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本文樓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臥的智能化改造方案。這個方案是樓主觀察了將近兩年,對比了市面上多個不同方案之后,能夠想到的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樓主之所以把整個改造過程記錄下來,最終以文章的形式呈現,主要是因為這樣一次改造,是完全可以被復制的!并且執(zhí)行成本和改造難度都不算高,但是完成后卻可以營造一個溫馨的主臥,提升日常生活幸福感。因此分享出來給大家一個參考。
主臥除去一個衣帽間一個衛(wèi)生間,主體部分有 3處照明燈以及 3處開關。其中門口一個雙開,分別控制主燈和玄關燈;床右側雙開控制對象與門口處一樣,為主燈以及玄關燈;床左側雙開則比較奇葩,分別控制床頭射燈以及電視電源。
也就是說:睡在床左側的人,無法控制主燈;睡在床右側的人,則無法控制射燈。這樣一來,使用起來就存在諸多不便——想必這也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
說是智能化改造,實際上也就是兩個需求:
1、讓主臥門口、床兩側分別可以控制所有照明燈——至少,床左側開關一定要實現主燈的控制;
2、將窗簾實現電動控制,并且在床頭兩側設置控制開關;
智能產品分兩次入手,第一次入手了以上這些 ▲
因為樓主家窗簾有兩層,所以電動窗簾機也需要兩個。上圖中所有東西包括:
1、小燕智能開關
2、小燕電動窗簾機
3、小燕旋鈕開關
4、小燕智能家居網關
上面這樣一套搞齊之后,考慮到主臥近期剛放了一張兒童學習桌,所以樓主順便又換了一組光源素質較高的燈泡:
5、巴斯夫燈泡
智能開關、電動窗簾以及主燈燈泡全部換完,通過 APP折騰了一陣子之后,樓主又出現了兩個新的需求:
1、主燈如果可以調節(jié)亮度就好了。睡前玩手機或看電視時主燈亮度調至最低會舒服很多;
2、電動窗簾通過只是實現了電動控制,如果要成為“智能”,至少要實現初級聯動,比如光感。
于是又有了下面這些東西 :
6、小燕智能燈座
7、小燕感應開關
感應開關把傳感器和可移動開關合二為一,正是樓主要的東西;但是智能燈座的功能與樓主預期有些出入,并不能實現樓主預期的功能,具體下文再將。
先說為什么選擇小燕的智能系統(tǒng)。
其實關于智能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選擇,樓主觀察了將近兩年。但是因為所有產品都無法完美解決樓主的需求,所以一直拖著沒有下手。
由于涉及電動窗簾的改造,而樓主家里裝的又恰恰是相對麻煩一些的羅馬桿。所以選購的一開始,首先要考慮該智能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否支持羅馬桿的電動改造——光這條就可以排除一部分產品了。
當然,最終讓樓主下定決定的,還是小燕智能開關的可編程功能 ▲
和市面上常見的智能開關不同,小燕的所有開關面板都被分割成了四個功能區(qū),并且每一個功能區(qū)都可以單獨編程實現不同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完美解決樓主“實現主臥三處開關每一處都可以控制所有照明燈”的需求!
后來樓主在折騰中還發(fā)現,這開關不僅支持簡單的單擊控制,而且支持多擊控制以及長按控制。不僅如此,多擊最多支持 6次點擊;長按最長支持 6秒按壓 ▲
也就是說:只要可控制設備足夠,單個按鈕可以實現 6+6=12種不同功能;一個開關 4組按鈕,則可以實現 12*4=48種玩法!不過這只是理論上,實際操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很難精準控制長按時間。即便可以控制,我們也會記不清不同操作的不同功能。
過于復雜的操作這里不講,但是單個按鈕至少可以賦予三種操作:單擊、雙擊以及長按。并且實際上樓主也正是這么使用的。
至于為什么選擇巴斯夫的燈泡,原因也非常簡單:樓主原本就有一盞巴斯夫的顯示器燈在用,用設備實測顯色指數等各方面素質都非常不錯。由于臥室將來還要承擔孩子學習讀書的功能,所以在選擇照明主燈的時候,就會對光源素質格外在意。
作為 8W的燈泡,69元的單價著實不低,但又真的物有所值!
電動窗簾機跟開關一起很快就寄到了樓主手中,但是電動窗簾桿卻需要 5-7天的制作等待。因此樓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動手更換智能開關。
這個過程聽起來簡單,但是實際操作中樓主還是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由于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機械開關的設計理念,所以即便是請來“技術高超”的電工師傅,他們也不一定會裝,并且大概率玩不轉。
因此,智能開關的更換,樓主建議大家自己搞定!快速,而且省錢。
關于改造的細節(jié),以及改造中要注意的事項,樓主在此前特別寫了一篇文章記錄,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翻閱樓主不久前的內容。
關于電動窗簾的改造,包含窗簾導軌的套餐有測量、安裝服務,整個過程非常方便且省心:
1、在產品收到后,先是有人上門測量窗簾桿需要的長度——如果是初裝,還會一并采集安裝高度等數據;
2、接著大概一周左右時間,樓主快遞收到了寄來的羅馬桿;
3、很快,當地安裝師傅(一般是之前測量尺寸的那個)與樓主聯系,開始預約上門安裝時間;
4、最后師傅上門安裝并調試,大功告成!
在整個過程中,樓主自己做的事情就是下單并付款,以及取快遞,其他完全不需要自己操心。
羅馬桿
這里有幾點需要說明一下:
1、因為樓主家窗簾采用對開,且長度較長,所以收到的單條羅馬桿是從中間分成兩段的;
2、如果像樓主一樣后期改造,那么原來的羅馬桿套環(huán)可以繼續(xù)使用(尺寸基本都是統(tǒng)一的),千萬不要丟掉;
3、窗簾機的取電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從空調插座拓展;另一種迫不得已的方案是從射燈取電。
從空調插座拓展的話,那么還需要購買一個 16A轉 16A+10A的插排。
4、如果主臥跟樓主一樣有紗窗,需要雙電機控制,也只要購買 16A轉 16A+10A插排即可,不需要拓展出兩個 10A插孔——因為兩個窗簾機的電線完全可以接到同一個插座上!
這兩個圖記錄的就是小哥上門安裝電動羅馬桿并幫樓主把窗簾掛上的場景 ▲
E27螺口智能燈座
至于添加智能燈座以及更換燈泡,那就更簡單了:
取下燈罩,將燈泡以及智能燈座疊加擰到原來的燈座里面就算完成了 ▲
開關測試正常后,將燈罩裝回即可 ▲
至此,硬件部分的改造全部完成。但是要實現真正好用的智能化方案,后期的設置還是非常重要的。
智能家居網關
在設置之前,首先要將設備聯網。而設備聯網的第一步,則是擁有一臺智能家居網關 ▲
關于智能家居網關的作用和(這款產品的)優(yōu)勢,樓主會在下面的內容中詳細說明,這里為了行文簡潔暫不展開。
在智能家居網關完成聯網之后,設備的聯網就非常方便了:設備通電之后,打開“小燕在家”APP,選擇“設備-添加設備”,稍等片刻就會出現待添加設備,接著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
玄關開關
首先要實現的,是樓主在開篇提到的第一個需求:讓主臥門口、床兩側分別可以控制所有照明燈。
因為樓主手里的是 2路開關,所以開關面板四個按鍵中的上面一排(兩個)是默認分別用來控制背面接線柱對應的 L1和 L2這樣兩盞燈的。
此時APP中的開關下面對應兩個默認按鈕,展開“床右開關”選項后,可以看到左上鍵默認射燈,右上鍵默認電視電源(開關名字是自己定義的);繼續(xù)點開已經被默認設定為射燈開關的左上鍵,又可以看到三個選項:其中最上面有一條“可編程開關已禁用” ▲
也就是說,這個左上鍵執(zhí)行出廠默認功能,也就是控制接線柱對應照明燈——但是既然提供了這個開關,我們當然是可以更改默認設置的!
首先點擊“可編程開關已禁用”按鈕,打開后的選項變成了“可編程開關已啟用”;此時改該選項下面就會新增一個選項叫做“繼電器已啟用”,同樣將其打開。打開后的選項變成了“繼電器已禁用” ▲
這時候我們再返回APP查看開關狀態(tài),發(fā)現更改后的開關下面默認的兩個功能按鈕鍵消失了 ▲
至此,對應開關的四個按鍵都可以重新定義功能了!
設置方式也很簡單:
①在APP中選擇“自動化”,點擊“新建自動化”;
②在出現的“新建自動化”菜單中,選擇“多聯多控”;
③此時彈出的對話框中,我們就分別可以設置執(zhí)行的開關以及被控制的對象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樓主選擇將玄關開關左上按鍵通過編程來控制原先不可能控制的床頭射燈 ▲
其實到這一步位置,聰明的朋友也發(fā)現了問題的關鍵:
既然所有按鍵都可以重新編程,那為什么一開始要選擇購買2路開關,而不選擇相對更便宜的單路開關呢?
沒錯,其實完全可以直接選擇單路開關,然后通過編程重新定義每一個按鍵。這種方案的優(yōu)勢有兩個:
通過上面介紹的編程方式,樓主徹底實現了一開始對于開關改造的預期。
可設置控制對象
有了上面智能開關的編程經驗之后,在完成電動窗簾的安裝和聯網之后,樓主的第一反應就是用一樣的辦法對窗簾開合進行設置。但是在可設置控制對象列表中,根本找不到電動窗簾機 ▲
1、開關控制
那就換一種設置邏輯,其實也非常簡單:
①在APP中選擇“自動化”,點擊“新建自動化”;
②在出現的“新建自動化”菜單中,選擇“如果…就…”;
③此時彈出的對話框中,我們就分別可以設置執(zhí)行的開關以及被控制的對象了。
比如樓主這里舉例的邏輯就是:
滿足條件“床右開關左下鍵點擊1次”,就執(zhí)行“紗窗打開”&“窗簾打開”。
上文樓主也已經提到,這里條件可以設置點擊1次或多次(最多6次),也可以選擇 1-6秒長按;至于執(zhí)行動作,則可以選擇同時執(zhí)行多個動作。所以可玩性不錯,但是設置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邏輯清晰,且好記。
一種顏色代表同一處開關
比如在樓主的設置中,僅采用單擊、雙擊以及長按(1s)三種動作,三種動作依次分別執(zhí)行“打開窗簾及紗窗”、“關閉紗窗”和“關閉窗簾及紗窗” ▲
試想一下場景:早上起床,單擊開關,窗簾及紗窗全部打開;如果天氣很好,或者陽光過于強烈,可以雙擊按鈕,關上一層紗窗;如果睡醒后又想繼續(xù)睡覺,則可以長按關閉紗窗以及窗簾。
2、旋鈕控制
上面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設置,讓原來的三處開關可以控制窗簾以及紗窗。但是這種控制方式的執(zhí)行結果只有“開”或者“關”兩種狀態(tài),無法實現窗簾的不同開度控制——但是旋鈕開關則可以實現 ▲
旋鈕開關非常迷你,可以放在任意位置,使用比較方便。功能上,可以執(zhí)行單擊、雙擊以及旋轉這樣三個動作——其中旋轉動作可以控制窗簾開度。
3、聯動控制
當然,上面這些充其量叫做“電動窗簾”,還稱不上智能。因此,樓主第二次增購,入手了感應開關,并且設置了這樣一個“光照低于10Lux-關閉紗窗&窗簾”的聯動 ▲
這樣一來,只要天黑,窗簾就會自動關閉。換句話說,只要不是白天想睡覺,上面提到的“長按-關閉紗窗&窗簾”的控制邏輯是用不到。
除了光線傳感器之外,這個感應開關還內置人體傳感器以及溫度傳感器,可以設置人體移動或溫度聯動 ▲
同時,它也還是個移動開關,可以通過自定義編程,讓它中間那個按鍵實現上文提到過的普通智能開關任一按鍵的功能,玩法也算非常豐富。不過對于樓主來說,這些功能暫且閑置。
對于開關來說,一個開關四個按鍵,其中三個按鍵分別用來控制房間內 3處照明,剩下一個按鍵用于控制窗簾的開合,堪稱完美。
開關中間指示燈可以通過APP設置開/關。樓主習慣默認將其打開,深夜有個小亮點指示也挺好看的,反正也不會影響休息;如果不喜歡一點亮光,那也可以選擇將其關閉 ▲
樓主想換電動窗簾的想法由來已久,但是因為最早的電動窗簾不支持羅馬桿,所以作罷。這一拖就是2年。
不得不說,電動窗簾是真的好用。
上面展示的是單擊按鍵窗簾+紗窗開啟的過程。在快要完全打開的時候,樓主對按鍵進行了雙擊,此時紗窗立刻開始執(zhí)行關閉操作 ▲
窗簾+紗窗完全打開狀態(tài)下,長按開關,兩者同時關閉 ▲
如果不想全開或者全關,則可以通過旋鈕開關控制開度。雖然開度不是無級控制,但也可以做到較高精度 ▲
這個旋鈕堪稱解壓神器。另外這個旋鈕還可以控制飛利浦等照明燈亮度或色溫,玩法也是比較多。樓主家里沒有使用可以被控制的照明設備,所以這里不做展示。
另外,除了開關以及旋鈕控制,電動窗簾也可以通過手動激活。
激活操作非常簡單,只要用正常手動的方式去扯一下,機器就會完成接下來的動作。上圖演示的是關窗簾的動作,開窗簾同理 ▲
小燕的智能家居系統(tǒng)需要搭配智能家居網關使用,系統(tǒng)采用 ZigBee 3.0無線連接,也是目前為止穩(wěn)定性最好的方案之一。
通俗點講,不同設備與智能家居網關之間在本地實現通訊,所有數據和指令都在“智能網關”進行交換和處理;只有當需要遠程控制的時候,才會與互聯網進行數據交換。
因此,只要不是人不在家,遠程操作,即便是智能家居網關不聯網,家里的整套系統(tǒng)依舊可以穩(wěn)定工作。這就保證了不會發(fā)生“按鈕按下,而動作沒有執(zhí)行”這種現象發(fā)生。
從使用安裝來說,智能家居網關有一個不太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只能通過網線接入網絡,無法無線連接——當然從穩(wěn)定性角度考慮,這個設計也是為了保證通訊的穩(wěn)定。
樓主主臥床頭正好預留了一個網線接口,所以這一點不是問題。
另外大家仔細觀察會發(fā)現,除了白色的網線和電源線之外,最左側還有個黑色的接頭,這實際上是一個 3.5mm耳機接頭,另一端連接著網關下方的音箱 ▲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同時也非常好用的功能!
首先像上面描述的那樣把音樂播放器和智能家居網關連接,然后再把智能家居網關接入網絡,此時只要你的手機等設備和智能家居網關處于同一網絡,那么就可以直接將連接在智能家居網關的音樂播放器作為聲音輸出對象使用 ▲
相較于藍牙連接,這種方式播放聲音更加穩(wěn)定,不受距離限制,并且聲音也不會存在延遲。
樓主弄了一對 2.0音箱分別放在床兩側床頭柜,躺在床上玩游戲或者聽音樂都非常暢爽。老婆則日常用這對音箱刷劇,用的不亦樂乎。
這也算是小燕智能系統(tǒng)的一個特色玩法。音箱的聲音大小還可以通過上文展示過的旋鈕開關來實現控制。
在開關的商品詳情頁,有一路、兩路、三路以及四路這樣 4中選項可以選擇 ▲
樓主當初也是直接根據原來開關的控制路數,選擇了對應的路數——比如對于一組雙開雙雙控開關,則選擇用2個兩路開關去替換。但實際上,不管原來開關是幾路的,我們都只要選擇一路開關就好了,反正剩下的三個按鍵全部可以重新編程去實現其功能。
選擇一路開關的優(yōu)勢有兩個:一方面是便宜,另一方面是接線也更簡單。
如果你家里是跟樓主家一樣是使用燈泡的吸頂燈,又不會自己動手換開關,那么也可以考慮在燈泡和燈座之間增加一個智能燈座,從而實現主燈的智能控制 ▲
不過,智能燈座其實更適合用著臺燈、落地燈等設備;對于主臥主燈,樓主個人更推薦之間換開關。樓主一開始沒搞清楚智能燈座的功能,所以這里其實是重復改造,回頭樓主要把智能燈座換下來用到其他位置。
另外,既然折騰了,可以一并更換一下燈泡。樓主個人比較推薦巴斯夫這款燈泡,顯色指數高,亮度也比較令人滿意。對比此前的燈泡,更換后眼睛看東西明顯舒服不少。
窗簾和紗窗電源接到了一個插頭上
這個問題樓主在一開篇也提到過,這里用圖示的方式再做一次說明。
很多人想裝電動窗簾,但是礙于沒有預留電源插座,無法解決取電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如果跟樓主一樣裝的不是中央空調,那么在窗簾附近應該會有空調插座。只要在某寶買一個轉接插排,然后把插排放到空調頂部隱藏起來就好了 ▲
如果附近沒有空調插座,那就稍微麻煩一點:可以在另一頭的吊頂位置開一個孔,然后從射燈完成取電 ▲
文章詳細記錄了樓主此次主臥的智能化改造記錄,并且附上了用到的全套設備,對過程中硬注意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做了說明和講解,甚至連智能化控制邏輯和設置方式也可以“抄作業(yè)”。
換上這一套東西后的最大感受就是:真爽!尤其是在慵懶的周末,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按下開關打開窗簾,這種感覺,仿佛正在酒店度假
另外一點算是搭建這套智能系統(tǒng)的意外收獲,那就是智能家居網關的音樂播放功能。這個功能的設計思路很棒,實際體驗也很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安裝條件有所限制。
還有,樓主以前沒有太講究照明燈光源的重要性。如今換上新燈泡,在對比中連連感慨一個顯色指數高的燈泡對于夜間看東西是多么重要!尤其是房間經常有小孩讀書寫字,換一個好一點的燈泡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最后再回到標題“把酒店那套搬回家”,其實高端酒店營造出來比家里強的,也就是照明系統(tǒng)、電動窗簾,最多再增加一個音響系統(tǒng)——而這三點,樓主全部通過這樣一次改造完成了升級,實際體驗一點也不比兩三千一晚的酒店差!
本次分享就到這里,我們下一篇再見!