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IX!又一款A(yù)I摳圖神器
之前我們也曾介紹過一些在線摳圖神器,最典型的就是Remove.bg。然而這些工具盡管使用方便,卻只能完成摳圖這一類操作,其他的諸如貼圖、邊框、文字等,依然需要導入PS二次編輯。而今天所要介紹的這款A(yù)ipix,不僅自帶方便的AI去背功能,還提供了諸如濾鏡、文字、圖層、貼圖、邊框等在內(nèi)的一系列二次編輯功能,看著還是挺不錯的。到底靠不靠譜呢?我們一起來看吧。
1. 快速入手
Aipix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圖片編輯網(wǎng)站,AI去背僅僅是它里面的一項功能,接下來我們就來試一試它的實際效果。
軟件界面,注意下方的“示意圖”是亮點
網(wǎng)站界面放到今天來說,并不算什么顏值派,但很多細節(jié)我覺得是比較貼心的。比方說在它的圖片打開位置,開發(fā)者專門設(shè)計了三張示意圖,有什么用呢?作為新用戶來說,相當于將一個示例完完整整地擺到你面前,這對于新手快速了解網(wǎng)站的功能,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就是它的“新建畫布”功能,可以讓用戶任意指定成品圖的尺寸大小,這也是專業(yè)級編輯工具必備的一項功能。
可以定義成品圖最終尺寸,這也是專業(yè)級編輯器必備功能之一
2. “去背”體驗
Aipix的去背功能位于工具欄最左側(cè),點擊一下即可處理。去背速度和圖片大小及網(wǎng)絡(luò)連接有關(guān),不過整體看并不算慢,和其他的AI網(wǎng)站算是同一級別。
點擊這里就可以智能去背(摳圖)了
去背前后對比(左:原圖 右:AI摳圖后)
測試圖我選擇了一張4032x3024像素的照片,由魅族17手機直出,比較符合日常場景。由于之前做過Remove.bg的評測,這里也就順帶和Remove.bg做了一下對比。
注:以下對比圖均可點擊放大
與Remove.bg對比(左:Remove.bg 右:Aipix)
實際效果還是能夠看出一些差別,其中肉眼可見的,是Remove.bg的摳圖更干凈一些。特別是對毛發(fā)的處理,少了很多糊邊。而且我覺得Remove.bg一個比較聰明的地方,是將毛發(fā)中間的間隔裁空,而這一點在實際效果圖中也是非常明顯。特別是當新背景與原圖背景色差異較大時,更是一眼就能看到。
此外模特右臂與身體之間的間隙,同樣呈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處理思路,由于存在一個黑色的無關(guān)背景物,兩組網(wǎng)站在實際處理時,都顯得有些謹慎。其中Remove.bg是將無關(guān)背景完全剔除,并按自己的“理解”修飾了頭發(fā)形狀,而Aipix則選擇了完全不處理,這一點其實和右上角發(fā)絲間隙的處理邏輯是一致的。
其他人物圖片對比(左:Remove.bg 右:Aipix)
動物類圖片對比(左:Remove.bg 右:Aipix)
物體類圖片對比(左:Remove.bg 右:Aipix)
其他類型的圖片,也基本上保持了上述區(qū)別??傮w來說,Remove.bg的摳圖效果相比Aipix更加干凈自然,這從第二幅人物圖以及最后一幅汽車圖(注意右后輪陰影部分)上可以更明顯地感受到。
在邊角的處理上,Remove.bg傾向于使用銳化感較強的線條修飾,這樣成品圖中就少了很多摳圖常見的糊邊。而Aipix則試圖通過邊緣羽化的方式處理,或許對于毛發(fā)之類的圖片會好一點,但整體的摳圖感太強,多少會影響到圖片的后期使用。
注意陰影處理的區(qū)別
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盡管Remove.bg在成品效果圖上更出色一些,但免費版并不支持全尺寸下載(需要付費下載),而Aipix則支持完全下載原圖(免費),這一點也是兩者間巨大的差異。
盡管Remove.bg效果出色,但只能免費下載到預(yù)覽圖
3. 其他功能
盡管實際摳圖效果并沒有想象中出色,但Aipix滿足日常使用仍然還是沒問題的(AI摳圖的關(guān)鍵,在于讓機器有海量的圖片可以學習)。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去背”僅僅是Aipix的功能之一,而在這款網(wǎng)站中,你其實可以體驗到諸多圖片編輯功能,比如濾鏡、裁剪、變換、繪圖、文字、形狀、貼圖、邊框、換背景等等,足以滿足一般的圖片處理需要!
濾鏡效果演示
形狀文字功能演示
換背景色演示
還有很多邊框效果
總結(jié)
總體來說,Aipix算是功能比較齊全的一款在線圖片網(wǎng)站,但其主打的AI摳圖,目前來看功能還是比較局限。特別是當新背景色與原圖反差較大時,可以明顯看出摳像所帶來的“虛框”和“鬼影”。但……它的最大亮點,同樣也是其他網(wǎng)站不具備的,一是全尺寸圖片下載(免費),二是相當齊全的圖片處理功能??傊畬τ谝话愕膽?yīng)用來說,Aipix的表現(xiàn)還算及格,希望通過后期的進一步學習,Aipix能夠帶給我們更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