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入過同外型的固盤,此次發(fā)現(xiàn)有所升級。文章內(nèi)容是本人真實實測數(shù)據(jù),希望可以為值友購買此類產(chǎn)品提供參考。
前言:之前曬過一款速度達到420 MB/s以上的U盤,可以說是體積秒殺了眾多SSD固盤,老師也覺得不錯。不過接口太獨特,只能給Macbook用,當她要給臺式機用時,就感覺兼容性稍許有些弱。思來想去,于是就又入手了一個普通USB接口的。
上手實測
我們走個流程,測試下aigo推拉高速固態(tài)U盤的實際表現(xiàn)。
先使用CrystalDiskInfo對aigo推拉高速固態(tài)U盤進行信息識別。U盤型號為aigo U395,空間大小128 GB,傳輸模式SATA 600,支持ACS-2 Revision 3標準,理論最大速度在600MB/s,總寫入與讀取量均為0。
在AS SSD Benchmark測試中,aigo推拉固態(tài)U盤獲得了472 MB/s和442 MB/s的讀取與寫入成績。其中讀取速值,已超過許多同級別固盤。
▲ TxBENCH
TxBENCH的測試成績略比AS SSD Benchmark的要差一些,不過整體還是維持在430 MB/s的速度區(qū)間中。但這個成績,也已超越了大部分的3.0 U盤。
考慮到U盤會在各種環(huán)境下使用,所以我們讓U盤變成“臟”盤狀況,然后再插到一臺舊PC上,模擬日常辦公環(huán)境。此時,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的測試中,獲得的速度與AS SSD Benchmark的差不多,讀寫速值也達到了463 MB/s和422 MB/s,應對日常辦公毫無壓力。
用FastCopy向aigo推拉固態(tài)U盤中存入一部18G的片源。傳輸速率達到404 MB/s的速值,只需48秒即可傳輸完成,速度還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在文件大小超過20G時,速度會逐漸下降,大概能維持在290 MB/s左右的速值。
另外,在一系列的測試下來后,aigo推拉固態(tài)U盤的溫度飆升明顯,實測表面溫度達到了42℃左右。盡管換了新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但SSD固盤的高溫弊端還是很難克服。
依然是熟悉的樣子
此次aigo的外包裝又有了些許變化。整個的黑色大底,配上白色的名稱標識,沒有任何的產(chǎn)品渲染圖,有的只是酷似人臉般的紅色aigoLOGO。對于U盤這種小東西,有三年的質(zhì)保很重要。而購物渠道,我個人建議京東吧,超強的售后保障。
盒內(nèi)的物件相當少,只有U盤主體與說明書。如果能再送個Type-C轉(zhuǎn)換頭就好了,那樣兼容性更佳,也更省事。
aigo推拉固態(tài)U盤依舊保持著U盤的尺寸,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其為固盤體質(zhì)的話,光從外觀是無法分辨出來的。
但與之前U392不同的是,此次的固態(tài)U盤改用了推拉結(jié)構(gòu)。沒有U盤蓋,也沒有翻帽,也就沒有丟失蓋帽的情況。另外,U盤的整體外觀雖然延續(xù)了跑車流線框架設(shè)計,但推拉結(jié)構(gòu)處卻改用了塑料結(jié)構(gòu)。不過大外殼還是以鋅合金為主,耐磨性依舊優(yōu)秀。
U盤上手后,感覺較沉,邊緣棱角毫無割手感,就是有些冰冷。aigo推拉固態(tài)U盤使用常規(guī)的USB-A端口,通用性較強。而且規(guī)格為USB 3.2 Gen2,寬帶速率可至10Gbps。
在aigo推拉固態(tài)U盤的尾部設(shè)有一個LED燈,通過此燈可以了解U盤當前的通電情況與工作狀態(tài)?;蛟S是為了配合其跑車造型的緣故,這個燈很有“尾燈”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雖然U盤說明書上沒有提到,但實際在“尾燈”處是隱藏著掛繩孔的哦。
推拉結(jié)構(gòu)的好處就是使用起來干凈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Windows To Go安裝
在許多年前,有這么一種現(xiàn)象,明明買的是蘋果筆記本,卻一定要改成Windows系統(tǒng)。當然,這幾年關(guān)于macOS的問題,已得到很大的改觀。不過還是會有些個別軟件,生來就與macOS“勢不兩立”。因此有技術(shù)的同學會再通過Boot Camp,以求達到macOS和Windows雙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但隨著SSD固盤價格的下跌,Windows To Go成為了另一種不錯的雙系統(tǒng)方案。
Windows To Go是什么
Windows To Go 是Windows 10 企業(yè)版中的一項功能,該功能允許創(chuàng)建可從電腦上 USB 連接的外部驅(qū)動器啟動的 Windows To Go 工作區(qū)。符合 Windows 7 或更高版本認證要求的電腦可以在 Windows To Go 工作區(qū)中運行 Windows 10,無需考慮在電腦上運行的操作系統(tǒng)(2012款之前的Mac和Windows RT不被支持)。
Windows To Go 的設(shè)計并不旨在代替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或取代其他移動產(chǎn)品。 恰恰相反,它為有效使用備用的工作場所方案資源提供有力支持。
根據(jù)微軟官方說明,要在移動存儲設(shè)備上安裝Windows To Go,建議滿足以下條件:
官方說明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只需借助第三方工具,即可無視U盤認證和系統(tǒng)版本規(guī)定。這里咱們使用第三方WTG輔助工具來完成Windows To Go的制作。
具體步驟其實不難,選擇鏡像位置-->磁盤路徑-->系統(tǒng)版本即可。但對于新手來說,右側(cè)的高級選項會有些陌生,所以我就簡單講解一下幾個選項的作用。
常用:
虛擬硬盤一般不要動,因為啟動兼容性較差,成功率較低。
所以在通過WTG輔助工具來完成Windows To Go的制作時,我們只需勾選“UEFI+MBR”、“禁用WinRE”、“屏蔽本機硬盤”這三個選項即可。如果有需求的話,也可以勾選“.NET 3.5”。接下來就是等待部署的完成。
“部署”完成后,需要手動重啟電腦,然后選擇從U盤引導進入系統(tǒng)安裝。不同品牌的啟動菜單會稍許有所不同,可以看看說明書,或者無腦先嘗試按F10。
通過U盤進入引導后為常規(guī)的Windows 10安裝部署過程。因為是官方流程,根據(jù)提示下一步即可,沒有絲毫難度。
最后各憑手段對Win10系統(tǒng)進行激活,再裝上一些常用的RAR解壓軟件,驅(qū)動工具,瀏覽器,播放器即可算大功告成了。后續(xù)還可以裝個LOL,這樣就可以走到哪玩到哪了。
特別提示:
使用總結(jié)
【缺點】:1.外殼溫度稍高。
【優(yōu)點】:1.體積小巧,便于攜帶。2.速度超過絕大多數(shù)SSD固盤。
相較之前的U392,此次aigo推拉固態(tài)U盤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其USB 3.2 Gen2規(guī)格,也達到了目前的主流配置,但如果廠商能多附贈一個Type-C轉(zhuǎn)接頭就更好了。
之所以現(xiàn)在都在轉(zhuǎn)用移動SSD固盤,主要還是看中它的讀寫速度與小尺寸體積。而當固盤被壓縮到U盤尺寸時,便攜性是不容置疑的,更適合移動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