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jié)者。
整了個工作室,發(fā)現(xiàn)沒有一臺正經(jīng)的電腦用真是頭痛,光一臺手機根本就應付不過來,有時候拍起東西來手機都不在身邊,還找大佬討了個智能手表同步手機消息用。我樓上的哥們有一臺3700+X570+2060,平時用來上上網(wǎng),匯匯款啥的,但我也不能老跑樓上去借電腦呀,于是決定自己裝一臺。哥們表示他平時上網(wǎng)核顯就夠了,嶄新的2060可以先挪給我用,夠義氣,開工!
機箱:骨伽 影武者X5 白色
先聲明一下,我挑東西都偏實用,如果是沖著什么全套RGB燈光來的朋友,抱歉這次會讓你失望了。
這機箱618前就到手了,結(jié)果618剁手太快,裝機計劃擱置了,一直到現(xiàn)在??瓷纤?,一個是白色版我確實非常喜歡,另一個主要還是實用性。支持長顯卡,也支持顯卡豎裝,以后要升級都不是問題。頂部和前部也都支持360水冷,真想裝滿RGB風扇也不是問題。板子方面,從E-ATX往下,各種規(guī)格也都支持。
3.5寸HDD盤位和快裝盒,2.5寸SATA盤位,背部走線空間,電源防震墊,上下防塵網(wǎng)等這些也都有了。至于只有一邊是玻璃這點,反正對我來說沒有關系啦。
不過,這種大尺寸中塔機箱,大小和重量還是挺扎實的,我是整了工作室有地兒了,所以毫不猶豫的上了哈哈。
CPU:Intel 10400F
性價比挺高的中端U。雖然經(jīng)實測,我家里用的7700,已經(jīng)跟入門的10100差不多性能了,但是考慮到后面要剪視頻或者壓制,多的核心基本能跑滿,是實打?qū)嵉奶嵘?,所以還是上了。
這次以實用為主,所以不帶K,不超頻。等這段時間忙完了想玩超頻再另外裝一臺。帶F,沒JJ哦不對,沒核顯,因為上獨顯是肯定要的。
另外,我想挑戰(zhàn)一下盒裝原生的散熱器到底怎么樣,一般說的所謂的“壓得住”到底是怎么樣一個水平呢?
主板:MS-iCraft B460M
在Z490 ATX和B460 M-ATX猶豫了一下,我要是上Z490吧,肯定有噴子說10400F配不上。想想也是,而且價錢也有一定的差。
其實,除了看板子大小外,你還得看做工,供電和接口。就說Z490 ATX板子,之前我看到一塊很便宜的,差點下單,仔細一看:1個PCIEx16,一個X1,這尼瑪,敢情你整個板子大部分都是空的,那這種大板就沒啥意義了。
銘瑄這個板子,4個內(nèi)存插槽,2個x16,一個x1,倆M.2(實際上有仨,其中一個內(nèi)置AX200的WiFi6網(wǎng)卡了),夠用了。
內(nèi)存:臺電極光 2666 8Gx2
因為不打算超頻,所以就直接上2666的條子了。后面如果上RGB或者超頻啥的,再另外挑帶燈或者高頻的條子吧。
帶散熱馬甲,屬于錦上添花,有肯定比沒有好?,F(xiàn)在內(nèi)存很便宜啦,各個國產(chǎn)品牌的都崛起了,SSD同理。
SSD:臺電幻影 M.2 512G
現(xiàn)在M.2 SSD也很普及了,基本也都是PCIE全速,只要不太貪便宜買什么雜牌就不會遇到轉(zhuǎn)SATA協(xié)議的坑貨。
臺電這塊標稱讀1800,寫1500,雖然比不上3000的那些條子,但凡事看性價比吧。好歹又比SATA快了3倍,WIN10開個機也就幾秒鐘的事情。512G用起來比較放心,WIN10可能跑著跑著就奔百G去了,2開頭的容量聽起來總有些虛哈哈。
只不過上面貼的這個紙是不是反而影響散熱呀~要是貼的是散熱片就好了。
HDD:西部數(shù)據(jù) 紫盤
關于監(jiān)控盤和NAS盤(紫盤紅盤,酷狼酷鷹)到底能不能用在家用PC上,網(wǎng)上有非常多的謠言,我可以肯定的跟你說:可以用。具體原理如果有朋友感興趣,我再另外單獨開貼講。
監(jiān)控盤設計的使用壽命和穩(wěn)定性要高于一般盤,而且因為會不停的寫入,所以不適合疊瓦盤,至少我入的這塊不是疊瓦。至于后面這些資本家會不會干出更瘋狂的事情,把疊瓦拿來當監(jiān)控盤賣,就不敢保證了……
電源:酷冷 MEW GOLD V2 750W 金牌全模組
先聲明一下,750W的電源有點過剩,我是肯定知道的。但電源這東西,如果供電不足,會連帶其他硬件一起遭殃,所以上個好點的,后面如果要升級配置,也可以少折騰一次。酷冷的機電散熱這塊口碑也相當好,所以閉著眼睛挑就對了。
全模組電源真是方便,用到什么再接什么,不用那么多線一起扎出來,理起線來也比較方便。這里面各種線都很齊全,只要不是什么非常特殊的主板都夠用了。
顯卡:華碩 Dual-RTX2060-O6G
跟華碩ROG猛禽那款其實差不多,風扇只有倆,但是比較大一點。
30系公布之后,市場風云突變,有人歡喜有人愁。我不管這么多,你就給我降價就是了!
實話說現(xiàn)在的顯卡真是大,要占三個槽,小板離得近點的,PCIE 1x都得給擠占掉。所以大家買板卡的時候一定要把這點算進去,要不然白白少了一個槽。
好了,差不多就這樣啦,CPU散熱決定先試試盒裝的,不行再換。機箱風扇暫時也沒打算掛那么多,后面想搞RGB再掛吧。
哦對了,下置電源的話,機箱后面至少要掛個風扇,買CPU的時候1199湊1200的PLUS券,9塊9的小風扇哈哈。后面CPU降了50,直接系統(tǒng)價保成功,算是東哥爽快了點吧,以前都得找人工。
裝電腦和裝機的過程就不上了,一個人整,沒手拍照,也沒啥難度。
就是要吐槽一下,CPU送的散熱器是真的差,一股子塑料味,這么說可能有人會誤會,就是那種做工挺糙的鋁風扇,不注意看以為是塑料的,硅脂都是直接涂上去的,也不怕運輸過程中壓擠到,或者太久了干掉,服氣。
WIN10直接灌PE拷鏡像的,要注意現(xiàn)在WIN10的ISO都超過4G了,要么格成NTFS,要么解壓到U盤上也能裝,相對的會比PE少些工具??磦€人習慣吧,能裝成就行。
主板自帶點RGB燈,開起來吧哈哈,要不然一點燈都沒有。
實際裝起來之后總結(jié)一下:CPU風扇確實是丐,PCIE x1和一個M.2直接被占了3插槽的顯卡擋了,M.2還能先裝上去,x1就沒辦法了。不過好在主板有倆x16,可以換下去,懶得折騰了,后面要插其他東西再說吧。
機箱空間還有不小,后面如果要升級,機箱和電源這些換起來比較麻煩的就可以基本不動到,還是比較愜意的。
CPU待機溫度,我們南方這里入秋了,但是下午兩三點,室溫二三十度還是有的,待機30多度,可以了。
CPUZ,GPUZ,沒啥意義,放上來湊湊數(shù)。
內(nèi)存也還好,不超頻就剩平時負載跑跑了。
SSD之前測過,不重復了。
隨便烤個機吧,風扇瞬間聲音大了起來,之前一直都很安靜的。原裝風扇你說壓得住吧,也確實壓住了,但是六七十的溫度,恐怕不是所有朋友都能接受的了。后面再換個好點的散熱吧。
好,你以為我會傳統(tǒng)的跑分嗎?肯定不會的呀。視頻剪輯機,看看視頻加速能力。我把家里現(xiàn)在用的機子一并拿來比了?,F(xiàn)在這圖是7700的速度,這兄弟發(fā)熱和功耗都還是挺高的。
而家里的破1050Ti直接飆到了11倍多的編碼速度。實際剪視頻的時候當然受很多因素影響,但平時剪輯過程中預覽,以及最后渲染都還是很有用的。
接下來看新配的這臺。3倍多的速度,比7700快是肯定的,但是在顯卡編碼面前還是弟弟。
顯卡編碼,截圖的將近14倍,最終穩(wěn)定在15x。顯卡畢竟以游戲為主,所以編碼加速的性能提升,不會跟著成倍增長。如果真追求這個的話,得上專業(yè)卡,那CUDA核心嘩嘩的~
不過呢,很多時候的加速用到的也不僅僅是編碼核心,像PhotoShop就可以用顯卡浮點加速。如果還想不通,你就想想,挖礦的為啥買的是顯卡,而不是CPU,就明白了。
這方面的內(nèi)容,如果大家想多了解的話,我也再另外開貼分享,關注收藏點贊一波不過份吧~
正當我想繼續(xù)跑其他項目時,樓上的哥們告訴我一個噩耗:他的U是帶X的,意味著一樣沒JJ哦不,沒核顯,所以把顯卡扒回去了。小伙伴們,你們說我是隨便收個二手顯卡湊和用,還是等30系鋪開之后看看呢……但后面還是得再升點級是肯定的了。
感謝觀看,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關注和贊唄,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