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期間,我分享了一篇機箱推薦文,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和討論,在這里感謝大家的支持。作為一個長期折騰PC硬件的人來說,真的裝機一時爽,一直裝機一直爽,本次還是繼續(xù)的來體驗電腦機箱,老規(guī)矩,先上成品圖:
怎么樣,整體效果還行吧?這就是我最近入手的安鈦克守護者DP502 FLUX機箱,說到FLUX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它是安鈦克新開發(fā)的散熱擔當系列,因其獨創(chuàng)特殊的風道架構系統(tǒng),所以整機散熱性要明顯優(yōu)于一般的機箱。這款機箱從外觀上來看,也屬于比較正經(jīng)的ATX機箱,機箱前面板有點類似于安鈦克自家的龍焰,但也有一些差異,下面跟著我一起來詳細地了解一下這款機箱:
這款機箱品名:守護者DP502 FLUX,從外包裝上的產(chǎn)品縮略圖也能看到產(chǎn)品的大致外觀,機箱左上角的圖標5表示這個機箱標配了5只機箱風扇,通過后文的拆解,我們知道這5個風扇分別是:3個ARGB風扇+1個普通無光風扇+1個反葉無光風扇。
機箱前面板經(jīng)過精心設計,塑料面板表面經(jīng)過拉絲工藝處理,看上去很有質感,前面板的上部設有可開合擋板,下面是鏤空的網(wǎng)格進風口,下巴位置有一個金屬光澤的“ANTEC”LOGO,另外,據(jù)說采用了電鍍工藝,中間也有三條同樣金屬光澤的燈條,整個前面板的布局看上去還挺不錯的。
上部的蓋板可以自由開合,而且這款機箱還預留了光驅位,光驅雖然已不再流行,這里預留了也算是對一些用戶的一種照顧吧,況且有了蓋板就可以將光驅隱藏在蓋板里面了。
機箱的IO接口也是比較齊全的,除了常規(guī)的開機鍵,IO音頻輸入輸出,2個USB3.0接口,還設置了一個LED控制開關,所以機箱內(nèi)部的RGB效果可以通過這個按鍵來控制,操作起來就很方便了。另外,為了最大化的考慮到機箱的散熱,機箱頂部設置了3個風扇位,最多可用來安裝3個12cm風扇或者安裝360水冷,當然也可以安裝2個14cm風扇或者280水冷,機箱頂部也設置了磁吸式防塵網(wǎng),也算是最標準的散熱機箱配置了。
從外觀不難看出,這款機箱是標準的ATX架構,所以機箱風道的設計也比較好理解,正宗的前進后出,頂部出風的模式。機箱側面采用了一塊深色鋼化玻璃,細看可以看出,鋼化玻璃采用了免打孔設計,這樣,玻璃就不那么容易受外力破壞了。
機箱后面也是我們最常見的ATX架構,初步看過去,散熱孔還是比較多的,可以及時的給機箱散熱。
7個PCI-E擴展插槽擋板都配置了獨立的螺絲,可以重復利用,不再是以往那種廉價一次性擋板了,好評。
機箱右側蓋板下部也設置了大面積散熱孔,硬盤倉,電源艙部位的散熱就不用擔心了,可見這款機箱在散熱設計上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前面板進風,頂部出風,再加上這里出風,這樣看來這款機箱的散熱性應該不錯。
裝機前,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機箱的用料做工吧:
鋼化玻璃蓋板大約厚4mm,玻璃采用黑化包邊設計,看上去挺好看。固定螺絲也采用了免丟設計,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螺絲了。
鋼化玻璃內(nèi)側也貼心的貼了一層海綿,對玻璃和機箱鐵皮的接觸面也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
機箱內(nèi)部是標準的ATX架構,支持ITX、M-ATX、ATX主板,內(nèi)部的空間還是挺寬敞的,DIY空間很大,機箱后部標配了一只普通風扇,硬盤艙上方還配送了一個反葉風扇。為了搭建RGB效果,機箱后置的普通風扇我將用RGB風扇來代替,而反葉風扇就直接使用標配的這只反葉風扇了。
細看機箱后面標配的這只普通風扇,做工還不錯。如果用戶不玩光污染主機的話,直接留著也是可以的。
機箱電源艙、硬盤倉上方都設置了散熱孔,所以配送的反葉風扇就起到了作用。機箱跳線位置也預留了3個理線孔,對于布線理線很友好。
機箱前置風扇還設置了完整的散熱背板,對于防塵和穩(wěn)固風扇很有幫助,以前安裝過一些機箱,基本前面板裝完風扇再拆下,背板就變形了,這個完整的散熱背板應該不會。
機箱前面板也配送了一塊大面積防塵網(wǎng),可以用來有效給機箱前進風進行過濾,這也是我見多的眾多機箱中,唯一一個給前面板配送防塵網(wǎng)的機箱,好評!
右側蓋板內(nèi)側也配置了一塊磁吸式防塵網(wǎng),也可以和贈送的那塊防塵網(wǎng)替換選用。
打開右側后蓋,機箱背面的線材還是挺多的,所以理線也很考驗手工,還好贈送了幾個理線扎帶,不過如果懶的話,直接后蓋一蓋,也沒什么問題。背面來看,上面主板背板支架,下面是硬盤艙,電源的位置,理線空間比較充足,不過理線確實考慮技術。
機箱背面有3個SSD/2個HDD硬盤位,拿官網(wǎng)裝滿SSD的圖供大家參考一下,當然,日常使用我們根據(jù)需要合理安裝即可,就比如我,用的M.2 SSD,所以這幾個位置都會被閑置下來。
為了更好的管理風扇以及硬件光效,機箱還標配了一個集線器,支持風扇3PIN供電,和ARGB 3PIN供電。這對于喜愛搭建光污染主機的用戶來說,真是太有用了,不用擔心主板接口不夠用了。
機箱底部就沒啥好說的了,底部進風口也設置了防塵網(wǎng),清理灰塵也很方便。
機箱工具包里還附贈了裝機螺絲配件,對于正常裝機來說,夠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本次裝機的硬件配置
CPU使用的依然是i5-9600KF,本來打算購買10700K+Z490主板的,但是預算不夠就放棄了,所以只能用Z370+i5 9600KF將就就用了,Z370如何通過刷BIOS支持9600KF,之前的文章已經(jīng)分享過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說到顯卡,剛發(fā)布的30系列顯卡性能真是太好了,也讓屯貨20系列顯卡的人吃了大虧,不過對于我來說,這個華碩猛禽RX590顯卡已經(jīng)足夠我使用了,所以我還是踏踏實實的用好這個RX590吧,大家都知道,華碩產(chǎn)品除了貴,其它都挺好。
因為主板支持M.2 NVMe SSD,所以硬盤用的是阿斯加特AN3 500GB M.2 NVMe SSD,這款SSD性價比很高,我自己用了也快一年了,妥妥的。當然了,隨著國產(chǎn)存儲的發(fā)力,SSD的價格應該會越來越親民,不著急的小伙伴可以等一波雙十一。
內(nèi)存條用的十銓RGB燈條,DDR4 3000MHz 8G*2,這套內(nèi)存我用了快2年了,綜合性能還不錯,不過基本沒啥超頻空間,還有就是這款燈條的燈珠顆粒感太強,均光效果不理想。
電源選用的也是安鈦克家的NE550W金牌全模組電源,這款電源經(jīng)過80PLUS金牌認證,還提供了7年換新質保,用這套FLUX平臺機箱+NE金牌電源,是安鈦克為主機配置在7000-15000區(qū)間的用戶提供的優(yōu)選機電組合。有了這些保障,就可以踏踏實實放心用,另外,我覺得7年后起步都要800W了吧,正好這個電源也可以完美退役了,美滋滋。
CPU散熱器用的是超頻三凌鏡240一體水冷散熱器,這款散熱器用來對付i5-9600KF還是毫無壓力的,之前做過測試,用它來壓制全核超頻到5.0Ghz的i5- 9600KF也沒問題,最高溫度也不過70°,散熱性很不錯。其實當時我入手這個散熱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燈光比較好看,其實這款散熱器從價格來看,并不算便宜,這款散熱器型號GI-CX240,GI系列屬于超頻三家族高端系列,所以價格也比較高,不過在很多競品的激烈競爭下,最近價格有些松動,越來越香了。這個散熱器支持5V ARGB燈效,搭配主板可實現(xiàn)神光同步,散熱器風扇的內(nèi)光圈設計很不錯,最后特別說說它的冷頭,可手動調節(jié),自由旋轉,根據(jù)裝機需求隨時調整好合適的角度,任何時候LOGO都可以是正的,這一點確實值得同行學習。
為了搭配整機光污染效果,還入手了3只超頻三明月風扇,選它的原因很簡單,便宜啊。但是當裝機時才發(fā)現(xiàn),其實我只需要用到1只,那就是將機箱后置的風扇換成這個RGB風扇,看來以后裝機再策劃時,需要更加細致一點了,否則多花錢,浪費啊。不過,其它2只風扇可以留著以后裝機使用。
裝機沒有什么難度,不過需要一些耐心,就像小朋友搭積木,搭起來很簡單,但想要搭好,就比較花時間了。特別是機箱理線,風扇越多,RGB硬件越多,理線難度越大,而我最常規(guī)的做法就是,簡單的理線,然后直接后蓋一蓋就完成了。
裝機過程還算順利,從上圖不難看出,為了照顧到內(nèi)存條的光效不被水冷管擋住,所以我將水冷管擺在了靠機箱后置風扇的位置,兩者選其一,各位自行決定吧。
反葉風扇的安裝就更簡單了,使用工具包里的加長螺絲可以固定風扇。有了這個反葉風扇,可加快顯卡表面空氣的流通,有效讓機箱內(nèi)部空氣流通起來。雖然電源艙上方預留了2個風扇位,但我覺得安裝一個就足夠了。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波成品圖吧,好不好看自己感受一下:
蓋上鋼化玻璃再看看效果:
怎么樣,整機效果還可以吧,前面板的3只ARGB風扇的效果真的夠驚艷,幻彩燈效也確實好看,至此一臺電腦就裝起來了。下面我們看看整臺電腦烤機時的散熱情況:
無論是喜聞樂見的魯大師,還是較為專業(yè)的Aida64,都能看出整臺電腦的散熱性還不錯,大家都知道,CPU溫度靠CPU散熱器散熱,顯卡靠顯卡風扇,其它硬件主板、硬盤、內(nèi)存等硬件基本就依賴于機箱的風道設計,可以看出這款機箱的風道設計對于整體散熱還是很有幫助的。
每一次裝機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不但能夠熟悉各家硬件廠商產(chǎn)品的特點,更能了解新產(chǎn)品的發(fā)展方向,作為一名硬件愛好者,我還是比較樂意接觸這些新東西的。
通過本次裝機,大家應該也充分了解和認識了這款安鈦克DP502機箱,這款機箱的做工用料都還不錯,細節(jié)之處也比較人性化,比如增加了燈光控制按鍵,標配了風扇集線器,特別是還配送了3只ARGB風扇和1只反葉風扇,可以更好的協(xié)助機箱風道進行散熱,又滿足了用戶的光污染要求。
不過,這里還是要給廠家提點建議:由于標配的風扇太多,所以也帶來了理線的麻煩,機箱的理線工作確實累人,希望廠家在理線方面下下功夫,爭取讓每個用戶都能輕而易舉的理線,而不要把時間花費在這無用的理線上。
好了,本次分享就到這里,感謝各位看完,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