩款,8相供電直出,搭配90ADrMos(6款Z490 ITX主板都是DrMos),理論可以提供720A的電流。華碩STRIX也是8相供電,但是依然信任(迷戀)并聯(lián)的供電方式。華擎PG-ITX6相直出,屬于中游水平不過,但對付10900K也沒啥大問題。華擎Z490M-ITX和映泰Z490GTN是否能很好的支持10900k小熊持保留態(tài)度(指超頻狀態(tài))。
另外VGT供電方面,微星、技嘉和華碩都使用一相供電,華擎和映泰保留了2相供電。據(jù)說十一代CPU的核顯能力會提高較大,功耗也會相應(yīng)提升,這可能是華擎和映泰保留了2相VGT供電的原因。
3)散熱
供電加強了,散熱配備肯定也得加強了。然而散熱最好的居然不是供電最強的,而是供電水平中游的華擎PG-ITX,是唯一采用2個主動風(fēng)扇的主板。2k以上的主板唯一沒用采用風(fēng)扇是技嘉AORUS ULTRA,但也是唯一配備背板的主板。2k以下的主板散熱還是比較傳統(tǒng),沒風(fēng)扇也沒熱管。
4)存儲
6款I(lǐng)TX主板都只提供了4個SATA接口;映泰GTN只提供了一個M.2接口,其它5款都提供2個M.2接口。另外華碩STRIX和華擎Z490M-ITX的2個M.2接口都是在正面,對于很多機箱來說更換SSD會更加方便。
5)網(wǎng)卡
有線網(wǎng)卡:映泰GTN只有千兆的intel I219-V 網(wǎng)卡,其它5款都配備了2.5G網(wǎng)卡,華碩和技嘉使用的intel I225-V (之前翻車問題應(yīng)該都修復(fù)了),華擎和微星使用的Realtek 8125BG。
無線網(wǎng)卡:2k以上的主板都配備了Wi-Fi 6,但是仔細看只有華擎PG-ITX使用的AX200,即完成的Wi-Fi 6模塊;其它三款使用是AX201,即CNVi技術(shù),CRF模塊,如果裝黑蘋果也可能會無法兼容驅(qū)動。
2k以下的華擎Z490M-ITX配備的無線網(wǎng)卡為AC3168,要弱很多;映泰GTN的wifi 6是選配,現(xiàn)在好像是JD寫評論就送,具體型號未知。
6)聲卡
其實2k以上的4款主板使用的都是ALC1220,華碩、技嘉、微星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定制。從堆料程度來說,華碩STRIX是最好的,但音頻方面畢竟是玄學(xué),也不好評說優(yōu)劣。2k以下主板的聲卡就要差一點:華擎Z490M-ITX為ALC1200、映泰GTN為更低的ALC892。
7)USB和Thunderbolt
6款主板的USB接口都不相同,具體見上表,要注意的是映泰GTN沒提供USB 3.2 Gen2接口,而華擎PG- ITX作為~2k價位的主板居然沒提供前置的TypeC接口。另外要注意技嘉 AORUS ULTRA提供的前置ypeC接口為USB 3.2 Gen1。
微星Unify和華擎PG-ITX都配備了滿血的Thunderbolt? 3 TypeC接口,未來的擴展性更強。
8)視頻和音頻接口
視頻接口:映泰GTN居然配備了一個古老的VGA,有點讓人想不通,好在還有1個HDMI 1.4。其它5款都是1個DP和1個HDMI,版本見上表。另外微星Unify和華擎PG-ITX的Thunderbolt? 3接口也可以作為視頻輸出。
音頻接口:微星Unify和華擎PG-ITX都配備了1個SPDIF+5個3.5mm,其它4款都是3 個3.5mm。
9)RGB
6款主板都有RGB的接針(微星Unify好像沒12V RGB接針),2k元以下的主板都沒RGB燈。2k元以上的貌似只有微星Unify沒燈,華碩STRIX在M.2散熱片上有RGB燈,效果會更好一點。
10) PCIe 4.0時鐘發(fā)生器
微星Unify和技嘉AORUS ULTRA都配備了 PCIe 4.0時鐘發(fā)生器,當然也得安裝11代CPU才能支持。
小熊入手的是華擎 Z490 Phantom Gaming-ITX/TB3,下面開個箱,并簡單拆解分析下,讓大家有個直觀的印象。
▼由于是ITX主板,所以包裝盒尺寸比較小,但是高度卻要比一般的主板盒子高。
▼包裝背面是主板特色的介紹。
▼主板以及附件一覽,主要附件為wifi天線、sata線、魔術(shù)帶、m.2固定螺絲以及說明書和驅(qū)動光盤。
▼Z490 PG ITX屬于“幻影”系列主板,IO保護罩上有PG的標識,PCB上并沒用做其它彩繪裝飾,畢竟ITX主板寸土寸金,基本都布滿了各類電器元件。
▼主板采用了單8PIN的CPU供電,PCIe x16的插槽使用了金屬加固型設(shè)計,Z490 PG ITX使用垂直擴展卡的設(shè)計,從而擁有更多擴展接口。
▼擴展卡還是蠻高的,已經(jīng)高于IO保護罩了,另外可以看到在CPU插槽的上方VRM散熱部分使用了一個小小的風(fēng)扇,另一個風(fēng)扇在IO保護罩內(nèi),即一共使用了2個主動風(fēng)扇的散熱設(shè)計。
▼為了加強擴展卡的穩(wěn)定性,還使用2顆螺絲固定。擴展卡最頂部可以看到有2個sata接口、一個前置USB2.0,以及一個四針蜂鳴器接口,不過從這個位置走線的話應(yīng)該不會好看。
▼主板PCB上提供了兩個sata接口和一個前置USB3.0,非常遺憾沒TypeC的前置接口。
▼內(nèi)存采用一相供電, Mosfet為Sinopower SM3331(最大40A),并配備了德州儀器TPS53355同步降壓轉(zhuǎn)換器,可以實現(xiàn)很高的電源效率以及快速瞬態(tài)響應(yīng);另外右上角附近有一個5v 3pin和一個12v 4pin的RGB接針,可以支持新老RGB設(shè)備擴展。
▼主板的主要色彩裝飾都在IO保護罩上,也能看到內(nèi)部風(fēng)扇的進風(fēng)口。
▼Z490 PG-ITX/采用了一體化I/O擋板,視頻接口包括一個DP1.4和一個HDMI2.0;USB接口包括:2 x USB 3.2 Gen1 Type-A (5 Gb/s) 、3 x USB 3.2 Gen2 Type-A (10 Gb/s), Type-C接口就是滿血的40Gbps雷電3接口;另外還有1 個 PS/2接口、1 個 CLR CMOS按鈕、1 個 2.5G RJ45網(wǎng)口、6個HD 音頻插孔(1個光纖和5個3.5mm),以及wifi的天線接口。
▼背面有1個M.2接口,支持PCIe Gen3 x4,另外還有非常多的電器元件。
▼首先拆下擴展卡,可以看到在PCIe x16上有個專用插槽,由于和PCIe槽的接口非常近,如果顯卡背板比較厚就要注意了,可能會造成沖突。
▼擴展卡上有M.2的散熱片,打開后可以看到里面的M.2接口,邊緣部分還有一個簡易的快速診斷指示燈,包括PU、DRAM、VGA、BOOT的偵錯燈。
▼散熱部分、擋板也都拆解下。
▼IO的保護罩為金屬裝甲,通過熱管連接PCH和CPU插槽左側(cè)的VRM散熱,保護罩里有風(fēng)扇,下方還有連接熱管的鰭片;CPU插槽上方的VRM散熱雖然沒連接到熱管,但有單獨一個風(fēng)扇提供主動散熱。2個風(fēng)扇串聯(lián)在一起,統(tǒng)一控制轉(zhuǎn)速。
▼風(fēng)扇背面的參數(shù)
▼WiFi6網(wǎng)卡是Intel AX200,是完整的WiFi6網(wǎng)卡模塊。
▼裸板正面。
▼供電結(jié)構(gòu):供電PWM主控采用了ISL69269,最高支持12相三路輸;VCORE為6相核心供電,采用了ISL69390的DrMOS,最高支持90A.,理論上將會提供540A的電流;VGT即核顯供電,規(guī)格稍降,采用了 ISL992270的DrMOS,最高支持60A,但畢竟有2相,還是比較充裕的;VCCSA為一相供電,采用了和VGT相同的DrMOS;再加上VCCIO的2相供電,組成了6+2+1+2(VCORE,VGT,VCCSA,VCCIO)的供電結(jié)構(gòu)。另外還搭配了FP12K黑金電容,背面上方有多顆SP-CAP(聚合物)電容,側(cè)面有較大面積的覆錫,能降低一些電流發(fā)熱的溫度。
▼PCB正面采用的主要芯片:雷電3接口采用了Intel的Titan Ridge系列主控JHL7340,想要滿血就得使用Thunderbolt? 3 協(xié)議,全速40Gb/s;使用USB3.2協(xié)議為10Gb/s;如果是連接顯示器的,最大輸出4096x2160@60Hz。旁邊有一顆MXIC MX25L8006EM2I-12G的SPI Flash芯片,用來存儲和更新Thunderbolt? 3 固件使用。
▼聲卡是螃蟹ALC1220,搭配nichicon音頻電容,另外還有一顆TI NE5532放大器,理論上支持驅(qū)動600 歐姆的耳機。
▼左上:網(wǎng)卡采用Realtek 8125BG 2.5G芯片;
▼右上:CYPD5225-96BZXI是用來提供完整的PD供電支持與USB-C控制,USB PD 2.0 charging為5V@3A (15W);
▼左下:Super I/O芯片為nuvoTon NCT6683D-T;
▼右下:NUC121ZC2AE是32位單片機,用來管理主板的RGB系統(tǒng)。
▼裸板背面。
▼左上:MegaChips的MCDP2800BC來提供HDMI2.0接口輸出,因為HD630的HDMI接口版本只能到1.4B。
▼右上:MXIC MX25L12872M2I-10G的SPI Flash芯片,可能是搭配前面的NUC121ZC2A越過PCH直接對USB進行操作,即無CPU通過USB刷新BIOS的功能,但官網(wǎng)沒介紹該功能,小熊不敢肯定。
▼左下:BIOS芯片,忘記取下貼紙了。
▼右下:3顆RGB燈珠
沒有最好的產(chǎn)品,只有最合適自己產(chǎn)品(不差錢例外,直接買最貴的 )!
如果搭配10900k,最好買2k以上的4款產(chǎn)品;要想極限超頻,微星Unify和技嘉AORUS ULTRA的供電最強,比較合適;平衡性最好的是華擎PG -ITX,另外它也是2k價位上價格最低的;如果追求信仰就選華碩STRIX吧 。
2k以下的兩款主板,映泰GTN的供電要比華擎Z490M-ITX好;但在M.2接口,網(wǎng)卡,USB接口,視頻接口等芯片和擴展接口方面情況正好相反,如果搭配i5的話選華擎Z490M-ITX比較合適,搭配i7也許映泰GTN要更好一點,但也要看自己對各類接口的需求。
參考購買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