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這句話經(jīng)常被人掛在嘴邊,不過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景,真正想要買啥東西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困難”,一般情況下因為“窮”怎么可能全都要。不過有些時候是功能需求不能在一個產(chǎn)品上滿足,比如我一直想找一個既能藍牙無線又能 HIFI 的大耳,就一直沒找到合適的。
上次入手 HIFIMAN TWS600 之后,對他們家的產(chǎn)品又深入了解衣蛾一下,發(fā)現(xiàn)了 DEVA 這款產(chǎn)品。這款耳機的本體是一個正常的平板大耳,看上去并沒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是它有個外接的藍牙模塊,搖身一變成了藍牙平板耳機了,耳機腔體內(nèi)部沒有電池、電路板,也就不會因為空間問題去妥協(xié),所以決定試一試效果。
HIFIMAN 的包裝設計區(qū)確實挺“Man”的,正面連耳機的彩照都沒有,只是用線條勾勒的耳機輪廓,最顯眼就是耳機腔體看起了并不對稱,其他就只是簡單的文字了。背部就是一些技術(shù)參數(shù),什么頻響范圍:20Hz ~ 20000Hz,阻抗 18Ω,靈敏度 93.5dB 等,在藍牙傳輸協(xié)議方面有 HWA、LDAC、aptx HD、ACC 等,基本主流的都有了。
HIFIMAN DEVA 的設計是比較明亮的風格,沒有像它的前輩們那樣一水的暗黑風,這應該也是為了更貼近大眾的需求,日常隨身使用也有不錯的顏值。耳機的主色調(diào)有銀、橙兩色,這種配色好像只有 HE1000 用過。
我之前也用過一些無線藍牙耳機,他們主要都是偏向于隨身用途,所以把電池、各種電子元件都集成到耳機腔體內(nèi),進而對耳機內(nèi)部設計帶來影響。跟其他藍牙耳機相比,Deva 選在使用外接的藍牙模塊(Bluemini),不需要使用的時候還可以拔下來,這就是它比較特別的一個地方。
藍牙的優(yōu)點是方便,但往往會帶來音質(zhì)的損耗, Deva 的藍牙模塊支持 HWA、LDAC、aptx HD、ACC 等多種傳輸協(xié)議,可以適配 iOS、Android、Walkman 等絕大多數(shù)前端的需求,并盡量減少藍牙傳輸?shù)膿p耗。
Bluemini 其實并不只是一個藍牙模塊而已,還內(nèi)置了大功率的耳放,搭配發(fā)燒級濾波器、緩沖,大大增強了動態(tài)與細節(jié)的表現(xiàn)。另外官方還表示,Bluemini 還模擬了電子管清澈、空靈的音色特性,只是我也沒有電子管聽,就沒辦法驗證了。
同時 Deva Bluemini 是用 3.5mm 平衡端輸出,這就表示耳機端也支持平衡輸入,左側(cè)腔體的下方是一個 3.5mm Pro 平衡四級耳機插孔。據(jù)說,聲道分離度提高20分貝,功率更大效率更高,搭配 3.5mm 平衡線材應該也會有不錯的體驗。
Bluemini 所有接口、按鍵都在底部,有麥克風、LED 指示燈、Type-C 接口(帶有充電鍵)、多功能鍵。另外從外形來看,Bluemini 也是轉(zhuǎn)為 Deva 所設計的,安裝之后完全貼合于腔體的輪廓。
其實使用外置的藍牙模塊還有一個好處,不過需要看 HIFIMAN 后續(xù)對產(chǎn)品的規(guī)劃了,模塊化設計意味著可以更換。現(xiàn)在無線音頻技術(shù)更新都比較快,如果后續(xù)的手機、播放器搭配了更先進的技術(shù),那可以推出升級版的藍牙模塊,而耳機本體又可以繼續(xù)煥發(fā)了。
HIFIMAN Deva 附贈的是一條 3.5mm 線材,還有一個轉(zhuǎn)接頭,暫時還沒有臺機,轉(zhuǎn)接頭現(xiàn)在還用不到。線材的直徑比較粗,都快趕上轉(zhuǎn)接頭了,但是卻比較柔軟,平時收納也就比較方便了。
另外,Bluemini 上的 Type-C 接口并不只是充電,還可以通過 USB 線材連接 PC、手機,充當 USB 耳放,變?yōu)?USB 耳機模式。電源鍵長按2秒是打開或關(guān)閉,并帶有聲音提示,如果之前連接過設備,開機后將會自動連接,或者長按電源鍵 10 秒后重新連接其他設備。
跟之前的耳機相比,Deva 的頭梁設計算是顛覆了傳統(tǒng),變?yōu)閱晤^梁的設計,頭梁尾部包裹著柔軟的PU 皮革,內(nèi)部是柔軟的海綿,手感柔軟舒適。頭梁的跟頭部的接觸面積比較大,佩戴的時候感受不到明顯的壓迫感。
而腔體的轉(zhuǎn)動控制都在頭梁的內(nèi)部,在連接處只能看到預留的轉(zhuǎn)動空間,可轉(zhuǎn)動的角度并不算大。
至于頭梁的伸縮,單側(cè)差不多可以加長約 4cm,我這個頭圍達到 62cm 的肥宅也能正常佩戴,滿意!而且意外的是,竟然不需要拉到最長就能正常戴上了,耳罩內(nèi)側(cè)最短距離也有 55mm,可以完全把耳朵包住而不會有壓迫感。
* 伸縮部位的小點其實是刻度
HIFIMAN Deva 的耳罩是 PU 皮革 + 織物面料組合設計,貼合頭部的部分是織物面料,具有不錯的透氣性。而耳罩外圍的 PU 皮革又有不錯的包裹性,也就可以把內(nèi)外部的聲音隔絕開。
另外,耳罩并不是完全平整的設計,而是帶有一定角度,耳朵后側(cè)略厚與前側(cè),正符合耳朵周圍的結(jié)構(gòu),所以佩戴的舒適度相比平整設計要好一些。
Deva 的腔體面板不是并沒有采用家族試的百葉窗風格,而是采用類似 Susvara 的蜂窩狀,不過耳機支架還是有濃厚的 HIFIMAN 風格,從很早之前開始,他家就喜歡用厚實的金屬材料做支架,這一應該是比較堅硬鋁合金材料。
按官方介紹,Deva 繼承了 Susvara 的單元構(gòu)型,仍然使用 HIFIMAN 拿手的 NEO 超納米振膜,接近納米級厚度的薄膜,優(yōu)點在于閃電般的響應速度,帶來更多細節(jié)以及更小的失真。透過蜂窩面板還以隱約看到內(nèi)部的單元,幾乎是完全透光的,腔體的厚度也做到很薄。
因為手上并沒有同級別的大耳可以對比,下面我就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吧,平時大多是使用手機、便攜播放器做為前段的。目前手機大多沒有音頻插孔,所以一直使用藍牙模式,播放器則是以藍牙+3.5mm單端結(jié)合來聽的。
HIFIMAN Deva 支持藍牙、有線兩種模式,追去音質(zhì)的話使用有線連接,效果上有不錯的提升(前提是有能夠驅(qū)動的前端)。搭配海貝 R6Pro,Deva 的聲音通透、大氣、明亮,聲場寬闊,中頻密度高,人聲較暖有情感,中高明亮但并不會感覺刺。另外聲音分離度很高,樂器、人聲之間的層次分明,并沒有粘粘糊糊的感覺,相互之間沒有干擾。
特別是聽大編制曲目,Deva 的表現(xiàn)也有一份從容,距離、定位、細節(jié)都有不錯的展現(xiàn),弦樂聲、打擊聲都清晰可聽,氛圍渲染很到位。
Deva 耳機本體支持 3.5Pro 平衡輸入,后期更換合適的線材應該還可以有所提升,我手上的海貝 R6Pro 支持 3.5 平衡輸出,只是沒有合適線材,有些遺憾了。
而藍牙使用也比較多,連接海貝 R6Pro 是 LDAC 協(xié)議,聲音風格跟有線模式保持一致,因為藍牙模塊的增益效果,高頻聽感還有所提升。不過藍牙模塊受到續(xù)航的限制,某些地方會有妥協(xié),比如瞬態(tài)響應就不及有線模式,當然并不算差。
Deva 的價格在 HIFIMAN 的所有在售的耳機中并不高,目標應該是初燒用戶或者是追求音質(zhì)的手機用戶,使用 HIFIMAN NEO 超納米振膜,也就保證了在音質(zhì)上的表現(xiàn);搭配 Bluemini 藍牙模塊后使用場景就大大拓展,畢竟支持 HWA、LDAC、aptx HD 等高質(zhì)量音頻協(xié)議的前端越來越多。一個耳機可以手機、隨身播放器、電腦等多場景多設備使用,也是不可多得。
Deva 是一款偏向大眾需求的耳機,外觀手機年輕時尚,大眾接受度也高,而且做工工藝上也有不少提升。不過在細節(jié)之處還有提升空間,比如腔體的轉(zhuǎn)動部件應該更穩(wěn)定一些,耳罩佩戴透氣不悶熱,只是柔軟度欠佳。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zhuǎn)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